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278  2020-12-1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8]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诗歌鉴赏之赏析字句杂乱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33 诗歌鉴赏之赏析字句杂乱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李 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①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②,西陵绕越台。
湖③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④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注释:①谢客,即谢灵运,浙江会稽人。②秦望,山名,在绍兴南部。③湖,指镜湖。④枚乘,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人,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扣题落笔,点明了去处,巧用典故,盛赞友人风流才干堪压谢灵运。
B.三、四句有动有静,简笔勾勒出会稽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灵动与气势美。
C.九、十句以枚乘笔”“张翰杯”侧面表现越中山水美景与美食佳肴的魅力。
D.全诗情感充盈,览山水之兴,观人文之趣,抒胸中之情,可谓“逸兴”飞扬。
2.“湖清”一联,有使“通篇生色”的美誉,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3-4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诗歌语言风格清新雅致。
B.首联写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隐居的地方只有孤独的白云。“溪水”“白云”是隐者居住的象征,“清”“孤”写出了此地的凄清荒凉。
C.颔联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优雅,屋前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辉好像有意为他而明,可见王昌龄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
D.尾联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
4.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易错点】赏析字句杂乱
赏析诗歌的字句,就是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词语和句子的精妙之处。考生常犯的错误是在赏析诗歌的字句时没有章法,条理杂乱,答案表述缺少逻辑性等。
【对策】炼字——字不离句,三步阐释
1.读懂诗歌大意。解答炼字题的前提是基本读懂诗歌大意明确词语所在句子表达的情感。考生一定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犯一叶障目的错误而不能准确把握句子的内容和主旨。
2.牢记基本模板。
(1)鉴赏炼字的题型
释含义—准确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
描景象一结合诗歌的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析作用—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思路上所起的作用。
(2)鉴赏诗眼的题型
第一步,指出该字(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歌语句进行分析梳理,说明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分析该字(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炼句——术语准确,思路清晰
1.描。先描述诗歌语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再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歌语句的内容,点出其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2.析。先考虑诗歌语句是否使用了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手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再分析句子中使用的这些艺术手法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句子的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最后考虑炼字(词),如分析句子中使用准确传神的词语(多为动词、形容词等)。


浏览完整试题【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①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2.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B.“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
C.“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D.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绪。
4.“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 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巨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
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情感态度鲜明。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还蕴含自己功业无成的失落。
6.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东晋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层层变化,写出诗人面对秋景,想到自己也已老去,不禁悲从中来,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首联第二句从“兴来”“今日”“尽君欢”三个角度来写,与上一句形成对仗,规劝友人一定要及时行乐,莫要像自己一样,空逝年华,到头来只能宽慰自己。
C.颔联借用典故,以古人自比,尽显名士风流的蕴藉之态,写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照应首联的“尽欢”。
D.全诗前三联抑扬顿挫,情感曲折多变;尾联一问一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难料、自己衰老境况的沉重心情和深广忧伤。
E.这首诗歌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可谓“字字亮,比比高”;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出,读之更具慷慨悲凉之感。
8.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屏迹(其三)
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注:公元762年春夏之交,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堂,生活得以稳定而创作本诗。
9.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无事可做,起床很晚,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
B.面对孩子的失学和妻子的抱怨,诗人并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世道艰难,无力为之。
C.人生一世,潦倒至此,唯有借酒浇愁,忘却尘世烦扰,长期不梳洗也不在乎。
D.全诗围绕“无营”二字展开,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0.杜诗遣词贴切传神,请以颔联为例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秋思①
陆游
雁阵横空送早寒,白头病叟住江干。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②野色宽。
万里关河惊契阔,一尊邻曲话悲欢。书生饿死寻常事,那得重弹贡禹冠③。
(注)①这首诗作于陆游因不得重用辞官闲居山阴期间。②霜稻登场:即晚稻收割后都堆到了晒场上。③贡禹冠:即贡禹弹冠。贡禹与王吉友善,汉元帝时,王吉被召任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写“秋”,境界苍凉,后两联写“思”,感情深沉。写景抒情,妙合无垠。
B.颈联写诗人惊觉与沦陷的国土阔别已久,无奈中只能自斟自饮唱歌解忧。一个“惊”字,把对别离的感慨写得淋漓尽致。
C.诗歌借用贡禹弹冠的典故,感叹自己没有机会像贡禹那样重回官场为国效力,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郁闷和不得志的心境。
D.全诗首句入韵,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语言苍劲生动,彰显清旷淡远的诗歌风格,充满苍凉的人生感慨。


展开余下试题12.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瘦”和“宽”二字的表达效果。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中的“帝子”指的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滕王阁因他始建得名,又因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而流芳后世,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B.第一句诗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高耸,它下临大江,既可远望,又可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长江”皆由“高阁临江渚”发端而来。
C.首联上句写滕王阁多年以来孤独地屹立于赣江之滨,令人意兴阑珊;下句写琳琅佩玉,宴会欢歌,令人兴致勃勃。两两对照之中,虚虚实实之间,已将全诗主旨蕴纳其中,寄意遥深。
D.颈联先写天上的“闲云”和地上的“潭影”,以一仰一俯的视角结合写出阔大的空间感,但接下来又用“日悠悠”三字,由空间转入时间,生出经年累月、几度春秋的感慨,也自然引出了下文“今安在”的疑问。
E.尾联提出问题,却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景结情。物换星移,昔日滕王早已离去,只有门槛外的长江水依然滚滚东流。其妙处在于诗句只对眼前景物略施点染,却给人留下了无限思索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14.此诗颔联描写精妙,其中的“飞”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对此进行赏析。再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5-16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愉悦之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D.“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16.鉴赏古诗时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备战2021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