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86  2021-01-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6]
青海省海东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海东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每个文学发展阶段,“新人”都是典型形象的重要类型之一,以突出的美学价值留存在一代代读者的记忆中。当代文学只有创造出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有时代精神特质的新人形象,才能真正发时代之先声,承担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使命。
文学意义上的“新人”是时代精神的人格化。“新人”之“新”不仅有自然时序的内涵,而且具备以社会发展史为依托的价值判断。“新人”是历史变革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担当者和引领者,代表着改变现状的实践力量,最深刻也最生动地反映出历史的发展阶段及其精神面貌。正因如此,当我们品读文学,总能在新人形象中感受历史的脚步、时代的脉搏。时代和新人是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人们常用新人形象标记一段岁月或一个群体:合作化运动中的“梁生宝”、改革年代中的“乔厂长”、知识分子“陆文婷”、奋斗青年“孙少平”,都是如此。
创造新人形象的过程,是文学介入时代、反映生活的过程,也是文学对社会进步发挥“实质性功能”的过程。正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文学以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生动形象,让人们在希冀中感动,在苦难中不屈,迎着光亮勉力前行。从鲁迅、巴金、老舍到刘心武、路逸、铁凝,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完美地回答了时代问卷,和他们创造出的典型形象一起为历史所铭记。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文学其实具有一种精神性保持和流转的功能。”形象是文学的语言。文学创造新人的过程,本质上是时代精神寻找形象载体的过程。这就要求作家既从本质上、总体上把握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向,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中描摹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又要洞悉社会肌理,深入了解分众化、行业化、碎片化的生活。不管是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海外维和官兵,还是网络工程师、天使投资人、网购配送员、职业电竞员,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创造新人形象的过程,是作家艺术灵感与生活积淀的互相激发,也是创作理念与文学技巧的互相融合。只有关注和刻画具体而生动的“这一个”,新人形象才拥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当下文学对时代新人的塑造还存在着备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从作家自身的方面看,有的心态浮躁,失去了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耐心观察,又缺乏深入扎根生活的勇气和实践,对新生事物感到陌生隔阂,流连在浅薄地反映生活的皮相,醉心于一时的喧哗热闹;有的为了抢占题材,急于求成,故意制造话题,却致使人物扁平,缺乏真实感。这些年,网络文学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佳作频出,涌现出一系列崭新的典型人物。《海边春秋》里的刘书雷、《经山海》里的吴小嵩,是改革大潮下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的新人;《雾行者》里的“仓管员”群体的城市白领,揭开了文学此前不曾深度介入的社会新领域;在一些网络小说中,也不时能看到海归精英、电竞少年等的身影。然而,与新时代的现实生活及其文化风貌、精神气质相比,新人形象创造的空间还很大。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胡一蜂《文学如何创造新人形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中的“新人”形象具有美学价值,“新”的内涵从自然时序角度加以理解即可。
B.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新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新人”感受到时代的特征。
C.作家对时代和生活进行了细致思考,就能创造出新人形象,从而完美回答时代问卷。
D.目前,文学作品中对“新人”的塑造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都是由作家本身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宗明义,直接指出当代文学塑造“新人”形象的必要性,为全文定调。
B.文章将“新人”限定为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着重从时代精神层面来揭示其本质。
C.文章主体部分按阐释新人形象特征、塑造新人形象及其存在问题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D.文末着重指出网络文学所塑造的新人形象超越了以往当代文学中所塑造的新人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文学要想实现自己的使命,发挥启迪思想等作用,塑造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是关键。
B.文学作品中的杰出人物形象可代表一段岁月或一个群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脚步,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是优秀作家个人智慧的结晶。
C.作家在写作时只有认真关注并细致刻画,创作出的新人形象才拥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D.当代文学作品中,新人形象大量涌现,但并不能说明这个时代的新人形象创造就到达了顶峰,其实,新人形象创造的空间还很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高远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理念不断融入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中,也让“绿色出行”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顾名思义,绿色出行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其中,步行或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都是绿色出行的代表。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我国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城市交通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压力巨大;二是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但缺乏完善和足够的停车空间,导致机动车在路边停放,侵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造成步行、骑行通勤不便;三是近年来共享单车成为热门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数量增加,但缺乏规范管理,存在随意停放、侵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现象沟是部分城市路段没有划定非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享行驶空间,有时会出现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行驶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五是步行、自行车是人均占有交通资源最小污染最小的交通方式,由于交通空间分配的不合理,这些绿色出行方式日益萎缩。这些问题不仅让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互相影响,通行不畅,还带来安全隐患,制约了绿色出行模式的拍广。除此之外,路面破损、林荫道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也给市民步行或骑行带来不适。
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之路漫漫而修远,也并非一日之功。目前中国城市的慢行系统相较子国外城市仍处于发展阶段,还需以“应该做”为出发点,聚焦市民出行刚需。根据城市发展及交通现状,从“可以做”的领城入手,对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及人性化等方面进行完善。基于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与需求特点,不断优化慢行交通系统,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以政策为引导、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澎湃新闻倡导绿色出行共建美好家园》)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2020年世界无车日前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人参加),80.0%的受访者日常出行会尽量选择骑行、步行等慢行方式。75.6%的受访者认为道路被停车占用等问题影响了慢行体验,对于提升慢行体验,62.8%的受访者建议严格停车位设置规则,60.8%的受访者希望拓宽非机动车道。53.0%的受访者提出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辆,44.1%的受访者建议打通非机动车道“断头路”,42.8%的受访者认为要保障好非机动车路权。
“有些自行车道本来挺宽的,但都让机动车占了,骑行的人反而没处骑。司机在礼让行人方面做得也不好,有一次我在绿灯时过马路,居然差点被右拐的车辆撞倒,司机一点都没有减速让人的意思。”金凌认为,相应的处罚、管理要跟上,这些问题不解决,单纯拓宽自行车道是没用的,绿色出行还是不安全不放心。
“太原近年来在公园绿道等慢行系统的建设方面进步很大,汾河周边都是绿道,可以跑步,礼让行人方面做得也很好,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大家妥去绿道跑步,需要走很远,期待以后的生活更加方便,能随时随地实现绿色出行。”杨洋说。
(摘编自2020年9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2020年9月21日傍晚,太原人民始终不见管理部门对社会车辆的禁行通告,这让许多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今年的“世界无车日”前夕没动静了?和往年大张旗鼓宣传不让开汽车上路,开汽车上路要罚款截然不同,难道“世界无车日”取消了?经过核实,“世界无车日”其实并没有取消。“世界无车日”从前些年轰轰烈烈到如今无人提起,该不该被淡化?大家对此有了更加理智的思考。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但每年这一天几乎是在市民抱怨声中度过的。每年365天,就这么一天有意义吗?过去之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道路拥堵依旧,车辆排起长龙,更像走形式装样子,果真这样不如扔掉不要。
每年的“世界无车日”,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上演市民挤公交车的场面,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难解近渴,而出租车甩客拒载率也会上升,给城市运行人为制造了更多麻烦。除了出租车司机赚得钱包鼓鼓,就是公交司机全员上岗喊累,市民怨声载道有车不让开,出行难。这样的无车日,还是没有的好。没有“世界无车日”是直面现实关切民生的社会进步表现,让无车日成为一个普通日子,别成为一场闹剧给社会添堵了。
(摘编自2020年9月24日网易新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色出行是指徒步或以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展开余下试题B.当前造成我国城市交通突出矛盾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机动车和共享单车数量增加、非机动车道不完全独立设置等多个方面。
C.太原市的慢行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人们无法随时随地实现绿色出行,而是要到很远的地方才有绿道
D.人们对“世界无车日”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是否淡化“世界无车日”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成熟,这有利于向人们宣传和倡导日常的绿色出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步行、自行车在所有交通方式中人均占有交通资源和污染都是最小的,但却在逐渐萎缩,部分原因是目前我国交通空间分配还不合理。
B.和国外相比,我国城市的慢行系统只能说是处在发展阶段,所以普及绿色出行理念目前重点要放在“应该做”上面,没必要考虑“可以做”。
C.中青报调查显示,要想让慢行做得更好,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可以从严格停车位设置规则、拓宽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辆等方面着手。
D.往年“世界无车日”大中城市市民挤公交车,导致公交车司机全员上岗都难解近渴,出租车甩客现象增多:这都是人为制造的麻烦。
6.材料三认为“没有世界无车日,是直面现实关切民生的社会进步表现”,这和设立“世界无车日”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琵琶围[注](节选)
温燕霞
说话间,小轮船已到了琵琶岛。何劲华环顾四周,颇有惊艳之感。只见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茅草抽出了淡黄的新叶,像无数把金箭在风中摇曳,野桃花开得如火如荼,远看却只有一片迷茫的微红,白色的李花、梨花如粉似雾,野蔷薇喜欢攀缘在土丘、大树上开得热烈,更有丛丛簇簇的杜鹃花从鹅黄盈盈、浅绿间深绿的林中探出脸来,绚丽得扎眼。
近午时分,何劲华一行站在了琵琶围灰色的高大墙垛下。何劲华和金彩凤对着那扇青灰色的大门大喊:石浩财,你快打开门呀!
可是没有丝毫的动静。金彩凤有些疑惑了:这是原先那个拥挤热闹的琵琶围吗?当琵琶围还是座近千人口的村庄时,金彩凤常到琵琶围演出。因山高路远,剧团每次只能来十二三人,吃住在村民的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是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队。金彩凤记得,有一次琵琶围却突然断了电,村民们从家中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金彩凤和队员在光圈里跳《春山蝶飞》的扇子舞,二十四把朱红羽扇,将采茶戏中的扇子花舞到了极致,将人们的笑脸描绘在她的脑海中。金彩凤记忆中的琵琶围是钢蓝夜色中的那团火光,炽热而温暖。
然而,眼前的琵琶围却阴冷森严,拒人千里。金彩凤看出了琵琶围人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抵触,忙劝邱小楠下山。何劲华也说:邱镇长,我是琵琶围人的外孙,跟他们讲得上话。你们放心下山。
邱小楠一行下山后,在何劲华的笛子伴奏下,金彩凤唱起了婉转的灯彩调。优美的笛声和歌声像水里的鱼钩,稍一用力,便从墙垛口扯起了一排男女。何劲华仰头正要喊话,头顶飘来石浩财的话音:当真是何馆长和金馆长啊。欢迎欢迎!
金彩凤拿出她惯常的泼辣劲来:石浩财,你开门放我们进去,我带着风搅雪呢!
石浩财不为所动。
何劲华见墙垛上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忙趁热打铁:养财、橘子婆、三哥、三嫂、朱大姐,我是琵琶围的外孙,也算半个村子里的人。我们这次来,一来向橘子婆学唱山歌,二来想听石浩财讲打龙和蛇灯的故事,第三是送文化下乡,教大家学唱采茶调和制作灯彩。
这时,村民小组长石养财不顾弟弟石浩财的拉拽,一瘸一拐地下楼打开了围门。
傍晚的几个大响雷击毁了某段线路,琵琶围断电了。何劲华和金彩凤把带来的手电筒和应急灯送到每家每户,可大家还是点油灯,一则舍不得用,二来表示不领情。何馆长,我刚才去转了下,这里要是能通汽车,当真是个好地方。金彩凤啧啧叹着。何劲华心里却有些沉甸:风水宝地没有出宝啊。
何馆长,你愁心好重。这脱贫攻坚靠我们两个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走,进屋去。
这样的寂静里,桌上那盏应急灯炽白的光显得凄楚,金彩凤起身点着了橘子婆送过来的油灯,关了应急灯,屋内顿时温暖起来。
对不住啊,何馆长、金馆长!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反。石养财进来说。何劲华和金彩凤见村民这种态度,心里有些难受。
刚安顿好,橘子婆过来请他们去食夜。橘子婆家的客厅昏暗、拥挤,沿墙堆满了箩筐、塑料袋等杂物,只有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像样些。五尺凳已经坏了两只脚,用砖头垫着。昏黄的电灯下,照见墙上贴着孙子石成金和孙女石成玉在学校里获得的奖状。
橘子婆从隔壁的灶间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酒娘煮蛋,石成玉懂事地给奶奶帮手,端出捞饭、腊肉炒笋干、辣椒炒菌丝放在桌上,热情地请他俩食夜。
金彩凤、何劲华见石成玉和刚走出的石成金盯着桌上的菜,忙招呼他俩上桌。兄妹俩不顾太奶的呵斥,挥筷吃着,一边说过年都冇吃这么好的菜,听得两人心酸。金彩凤回房取出两包零食给他俩,并按标准给橘子婆结了饭钱。
橘子婆开始怎么也不肯收,何劲华说这是纪律,如果不收,他会犯错误,橘子婆这才接下,说:你们和杨书记像当年的红军呐。那时红军在我屋里食饭要给我伙食费,我不肯收,他们就放在桌边上。要是行军路上挖了老百姓的红薯,也要在地里埋几枚铜板,硬是不占我们老百姓的便宜。听到一位世纪老人这样说起红军,何劲华、金彩凤深感震撼。
如今,坐在这昏黄的灯光下,听着窗外渐渐响起的山风林涛,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
[注]《琵琶围》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叙写了该村易地搬迁的脱贫攻坚史诗,成功塑造了何劲华、金彩凤等基层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特点。琵琶围交通极为不便,那里山高水冷,有雨便有水,无雨便干涸。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面点出琵琶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描绘了其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为下文的叙事提供了特定背景。
B.小说节选部分内容发生在一天之内,事件均围绕何劲华和金彩凤两人展开,既便于塑造人物,又能更好地突出主题。
C.小说所塑造的主要人物何劲华和金彩风,形象十分鲜明,前者多愁善感,后者直率泼辣,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性。
D.小说中“带着风搅着雪”“过年都冇吃这么好的菜”等句子口语化地域化色彩较浓,让小说生活气息浓郁。
8.小说中插叙了金彩风以前到琵琶围演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处“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内容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钟离意字子阿。少为那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疲,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欲,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快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踢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此藏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车驾数幸广成苑,意以为从禽废政,常当车陈谏般乐游田之事,天子即时还宫。


展开余下试题时诏赐降胡子缣,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这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贳郎。
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诋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拽。尝以事怒郎药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痰言曰:“郎出!”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朝廷莫不悚栗,争为严切,以避诛责;惟意独敢谏争,数封还诏书,臣下过失辄救解之。会连有变异,意复上疏,帝虽不能用,然知其至诚。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遗言上书陈升平之世,难以急化,宜少宽假。帝感伤其意,下诏嗟叹,赐钱二十万。
(选自《后汉书·钟高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B.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C.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谷/皆在臣/臣当先坐
D.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督邮,汉代郡府属吏。职掌督送邮书,并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B.显宗,帝王谥号名。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等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胡,古代泛称北方边地和西域的民族为“胡”,后也泛指一切外国为“胡”。
D.疏,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书,也称“奏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离意富有仁德。会稽发生大瘟疫时,钟离意亲自照看病人;后来任堂邑县令时又同情防广,允许他离开监狱替其母亲办丧事。
B.钟离意不受胜秽。朝廷下诏将张恢贪污的财物分给大臣,钟离意分到珠宝,但他把珠宝放地上表示不接受,皇帝改用库钱赏赐给他和其他大臣。
C.钟离意敢于谏言。皇帝多次到广成苑打猎,钟离意认为这样做会荒废政务,经常挡住皇帝车马进行劝谏,皇帝每次只好当即回宫。
D.钟离意忠心可鉴。钟离意在遗书中向皇帝陈述太平盛世、宽以执政的道理,皇帝对他的心意既感动又伤感,下诏表示感叹,赐给他二十万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5分)
(2)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频酌淮河水[注]
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都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注]宋孝宗隆兴元年,南宋遣使与金人议和,次年订立合约,于是宋、金呈划淮而治的局面。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由客饮淮水起笔,不断地畅饮淮河水,着一“频”字,形象地表现对此水的无限深情。
B.“水多咸”一方面是写实,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更多是在暗讽南宋最高统治者偏安一隅,醉生梦死。
C.第五句进一步写出淮河水的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第六句情绪急转直下,“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
D.诗人杨万里有“人到淮河意不佳”之句,本诗七、八句和此句一样,都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思和忧愤之情。
15.全诗各句均不离“水”字,咏水抒怀但角度不同,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兽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对人民深切同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苏轼《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推翻雕像是目前漫卷欧美的“弗洛伊德运动”的附带产物。根据维基百科一项正在更新的统计,在美国,至少有200座雕像和纪念碑在这场运动中被推倒,其中有不少毁于群情________的抗议者。哥伦布雕像大概是被“秋后算账”算得最狠的,这位开拓新大陆的探阴家,也被视为开启美洲殖民历史的罪魁祸首。人们认为他对美洲殖民历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应不应该推倒雕像,________。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人物具有历史局限性。( ),这些在公共空间占据________的庞然大物,成为人们绕不开的地理、心理文化坐标。历史本应是可质疑、辩论、反思和重塑的,但某些雕像的________切断了讨论和反思的可能,它们因为高大,让人不得不仰着脖子才能观看,不仅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而是视觉上的冲击。不然为何古时皇帝要修筑高高的台阶,让每个觐见者都要在底层高呼一声“陛下”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愤 众口难调 立锥之地 居高临下
B.激奋 众口难调 一席之地 高屋建筑
C.激愤 众说纷纭 一席之地 居高临下
D.激奋 众说纷纭 立锥之地 高屋建瓴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
B.不仅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
C.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更是视觉上的冲击。
D.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臣服。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也许文学作品与历史人物雕像不同,雕像反映历史,也塑造历史,尤其塑造着胜利者的历史
B.但也许历史人物雕像与文学作品不同,雕像反映历史,也塑造历史,尤其塑造着胜利者的历史
C.但也许雕像反映历史,也塑造历史,尤其塑造着胜利者的历史,历史人物雕像与文学作品不同
D.但也许历史人物雕像与文学作品不同,雕像塑造历史,也反映历史,尤其塑造着胜利者的历史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流传至今的数百段传统相声具有相声的精气神,是几代相声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反观当下的一些相声作品,___①_____。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声的门槛似乎降低了。这给当下的年轻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不看重表演者的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只要不怯场、敢张口,穿上大褂似乎就是说相声的了。其实,这是对相声艺术的误解。试想,____②____,这样的人怎么能说好相声?难怪他们被称作是相声的门外汉。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相声缺乏足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青海省海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