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71  2021-0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管理的主阵地,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内部以及中外之间的全部复杂性,从中拽出几个清晰的线头,相当不容易。究其根本,是因为互联网的设计和成长,直接对应的是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土壤,它是被“照搬”到中国最彻底的西方文化形态,它不可能不跟中国的社会现实在对接时发生摩擦和相互之间的强扭。这是个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过程,局部的对立在所难免。
近来西方不断批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很严厉”,他们希望互联网保持西方社会环境中的那种“原生态”。这样的批判,西方针对很多非西方国家都提出过,而中国是最有可能在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同时,与这个网络中隐藏的“西方权力”相抗衡的国家。中国的强盛和中国的开放,使中国和国际互联网相互需要,双方的完全对立和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主导都不可思议,在摩擦及对立中融合,是必由之路。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比比皆是,同时它也要求中国“在瞬间”改变其与西方社会的差异,由于不可能做到,对国际互联网一些规则的修改必然要发生。这是中国社会安全的本能要求,但它在国际舆论中被政治化了。
其实,互联网自身的规则在西方国家也得不到百分之百推行,所有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奉行一定的“修正主义政策”,即施加一定监管。中国的最大问题是,由于以往社会表达诉求的渠道不畅,互联网突然间聚集了社会的大多数意见和牢骚,它打破了以往的社会平静,迫使社会在民主问题上仓促迈步。另一方面,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也提供了传播谣言、召集非法街头政治的便利渠道,这些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直接的扰乱。过去几年的情况显示,中国社会的适应力和弹性还是相当强的,一些针对互联网断然采取的监管措施都发生在特殊时刻和发生动荡的地区,这些临时性措施没有人认为是“理想的”,它们更像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代价,寻找更好的方法代替那些粗糙的措施,是中国社会管理最重要、也最急迫的几个课题之一。
中国必须要互联网,也必须要社会稳定,两者的统一面远远大于摩擦面。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扩大它们的统一面;另一方面,只要西方是互联网技术的主导者,我们决不能奢望上述二者的摩擦面会缩小到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文化精英应在监管机构和互联网运用者之间多做沟通、解释工作,至少他们的言行不应加剧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误解。
(选摘自胡锡进《互联网浓缩了太多复杂性》,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浓缩了中国社会内部及中外之间全部复杂性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管理的主阵地,因此很难梳理清楚。
B.因为国际互联网和中国是相互需要的,二者必然在摩擦及对立中走向融合。
C.中国“在瞬间”改变其与西方社会的差异,这一中国社会安全的本能要求在国际舆论中被政治化了。
D.中国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作为传播谣言、召集非法街头政治的便利渠道,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直接的扰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方式及后果论证了互联网复杂性产生的原因。


浏览完整试题B.文章第二段,论及了中国会与网络中隐藏的“西方权力”相抗衡的必然性。
C.文章第三段,比较客观公允地评价了中国互联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引人思考。
D.文章依次从中国互联网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内部、外部原因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有理由对互联网施加监管,所以互联网自身的规则在西方国家也不能得到百分之百推行。
B.中国社会管理最重要、也最急迫的几个课题之一,是寻找更好的方法代替一些针对互联网断然采取的临时监管措施。
C.如果有一天中国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主导者,那么互联网与社会稳定的摩擦面或许有望缩小到零。
D.文章认为,中国文化精英的言行应有利于减少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误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在粗放发展的背景下,快递业存在着不少治理短板。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
法制规定为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法治化,还需立体施策、精准发力。例如,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从监管层面看,只有邮政管理部门提高对快递业的监管能力,方能切实将规范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快递公司。
立足经济运行的语境,良法与善治能够有效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从这个意义出发,规范寄送流程、严格查验审核,表面上是“互添麻烦”,增加了账面上的物流成本,但如果从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一个更规范、更专业的物流体系,最终将有效节约社会成本。生活中,有人 因为不信任快递员,“宁可跑远路去代收点”,也不愿填写住址和真实姓名。激发法律法规的正能量、规范交易过程、提升专业水平,信任成本就会降下来;优化数据管理、改善服务体验,就能减少矛盾纠纷。
(摘编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人民日报》2017年7月26日)
材料二:
中国快递龙头企业业务量(亿件)及增速

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时考虑的因素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材料三:
2017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纷纷在快递业找到了应用切入点。自动分拣、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一批“黑科技”闪亮登场,自动分拣成行业标配,智慧仓储树行业标杆,无人机成为行业网红。快递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各类先进技术开始以最快速度进入快递业,最新科技成果密集落地。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这样一个传统行业,正是这些科技的应用不断拉升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快递前端变为“巴枪”收寄,作业组织实现智能化分拣,末端投递实现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这些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提升了用户快递体验。有理由相信中国快递企业将成为智慧物流重要参与者,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领先者。创新始终是牵引行业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快递业归根结底是科技产业,与互联网发展一脉相承。
(摘编自新华网《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谈“双11”:黑科技改变快递业》)
材料四:
据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亿件。仅去年一年,包装快递所用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85%至90%。
从政策层面到各家巨头,大家推动绿色配送的决心相当一致。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提出向绿色环保倾斜,明确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在企业层面,从商品打包、仓储、运输到配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快递业的全链条,成为行业共识。但也应该看到,可循环包装的推广存在一定的现实难题。如采用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这些环保材料的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高额的成本让很多快递企业望而却步。而且,快递包裹浪费的问题涉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电商平台和商家、快递企业、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单靠快递企业一己之力难见成效,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换言之,只有快递包装产业链各主体联动,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绿化。马云曾表示:“未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
(摘编自陈静《快递业:“快”不会输 “绿”更能赢》,《经济日报》2018年5月31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3到2017年,中国快递业三家龙头企业的业务量均稳步上升,升幅较为明显:A企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
B.在经历了2014年高速增长、2015年增速陡降的过程之后,C企业的快递业务量和年增长率相较其它两家企业,都处于劣势。
C.2014到2016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2017年增速明显放缓,说明一直粗放发展的快递业遇到了一些问题。
D.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由此可见,其在服务速度、服务方便性和价格等方面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是为了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B.要消除快递业发展的隐患,既需要良法更需要善治,在更多细节上立体施策、精准发力,有效地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
C.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今的快递业更可归之为科技产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依靠科技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D.快递企业对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投入量大、绿色环保材料的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是导致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河上漂下一群羊
简默
河是黄皮肤,叫黄河。
站在岸边,黄皮肤的河照黄皮肤的我,河比我黄。
我渡河到下游去看石林,它藏匿于一条深深峡谷中,时光之手漫不经心地,甩出一记记耳光,留下一个个印记,响亮至今,惊艳至今。
河,阔面苍黄,如一匹肤色最深的黄表纸,黏稠稠的波浪堆卷,一口一口的,仿佛你我头顶上的旋儿,旋转不动了,成了河的旋儿。
来前我便被告知了,今天渡河将乘羊皮筏子。我没乘过筏子,但我见过被胶片定格在影视作品中或是风景画中的筏子——竹筏子、木筏子、橡胶筏子,唯独没见过羊皮筏子。据说,这种出没于黄河胸膛的筏子,只会说这条河的方言,仅识得这条河的水性。
羊皮筏子来了,居然,是被一条中年的肩膀扛过来的;居然,只有一面床板那么大;居然,由几排鼓胀的皮囊亲密串联而成。那些皮囊,是它们留在尘世的躯壳,瞧上去像一头头猪仔,怎么看都不是一只只羊。
在我童年的山坡上,青草是土地茂盛的毛发,野花是月亮遗落的露珠。一群羊离我是如此近,它们悠闲地踱着步子,埋头咀嚼着青草,像在给土地理发,用不了多久,或许就在一场雨后,毛发又参差不齐地生长了出来;翠绿的汁液流淌在它们雪白的牙齿和粉红的舌尖上,一朵朵的花拧身闪过不同色彩的身影,空气中泛滥着草根的清香。它们中的一只,长着两个尖尖的角,像扎着两个朝天辫,偶尔抬起头,与我对视了一眼,就这么一眼,我看见了它潮湿的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怯弱、安静与善良,它金褐色的双眼好似两枚金色小钉,将我钉在了忧伤上头。我向前一步,它退后两步,我抓住它的角,就像攥着它的命,它哞哞地大声喊救命,我头一次听见一只羊可以像一个孩子一样拼了命地叫自己的母亲。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它,我心软如水,罢手了,它恢复了平静,继续埋头吃着青草,一动不动,像一块纯白的石头。
它们走下山坡,望河兴叹,命运就被篡改了。先是一柄被清水濯洗锋利的刀子,刃口向外贴着舌尖衔在齿间,一刀引出了一支血箭,接着它变成了一个动词实验厂,撕、拉、剥、撵、扯、挫等等,这一连串动词只为赶在它人世的余温尚未冷却之前,剥下一具完整如初的皮囊。
对待这些皮囊,如对待一个意志坚定者,在烈日下暴晒,在火堆旁烘烤,在盐巴中膝渍,在清油里洗澡,直至透明光洁,成为一个个扶不起的口袋。它们会被人嘴对嘴地吹满气,这是一桩考验人的肺活量的活儿,吹满一只羊皮筏子所有的皮囊,至少需要七个以上汉子的肺活量,他们呼出今生的空气,它们吸入来世的气息,借一口气,还回了魂。
然后,它们会被数根麻绳和数根木条捆绑在一个方形的木框子上,然后,它们会被赶入河中,上头载着我和我的同伴——一群曾经像它们一样四脚奔跑,后来学会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动物。它们是一群不死的魂灵,像真正的灵魂一样,没有重量,身轻如燕,没有感觉,不会喊疼,贴紧河的胸腔,注定只能顺水漂流,向下向下向下游,无法回头。但正是它们,的的确确地,叫一整条河流称不出自己的重量,感到了挫骨削皮的痛。
(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河上漂下一群羊”语义双关,让读者产生悬念,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B.文中画横线句强调了羊皮筏子与黄河的关系,表明它是黄河特有的交通运输工具。
C.“我”童年时曾经抓住羊的角,想要伤害它,是它的呼喊声让我打消了念头。
D.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又充满韵味。
8.文章的重点在于写黄河的羊皮筏子,却用了一整段回忆自己童年的山坡、草地与羊群,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9.请分析鉴赏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意蕴和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俞大猷,字志辅,举嘉靖十四年武会试。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卒,子宏翼幼。范子仪谋立其党莫正中,正中败,挈百余人来归。子仪收残卒遁海东。至是妄言宏翼死,迎正中归立。剽掠钦、廉等州,总督欧阳必进檄大猷讨之。大猷遣数骑谕降,事平,严嵩抑其功不叙,但赉银五十两而已。三十一年,倭贼大扰浙东,转掠至松阳。知县罗拱辰力御贼,而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未几,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予俸如故。旋代汤克宽为苏松副总兵。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经大破贼于王江泾,功为赵文华、胡宗宪所攘,不叙。巡抚曹邦辅劾大猷纵贼,帝怒,夺其世荫。贼徐海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击败之,贼走陶山,诏还世荫。其年冬,以与平徐海功,加都督佥事。海既平,浙西倭悉靖。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大猷环攻之,时小胜。然苦仰攻,将士先登多死,新倭又大至。朝廷趣宗宪甚急,宗宪谩为大言以对。廷臣竞诋宗宪,并劾大猷。乃夺大猷及参将戚继光职,期一月内平贼。大猷等惧,攻益力,贼益死守。三十七年七月乃自岑港移柯梅,造舟成,泛海去。官军围贼已一年,宗宪亦利其去,阴纵之,不督诸将邀击。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帝怒,逮系诏狱,再夺世荫。四十二年十月徙镇南赣。明年改广东。潮州倭二万与大盗吴平相掎角,大猷围倭邹塘,一日夜克三巢,倭悉奔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舟入海。遂使招降吴平,居之梅岭。平未几复叛,福建总兵官戚继光袭平,大猷部将汤克宽、李超等蹑贼后,连战不利,平遂掠民舟出海。闽广巡按御史交章论之,大猷坐夺职。平卒为克宽所追击,远遁以免,不敢入犯矣。进世荫为指挥佥事。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起南京右府佥书。未任,以都督佥事为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卒,赠左都督,谥武襄。
(节选自《明史•俞大猷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B.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C.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D.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世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有时也可因此而免罪。世荫与世袭制度虽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世代承袭不变。
C.御史,在秦以后是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等。另有派遣监察御史巡察地方者。
D.武襄,为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具有褒贬色彩或同情性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去世,安南发生内乱,钦州、廉州受到侵略,总督欧阳必进传檄文,让俞大猷进行征讨,战乱得以平定。
B.倭寇大举侵扰浙东,松阳知县奋力抵抗,有较大的战果,但竟被朝廷以处事失误为由停了俸禄,后又撤销了处分。


展开余下试题C.总督张经督促俞大猷攻击屯集在松江柘林的倭寇,俞大猷坚持不可轻举妄动,后来跟随张经大败倭寇。
D.大盗吴平投降后又反叛,福建总兵官戚继光攻击了吴平,吴平最终被汤克宽追击远逃,再不敢登陆劫掠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猷遣数骑谕降,事平,严嵩抑其功不叙,但赉银五十两而已。(5分)
(2)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4~15题。
胡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立可乘”,表现其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了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此二物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15.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 , ”,紧承“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借助意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 , ”。
(3)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开篇一句“ ”,简洁利落地交代了醉翁亭所在的大环境;而“ ”一句,则以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醉翁亭的姿态及其所在的具体地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 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 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C.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①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② ,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③ ——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21.根据下列“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分三点说明和2010年相比,2030年可能出现的旅游市场份额变化。(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这是一个14岁女孩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父亲写的家书。
材料二:四川成都的民警梁亮,在防疫前线连续工作十天没有回家了,当看见在老家的儿子怕他回家没有钥匙开门,哭着不让妈妈锁门的视频后,上一秒还在说笑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材料三:《人民日报》微博发文:“今年端午假期有些特别,有一批人,他们在核酸检测的第一线,在社区防控的第一线,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谢谢你们,为我们的安康拼过命。”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选B。A.强加因果。“成为主阵地”并非很难梳理清楚的原因,“浓缩了……的复杂性”才是原因;C.代词误读,“本能要求”是“对国际互联网一些规则的修改必然要发生”;D.曲解原文,“中国的最大问题是,由于以往社会表达诉求的渠道不畅……仓促迈步”;“作为……便利渠道”曲解原文,原文为“提供了……便利渠道”。
2.选D。先论述了外部原因,然后是内部原因。
3.选A。强加因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选C。答题时注意分析统计图的内容,重点注意图例、极值和变化趋势。A项,A企业业务量在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长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