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82  2021-01-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2]
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
(青浦区一模)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苏幕遮》)
(3)苏轼在《江城子》表达“和妻子死别多年却深情依旧”意思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面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C.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2)“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为在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艺生态健康造成了损害。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上面这段文字之后最不可能写的内容是( )。(3分)
A.网络文艺作品对文艺生态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B.网络文艺作品满足文化需求的意义
C.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的作用
D.文艺评论应遵守的标准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
①有“日本的毕加索”之称的冈本太郎,于1956年出版的《传统即创造》,依然大有可借鉴之处。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②冈本太郎在此书序言里说:“人世间没有比似是而非更‘非’的东西,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同样无人能及。”这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共鸣吧?我们已然看到太多太多对传统文化的似是而非的误读。这似乎是一种常态。
③传统之所以为传统,不仅在于它与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在于它与我们的当下的生活的相关性。一方面,只有结合在当下的生活之中,才是活生生的传统。另一方面,“决心从这里出发”,冈本太郎说,“这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不是让我们的生活回归传统,而是让我们的传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总有人想要诱引文艺青年们(以及中老年们)在各种意义上、以各种方式去寻找“诗和远方”、“生活在别处”,多亏了我们的传统从小教育我们,要安住于当下,要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理会各种故事、修辞、话语系统、形而上学的有意无意的蒙昧和欺骗。
④再者,“正确理解‘现在’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当然,也是正确理解传统的先决条件。“现在”是我们驻足其中的河流,时刻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很多事情只能在尚未达到充分理解和准备的情况下就动手做起来。如此说来,所谓创造,就是正好做对了。所谓传统的形成和传承,就是这样一个反复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传统要靠我们的双手焕发光彩,在此刻创造新的价值。传统就是这样坚强地传承下来的。”在艺术中,重复会给人带来某种特殊的趣味,但是,要有新的意义,才会让人觉得重复是有必要的。而这样的重复,实际上带有创造的成分。传统的礼仪、习俗,免不了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加加减减,而变或不变的根据无非是现在的人们感觉是否适宜、方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传统会在这样的创造中逐渐失落,因为所有的创造都离不开向传统学习。


浏览完整试题⑤冈本太郎甚至说:“我一贯认为,‘传统’一词极具革命色彩。一旦冲破陈旧的形骸,那些陈腐内容——人类的生命力与潜能就会绚烂地绽放、铺展开来。”生命的激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的力量不可估量。然而,生命的激情是盲目的,狼奔豕突,需要指引和安顿,作为由此而来的结果之一,人类创造了文化。传统既包含着生命激情的绽放和铺展,又包含着对它的指引和安顿。等到时过境迁,又要改变绽放和安顿的形式,形成新的传统。而在新的传统中,同样的,“唯有强健而全面的生命激情,才能成为新传统的证明”。
⑥看来,一说到传统文化,立即构想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这或许是一种偏见。冈本太郎在讨论日本的庭园设计时,集中于“矛盾的技术”:“艺术中隐藏着根源性的矛盾……矛盾元素的对立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最根本的组成元素。”至于庭园,“本质课题”或者说实质性矛盾在于自然与反自然。他并不迷恋人人都会念叨的“回归自然”,而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强调庭园是一种人工的创造,“在划清界限的那一刻,自然成为真正的自然,人工成为真正的人工;实成为真正的实,虚成为真正的虚。两个对立的极端高度紧张,相互作用,迸发出激烈的火花。”在他 看来,照搬照抄自然,不可能打造出感人的作品,“要从自然中汲取精华,再反过来用它们挑战自然”。传统即创造,意味着要在艺术中,在生活中,以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传统——显然,这不是让人沉迷于消费,把消费的狂欢当作节日、当作新的传统。
3.第②段中加点的“非”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冈本太郎的《传统即创造》体现了毕加索的立体画派精神。
B.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诱引我们脱离当下的生活。
C.充满创造的重复不会让人感到累赘简单反而富有特殊的趣味。
D.现在的“双11”“双12”全民消费狂欢逐渐成为旧传统。
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传统主义和传统文化是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
B.所谓传统就是传统的东西仍在我们当下行走。
C.所谓传统就是依靠生命的激情摧毁一切过去。
D.说传统文化是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是种偏见。
6.这是一篇对冈本太郎《传统即创造》的书评。请概括这篇书评的评述思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叶在阅读《论语》下面一段文字时产生了疑惑:难道宰我说的不对吗?父母死,守孝三年不是时间太长吗?为什么孔子要斥他“不仁”呢?放在现在,不为父母守孝三年,而在清明节祭奠父母,甚至网上祭扫不也是可以的吗?请结合上文观点,向小叶谈谈你的看法。(4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②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③,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④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②期:音jī,一年。③食夫稻:
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④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
最后的聚会
①“米黄色的裤子,咖啡色的条绒夹克,戴着手套的双手就像插在口袋里。戴着棒球帽,脚下是永远不沾地的皮鞋。”这是史铁生延续多年的招牌打扮。
②这一次,史铁生仍穿着这一身,平躺在朝阳医院的临时手推板床上,呼吸渐渐微弱。
③晚上9点多,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赶来,轻轻翻开史铁生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渐渐放大。
④史夫人陈希米签了停止治疗的同意书,还要签一沓器官捐献同意书。陈希米问凌锋:“他这脊髓和大脑有研究价值吗?”凌锋说:“太有了。”还有那亮亮的角膜,凌锋问:“能捐吗?”陈希米忙点头:“可以,可以,完全可以。”史铁生讲过,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
⑤天津红十字会的人赶来,他们负责协调整个华北地区的人体器官捐献。凌锋说,2010年,这么大的华北地区,只有5个人捐过,史铁生是第5个。
⑥2010年12月31日3时46分,史铁生在武警总医院停止了心跳和呼吸。再有4天,他就60岁了。
⑦开始肝脏移植手术,肝脏被飞驰运往天津。9个小时后,史铁生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苏醒。
⑧18岁时,史铁生从清华附中毕业,去陕北插队。1971年夏末,在一次放牛时遇到暴雨冰雹,史铁生病倒,高烧,腰腿一天比一天疼。史铁生回到北京,一年多后,他的下肢彻底瘫痪。此时,他21岁。
⑨1974年,没有公费医疗和劳保,他只能摇着轮椅拐进不为人知的小巷,和大爷大妈们一起挣些糊口钱,每月15元,一干就是7年。
⑩2011年1月2日,熙攘的雍和宫大街上,一个小小的院门掩在一排香火店中。紧挨院门的一家小店门口,有人喊着:“姑娘,来算一卦,你一辈子都忘不了。”“小伙子,你别不信。”突然,那人脱下生意人的面孔,凑过来,成了街坊的样子,“你是来找史铁生的吧?看,他原来就住这间房。”
⑪很多年前,轮椅上的史铁生就从这里摇出家门,摇过只容一人通过的大杂院窄道,去不远处的地坛。史铁生的车轮压过地坛的每一块草地。他带着书,读一段,摇一段,有想法了马上停下,摇着走时可能又有更好的想法。他渐渐带上了本子和笔,到园子的角落偷偷地写文章。
⑫ 1979年,史铁生第一次发表小说《爱情的命运》,开始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生活刚刚展露一点欢颜,要命的尿毒症又来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⑬ 1983年,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十几家媒体拥到他家,他愁得不知如何躲,最后在门上贴字条:“史铁生一听有人管他叫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极糟,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但人真的上门来,他又常常不好意思说“不”字了。
⑭在王府井书店的角落里,何东看见一本装帧简陋的白皮小书《我21岁那年》。以硬朗著称的主持人何东在书店里一边看,一边哭。何东一直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是应付不了的,最多一死。但当父亲得了癌症,医生宣布一点办法都没有时,他崩溃了。“我一个念书的人,六神无主,很少有书教人救自己,让人内心能面对自己,没有。”直到碰见史铁生的那本小书。何东又找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来看:“它告诉我,除了一个现实的世界,还有一个灵魂的世界。”
⑮1995年,一个香港记者问:“您的专业就是在家写作吧?”史铁生说:“不是,我的专业是在家生病,我业余写作。”生病越来越成专业的了,透析开始占去一星期中的3天时间和越来越多的力气。剩下的4天,每天也就能写两三个小时。即使这样,史铁生还是在4年里写出了十几万字的《病隙碎笔》。
⑯1月4日,史铁生60岁生日。“与铁生最后的聚会”在北京798时态空间画廊举行。此时,陈希米裹着粉色大披巾,戴上红围巾,彩色的水钻花朵型发夹,把头发高高别起。她微笑着讲,最喜欢朋友聚会的史铁生,这次终于不用因身体支持不住先撤了。发给朋友的邀请短信上,陈希米要求大家一不带花圈、挽联,二可带漂亮鲜花,三要穿漂亮衣服。
⑰史铁生最喜欢的外甥小水走上台。“不用悲伤,他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是他的节日。”
8.简析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是怎样塑造史铁生形象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析本文在构思上的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史铁生的经历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①
[宋]叶梦得
题序:“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静,秋事②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作者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下战功。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二句融情于景,寄寓了作者内心深深的忧思。
B.“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描绘了一幅走马驰射的紧张、热烈的场面。
C.“客争笑”极写宴饮时宾客的欢笑以及对作者衰老的嘲笑,反衬作者的失落痛苦。
D.“何似当筵虎士”表达作者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凄楚含蓄 B.清幽质朴 C.旷达闲适 D.沉郁苍劲
14.作者上片言“回望”,结句说“回首”,两句画线句前后贯通,情意深切,请加以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鸿门宴》(节选)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②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范增数目项王( )
A.眼睛 B.目光 C.用眼睛 D.使眼色
(2)常以身翼蔽沛公( )
A.羽毛 B.鸟的翅膀 C.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D.用羽翼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上文第②段及课文内容赏析樊哙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3分)
吴雪窗爱诗稿序
[明]顾 清
①雪窗吴君翼夫,以诗名于松三十年,自予知君,亦二十年矣。
②山林日长,无外物以挠其志,故其言萧散闲静,无世俗绮丽脂韦、扬里倚市之态,虽毫逸之气间一发焉,而终不失其和平。读其言,可以知其人也。予归自词垣①,君袖诗一编来谒,盖自予别君,至是又十余年矣。所作日富,而言益老成,又可以见君之德进也。
③文人墨客,不遇于时者多矣,其身不足计,而跼躇②田里,昌大丰褥③之气,无自以发焉,而独与田夫溪老相应和于山泉鱼乌间,以终其身,是则深可慨也。有如翼夫,使得志当时者易地而与之相上下,夫亦岂多让者□!人谓诗能穷人,又曰必穷者而后工。夫工、拙大人,穷与达,乃其言之所以异,而非所以为工、拙也。
④高生进之,始学于君,而后从予游,是日在坐,以予言为然,书之定庵序后,且曰:“使继是而有闻焉。”先生之诗,当不止于此也。
【注】①词垣:宋翰林学士院的别称。元以后赏沿用此称翰林院,亦称词苑。②跼躇:júchú相当于踌躇,停留的意思。③昌大丰褥:丰富广大。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乎 C.哉 D.也
21.下面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吴雪窗经常处于山林之中,没有外在的事物扰乱自己心志,所以他的作品闲静平和。
B.很多文人墨客,没有遇到好时机,被束缚在乡野,却成就了内心丰富广大的精神,实为
幸事。
C.比如翼夫,如让同代有成就的人换一个场合与他一比高下,翼夫的成就不一定低于他们。
D.最后一段点明了写这篇诗序的原因。
22.“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结合划线句,你认为作者的看法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梳理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雪窗先生吴翼夫身处乡野,退而不隐,依然注诗作文,你怎样评价这样的做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 作(70分)
25.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青浦一模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①过春风十里(1分)
②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1分) 周邦彦(1分)
③十年生死两茫茫,(1分) 不思量,自难忘。(1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⑴C(2分)“既往不咎”指对别人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句中用于称学生针对自身的过错,用错对象;“见谅”是请求别人原谅自己的谦辞。句中用于称原谅别人,用错对象:“可喜可贺”,意思是值得庆贺。句中用于老师表扬大家取得好成绩,表达得体;“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句中用于称对别人的帮助,用错对象。
⑵B.(3分)
二、阅 读70分
(一)3-7题。(16分)
3.传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好像正确(1分)实际上是严重误读(1分)
4.C 5(3分)B(3分)/A(2分)
6.(5分)答案示例:本文标题“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就是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评述,大致思路是:
⑴一开头就呼应标题亮明自己的观点。(肯定冈本太郎《传统即创造》一书的观点并且说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1分)
⑵接着针对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指出传统与当下生活的相关性,(1分)
⑶然后进一步分析传统和“现在”的关系,继承与创造的关系。(强调对传统必须继承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传统的不断创造)(1分)
⑷再后强调只有经过指引与安顿的生命激情,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传统。(1分)
(或:对传统的创造让生命充满激情,但生命的激情是需要指引和安顿的。)
⑸最后得出结论:传统即创造,意味着要在艺术中、生活中创造新的传统,呼应观点。(1分)
评分说明:本文思路和表述都不是非常简洁和清晰,上述答案仅供参考。建议:能按顺序分别概括出段落的主要意思的都可以得1分。写出一点给1分。
7.(4分)答案示例:⑴上文的观点是传统即创造。(1分)/⑵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今天的社会中,传统可以根据今天的情况做一定改变。(1分)⑶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代的传统,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可以做一定改变,比如说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到父母坟前祭扫,甚至可以在网上祭扫。这并不是说对父母不孝,孝在心中,不一定非要遵照古代约定俗成的形式。(1分)⑷孔子之所以斥宰我“不仁”,是从当时的情况和孔子自身的立场考虑的,在他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子女也要为死去的父母守孝三年,仁者,亲也,这是“仁”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分)
(评分说明: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违背上文的观点。也不一定很死地按点给分。一般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是:“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继承发扬“孝”的精神是必须的;但是不是简单地继承“孝”的形式;当然,“孝”需要一些仪式感、庄重感,但必须杜绝繁文缛节,杜绝严重影响正常的个人生活甚至影响他人的正常生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青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