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64  2020-12-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4]
湖北省黄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黄石市2020年高一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题(含选择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卷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卷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此次新冠疫情形成的公共危机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对于产业产生的影响进而反向冲击职业教育,这种冲击可能是多方面的;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信息化授课方式上。对于教学方式变革来说,这种影响某种意义上是过去议题的延续,但是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
②新冠疫情主要对产业形成严重影响,进而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格局。首先,对经济产业的冲击进而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宏观的、整体性的,但由于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结合度更紧密,而且多为中小企业,所以对学生的就业冲击会更大。另外,对服务业的冲击是很大的,餐饮、交通运输、酒店、旅游等行业都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流向,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的风险增大,进而可能更加削弱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③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技术技能需求变化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培育定位的影响。在此次疫情中,高端的智能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同时技术技能门槛要求低的岗位也凸显其重要性,属于一种技能需求两极化的状态,实质上压缩了所谓中间技能的需求,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大部分属于所谓“中等技能”。这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其与产业的结合度,提高技能培养的层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
④最后,疫情可能会改善劳资关系,甚至促进劳资合作格局的形成,这有利于提升企业普通员工的地位,对职业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在面对危机时,日本企业通过广泛存在的一种有利于分担风险的劳资合作传统来抵抗风险。此次疫情也会让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忠诚、合作乃至奉献对于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普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
⑤新冠疫情还直接影响涉及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在此次疫情中更加凸显了出来。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学校封校停课,在空间隔离的情况下,信息化的线上课程教学优势凸显。不过,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这种线上职业教育的模式存在固有的不足,尤其在技能形成方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目前的在线课堂教学更多是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替代性教学选择。但是就技能形成规律而言,在线职业技能训练有其固有的短板,动手实操是技能培训和学习的重要载体,应该是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提升学生有效技能的核心手段,这是在线模拟所无法替代的。
(摘编自王星《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
①新冠疫情就是一块试金石,让我们看到职业教育能够对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与疫情战斗的过程中,处处、时时都能够看到各行各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忙忙碌碌的身影,护士、公交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他们坚守岗位,助力武汉、湖北以及整个中国从一场疫情导致的大停摆中重启。由果及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职业教育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浏览完整试题②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快速社会变迁,冲击着人们关于何为职业、何为人才、何为成功的固有理念,对于引领产业迭代、促进就业创业、增强新型职业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职业改变生活方式、转变自己身份,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线之一。40多年来职业领域发生的种种变化,实际上是个体对当代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快速回应。当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职业需求,新的职业产生了且其经济回报可观,在互联网加持下,这些事情就会迅速广为传播,新的评价标准就会取代老的评价标准,整个社会正在逐渐重新定义“人才”“成功”。新社会需求、新职业类型、新的人才观、新评价标准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③新评价标准会影响到家长给孩子做出未来接受何种类型教育的决策。家庭认识到某种职业才能的市场价值,就会加大投资,使之成为某个家庭成员未来获得高回报的职业技能。同时,当个人爱好也可以成为高回报的新职业技能,人们也许会重新考虑孩子是否非要读普通中学,让自己的孩子到职业院校去学一门和自己兴趣匹配的技能。在可预计的未来,新社会需求不断催生新的职业,社会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不断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职业领域的新变化就像当年瓦解“铁饭碗”思维的改革浪潮一样,冲击着人们关于职业生涯可能性的条条框框,也改变着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固定思维。家长应该形成这样的认识,孩子的爱好以及支撑这些爱好的天赋和能力是奠定孩子未来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基石,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孩子未来所处社会的职业需求和期待规划孩子的未来职业。
(摘编自庄西真《我对职业教育充满更多的期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务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大幅降低,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
B.智能技术与要求低的技术技能作为一种技能需求的两极,在新冠疫情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疫情可能会改善劳资关系,有助于提升企业普通员工的地位,这对职业教育将产生积极影响。
D.线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短板,动手实操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无法被在线模拟替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线上职业教育存在固有不足,不应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可选项。
B.我们只有直面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才可能合理应对危机与影响。
C.互联网时代,新职业一旦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能改变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定义。
D.新评价标准影响家长的决策,新社会需求不断催生新的职业,改变了社会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职业教育取得发展成就”的一项是()(3分)
A.医疗生产企业提高效能,缓解医疗物资不足。
B. 建筑行业通力协作,让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C.疫情期间,快递员按时将物品送到顾客手中。
D.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禁足居民分发物资。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新型职业评价标准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致母亲
李修文
①农历大年初七,夜深了,小雨不止,阳台上的花倒是开出了几朵,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一阵男子的哭喊声:“妈妈,妈妈!”我隔着窗子向外看,四处都黑黢黢的,终究一无所见——这是武汉因为疫情而封城的第八天,我早已足不出户,所以,我注定了只能听见哭声,却看不见哭声背后的脸。临睡之前,在一连多日的骇人安静之中,我又看了一个视频,一位感染上瘟疫而死去的母亲被殡葬车运走,她的女儿一边追着车向前跑,一边哭喊:“妈妈、妈妈!”
②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想念母亲。
③夜来幽梦忽还乡,在梦里,漫山遍野都是母亲:幼时坐客车去县城里看父亲,只差五分钱,车费终于没有凑够,我们被赶下了车,一边走,母亲一边哭;少年时,月光下,我守在稻田的边上眺望着母亲,而她通宵不睡;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年过完之后,我要再去长春,临别时拒绝了她的相送,但是我知道,她一直跟在我的背后偷偷送我,我一回头,她便跑开了。其后,还是在梦里,我忽然开始上天入地,火车上、大海上、新疆边地、沪杭道中……我一步不停,四处游走,但是,处处都站着母亲。
④在幽暗的天光下,我看见阳台上的花朵旁边又多出了一颗花苞。天底下的忠臣孝子,及至贩夫走卒,又有哪一个,或是危急之间,或是一场生涯的真相大白之日,不想重新做回一条细线,再被母亲穿进手中的针孔呢?明末之际的史可法,困守扬州,先后五次拒绝清军劝降,最终大势难支,破城之日,他给母亲写下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儿在宦途一十八年,诸苦备尝,不能有益于朝廷,徒致旷远于定省,不忠不孝,何颜立于天地之间!今以死殉城,不足赎罪。望母亲委之天数,勿复过悲。儿在九泉亦无所恨。”此一封信,悲意难禁,却又有无尽的慷慨之气溢出纸外,当时后世,但凡读到,有几人不为之咽,又有几人不为之胆色一壮?离引颈受戮相隔未远,史可法督师白洋河之时,他还写下过给母亲的诗:“母在江之南,儿在淮之北。相逢在梦中,牵衣喜且泣。”这一首《忆母》,只有寥寥二十个字,不说儿之将死,只说母亲的喜且泣,句句都是白话,字字里却有乱世:是啊妈妈,莫怪我们只能在梦里相逢,只因为,我除了是你的儿子,还是这满目乱世的儿子!
⑤思绪被楼里传来的婴儿的哭声拉回,这个婴儿的母亲,那个年轻的见人就点头的姑娘,因为成了这场疫情的疑似患者,此刻应是一个人关闭在这个城市的某一处自行隔离,所以一连好几晚,一到后半夜,整栋楼里都会响起这个婴儿的哭声。可是,今晚却有不同,婴儿的哭声之后,我竟听到了他的母亲,那个见人就点头的姑娘的哭声。随即,我又听到了那姑娘的笑声,之后,那姑娘再接着哭,接着笑,终于还是号啕了起来:如果我没有猜错,那应该是,结束了隔离的母亲,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儿子身边。


展开余下试题⑥幽暗里,我的鼻子也在发酸,记忆却不由分说地将我送往了各个与母亲相见之处:幼时,母亲为了补贴家用,挑了一担子的面粉去汉江对岸的镇子上售卖,我也跟着她,亦步亦趋,雾气太大了,上渡船的时候,我几乎看不见她,突然听见有人落入江水的声音,一下子,我被惊慌裹挟,大声呼喊着母亲,却听不见她的一句应答,我便一边喊,一边在雾气中的人群里橫冲直撞,也不知道喊了多久跑了多久,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一回头,恰好看见了笑着的、刚刚从江水中爬上船、全身都湿透了的母亲;前些年,正在我债台高筑之际,父亲生病了,我和母亲全都在北京的医院里陪护,每天中午,母亲都会去食堂里打饭吃,只是每一回都回来得特别晚,这天中午,因为她回来得太晚了,所以我便去找她,半路上,手机响了,我仓皇着去找了一处避风之地接电话,哪里知道,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用开水泡着剩饭吞下的母亲,刹那间,我呆若木鸡,然而,此中所见,早已被黄仲则一言道尽——
“此时有子不如无”——所以,最后,我并没有上前惊扰,而是跑回了病房里去等她,没过多久,我就看见她挂着一脸的笑回来了。
⑦写至此处,天已经蒙蒙亮了,阳台上的花苞仍然迟迟没有打开。好在是,那啼哭的婴儿已经重新在母亲的怀中入睡。我也要睡了,妈妈!但愿不要一觉醒来再看见殡葬车,再看见有人追着殡葬车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
(选自(芙蓉》2020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我只能听到男子的哭喊声,却无法看到哭声背后的脸,意在表明自己未能了解实情的遗憾与失落。
B.第③段写自己四处游走,但处处都站着母亲,形象地写出作者远离家乡告别母亲,但母亲的牵挂却无处不在。
c.第④段借史可法给母亲写信和诗的故事,表现了史可法忠孝两难全的悲壮,也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牵挂之情。
D.第⑥段写母亲不慎落入江水和用开水泡剩饭两个细节,既展现艰辛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也表现了母亲的坚韧。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A.首段视频中的女儿的哭喊“妈妈,妈妈,与结尾作者不愿看到有人边跑边喊“妈妈!妈妈!”构成首尾呼应。
B.文章笔法灵活自由,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既有细致的描写和充沛的情感,又不乏深刻的思考。
C.文章多次写到了阳台上的花朵,花朵是全文的线索,它有效地串联了全文的故事,成为全文感情连接的纽带。
D.本文的语言虽然朴实自然,但是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在生活细节的刻画上,蕴浓情于腹内,诉真情于笔端。
8.文章第⑤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9.作品题目是“致母亲”,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对母亲表达了哪些情感,并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①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②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见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恐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今或驱使医巫,外求方士,是不可不备。又公以后父而多通宾客,必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②,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③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书奏,帝不悦,不省。是时,帝方信谶③,多以决定嫌疑。有诏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信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④初,谭著《新论》,言当世政事,世祖善焉。《琴道》余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家,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后汉书•桓谭传》,有删改)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
②悫(què) :诚实、谨慎。
③谶(chèn) :指秦汉间巫师、方上端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也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顶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B.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C.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恒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D.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枉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士,又称方术之士,是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求仙炼丹活动的人。
B.出,京城官员到地方任职,如《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地方官到京城任职为“入。
c.肃宗,“肃”意为“整肃清明,汉章帝的谥号,其统治与汉明帝统治合称“明章之治”。
D.巡狩,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义同“巡视”“视察”、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谭博学多才,不拘小节。他擅长写文章,喜好音律,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所以常受排挤。
B.桓谭睿智通透,应对得法。他劝谏傅晏提防医巫、方士为害,同时遗散门客,保持廉洁谨慎;傅氏一家得以躲避灾祸。
C.桓谭不事谄媚,为人正直。他想和董贤结交,于是写信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董贤并未采纳,谭遂不往来。
D.桓谭著书立言,受到重视。他写作《新论》,议论当世的政事,世祖称好;未完成的《琴道》,肃宗令班固继续完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4分)
(2)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4分)
14.桓谭因何触怒世祖,以致后来被调离京城?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献浙东王大夫
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①。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②。
【注】①一个钱:《后汉书》记载,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除去苛法,任期结束归去时,百姓送百钱谢之,刘宠难以推辞,就拿了一个钱离开了。②戴二天:“感戴二天”的简写,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A.题目中的献字暗示本诗对王大夫有赞颂之意,“浙东”二字呼应首句的“越”字。
B.“应将一个钱”是说王大夫离任归去时,应该带走一个钱,来作为曾坐镇一方的纪念。
C.“飞鸟避旌”的意思是连飞鸟都因为对王大夫充满敬佩,在他出行时避开他的旌旗。
D.尾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下各地都有官更治理,只有浙东百姓对王大夫爱戴有加。
16.本诗写出了王大夫这一形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②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所有的幸福都到来,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部唤醒了。
③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④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⑤……
⑥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内容,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带在古代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B.正在紧张施工的京广铁路的武(汉)广(州)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C.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D.巨著《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纂,十年后完成。
19.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贫困者、富有者、位尊权贵者和身份卑微者都有他们各自的幸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山城重庆已经具有大约2300多年的文化积淀,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很多具有历史遗迹的地方被无情的铲出。③目前,重庆还有少量的东西带着历史的脉搏;④然而它们在城市建设中苟延残喘,大有朝不保夕之势。⑤大渝网发出倡议,督促重庆网友一起保护剩下来的“重庆记忆”。⑥行动起来吧!不要让我们的后代身为重庆人却无法铭记和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7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3D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云书馆已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机构参与,共展出33个语种的图书约16万种。“云书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构建3D虚拟展厅,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展馆真实场景,是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书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楚汉争霸时,汉王刘邦一度陷入困境。许多将士趁夜离开,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也选择离开。萧何听闻韩信离去,来不及禀告汉王,便趁着月色去追韩信。未几,刘邦听说心腹萧何也走了,大怒。不久,萧何返回营帐,刘邦见此心情大好。萧何来不及解释,就劝说刘邦接受自己追回来的“逃兵”韩信。刘邦准备给韩信一个小职位,萧何又劝:“横扫天下,非韩信不可。欲用韩信,非大将不可。”刘邦准备召唤韩信,封以大将。萧何第三次劝说:“呼上将如小儿,邀人才而礼傲慢。当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刘邦同意,广做宣传。又力排众议,将战阵之事,全权委托给韩信。自此,韩信执掌汉军大权,东征西讨,助刘邦定鼎天下。后人评说:“刘邦九败而得韩信心,一胜而遂天下志。”萧何月下追韩信,三劝汉王立军神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刘邦、萧何、韩信都是历史名人,各有特点,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任选一人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A(“就业率大幅降低”错误,原文为“失业的风险增大”;“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错误,原文为“进而可能更加削弱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2.B(A项“不应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可选项”错误,线上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但并不是完全否定。C项“就能改变人们关于职业、人才和成功的定义”错误,原文为“冲击着人们关于何为职业、何为人才、何为成功的固有理念”“整个社会正在逐渐重新定义‘人オ’‘成功’”。D项“改变了社会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错误,原文为“在可预计的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不断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3.D(志愿者的身份不易界定,来自于各行各业,不一定来自职业教育;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一定来自职业教育。)
4.新型职业评价标准是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有了新的需求后,催生的新职业产生的可观经济回报让整个社会重新定义职业、人才和成功的思维。
(符合下定义格式“新型职业评价标准是……思维(或理念,或标准)”2分,“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有了新的需求后”1分,“催生的新职业产生的可观经济回报让整个社会重新定义职业、人才和成功”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①首先总说新冠疫情对职业教育产生两个影响:对产业的影响,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②然后分说新冠疫情对产业的三个影响:学生就业,技术技能培育定位,劳资关系。
③最后分说新冠疫情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理性认识线上教育,动手实操无法被替代。
(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A(“意在表明自己未能了解实情的遗憾与失落”错误,写此例是为了说明武汉疫情的危险就在身旁,让文章在一种真实可信的背景中展开。)
7.C(“花朵是全文的线索,它有效地串联了全文的故事,成为全文感情连接的纽带”错误,花朵不是全文的线索,不能串联全文故事,也不构成全文感情连接的纽带。全文的线索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黄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