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5  2020-12-1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5]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莆田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必修5
命题人: 审核人: 高二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44个国家的人口总和。最近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
(摘编自《惟愿苍生俱饱暖》,《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
材料二:
……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贫困人数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还应在教育和宣传上,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摘编自常莹《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
材料三:
在央视批评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台迅速响应。8月12日,斗鱼回应称: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抖音、快手也回应称:吃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宣扬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予以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
(摘编自澎湃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吃播”优胜劣汰》)
材料四:
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非营利性组织EAT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增加了人类的疾病负担,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也正在挑战地球的承载极限,比如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樊胜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次营养转型,从营养不足、饥饿到现在的超重、肥胖,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像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它们大多都跟饮食有关系;我们吃的与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来生产粮食来喂畜牧业动物,而这里头,就有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热带雨林和森林为代价的,所以说,饮食上,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饮食对减排、对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也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转型可以获得健康和营养,也可以保护环境、延缓气候变化,这两个方向是一致的。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库,2020年8月18日)
1.下列对饥饿贫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种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脱贫的人口数量超过了欧洲国家的总人口,占同时期全球减贫人口的七成多,为世界脱贫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C.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指导下,各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谱写了新时代脱贫事业的动人乐章。
D.2020年全球新增饥饿贫困人口数量悲观预计破亿,联合国新近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是重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世界粮食安全,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也应采取未雨绸缪的举措。
B.我国虽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但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这成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诸如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等问题的根源。
C.多个网络平台的一些美食直播严重误导观众,在社会舆论对吃播严重浪费行为进行批评后,各平台迅速出台了对吃播问题节目的处罚措施。
D.相关组织的报告和权威专家都认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3.当前我国提出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有着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后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加了新四军。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秦山说:“你唱歌唱得真好听,要是我真的牺牲了,你就对我唱歌。”
方歌崇敬英雄,说:“不许这么说。”
秦山笑了,说:“这有什么?听你唱歌,我就活过来了。”
方歌也笑,说:“如果我唱歌有这么厉害,我就唱。”
秦山说:“那我们可就说好了。”
1948年,秦山被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他当了独立旅一个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后来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的歌声。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她们已经唱不出声了。
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你唱出来呀。”
秦山说:“我这莫合烟嗓子,一唱会吓坏你。”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我是被调到你们这儿了。”
过后,秦山知道,方歌主动要求调离师部文工团,下放到秦山所在的团,当了宣传干事。
秦山一见方歌,脸就发烫。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他进入了沙漠。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呈现出壮丽的美景,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里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了《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战友秦山的身上。
方歌揭掉军旗,打开白布。
教导员说:“你再看他一眼吧。”
方歌说:“我们早就讲好了,现在,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教导员说:“秦山,你别掉队了,起来吧。”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嚅动了。
教导员说:“你这家伙,我就知道你不会掉队。”
过后,秦山说他像是做了一个梦。他睁眼,看见一片脸,随即,他的目光停留在方歌的脸上。
方歌的脸如同一轮圆月,明净净地悬在空中,像水洗过一般,还沾着水珠。
秋天,收获了玉米。团长主持了婚礼。入了洞房——一个地窝子,方歌说起大沙暴。她说:“当时,我就想最后一次给你唱歌。”
秦山说:“战争年代,我都死不了,我命大,能这么轻易掉队?我就等你来唱呢。”


展开余下试题多年后,我了解到了秦山和方歌的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出了歌声给予秦山的鼓舞力量。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面对没有生命气息的秦山,方歌依然给他唱歌,既表现了她对秦山的深情,也表达了她唤醒秦山的信心。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5.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6.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请结合作品,分析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小说中的表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课内文言文及《论语》(本题共5小题,15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②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B. ①夙遭闵凶 ②而刘夙婴疾病
C.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之二虫又何知
D.①而征一国者 ②我决起而飞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水击三千里 ③则刘病日笃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⑤《齐谐》者,志怪者也
⑥历职郎署 ⑦臣具以表闻 ⑧凡在故老
A.①④⑥/②③/⑤⑧/⑦    B.①③④/②⑥/⑤⑦/⑧  
C.①⑥/②③④/⑤⑧/⑦ D.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9.下列对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彼且奚适也 ④文之以礼乐
⑤今臣亡国贱俘 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⑦彼且恶乎待哉
⑧遂见用于小邑 ⑨而莫之夭阏者 ⑩既自以心为形役
A. ①③⑦⑨/②④⑤/⑥⑧⑩ B. ①③⑦⑨/②④/⑤/⑥⑧⑩
C. ①③⑦/⑨②/④⑤/⑥⑧⑩ D. ①③⑦⑨/②④/⑤/⑥⑧/⑩
10.下列对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鳏寡孤独: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独,年幼丧父的孩子。孤,年老无子女的人。
B.察举制: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朝菌不知晦朔:古人常用特殊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朔”(初一)、“既望”(十五)、“望”(十六)、“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D.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11.下列对《论语》有关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见到利益能够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顿之中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这样也就可以成人自立了。
B.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没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本来就穷,小人遇到困穷没办法就胡作非为了。”
C.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而且你的话过分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D.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根据一个人的言辞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废弃他有价值的言论。”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惇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判楚州。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持不可。台臣将劾其沮挠,不果。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大性抗疏言:“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侍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①,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②,民持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
[注]①羡:盈余。②钱重楮轻:指纸币不能兑换成铜钱,贬值。楮:纸币。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D.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母艰,指遭母丧。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
C.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
D.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大性积极进言,主张广开言路。他因父亲的恩荫步入仕途,积极进献文章;他反对章惇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以前的进言制度。
B.李大性不惧权贵,力除弊政。他反对出兵打仗,得罪人而被调出京城;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
C.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楚州郡守和都统想弃城而去,李大性表示反对,差一点被台臣弹劾;李大性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


展开余下试题D.李大性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江陵地区使用铜钱,纸币贬值,有人做买卖一天换不到一枚铜钱,李大性建议使用铁钱,解决了民生问题。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

(2)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③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征求:指征敛赋税。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承首联,分析邻妇扑枣的原因,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不但不要阻拦,反而应该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旨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本诗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当中,逐步展现了诗人沉痛的心理和复杂的感情,语言沉郁顿挫而平实。
17. 请从“扑枣”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8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 , 。
(3)《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内外无亲的句子是“ , 。”
(4)《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请求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2分)
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四川(重庆),西南是贵州,东及东北、东南则属于湖南,处在三省的交界点上。这里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路整洁风雅,吊脚楼 ,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 。《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了脚拇指粗的钢索了。(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带的民情风俗、老幼贵贱的爱憎哀乐,写得 。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韵味和神韵,轻妙而空灵。我想,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沈从文,使他 。有了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色古香 明澈如镜 绚丽多姿 名声大噪
B.古老沧桑 波光粼粼 千姿百态 声名鹊起
C.古色古香 波光粼粼 绚丽多姿 声名鹊起
D.古老沧桑 明澈如镜 千姿百态 名声大噪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B.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C.老人还在那里摆渡,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D.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没有的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了沈从文,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B.沈从文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C.因为沈从文,才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D.沈从文因为使这荒远的边地边城走近了我们,所以成为众多旅行者寻觅的热土。
2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了轻妙空灵的韵味和神韵。” 两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3分)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过后想想,如果当时匆匆忙忙完成创作,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莆田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3分)A (“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应是在“脱贫攻坚完成后”,见材料一“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将未然理解成了已然。)
2. (3分)B (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这一现状,并未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
3.(1)有助于我国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顺利完成;
(2)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生产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影响;
(3)有助于减轻个人的疾病负担;
(4)有助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6分,1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4.(3分)C(“也表达了她唤醒秦山的信心”错,后来方歌说“当时,我就想最后一次给你唱歌”,可见当时并没有信心。)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莆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