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90  2020-12-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中。
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
(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
B.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
C.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
D.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 统一疫情防控政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
B. 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1929-1933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C. 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但人们仍未意识到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B. “我害怕”代替了“我饿”,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就会产生。
C. 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危机中获胜。
D. 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依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可划分为五类。一至三类为合格饮用水水源;四类为轻度至重度污染水质,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五类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40个国考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点为1316个,占67.8%。但是,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的恶化更使城市水短缺雪上加霜。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也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共设施;工业废水往往含有腐蚀性强、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等形成的,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多会高出生活污水数倍。
(摘编自《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
材料二:
处理工艺 单位污水
投资(元\吨) 单位污水
处理费(元\吨) 单位污水
耗电(度\吨) 单位污水
用地(平方米\吨)
鼓风曝气 833 >0.25 0.64 1.21
氧化沟 574 0.25 0.23 1.20
人工湿地 138 0.20 0 2.79
(摘编自沈耀良等《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
材料三:
城市污水通过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后,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处理。一级处理的对象是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可采用筛滤截留法等。二级处理,指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多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弥补二级处理的欠缺,可使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比如中和法、人工湿地法等。
某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利用闲置盐碱地处理污水,共占用芦苇荒地80公顷。污水进入湿地后,芦苇繁密的茎叶减缓水流速度,过滤并加速沉降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同时,基质表面和芦苇根系吸附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悬浮物被基质和芦苇根系截留、过滤与吸附,有机污染物或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或作为养分与元素被芦苇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
芦苇有适应缺氧土壤条件的结构与特征。能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将氧气传送到根区,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活动,保证污水中的氮磷不仅能作为营养成分被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吸收,而且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从污水中被去除。只要持续收割芦苇成熟的茎叶,或者定期更换湿地床基质,就可保证污水中的养分被持续有效地移走,从而使污染物最终从系统中被去除。并且,芦苇根系分泌物还能杀死污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原菌。
经过该市污水厂处理后的水,水质优于地表水五类标准,可以直接用于淡水养鱼和水生植物种植。这种处理工艺还促进了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改进了生态系统结构,并且能够防治近海区域的赤潮。
(摘编自夏汉平《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4. 下列对“地表水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地表水的类别划分不仅要考虑环境功能,更要兼顾保护目标。
B. 四类地表水属于轻度至重度污染水质,有时可用于水产养殖。
C. 工业废水在进行去毒去害的处理后,可以排入生活污水系统。
D. 从降雨期污染物含量来看,城市径流污水始终高于生活污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国考断面中合格饮用水源占多数,这应与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分不开。
B.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存在较为突出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域污染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的处理力度。
C. 芦苇的根系能够直接从水体中吸收有机污染物,或者通过生物膜吸收、同化及异化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有效处理污水的目的。
D. 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城市污水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可采用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时三个阶段也可共用同一种方法。
6. 相对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某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有哪些优点?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展开余下试题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节选内容主要写的是宝玉被其父贾政暴打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的表现,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人物形象鲜明。
B. 文章通过写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既写出了贾宝玉挨打后伤情之重,也暗示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看似不起眼的闲笔,实则是很高明的设计。
C.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 林黛玉哭了半天之后,仅仅向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虽短,但意味深长,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
8. 黛玉为什么要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现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9. 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炳,其先平湖人。祖墀,以军籍隶锦衣卫为总旗。父松,袭职。世宗始生,松妻为乳媪,炳幼从母入宫中。稍长,日侍左右。炳武健沉鸷,长身火色,行步类鹤。举嘉靖八年武会试,授锦衣副千户。松卒,袭指挥佥事。寻进署指挥使,掌南镇抚事。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屡擢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帝初嗣位,掌锦衣者朱宸,未久罢。代者骆安,继而王佐、陈寅。及炳代寅,权势远出诸人上。未几,擢署都督佥事。又以缉捕功,擢都督同知。炳骤贵,同列多父行,炳阳敬事之,徐以计去其易己者。又能得阁臣夏言、严嵩欢,以故日益重。尝捶杀兵马指挥,为言路所纠,言故暱炳,一日,御史复劾炳诸不法事,言即拟旨逮治。炳窘,行三千金求解不得,长跪泣谢罪,乃已。炳自是嫉言次骨。及嵩与言构隙,炳助嵩,发言与边将关节书,言罪死,嵩德炳,恣其所为。引与筹画,通赇赂。炳先进左都督,录擒哈舟儿功,加太子太保。后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岁给伯禄。三十五年三月赐进士恩荣宴。故事,锦衣列于西。帝以炳故,特命上坐,班二品之末。明年疏劾司礼中官李彬侵盗工所物料,营坟墓,僭拟山陵。彬与其党杜泰三人论斩,籍其赀,银四十余万,金珠珍宝无算。寻加炳太保兼少傅,掌锦衣如故。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炳任豪恶吏为爪牙,悉知民间铢两奸。富人有小过辄收捕,没其家。积赀钜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帝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三十九年卒官。赠忠诚伯,谥武惠,祭葬有加,官其子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明史•陆炳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
B. 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
C. 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
D. 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会试:即“春闱”,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监生均可应考,录取者称“贡士”。
B. 山陵:文中指帝王的园林。又可以比喻帝王,如“山陵崩”即指帝王之死。
C.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是三公的副职。明清时是荣衔。
D. 铢两:比喻极轻的分量或细微之物,“铢”和“两”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陆炳承袭祖职,屡进官位。陆炳的祖父曾任总旗,父亲陆松袭其职,陆松去世后,陆炳袭其指挥佥事一职,后被多次提拔。
B. 陆炳结交权臣,为非作歹。陆炳讨得内阁大臣的欢心,权势渐大;他曾打杀官员,被人揭发弹劾,皇帝下诏逮捕审讯陆炳。
C. 陆炳任用恶吏,势倾天下。陆炳任用豪强恶吏为亲信党羽,利用细微的过失对富人进行打击侵害,还营造多处住宅和庄园。
D. 陆炳结交良善,礼贤士人。皇帝多次制造大案,陆炳对受牵连的人多有保护,降低身份结交士大夫,受到朝中大臣称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炳骤贵,同列多父行,炳阳敬事之,徐以计去其易己者。
(2)及嵩与言构隙,炳助嵩,发言与边将关节书,言罪死,嵩德炳,恣其所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吴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
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
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
B. 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C. 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
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5. 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两句是:“ ,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位西方学者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不断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话不仅对小说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对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历程的总括:那正是一个脱离圣雄豪杰的神话传奇、不断向平民生活靠拢的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明代“四大奇书”中,《西游记》说佛论道,离世俗生活甚远,可以 。《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至《水浒传》讲说民间英雄豪杰的传奇,已经向市井读者大大跨近了一步,不过打虎的武松、拔杨的鲁智深,到底还是身边难觅的超人。至世情小说《金瓶梅》,则开长篇小说专写市井人物的 ,读者在书中常能发现 的影子,却再难见割据的雄主、超凡的英雄——作者视点放得越低,文学进步的脚步就越大。这可能就是学者把《金瓶梅》推为“白话小说 ”甚至是“真正的小说”的重要原因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按下不表 先例 下里巴人 分水岭
B. 存而不论 先河 左邻右舍 里程碑
C. 按下不表 先河 下里巴人 里程碑
D. 存而不论 先例 左邻右舍 分水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B. 《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C. 《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D. 《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C.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植物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个植物体就是个松散的联合体,不像动物那样①______________。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②________________,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③_________________,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60个字。(5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名铁路售票员,年过不惑,最近要转岗了,心情郁闷。她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南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