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专题训练

阅读:455  2021-01-15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日常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语言表达专项练习题 (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语言表达专项练习题
1.根据下面的内容和要求,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归园田居》里,陶渊明由“官场”转“田园”,感叹人生。在古今文人咏叹人生的诗文里,既有感伤之辞,更有闲适之句。感受他们的辞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对人生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头,写一则感悟。要求:引用名人名言,运用对比和排比修辞方法。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于由模仿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之中。“后发优势”即主要靠模仿驱动的发展优势,虽然还没有用尽,但已所剩不多,①__。不仅自然科学和技术需要创新,②_____我们不能完全靠借鉴别人的成果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③________中国制造越来越转向中国创造。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3.请将下列划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协调一致的排比句。
俗话说:“江山也要文人捧。”凭借文学作品捧红景点的例子数不胜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竟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名胜古迹,天天游客如云;兰亭,原是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公里的兰渚山下的一座普通小亭,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名闻天下:南京的秦淮河,则因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的同题散文被收入语文课本而名声大噪。像这样由语文而促进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事例不胜枚举。
4.在谈及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时,作者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对装腔作势的人予以批判,有理有据。请你围绕“挑战命运”的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引用名人名言,300字左右。
5.下面是某同学根据心理学家研究的记忆规律改编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A.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7.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8.央视《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开场白的主体部分,以“选择”为主题词,写一段话。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浏览完整试题9.仿照加点的句子,以“青春”为对象,在空格上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想象合理,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青春之于人,缘于唯一,方显弥足珍贵。不论你卑微如小草,还是巍峨如高山,你的青春也难以永驻,更难以二度。所以,聪明的你,请珍惜青春吧。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____①:____②:_____③:如果你能珍视青春,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正视人生路途上的坎坎坷坷,挖掘你的智慧和毅力,精心设计你的人生远景,无愧于你的当下。我相信,你的青春已经被延长了,虽然在你,并无知觉。
10.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中,引用了很多成语、俗语和名言,使得这篇讲话稿语言灵动形象,令人听来更感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很擅长修饰语言,他经常引用毛主席的诗(词)句。阅读下面的材料,请选择毛主席的诗(词)句填在横线处,并简要说说选择的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豪情满怀地畅谈了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引起举世关注和高度赞扬。他在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时,恰切地用了三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三句诗,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的中国梦。而这三句诗中有两句是毛泽东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有一句是诗仙李白的,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李白的这句诗正可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
理由: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某校一学生写给母校百年庆典的文章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金秋十月,惊闻母校百年庆典,我夜不成眠!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这几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今年,是您百年诞辰!弦歌百年今又始,桃李不言满庭芳。祝福您,我的母校!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
12.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对新诗加以简评。要求120字左右。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3.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吸引了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党员的广泛关注,大家通过平台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已成为该校师生党员的移动“加油站”。据统计,在西北师范大学5183名党员中,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完成注册学习的党员有5107人,占全体党员人数的98.5%,每天活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的党员人数超过3500名。(2019年3月报道)
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2个字。
14.请对下面两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19年6月12日,以“共聚开放前沿,共建辐射中心,共享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19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商洽会”)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商洽会以“共聚开放前沿.共建辐射中心,共享繁荣发展”为主题,设置绿色能源馆、绿色食品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馆、文化旅游馆、东南亚馆、南亚馆、境外馆、境内馆、“一带一路”投资合作馆等17个展馆,邀请各方政府机构和商协会介绍投资政策、环境和项目,为各方开展招商引资和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供平台,推动达成更多共识,凝聚更多发展合力。
15.阅读下面的长句,并将其改写成几个短句。
他发表的著名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科学地将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
16.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不少于50字。
春风 细雨 落花 杨柳 燕子 小草
17.下面是一幅儿童游戏《弹弹球》的图画。请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用活泼的语言对充满的童趣画面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要求:语言简洁,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18.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19.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20.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开放性试题。)
21.下面是某校为高一学生进行文化调查活动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22.仿照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时空穿越,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迈中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孕育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


展开余下试题2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在彩车群游中,“祖国万岁”彩车最后一个出场。“祖国万岁”彩车以大花篮的外观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伟大祖国锦绣前程的美好祝愿。在“祖国万岁”彩车上,站着一排特殊的中华儿女,她们就是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她们是刚刚从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上夺冠归来的英雄,她们用十一连胜的成绩第十次登上世界三大赛冠军领奖台,用“升国旗、奏国歌”来向祖国的70华诞献礼。
24.学校拟请著名作家铁凝来学校作报告,下面是对铁凝老师的简介,请概括这一简介的主要内容,把下面一段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不超过70字。
铁凝,女,当代作家。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后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上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6年起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名叫“我的文学梦”的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作家铁凝老师。请先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铁凝老师,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铁凝老师!
25.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一组整句。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家》中的觉慧 《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 ;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 ① 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 ② 。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
26.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比拟、夸张
C.反问、对偶、引用 D.比拟、反问、引用
27.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哥特式建筑、巴洛克的繁绮奢华、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都远去了,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远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9.下面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会徽,请写出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

30.以下是某校发布的竞选学生会宣传委员的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竞选启事。以“本校学生会”开头,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得体。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
哈喽,亲爱的同学们,你是本校学生吗?你愿意为同学们服务吗?你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吗?快来快来,我们这里要招人啦!这里是我校学生会。现在需要竞选宣传委员2名,机会难得,要是有意,可拨打电话××××168与我们联系,8月30日在学校学生会活动办公室组织面试,不见不散。
3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说杂文,必说鲁迅;有了鲁迅,杂文才有说头。以鲁迅为标杆,①______,一是独立的写作姿态,一是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至于写什么,怎么写,确实很“杂”。那些小觑杂文的人,往往看到“杂”的表象,②______。杂文是作者思想根基与文化底色的生动反映,文字特色鲜明,尺幅能起波澜,千字可兴风雨。
好的杂文总能点醒我们沉睡的大脑,发现某些悖谬,打破我们自以为是的圆润,不再习以为常,不再心安理得。学生坚持阅读杂文,内心在受到思想穿透力冲击的同时,③_______,还享受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快乐。
32.正如作者文中所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并且从秋声、秋色、秋味、秋思不同角度去描写。
请欣赏下列关于秋的名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从以上列举的几个角度选取其一,写一段描写自己感觉中关于秋的文字。(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200字左右)
关于秋的名句: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我为秋天而歌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面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办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34.下面是福州市教育系统“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35.下面是关于鲁迅作品被大量撤出语文课本的评论文《鲁迅虽“被出走”风景犹在“窗外”》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文题及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鲁迅的“被出走”,外界观点(1)_______。支持者认为,鲁迅作品有其时代局限性,(2)_____。何况,补充进来的文章,(3)_____。怎么就少不了一个鲁迅?反对者则多会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4)____,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可悲。”


展开余下试题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巅峰。不过,他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5)_______。因此,鲁迅“被出走”不是症结所在,关键在于“后来人”能否真正填补这一空白。毕竟,这些被拿下的文章都是历经多年检验,而被证明是“最优秀、最经典”的。如果“后来人”力有不逮,(6)____?
36.下面是某中学运动会开幕式构思框架的关键词,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准备工作:道具检查 人员到位
活动内容:班级方阵 开幕词 国旗 国歌 舞旗 舞扇 团体操表演
37.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38.下面6个句子是从这段《乡土中国》的节选文字中抽出来的,请为它们恢复原有顺序,把序号写在文后横线上。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②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③学的方法是“习”。
④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⑤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⑥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在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培育;


4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趣说散文》中这样写道:“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为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依据上述比喻,在横线上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散文、小说、诗歌的主要特征。
散文
小说
诗歌
参考答案
1.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曹操在低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同时,又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仍然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钱钟书说过“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而又感慨“目光放近,则自应乐观,以求振作”。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些杰出人物在经受人生局限的同时,依然努力谱写着瑰丽的生命华章。
2.①创新发展是未来中国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②哲学社会科学也需要创新 ③而要依靠自己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这座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的普通小亭名闻天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天天游客如云的名胜古迹;被收入语文课本的俞平伯、朱自清的同题散文使南京的秦淮河名声大噪。
4.(示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但只要敢拼、敢斗,命运就—定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成大事业者,哪个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南非国父曼德拉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努力,因此被判入狱,在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中,他从未放弃过抗争,直到1994年成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正因为曼德拉没有屈服于命运,一次次勇敢地站起来,最终才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英国诗人威廉•亨利在《不可征服》中写道:“无论我将穿过的那扇门有多窄/无论我将肩承怎样的刑罚/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统帅。”这可以说是对曼德拉一生最好的诠释。假若曼德拉在漫漫的铁窗岁月中一蹶不振,那么哪里还会有今天南非人民的解放?因此,我们要勇敢地去挑战命运,征服命运。
5.(示例)输入的信息经过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
6.A
7.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8.(示例)古今中外,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令我们肃然起敬。“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老人与海》中,老人面对鲨鱼一次次来袭的选择。“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面对仕途挫折的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弃医从文、文坛一生领呐喊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面对世俗喧嚣的选择。
9.青春是清晨露珠,虽晶莹剔透,但瞬间蒸发 青春是海上怒潮,虽波涛滚滚,但顷刻即退 青春是月夜昙花,虽幽微素雅,但瞬时凋谢
10.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理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它的对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原意是说险峻娄山关,漫漫长征路像铁一样难以征服,而现在红军战士从容跨越。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词)句意的生动展现。“人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出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借此来说,这种沧海桑田的革命性变化,是人间正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
11.①“惊闻”改为“欣闻”或“喜闻”;②“夜不成眠”改为“激动万分”;③“兄弟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日常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