浏览完整试题B 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而无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C “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有很大差异。 D “文青”“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二者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梳理了“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并列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B 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人民”需要“自我”。 C 文章在分析“自我”和“人民”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促进的辩证关系。 D 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古人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都说明,深重的人间苦难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滋养。 B 老舍的《骆驼祥子》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人民性”。 C 20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的一体两面。 D 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与时俱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觉将STEM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的初衷,都是在对当前教育问题及社会需求的反思中提出的,期待其成为解决危机和保持战略地位的有效途径。因此,STEM课程最初是以一种理念、愿景的形式出现在政府报告和文件中,多发端于高等教育,从而撬动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 STEM课程的发展经历了由分科到整合的转变,虽然分科教育仍会存在,整合已经成为其发展方向。美国科学基金会、高校研究团体、绝大部分教研机构和团体等指出,STEM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开发新课程的教育形态,其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理念就是教育整合。这种理念也决定了跨学科整合是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 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研究发现,21世纪人类所创造、掌握和运用的科学知识日益增多,却不能自觉地被用来医治现代性创伤。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没有真正结合,两者的整合不仅具有知识论的价值,还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因此,在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研究方法论指导下,英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经过组织力量研究艺术(包括社会科学的很多方面)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发现中小学课程中的艺术类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并于2007年组织专门研讨会讨论如何将艺术学科融入STEM教育中,该研讨会被视为英国国家层面STEAM跨学科整合课程开发的开端。 (节选自李学书《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 材料二 瓦斯克斯(Vasquez)等学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STEAM课程跨学科整合模式的类型和划分依据进行了阐述。即学科整合、多学科整合、科际整合、跨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多指学科内部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概念之间的整合,在学科框架内围绕相对同一的知识内容为主题实现课程的统整。这类整合课程已经开始运用整体性思维方式开发相应内容,设计实施方式。 多学科整合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围绕两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开发相应课程,并在相对同一的时间开展教学,如将STEAM课程中的数学和科学组成科学课程,技术和工程组成技术工程课程等,而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要靠学生自己掌握。二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调整到一个课程单元或学程里,整合内容分属于不同学习领域,学科特点影响整合学科的教学和评价。 科际整合是指以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技能等为组织中心,或按相关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大单元或学程.用这种模式整合起来的课程内容相互关联,但所属学科仍然可以辨认。 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学科不再是课程的组织中心,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科知识被融入单元或主题之中,成为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要内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相应的高阶思维成为课程关注的重点。跨学科整合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课程与真实情景的联系。 (节选自李学书《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 材料三 中国家庭教育关注度变迁 来自《2018中国STEAM教育产业报告》 材料四 多元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多元化,更隐含着社会对人们的多元化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尊重。很多人在批判国内甚至泛亚洲地区的应试教育,考试不仅仅中国有,国外也要通过应试去获得资格,例如SAT、托福、AP等等,但是分数不作为他们考察一个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像黑利伯瑞国际学校校长尼古拉斯·杜瓦尔说:“在学校,如果有一个学生数学考试得了100分,我们不会说他是一个数学非常优异的学生,而是说他是在完成数学考试方面非常优异的学生。” 这一观念在古代也不新鲜,我们来看中国的历史,《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为礼乐射艺书数,这亦可以看作是古代君子行走庙堂和江湖的必备技能。所以,每看中国历史,我们经常会发现,古代人文武兼得。譬如李白,不但是诗仙,还是一代剑侠高手;王阳明不仅仅是坐而论道的心学创始人,更是在正德年间平定江西数十年的民乱,后又平定宁王叛乱的伟大军事家。在魏晋时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得唱歌,纵酒的嵇康、阮籍们亦能被世人称之为“贤者”。 也因此,今时今日,当STEAM教育取代了君子六艺后,我们依然看到,其中传续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意图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节选自《突然明白中国STEAM教育差在哪儿》) 4.下列对材料中“STEAM教育”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STEAM课程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的综合性课程。
展开余下试题B 多学科整合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调整到一个课程单元或学程里,整合内容分属于 不同学习领域,因而打破了学科界限。 C 从材料三中我们看出,70后家长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动手操作的关注度较低。 D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校长尼古拉斯·杜瓦尔的话意在说明分数不作为STEAM课程考察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07年,英国组织专门研讨会讨论如何将艺术学科融入STEM教育中,STEM教育整合成为STEAM 跨学科课程。 B 70后和80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中性格秉性的塑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关注度相似。 C 跨学科整合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视为课程的组织中心,重点关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相应的高阶思维。 D 在作者看来,中国古代教育因为有多元化的观念,才会有李白、王阳明、阮籍、嵇康等人的出现。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STEAM教育在全球兴起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1942年)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邮差先生进行了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 B.小说含蓄地写出了小城的生活状态,邮差先生身兼二职,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以至觉得它们很远,展现了小城落后、闭塞的特点。 C.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 D.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小城镇邮差工作的情形,饶有生活情趣,像是在描摹一幅地方风俗画。 8.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9.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康,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京口”同指今江苏省南京市。 B. 奏疏,臣子向皇帝递交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等。 C. 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泛指税金。 D. 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