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陶行知《教育的新生》) 【注】①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既对立又统一,要想寻得教育的动向就得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B. 在传统教育者将“教育与生活分离”现状的背景下,改良主义者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口号。 C. 作者认为,若把小鸟笼扩大成为兆丰花园里的大鸟笼,便可达到“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目的。 D. 从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理念可知他倡导先到社会去实践,再回学校学知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二段提出了教育之动向的论题,为下文对教育的新生进一步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 B. 文章第五至七段从“教学做合一”,行与知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生活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于注重知行合一。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D. 文章尾段号召读者既不要法古,也不要复兴,而是要努力开辟创造,这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教育者认为教育的好、坏、前进、倒退能从生活的好、坏、前进、倒退体现出。 B. “学校即社会”是生活教育者的主张;“社会即学校”是改良教育者的主张。 C. “教学做合一”是在综合考虑先生和学生二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的理论。 D. 在“复”和“兴”的关系上,作者认为,若要“复”则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不错。尽管今年局部早涝灾害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时有效,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秋粮长势普遍好于上年。 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对维护粮食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曾几何时,面对国内粮价高于国外粮价的情况,有人提出“自己产粮不如从国外买粮”;面对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收购和仓储面临“甜蜜的烦恼”,有人提出“种粮储粮越多,财政负担越大”。在这些议论面前,中央始终重视粮食生产,没有改变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取向。 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保护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势必将占用部分农田,要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占补平衡政策,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二是,粮食单产提高面临瓶颈。这就要求不断攻关占领科研高地,不断推广新技术,把成果送进田间,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三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积极性。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让农民种粮有必要的利益激励,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摘编自乔金亮《把粮食安全这根弦再细紧些》,《经济日报》2020年8月31日) 材料二: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一些人往往难以做到。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够排场”,有的认为“光盘”会被瞧不起,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跌份儿”……在“面子文化”的驱使下,“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助长了浪费现象。 事事顾“面子”,难免丢“里子”。点一桌菜、铺张浪费并不是餐桌礼仪的一部分。相反,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才是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四川成都一些餐馆开展了“光盘”即送优惠券的活动,陕西西安将存在浪费严重的单位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媒体曝光。多措并举,树立起让浪费者丢面子、让节约者有面子的新理念,必将推动形成反对浪费、节约粮食的好氛围。 (摘编自孟祥夫《破除面子文化》,《人民日报》2020年8月21日) 材料三: 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必须加强防治食物浪费立法,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和杜绝粮食收储过程中和食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以法治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各相关环节中的粮食、食物、食品浪费行为,改变餐饮消费陋习,倡导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要求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也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餐饮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27日18版) 4. 下列对“粮食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我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不错,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秋粮长势普遍好于上年,即使如此,粮食安全这根弦也需要再绷紧一些。 B.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之一,在国内外一些不当议论面前,中央始终重视粮食生产,从来没有改变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取向。 C. 从长远看,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可以实施两战略;一是保护耕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二是推广新技术,实施“藏粮于技”战略。 D.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不论形势如何变化,对维护粮食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其战略眼光可见一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未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势必将要占用部分农田,所以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对此,除了加强对耕地保护外,还要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B. 目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国家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让农民种粮有必要的利益激励,并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C. “破除面子文化”需要多措并举,除了公民自身加强修养外,媒体也可以对浪费严重的现象予以曝光。使得全社会形成反对浪费、节约粮食的氛围。 D. 法治是解决食物、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尚的重要途径。 6. 如果学校开展“节约粮食,浪费可耻”的倡议活动,你打算如何响应学校的倡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 B.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 C.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 D.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檄: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用来表示征召或声讨。 B. 建武:是西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西汉的第一个年号。 C. 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D. 薨:指古代诸侯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皇子或者封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汉抓住时机,激励将士。建武三年,吴汉在广乐包围了苏茂,用封侯的好处来激励众将士努力战斗。 B. 吴汉很有谋略,做事果断。面对诸将争着想攻打据城而反的时鬲县五姓的情形,吴汉果断禁止并移檄告郡。 C. 吴汉处变不惊,机智应敌 当谢丰率五万多人夜间进攻吴汉军营时,他镇定自若,后于当夜派精兵出营突击。 D. 吴汉轻视田产,一心为公。吴汉得知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他出征时购买了田宅,就用将士们供给不足批评他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2)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①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任阳武令,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他的妻子和儿子也都殉难。其女当时年方十七八岁,姿容甚美,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云横度”是词人从驿车车窗向远眺望所见,既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又渲染了战乱的气氛。 B. “辘辘”是车声的摹写又是其内心悲苦的回响,“如水去”表明车声绵延不断,可见其悲苦之重。 C. 词 上阕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一天行程,字字蕴含着凄恻悲苦。 D. “飞鸿过也”这一特写镜头,运用飞鸿可以自由南归来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 15.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加以概括。 (三)名篇名句鉄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常困惑,难道写作真的只是为了超越生活,而不是进入生活?当我在生命的谷底接纳写作的治愈时,却______地相信,( )。 文学是对各种事物想法的诗意延伸,更是尖锐的诘问,它像是锋利的匕首,令我们______的话语面具彻底瓦解。当然,这不意味着文学是一种隐蔽的精神暴力,恰恰相反,它是一项极尽温柔的手艺。比如小说,其本质是作者孤独的故事。他自顾自地讲述着,尽管他讲到了阳光与海岸,但是他的脸、他的身体处在一片_______的黑暗之中。叙述已经成了他________的能量之源。一开始,他在讲述自己,后来,他或许是在代替别人讲述,再后来,也许他的讲述只是为了语言的呈现。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但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那片黑暗他置身的终于被短暂地照亮。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作多情 自欺欺人 高深莫测 欣欣向荣 B. 一厢情愿 掩耳盗铃 深藏不露 欣欣向荣 C. 自作多情 掩耳盗铃 高深莫测 生生不息 D. 一厢情愿 自欺欺人 深藏不露 生生不息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作是为了进入生活,是我进入生活内部,并得以窥见其中一切秘密 唯一门票 B. 为了进入生活而写作,是我进入生活内部,并得以窥见其中一切秘密的门票之一 C. 为了进入生活而写作,是我进人生活内部,并得以窥见其中一切秘密的唯一门票 D. 写作是为了进入生活,是我进入生活内部,并得以窥见其中一切秘密的门票之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是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那片黑暗他置身的终于被短暂地照亮。 B. 当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是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他置身的那片黑暗终于被短暂地照亮。 C. 当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但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那片黑暗他置身的终于被短暂地照亮。 D. 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但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他置身的那片黑暗终于被短暂地照亮。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脑是通过什么方式令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爱情,并维持爱情历久弥新的呢?脑科学目前只能从神经递质等物质的层面做出解释。多巴胺是被谈论最多的一种“爱情递质”。多巴胺在脑中的分布非常广泛,___,运动、感觉、情绪、认知等都需要这种递质的参与。研究发现,各种成瘾物质均可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并将信息传递到前额叶皮层,引发欣快感。___,人和动物会不断寻求成瘾物质的刺激,从而对成瘾物质有越来越深的依赖。爱情——我们也可以视为一种成瘾,当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感到很愉快,就希望____,直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21. 下面是某校向家长发出的邀请函,表述和格式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并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我校决定于6月15日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家长会,届时我们将聘请知名心理辅导专家作专题讲座,同时也希望您能为学校发展提出拙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中学 2019年5月8日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处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加快,人们已经很难坐下来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