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0  2020-12-1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仁寿一中南校区2019级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语 文 试 卷 2020.11.1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全卷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2. 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浏览完整试题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萤火
谭岩
一年四季清闲而寂寞的,只有瞎子爷爷了。
听见我进门,瞎子爷爷便停了吹箫。脸向一边喊:“倒茶!”
原来屋里还有一人。窗口太小,进了屋就像是灰蒙的阴天,眼睛一时适应不了。应声站起来的是一个青年,年近三十岁,黄铜似的皮肤,头上长着一层麦茬似的短发。在这灰暗的屋子里,就像刚成熟的庄稼清新而健壮。只是浓浓的双眉下是两条永远不能睁开的细缝,叫人暗暗惋惜。“噢,是——回家休息?”兴家递上了茶水,却不坐下,一手摸扶着椅背,一手无措地垂着,脸上挂着谦和的笑,讪讪地想再说出什么话来。
村人或不见了衣物,或走失了牛马,甚至是两口子吵了架,都爱到瞎子爷爷家来讨个说法,得个主意。一来二去,瞎子爷爷便有了名声。想前来拜师学艺的,从来没有人能够如愿的,不知为何单单留下了这个小伙子?
夜深了,疲惫的人们早已睡去。隐隐约约的犬吠声也飘散在黑夜的深巷里,偶尔的一阵童孩的啼哭,抖动着夜来的宁静。这静寂之中,却听见从瞎子爷爷的堂屋里传出两种压得低低的声音来。
正丁二坤中。
正丁二坤中。
三壬四辛同。
三壬四辛同。
……
这是瞎子爷爷在教兴家诵记学艺的诀句了。声音一高一低,如师徒俩跋涉在暝暝长夜,穿行在人们的酣梦中。瞎子爷爷虽然双目不明,但他知道的不会比眼睛看得见的少,又会些弹奏,每次回家,我总免不了往他那儿跑。
有一日,堂屋里只有我和兴家,瞎子爷爷出门送客去了,兴家终于说出他一直想说的话:
你读的书多,你说,人的命真是由天定的么?
我感到很为难。如果我说是,他将会心安理得地去让许多的人相信命运;如果我说不是,那不是对他学艺的一腔热情泼上一瓢冷水?我突然想起在某一篇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场面,立刻在脑中搜寻那是怎样的应答。然而,他似乎并不在乎我的回答。他望着窗外的天空,窗口透进来的一柱白光照在他的脸上,一双紧闭的眼微微颤动,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他盲眼中破裂而出。望着那一脸的神秘和沉醉,我暗自摇头。
一天天过去了,蝉声稀了,已有落叶擦着地面的声音。现在坐在一旁听先生给别人掐算的时候,兴家能摊开手掌,迅速推算出生辰八字。那生命运行的轨迹,就像流星划过夜空的熠熠光环。
一日,来了一个汉子,听他的口气就是气冲冲的。进了屋,嘴里还在说:搞得成就搞,搞不成就各走各的阳关道……谭先生在家吗?
兴家给客人倒了茶,正准备到一旁坐下来听先生讲算,先生却说:
兴家,你给这个老哥子算。
兴家早盼着这一天了,然而真要上场,心里却胆怯:
先生……
怕什么,我在旁边听着!
原来这人是因为两口子干架,气闷不过,特来算一算命的。
汉子说这两年在外面跑生意,一回去,这婆娘就看自己横竖不顺眼,缠着闹。我听到外面说了些不好听的话,不知是真是假?
那汉子说完,一眼不眨地看着兴家,手中的拳头也紧握如重锤,仿佛只等兴家一声判决,他就会冲出去把什么东西砸个稀烂。
听见汉子这么一说,兴家就又低头掐算片刻,扬了头说:
酒色猖狂,只因桃花带煞。这嫂子丁壬暗合,目前又逢红艳,依我看,是有……
胡说八道!
啪的一声,兴家听见一掌打在自己的脸上。兴家抚着自己的似已肿起的半边脸,把没有讲完的话咽了回去,站起来茫茫然然,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先生……
只听先生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轻松地笑着对那汉子说:
依我看,你可是结了个难得的贤惠媳妇啊……
那汉子被突然的一掌惊呆了,待缓过神来,说:
谭先生也是这个脾气啊,跟我一样,那婆娘半句话不对路,老子就一巴掌扇过去了……
你看,家里不团结,还是你脾气不好。
那您说我那婆娘到底有没有那种事啊?
没得,断然没得。先生的口气十分坚决。你看她一个妇道人家,耕田拉耙,栽秧割谷,哪样不是她?这几年你跑你的生意,家里的事操过半点心吗?你长年不在家,使力的活儿不请几个人帮忙怎么行?你千万不要听了别人的闲话,坏了自己的家事!
汉子胸中的一团火,渐渐被瞎子爷爷泼熄了,最后还被说得惭愧地低下头去。
兴家听着先生把那汉子送出大门去了,嘴里还在不断叮嘱,像在送他的一个什么亲戚。听见先生送走了客人,回到堂屋里来了,先生已取了那箫,幽幽的声音又袅起来了。
先生吹的是什么曲目,兴家分不清了,但听了那箫声,兴家却想哭,像小时候见到的萤火虫,暗夜里一明一暗地飘去飘来。
兴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跪了下去:
先生……
先生停了吹箫,长叹了一口气:
兴家,你跟我学艺,已经多少天了?
兴家习惯地端起左手一掐:啊,一百零八天的学艺期限已经到了!
先生……
先生摸着了兴家,扶他起来。
哎,学个什么艺噢,你要记住,我以前教你的,只不过都是些行头(演戏的道具、服装——编者注)……明白了么?
兴家有些恍然,又有些惘然。
先生……
我不打你一掌,你是记不住的。当年,我的先生也是这样教我。莫记恨啊。
先生……
兴家干枯的两个眼窝突然泉似的涌出泪来。
第二天,学艺期满的兴家告别了先生。走不了多远,就又听见先生的箫声。他知道,那是先生在为他送行呢。有些伤感的兴家挺直了腰,肩上挎着先生送的彩头盒,随了那萤火虫似的箫声的指引,用竹棍敲打着路面,大步走向前去。


展开余下试题以后,再没有看见兴家了,不知道他流落到了何方。每当出差或者回家,看见了坐在路旁的肩靠竹棍,怀中吊着彩头盒的盲人,我总想这是不是兴家呢;待我从车窗探出头去,而这车却已走远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瞎子爷爷名声很大,想拜他为师学艺的人很多,但他们都未能如愿。只有兴家因为也是盲人,瞎子爷爷深知他生活的不易,所以留下他并传授给他一技之长。
B.汉子常年在外跑生意,听到别人的风言风语就对自己老婆产生了怀疑,还动手打了老婆,本想找瞎子爷爷证实这些传闻,结果瞎子爷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作品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耐人寻味,例如在不同情境中兴家的语言都是欲言又止的同一句话“先生……”,却都有不一样的潜台词,细腻而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D.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了瞎子爷爷、兴家师徒二人,瞎子爷爷言传身教,想让兴家明白诀句不过是行头而已,重要的是与人为善,这最后一课深深地震撼了兴家。
5.“萤火虫”两次出现,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每一次出现的作用。(6分)
6.文中兴家问“我”的问题及“我”的反应,和我们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情节类似,该篇课文的标题是什么?请分析两个作品中“我”的异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征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奏请建国本,简阁臣,补言官,罢矿税,不报。山西巡抚魏允贞为税使孙朝所讦,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广东税使李凤干没,奸人王遇桂请税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论其罪。时无赖子蜂起言利,廷臣辄连章力争,帝虽不尽从,亦未尝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寻复言:“陛下孝敬而疏于郊庙,惕厉而弛于朝讲;土木盛宫苑,榛芜遍殿廷,群小横中外,正士困囹圄;闾阎以矿税竭,邮传以输鞔疲,流亡以水旱增,郡县以征求困;草泽生心,衣冠丧气;公卿不能补牍,台谏无从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图也。”末言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严,居己峻,不可以楚事弃。先是,楚假王议起,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举朝无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独抗章申理,而御史林秉汉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为一贯等所恶。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纯。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立,召还。
屡迁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为御史吴裕中劾罢。
(节选自《明史·朱吾弼传》)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
B.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
C.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
D.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责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
B.国本,即立国的基础,根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
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卿”即是周代封爵之首。“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D.侍郎,官名。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吾弼身为御史,恪尽职守。赵学仕贪污受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他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
B.朱吾弼敢于直谏,为国尽忠。雷击皇陵一事发生后,他接连上疏,语气恳切,指出朝廷内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审查。
C.朱吾弼不惧权贵,坚守正义。首辅沈一贯排除异己,朝臣们明哲保身、不敢谈论相关事情,唯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
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诋毁沈一贯遭停俸,于是辞官;后齐、楚、浙三党执政,他又辞官;最后为了御史吴裕中再次辞官。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5分)
(2)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为一贯等所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
B.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C.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D.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沉郁诡谲,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12.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一时叹为清绝”,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②其那:怎奈。
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似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展开余下试题14.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①《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②《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 ,   
    ”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③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写琵琶女的身价很高,引来很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④李白《蜀道难》中以黄鹤也无法飞越蜀道来侧面烘托蜀道的高峻、艰险。文中还写到一种月下之鸟用以渲染烘托蜀道艰险的句子: 。
⑤细草微风岸, 。 —— 杜甫《旅夜书怀》
⑥ ,乾坤日夜浮。 —— 杜甫 《登岳阳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 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经过长期创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 )。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 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 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美妙绝伦 打破 融入 苦心经营
B. 异彩纷呈 冲破 融入 煞费苦心
C. 异彩纷呈 冲破 融合 苦心经营
D. 美妙绝伦 打破 融合 煞费苦心
17. 文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B.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长期创作岀的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C.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他们长期创作岀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B.一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
C.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
D.一旦形成艺术流派,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19. 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5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三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20. 请参考材料一的推断方式,合理反驳对方。(6分)
材料一: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
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
材料二: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② 。
材料三:汉武帝在东海求得一杯喝了能让人不死的酒,大臣东方朔为了让汉武帝明白世界上并没有让人不死的酒,就把这杯酒偷偷喝掉了。汉武帝知道后大怒,要杀死东方朔。
东方朔反驳说:陛下,如果③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98年,抗洪救险,我们友爱相助,齐退浩洋。
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友爱相助,同抗疫潮。
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友爱相助,并赴国难。
2020年,新冠肺炎,我们友爱相助,共克时艰。
“友爱相助”,简单的词汇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藏着磅礴的力量,助我们走向成功。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设想你将在下周星期一的学校“国旗下讲话”做演讲,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讲讲自己对友爱互助的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仁寿一中南校区2019级高二上11月月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C项“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可见文化消费只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在概念范围上前者小于后者,而选项把两者范围等同了。
2.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B项“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仁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