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7  2021-01-11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阶段考试卷
时间: 150 分 满分:150分 命题: 审核: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完成严仲子所托后为不连累家人,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受到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他们的人生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的人生选择又是惊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悲剧人格。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他们没有显赫的权势,甚至所为有悖统治者的规矩,但却比为官者更坦荡磊落、重情重义。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是与传统的礼法、虚伪的道德相对抗的表现;“义不苟合当世”,是绝不为了官爵俸禄而改变个人的品格、坚守的操行。而这样的游侠,其所作所为却偏偏是违犯当时的法律法规的。可见,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郭解为御史大夫公孙弘所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史记>侠义之士的独立意志与悲剧人格》,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侠义之士具有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能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坚持操守,不改志节。
B. 在义士眼里,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视死如归。
C. 侠义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为人准则。他们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
D. 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侠士、义士的人格是独立的,也是高尚的,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B. 从朱家的急人所难而不矜其功的处世方式,足可以看出朱家是一位“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的侠士典型。
C.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没有权势,但他们坦荡磊落、重情重义,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受权势约束,如专诸、豫让等。
D. 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等人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现代人的思想觉悟都有很大的影响。
B. 游侠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分,但他们却坚持自我、敢于对抗现实中的卑鄙与丑恶,他们不代表统治者,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
C. 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义不苟合当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是相违背的,这是他们不受统治阶级欢迎的原因。
D. “济穷救急”是游侠之“义”,“报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义”。他们对道义 尊崇得到了司马迁的极力赞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山东省发布的《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成为国内首个餐饮业分餐制省级地方标准,其中专门明确了公筷公勺设计标准,让顾客面对两双筷子时不再“难辨雌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教授萧放介绍,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在汉魏之前都是分餐制,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那时饮食简单,就是一锅煮,一个人就有一个小陶鬲。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人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无论是《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记录,还是东汉晚期壁画《宴饮观舞图》里一人一案、踞坐宴饮的描绘,都清晰可见分餐制在古代饮食礼仪中的主流地位。
随着农业社会的进步,同时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分餐与共食开始并存。正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既有分餐,也有共食的座次安排。
(摘编王君平《分餐是个好习惯》,《人民日报》2020.05.02)
材料二:
近日,张文宏医生提倡“分餐制”:传统中餐,大家习惯于用筷子在公共莱盘里夹菜,其优点是进餐气氛亲密、其乐融融;而缺点是一双筷子既夹菜,又直接进口,在每次夹菜之余,都会有少量唾液沾染在筷子头上,然后进入公共莱盘。
现代医学证明:唾液中有大量细菌,在患流感之类病毒性疾病时,还会有病毒等病原体,尤其是引发胃溃疡的幽门螺旋菌,通过口口相传的概率相当大。
事实上,“分餐制”,对时下在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启经济,尤其是重振餐饮业的意义很大,我们每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当然,也应该对餐饮行业提出运营管理规范:在保持传统中餐的圆桌式聚餐、向心式布菜、觥筹交错式取菜宴饮等习惯的同时,推广“两级取菜”,杜绝唾液交换,使中餐餐饮不但美味,而且更加卫生、健康。
“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发出全面推行分餐制的倡议,并制定统一的行业指南。各地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根据指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行规,并在餐饮企业的评级、评星条件中,加入关于‘分餐制、公筷制、公勺制’的推行情况,并持续跟进监管,将其纳入卫生监督范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摘编美逸君《“分餐制”宜大事推广》,《南方周末)》2020.05.15)
材料三
英国《卫报》5月1日报道称,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正在推动一场“餐桌革命”,以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一聚在桌边,用各自的筷子从同一个盘子里夹取食物。《卫报》称,有关部门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以说服人们使用公筷和公勺,还鼓励人们采取分餐制。
《卫报》将之称为“艰巨的任务”:中国采取过类似的举措,但效果不彰。分享食物是中国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亲密的象征。
“(使用公筷的)障碍在于‘我们必须在一起喝酒、--起吃饭,必须亲密无间’的传统观念。”《筷子:文化与烹饪史》一书作者、美国罗文大学教授爱德华王指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认为,共享餐食是新冠病毒在中国传播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家庭中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表示,从广东和四川的现场考察来看,78%至85%的新冠肺炎聚集病例发生在家庭。
许多人不认为有必要在家里使用单独的餐具。《卫报》援引新浪最近的一项在线调查称,650多名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在家不用公筷或公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摘编李圣依《英媒:疫情后,中国掀起“餐桌革命”》,《青年参考》2020.05.08)
4. 下列选项中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东省发布的《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中专门明确了公筷公勺设计标准,可以使顾客就餐时明确公筷的使用方法,从而有效的推动餐饮业分餐制度实施。
B. 从《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记录与《宴饮观舞图》、《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图画描绘中,不难看出分餐制的历史悠久,并且符合古代饮食礼仪的主流要求。


展开余下试题C. 传统中餐中,人们习惯于用筷子在公共菜盘里夹菜,这种习惯缺点明显,会导致唾液交换不卫生的结果,也因口口相传增大了细菌与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概率。
D. 英媒《卫报》将中国推行分餐制称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过去推行分餐而效果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家庭很难做到在家中使用单独的餐具。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行分餐制度作用意义的一项是( )
A. 更加卫生文明,了解饮食习俗,遵循古代饮食礼仪。
B. 有效抑制细菌与病毒的传播传染,使饮食更加安全。
C. 能够帮助在疫情期中的餐饮业摆脱困境、重振行业。
D. 替换家庭饮食习惯,减小家庭内部传染病菌的概率。
6. 结合文本,从国家、地方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角度,谈谈推行“分餐制”的具体办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晚上用鱼竿捉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说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说错。
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是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第5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 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8.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 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曰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曰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展开余下试题B.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B.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 流涕,指流泪。古时的“涕”一般指鼻涕,“泗”指眼泪。
D. 赵高,指秦朝著名的宦官,“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与他有关。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德泽惠及子孙表示惊异,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C. 刘邦因患病躺在宫中,不见群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的故事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 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4. 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
B. “石壁”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C. “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
D. “高峡”指巫峡,“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
15. 诗人写“神女”之“惊”,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非凡气魄。
(2)《荆轲刺秦王》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 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即便境遇悲惨也决不媚俗取巧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详实的数据 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巳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 ,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 然
B. 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C.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D. 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心灵 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认为,吸烟仅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但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①_______。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成功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吸烟者知道吸烟的危害,并有意戒烟,②_______。部分烟草依赖者甚至在罹患吸烟相关疾病后仍不能戒烟。有些人为此选吸“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等,③_______,因为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就有害健康。
2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对联
用人和纳谏是否得当往往决定着政治斗争的成败。请将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霸王 自以为是 ,鸿门放刘邦痛失天下
下联:沛公 ,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君是一个“常常微笑者”“态度很温和”的学生,而《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我”(鲁迅)则是一个“激情澎湃,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正义无畏的真的猛士”;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则是一个“谦逊自负、稳健而潇洒、才华出众、学问渊博”的性情中人……
请结合你的生活、阅读、成长实践,思考: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哪些美好的人、事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对你产生过怎样深刻的影响,又是否给了你人生启迪呢?请以“记 (空格可填人,也可填事,还可填物,就像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文章一样)”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期中答案
1. B 本题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青海省西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