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45 2020-12-1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5]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长治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定誉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时期疾疫多发,东汉建安年间尤为突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伤寒作为当时流行的疾疫,“死亡者,三分有二”。建安二十二年大疫过后,建安七子无一幸存。七子的殒命与文坛的低迷促使曹丕从生命的角度思考文学,因而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意识文论。
曹丕把对生命的忧思延伸到对文学的思考,其文学理论浸润着生命意识。目睹昔日文友因疾疫肆虚而亡故,他深感遗憾与痛惜,出于品评、纪念与发扬的目的,《典论·论文》随之成就。他以“惜时”对抗“惧时”。然而,不止于此,曹丕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文章即文学,”惜时等同于“珍生”。只有文学创作能历经时间的淘洗而永久流传,这样的文学创作才真正等同于延展有限的生命。曹丕这种由人及文、以人论文的批评方式凸显了个体生命对作品的重要意义,而这也系乎曹丕“文以气为主”观念的形成。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肇始于《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着手编订亡故友人的遗著。整理七子文集是文献编撰工作,也是与七子精神世界的深入对话。这让曹丕对文学作品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文以气为主”就是曹丕深入思考后的归纳与升华。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是万物之本源,是生命力的象征。曹丕认为,文学作品以表现作者之“气”为主,即以表现作者的精神生命为主。阅读作品可以感受作者鲜活、个性的生命,因而文学作品是作者生命力的体现,文学作品的生命取决于作者的个体生命。因此,“文以气为主”是曹丕基于生命有限而提出的文学论断,是一种由人及文、文以观人的批评方式,既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强化了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知。
作品的风格是作家个体生命精神的体现,因而曹丕对作品风格多样化给予了肯定。“”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应玚和而不壮,刘祯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作品之间的差异在于质量的高下,更在于作品因不同作家个性所展现出的不同风貌。个体生命体验不同,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这种生命的独特性无法通过刻意的模仿等方式实现,故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也难以相同。同样,因创作者的气的不同,则由表现所形成的作品的形象亦因之而异。
当然,对疾疫的反思并不是成就文论的唯一原因。但无论如何,建安二十二年的疾疫对曹丕生命意识文论的形成有着特殊意义。这种生命意识对当下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启发。疾疫本身不是文学创作的
焦点,文学对疾疫的书写也不是单纯的记录与再现,即如当代作家毕淑敏2012年创作的小说《花冠病毒》,表现了病毒肆虐下人们的慌乱、恐惧与羸弱,但更凸显了人的坚韧与强大。以文学的生命意识引导人们反思自我、无畏困厄、充满力量、走向希望才是文学作为“不朽之盛事”的意义所在。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高阳《论疾疫对生命意识文论的形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安年间,疾疫流行,促使文人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建安文学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展。
B 经历建安疾疫,曹丕认为由人及文、以人论文的批评方式更能凸显个体生命对作品的意义。
C.文气说肇始于曹丕在编订建安七子遗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与个体生命关系的思考。
D.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各异,因此其作品中呈现出的生命形态也就难以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汉时期疾疫多发谈起,提出曹丕生命意识文论和疾疫的关系这一论题。
B.文章刘据建安七子作品多样化的风格,论证了疾疫对生命意识文论的塑成。
C.文章由对“文以气为主”的论证转到对“气”的分析,整个过程衔接紧密、自然。
D.文章结尾回归当下,借小说《花冠病毒》点明文学作品中渗透生命意识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论·论文》的诞生与曹丕纪念七子、总结七子成就有关,推动了文学发展。
B.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章的重要性的论述,同时也可理解为对生命意识的强调。
C.“文以气为主”是面对有限生命的一种自我解脱,其实质和苏轼的旷达情怀一致。
D.面对疾疫,文学应着眼于真实的生命体悟,反思疾疫冲击下人类的共同命运与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材料一:
近日,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国际标准由蚂蚁金服在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成功申请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就是一个身份认证。人体可用于验证身份密码的特征很多,如指纹、人脸、声音等。其中,人脸识别近些年不断优化,作为单种模态的识别性能已经趋向极致,想要提升,就要往多模态融合方向探索。
我国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这源于我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一些领头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制定识别标准,规范技术使用,人们使用就越安全、方便。同时,对行业参与者来说,可以减少内耗,降低协作的成本;对用户来说,购买产品和服务质量有了更多保障。
(摘编自喻思南《今后,刷脸更准更安全》)
材料二: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比对五官比例以及面部特征。简单说,就是先对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面部各个方面的特征,寻找对于识别个体人脸最有效的特征表达。目前人脸识别99.9%的准确率,是在一些基准的数据集上测试的结果。这个数据集是有范围的,如果收集的数据是在数据集分布范围内,便可获得比较高的准确率。
对人脸识别技术来说,解决特定的脸盲,就是重新针对任务,收集这项任务领域内的人脸图像,在算法模型上训练。不过超出了特定任务,A的“脸盲症”就会复发。目前虽然并没有哪个通用的模型算法可以解决所有的任务,但是 Al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大量地学习,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摘编自陈曦(人工智能刚上岗就“翻车”,培养一名合格的AI编辑总共分几步》)
材料三:
2020 年5月底前,腾讯已在30款产品中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消费金额。按照这些规定,玩家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至于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隐私问题,腾讯方面表示,未来将遵照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以谨慎的态度,并综合考虑用户隐私、信息安全与未成年人识别需求之间的平衡,逐步探索这项前沿技术的安全应用。
(摘编自王磊《防沉迷! 网游实名认证系统有望9 月前上线》)
材料四:
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标杆企业,有着世界最顶尖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多次击败谷歌、微软等巨头。旷视科技在去年7月份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倡导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他们认为,技术的问题就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针对数据安全和算法安全,提出了包括算法的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公平建模、可信验证、主动防御、伦理法律和系统伦理等对策,为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研究方向。2019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还就人工智能立法、伦理规范、标准评估等提出建议,在制度层面为人工智能治理开辟出更好的环境。
(摘编自吴红梅等《取到真经之前,Al 还需要一个“”紧箍咒“”》)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些年不断优化,作为单种模态,识别性能已经趋向极致,需要向多模态融合方向发展。
B.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积累有关的实践经验,往往更容易促进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
C.脸盲现象意味着数据可能进一步丰富,因为这会给数据集增添新的数据。在人脸识别技术里,丰富的数据有助于准确度的提高。
D.腾讯在产品中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进一步深入探索“”人脸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制定生物特征识别的标准,规范应用,可以提高安全系数,也可以使行业减少内耗,降低协作的成本,推动行业不断壮大。
B.人脸识别技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需要一个数据集,如果收集的数据在这个数据集分布范围内,就能做到对对象的准确识别,无误识。
C.腾讯已经意识到人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隐私问题,会考虑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等诸多要素,逐步探索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应用。
D.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等途径解决,即技术问题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为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技术研究方向。
6.从我国人脸识别系统发展历程看,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小博物馆之歌
徐则臣
“小博物馆号”慢悠悠地行进在运河里,就算慢,也比货船快。照这速度,两小时能到济宁店。他看重济宁店,把跟了他五年的程诺放到这里做店长。“小博物馆号”是周海巡视他的连锁民宿客栈的指定交通工具。十二家连锁客栈都临水分布在运河沿岸。
展开余下试题
客栈也叫“小博物馆”。小博物馆连锁民宿客栈。
周海阔刚喝第二口茶,程诺的电话又来了。
“天塌了还是客栈塌了?”
程诺肯定听出老板声音的温度,但是没办法,“周总,那位先生催得实在太紧,希望半秒钟之内就赎回罗盘。”
“两个问题:一,那不叫赎,那叫买;我们可以卖,也可以不卖。二,不能拖延一下么?”
“周总,非常抱歉,那兄弟着急赶路,船就等在码头上。他用的是'赎'字,我就顺嘴跟着说了。程诺的声音越来越低。
“跟他说,这个我要面谈。等不及,就下次经过时再谈。”
放下手机,周海闲继续喝茶。失岸的杨神高大蓬勃,运河像一条被驯服的巨蟒在平缓地游动。这种时候,周海阀更有穿行在大地的血管里的感觉。
那个罗盘卖给小博物馆客栈不过一年。
某日周海阔正在客栈的茶吧里摆弄一副对联。对联是刚收购来的。内容是冯友兰先生晚年的学术自勉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他把它挂在客栈最重要的公共空间里,客人们喝茶读书时抬头,看见它若能有所思,意义就达到了。这时,程诺进来。说来了个小伙子,就是邵星池,要卖一个罗盘。罗盘上的意大利文让周海阔心跳突然加速。
客栈吧台后面墙上嵌了一个多宝福,那个罗盘被放在多宝桶核心的位置。如果选一件小博物馆客栈济宁店的镇店收藏,无疑就是这罗盘。
他一直为收到那个意大利罗盘得意。马可,波罗之后,肯定有络绎不绝的洋人经行此地,但有实物遗迹跟没有是两回事。每次来济宁的“小博物馆“” ,周海同都要多待一两天,就为了能多看几眼这个罗盘。
现在的问题是,卖罗盘的家伙决意把它赎回去。
两小时后,周海阔见到了邵星池。
“据我所知,从杭州到济宁,一条路就可以走到头,根本不需要罗盘。”
邵星池指指周海阔的脖子。“人不是一定得戴挂件的,但我相信周总的挂件肯定不是可有可无。”
他的挂件一年四季都不离身,吊坠是先秦的古玉做的,刻着意大利文单词——“”语言“”。
这块玉之于他,相当于罗盘之于跑船的邵星池。
“我能理解,但是“”周海阔说,“”我们客栈有个规定,收购来的物件一旦反悔,须双倍价格方可索回。”
当初没说有这一条啊“”邵星池说。
程诺在一边瞬间会意,替老板解释:“没想到你会反悔吗。”
邵星池捏看右边的耳垂拽着,猛地一拍膝盖,“”那好,五万就五万。定了?”
“周海阔痛苦地闭上眼,点点头。
邵星池的电话又响起来,他对着电话说:“”吴老板,不拿了,这就回。
周海阔一激灵,但他提醒自己沉住气。
程诺说:“邵先生,你是说,不拿了?”
“对,钱不够,”邵星池站起来,“下次钱凑齐了再过来。反正都说好了。
周海阔觉得肠子都因为这句话骤然打了个结。部星池出客栈时,他都没能站起来,只坐着跟他挥了挥手,等邵星池消失在门外,他嘭一声把自己放倒在沙发椅背上。
门外走进来一个黑瘦老人,腰有点引,攥着皮包带子的指关节粗大,稍稍肿起和扭曲,看来有严重的风湿病,
“我是刚才那个邵星池的父亲,“”老人说,我叫邵秉义。我儿子赎回罗盘缺多少钱,我给补上。”
“对不起,是买回来。”老人很谦卑。
周海阔请老人坐下,邵秉义坚持站着。周海阔提醒他,站久了容易加重风湿病,邵秉义才坐下。“看来老板是懂运河的人,一跟看出了我的风湿病。谢谢。”邵秉义说,“那老板一定也明白,我儿子为什么要把罗盘买回来了。”
三个月前部来义才知道儿子把罗盘卖了,就把角角落落里的钱都搜出来。来到客栈,见儿子来了,就躲在门外,听了个大概。
邵秉义拉开提包,往外拿钱。拿第二捆时,周海阔挡住他的手。“”大爷,罗盘必须收回吗“”那一捆钱,大小颜色各异。
“老板别担心,我有大票子。”郡秉义说,“有一捆每张都是一百的。”
周海阔捂住包,“不必了,大爷。罗盘,您取走吧。”
“钱你还没数呢。”邵秉义说。
“还是两万五。我们没有翻倍的规矩。”
程诺犹疑地说:“周总——”
周海阔给邵秉义敬上一根烟,说等星池下次来,就可取回罗盘。原价。若星池手头紧,罗盘拿走,钱以后再说,不给也无妨。邵秉义坚决不答应,说要是这样,那罗盘就不要了。程诺说,峰,好像又说回来了呀,这罗盘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三个人大笑起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运河是故事背景,但没在自然风景上着墨太多,却以“小博物馆号”船、“小博物馆”客栈等展示大运河风俗画图,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B.程诺明白罗盘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在邵星池前来赎回罗盘时,他打电话请示老板的表现,体现了他为人圆滑、见风使舵、处事灵活的特点。
C.小说中写冯友兰先生晚年的学术自勉联,周海阔对“赎回”“买回”用词的较真,以及结尾处周海阔三人的谈话,充满了思辨意识,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D.小说写现实,也在写历史,哪怕是罗盘这样小小的器物,都似乎可以融入地理、经济,文化等内容,从中勾勒出震撼灵魂的精神图谱。
8.本文画线部分是怎样表现周海阔心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罗盘”在文中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宣和七年,为太常少卿。时金人渝盟,朝廷议避敌之计,诏起师勤王,命皇太子为开封牧。纲语给事中吴敏曰:“建牧之议,岂非欲委以留守之任乎?”有旨召纲入议,纲刺臂血上疏云:“若假皇太子以位号,使为陛下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捍敌,天下可保。”疏上,内禅之议乃决。钦宗即位。李邺使全议割地,纲奏:“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嘉纳,除兵部侍郎。靖康元年,金将斡行。纲冶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首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棁。纲谓遣辩士姑与之议,俟大兵四集,彼亦特速归。然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全所求皆与之。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中丞颜岐章五上犹遣人封其章示纲觊以沮其来纲见上奏曰颜岐谓臣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则不可开封守阙,纲以留守非宗泽不可,力荐之。泽至,抚循军民,修治楼槽,屡出师以挫敌。时方议和,诏止纲进兵。一日,论靖康时事。纲因论请康初朝廷应敌得失之策,且极论金人两至都城,能守不能守之故。因勉上以明恕尽人言,以恭俭足国用,以英果断大事。上皆嘉纳。绍兴四年冬,金人及伪齐来攻,纲具防御三策,谓:“今朝廷人才不乏,将士足用,财用有余,足为中兴之资。陛下春秋鼎盛,欲大有为,何施不可?”疏奏,上为赐诏襄谕。时宋师与金人、伪齐相持于准、泗,刘光世、张俊、杨沂中大破伪齐兵于淮、淝之上。纲奏乞益饬战守之具,修筑沿淮城垒。九年,除知潭州,纲具奏力辞。次年薨,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纲传》)
展开余下试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丞颜岐章五上/犹遣人封其章示纲觊/以沮其来/纲见上/奏曰/颜歧谓臣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则不可/
B.中丞颜岐章五上/犹遣人封其章示纲/觊以沮其来/纲见上/奏曰/颜岐谓臣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则不可/
C 中丞颜岐章五上/犹遣人封其章示纲/觊以沮其来/纲见上/奏曰/颜皱谓臣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则不可/
D.中丞颜岐章五上/犹遣人封其章示纲凯/以沮其来/纲见上/奏曰/颜岐谓臣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则不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也指尽力于王事。
B.内禅,古代指君主将君位禅让于其家族里的人,一般为父传子。
C.钦宗,庙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在祠堂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D.拜,任命,授予官职。古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除”“授”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纲满腔热血,一心为国。他刺臂用血写下奏章,为保全国家,请求皇帝禅位;对割地事宜,他上奏表示,祖宗留下的国土应当以死相守。
B.李纲意志坚定,留守都城。执政大臣主张避敌,钦宗也在几番反复后离开京城,但李纲却毫不动摇,设置守城战具,亲自督战,使敌军退兵。
C.李纲知人善任,为国荐才。他认为开封府尹一职非宗泽出任不可,就极力推荐;泽到任后,安抚军民,修整城楼,多次出击打败敌军。
D.李纲激励皇帝,及时劝诫。他上奏,谈到人才不缺、财物富裕等优势,鼓励皇帝要有大作为;当宋军打胜仗后,他又提醒不要放松战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纲谓遣辩士姑与之议,俟大兵四集,彼亦将速归。然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
译文:
(2)因勉上以明恕尽人言,以恭俭足国用,以英果断大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 ~15 题。
题陈正献公①六梅亭
文天祥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
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余②。
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③上竟萧疏。
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
【注】①陈正献公:陈俊卿,南宋名相。被认为“明公道”“备见忠流”,有“仁者之勇”。去世后,获赠太保,谥号“正献”。②余:吃剩的食物。③三槐堂;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槐而闻
名。王佑的文章和高洁节操都很著名,其家后人多贤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围绕梅树来写,颇有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韵味。
B.颔联写月光明亮,风味美好,实写眼前梅所处环境的富丽雅致。
C.“犹”表未变,“曾”“空”“竞”表变化,寄寓了诗人内心的感叹。
D.尾联直抒胸臆,赞美梅花,表达诗人对坚韧不拔、高洁情操的崇尚。
15.诗歌为什么由梅转而写到五柳门、三槐堂?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荀子用木材取直和刀剑磨砺设喻论证了“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广泛学习并自我反省可以提升自己。
(2)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 两句,用细节写诗人忧愁而日益衰老,抒发忧国伤时之感。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慨人生,借酒献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
三、语育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时代选择了歌曲,歌曲表现了时代。处理重大社会题材,流行音乐的角度往往生动具体。歌词从个体出发,旋律偏重抒情,风格______。时间在流逝,“流行”的标准在变,但带有普遍情感的沉淀没变, “经典”的标准没变——真正能够让音乐流行而成为经典的作品,都是在表达具有共性的人类情感或情绪。现在是“全民创作”,网络音乐制作没有专业把关人,门槛降低,音乐的产量急剧增加,被听到和被记住的概率也在下降。一些人认为精品少了,是因为及格线下的作品太多了,太多的“网红音乐”也是______。“流行”不是流水线,优秀创作者要勇于舍弃,怎能被市场蛊惑?要有创作的使命感,那就是既要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又要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喜爱、接受,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词曲要______,构建艺术美的意象:歌曲要有______之笔,歌词需要捕捉生活动态,表现大众心态。最动人的那一句要简洁、有力、口语化,让人听一遍就能记下。比如《时间都去哪儿了》,对不同环境、不同人,“”时间都去哪儿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生活节奏快的今天,容易引发大众热议。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变动不居 昙花一现 相辅相成 画龙点睛
B.变动不居 稍纵即逝 相得益彰 点石成金
C.变幻莫测 稍纵即逝 相辅相成 点石成金
D.变幻莫测 昙花一现 相得益彰 画龙点睛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有创作的使命感,那就是既要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又要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
B.要有创作的使命感,那就是不仅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还要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
C.要有创作的使命感,那就是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喜爱、接受,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而不是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
D.要有创作的使命感,那就是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而不是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太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B.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钟爱会消失。
C.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喜悦。
D.2014年10月30日,这天掀开了人民军队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习近平出席了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无糖饮料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它也不是不甜、很多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还甜,这是因为添加了非糖类的甜味剂。甜味剂分为①______,像我们常见的各类糖醇、甜菊糖等都属于天然甜味剂,糖精、甜蜜素等都属于人工甜味剂,除了糖醇类的甜味剂,一般甜味剂②______是蔗糖的200至500倍,用量很少就能够达到与糖一样的甜度。无糖饮料往往被认为是0糖、0脂、0热量,所以很多人觉得无糖饮料有利于控制热量从而实现减肥目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专家说,因为所有甜味剂的原理都是在欺骗大脑,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③______。
21. 下面这段材料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五个方面的内容,请
上一篇: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徐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山西省长治”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