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204  2020-12-18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经典朗读:《苏东坡传序》(节选)阅读练习
经典朗读
《<苏东坡传>序》(节选)
林语堂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1936年我携家赴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和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把空闲的考虑都置之度外。那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书来介绍他,或者将他的一部分诗词文章译成英文,就算做不到,我也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现在我能动笔写这本书,我觉得很快乐,单单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由一个多才多艺、多彩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倒不难。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混合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人两者兼具。这里就有一位!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他天生不善于政治的狡辩和算计;他即兴的诗文或者批评某一件不合意事的作品都是心灵自然的流露,全凭本能,鲁莽冲动,正像他所谓的“春鸟秋虫声”,也可以比为“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始终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没有心计,没有目标,他一路唱歌、作文、评论,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感受,不计本身的一切后果。就因为这样,今天的读者才欣赏他的作品,佩服他把心智用在事件过程中,最先也最后保留替自己说话的权利。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得好美、好丰富,又发自他天真无邪的心灵。
我分析中国一千年来为什么每一代都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现在谈到第二个理由,这个理由和第一点差不多,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罢了。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苏东坡具有卓越才子的大魅力,永远教他太太或者最爱他的人操心——不知道该佩服他大无畏的勇气,还是该阻止他,免得他受伤害。显然他心中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谁也挡不了,这种力量由他出生的一刻就已存在,顺其自然,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不再谈笑为止。他挥动笔尖,犹如挥动一个玩具。他可以显得古怪或庄重,顽皮或严肃——非常严肃,我们由他的笔梢听到一组反映人类欢乐、愉快、幻灭和失意等一切心境的琴音。他老是高高兴兴和一群人宴饮玩乐。他说自己生性不耐烦,遇到看不顺眼的事物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不喜欢某一位诗人的作品,就说那“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
他对朋友和敌人都乱开玩笑。有一次在盛大的朝廷仪式中,他当着所有大臣嘲弄一位理学家,措辞伤了对方,日后为此尝到不少苦果。但是别人最不了解的就是他能对事情生气,却无法恨别人。他恨罪恶,对作恶的人倒不感兴趣,只是不喜欢而已。怨恨是无能的表现,他从来不知道无能是什么,所以他从来没有私怨。大体说来,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拙作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情,他成为许多中国文人最喜爱的作家,原因也在此。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随我一起读
用今天的话来说,苏东坡应该是林语堂的偶像,而林语堂则应该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由“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等可见苏东坡在林语堂心目中有多重要,对林语堂的影响有多深远。
一位近代的大文人为一位古代的大文人作传,两人之间的时间跨越如此之长,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一文坛美事本身就具有可敬、可佩之情——既是苏东坡,又是林语堂。
“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作者为苏东坡下了一连串的“定义”——“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连串的“定义”,所以也就没有了定义。真佩服林语堂的那支笔,真会天马行空,真会运用技巧,真会“下定义”。
林语堂似乎在为苏东坡撰写评语,只是这评语的语言是调侃的、幽默的。在调侃之中寄托着作者的敬仰之情,在幽默之中寄寓着作者的崇拜之意。让一位大文人如此敬仰、崇拜的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这就是序言带给读者的阅读诱惑。
也许“魅力”就是一种可以说得清楚,又难以说得清楚的东西。
文末一句“拙作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情,他成为许多中国文人最喜爱的作家,原因也在此”,吸引着所有阅读这篇序言的读者走进《苏东坡传》。这大概就是这篇序言所具有的语言魅力以及苏东坡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了吧!
同学们,读了这篇“序言”之后,你有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冲动吗?
读思结合
1.如何理解“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这句话的含意?



2.作为序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撰写《苏东坡传》的理由?


3.林语堂说苏东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请从你读过的苏东坡的作品中选择一例加以证明。



大江东去
易中天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三国历史的戏剧性使它成为文学艺术家垂青的对象。在民间,它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知道刘备的,肯定比知道刘秀的多;知道曹操的,也肯定要超过知道王莽的。这不能不归功于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影响。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史学著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是需要想象和虚构的。充满想象和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史为据、为线索、为题材,虚虚实实,半真半假,更为这段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历史平添了许多暧昧。
就说周瑜。
提起这位江东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可惜那是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曾气过周瑜。就算气过,怕也气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了的。他是到过周营,但那是赤壁之战两年以后,当然没有上当受骗盗什么书。蒋干的脸上也没有白鼻子,反倒是个帅哥。《江表传》的说法是,“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看来也是个才貌双全的漂亮人物。
周瑜也一样,又是一个漂亮至极的英雄。他的“帅”,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三国志》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呼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就是“周帅哥”。当然,一个人的“帅”,不仅仅是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气质。周瑜恰恰是一个气质高贵、气度恢宏的人。他人品好、修养高、会打仗、懂艺术,尤其精通音乐。即便酒过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的演奏是否准确。如果不准,他就会回过头去看,当时的说法是“曲有误,周郎顾”。因此,我甚至怀疑他指挥军队也像指挥乐队,能把战争变成艺术,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艺术品一样。
周瑜的仗打得确实漂亮。赤壁之战中,他是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羽扇纶巾在当时是儒雅的象征。本来,贵族和官员就是应该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即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不戴冠而戴巾,却成为名士的时髦。如果身为将帅而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了。于是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曹操的军队列阵于长江,战舰相连,军旗猎猎。江东之人,魂飞魄散,胆战心惊;然而周瑜却安之若素,从容不迫。他戴纶巾,摇羽扇,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终于克敌制胜,以少胜多。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少年英雄,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当然,战争不是艺术,不可能那么潇洒、那么儒雅、那么风流倜傥,更不可能在谈笑风生之间,不可一世的“樯橹”就“灰飞烟灭”了。这个时候的周瑜,迎娶小乔已经十年,也并非“小乔初嫁了”。苏东坡那么说,无非要着力刻画周瑜的英雄形象罢了。文学作品是不能当作历史来看的,但要说历史上的周瑜英武儒雅,却大体不差。周瑜二十四岁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不久,孙策和周瑜分别迎娶乔公之女大乔和小乔为妻,这就是苏东坡所谓“小乔初嫁了”。可见周瑜这个人,是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让人羡慕的吗?这样一个春风得意的人,怎么还会嫉妒别人,又怎么会因为嫉妒别人而被气死呢?我们嫉妒他还差不多。
没错,周瑜和刘备集团是有过明争暗斗,也曾经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分化关张,这事我们以后还会说到。但那是其集团政治利益使然,与心胸和气量无关。而且,周瑜忌惮的是刘、关、张,不是诸葛亮。老实说,那时周瑜还真没把诸葛亮当作头号劲敌,怎么会去暗算他?反倒是原本高风亮节的诸葛亮,却因为编造出来的“三气周瑜”,被写成了“奸刁险诈的小人”(胡适先生语),想想这真是何苦!


展开余下试题于是,我们发现,历史距离我们有时候是那样的遥远。
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面目,三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上记载的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历史有没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难。至少,弄清楚三国的历史真相,很难。因为我们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原始档案,也不能起古人于地下,亲口问上一问。就算能问,他们也未必肯说实话。这就只能依靠历史上的记载,而且主要是“正史”。但即便是“正史”,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靠不住的时候。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就多次提到《三国志》《后汉书》等的记载未必可靠。何况刘备的那个蜀汉,还没有官修史书。《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竟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历史学家的考证。然而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是诬蔑不实之词,谓之“厚诬诸葛”。这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因此,我们只能把“历史形象”定位为史书上记载的,或者历史学家主张的形象。而且还得说清楚,即便这个形象,也并非只有一种,也是有争议的。
第二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比如《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戏”。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是一般民众心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如各种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也包括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形象。因此,一部历史剧拍出来,总会有观众议论“像不像”的问题。其实,这些历史人物,谁都没有见过,却可以议论“像不像”,可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形成,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大体上是越到后代,就越不靠谱,主观臆想和个人好恶的成分就越多。当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以后,又另当别论。但我们前面说过,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历史学著作的。街头巷尾的口口相传,其力量同样不可小看。民间人士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治学严谨”,也不必对谁负责,自然“想唱就唱”。这原本也没什么。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一种形象,如果说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从“假象”变成“真相”。
(摘编自《品三国》)
随我一起读
《品三国》是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台” 的讲稿。
一百个读者读同一篇文章常常会有一百种解读,研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大概就是这种感觉,这也是易中天先生的文章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文章以周瑜为例,阐述了“三国”的精彩纷呈、眼花缭乱;阐述了充满想象和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虚虚实实、半真半假。
周瑜是“漂亮至极的英雄”,他的“仗打得确实漂亮”,他“是一个气质高贵、气度恢宏的人”。作者从大量的史学材料中抽丝剥茧,详细论述,讲出了一个别样的“周瑜”。
他的史学材料似乎是信手拈来、俯拾皆是的。
在这样一篇不到2500字的文章中,就有《三国志》、“胡适先生语”和《三国史话》等材料为之证明。
作者品“三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转述,而是“品”。
  “品”什么?
品人物的性格、品人物的外貌、品人物的经历、品人物的命运等。
作者时不时地用自己的语言对“三国”中的人物来一段跨越时空的评说。你看,“蒋干的脸上也没有白鼻子,反倒是个帅哥”;你看,“即便酒过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听出乐队的演奏是否准确”;你看,“战争不是艺术,不可能那么潇洒、那么儒雅、那么风流倜傥”。以这类语言面对数以百万计的大众,谁不喜欢呢?但,如果单单这样“品”,似乎简单化、低俗化了。
所以,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知道,学者不应是只讲“三国”故事的人。就本文而言,作者又从对故事的演绎转为对历史的归纳和总结: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面目,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并且对这三种形象一一进行了解读,提出了自己作为一位历史学者的看法。这就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魅力之所在。
读思结合
4.赏析下面的句子。
(1)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为郎,带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周郎”就是“周帅哥”。


(2)可见周瑜这个人,是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让人羡慕的吗?


5.下面摘录的是本文开头、中间、结尾的三句话,请根据文意,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开头: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中间:于是,我们发现,历史距离我们有时候是那样的遥远。
结尾:同样,一种形象,如果说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从“假象”变成“真相”。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形象。因此,一部历史剧拍出来,总会有观众议论“像不像”的问题。其实,这些历史人物,谁都没有见过,却可以议论“像不像”,可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答案全解全析
经典朗读
读思结合
1.答案 这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最精彩、最得体的概括。因为他是一个谜,所以他才有个性;因为他是一个谜,所以他才有魅力;因为他是一个谜,所以他才有价值。
2.答案 两个方面:(1)苏东坡是灵魂的一大补剂,他具有鲜明的个性;(2)他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两个方面围绕着同一个核心——魅力。
3.答案 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到密州任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苏轼记载了初到密州时的情况:“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这表现了他超然物外、乐观洒脱的个性。
4.答案 (示例)(1)作者根据“郎”这个字的字义,推断出“周郎”就是“周帅哥”,用今天人们熟习的“帅哥”一词来称呼周瑜,既有事实依据,又通俗易懂,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2)作者在分析了周瑜为政、为将、为夫的历史事实后,用一句带有节奏感的句子进行小结,具有说书人的语言风格特点。“对于一个男人……让人羡慕的吗”以反问的语气揭示了现代许多男性的心理。
5.答案 开头一句中,“精彩纷呈”“眼花缭乱”引出下文,也体现了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内容的特点;中间一句承上启下,因为历史的“精彩纷呈”“眼花缭乱”,所以“距离我们”“那样的遥远”,同时又引出了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对“历史”的三种“形象”的阐述;结尾一句,告诉大众历史从“假象”变成“真相”的可能性,其中,“真相”是反语。
6.答案 (示例)
完美,它可能存在吗?
我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每人心中往往有一个衡量的“标尺”。在耳闻目睹各类事物时,这把标尺往往自然而然地“跳出来”起作用。
这把标尺是由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的,它与你的阅读经历、人生经历等也有着密切联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为何87版电视剧《红楼梦》难以超越?因为林黛玉、贾宝玉两位扮演者的“长相”已经定格在大众心中,成了衡量《红楼梦》中的演员的“标尺”。于是,人们对后来的“扮演者”就有了“演得像不像”之类的评价。
先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先入”后,就成了你我心中的“标尺”,这把标尺自然就在你我心中“为主”了。
联系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我们面对美丑、是非、优劣、真假等,常常会听到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声音。为何?因为我们心中的“标尺”不同。
完美,它不可能存在,并不是它不完美,而是我们心中“完美”的标尺不统一。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