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侍弄(sì) 狭隘(aì) 菡萏(hàn) 喜出忘外 B. 禁涸(gù) 庇护(pì) 姊妹(zǐ) 杞人忧天 C. 炫耀(xuàn)逃窜(cuàn) 狡黠(jié) 惊慌失错 D. 慷慨(kǎi) 叮嘱(zhǔ) 坍塌(tān) 宁静致远 【答案】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校同学聚精会神地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B. 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答案】C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高新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双向首发成功。 B. 为减少和预防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开展了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活动。 C. 当地时间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约近20人死亡。 D. 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国邮政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答案】D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票房数据,我们才知道这部新上映的电影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词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答案】D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 ①⑤③②④ B. ⑤④③①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答案】B 6. 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D. 《狼》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答案】D 7.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 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浏览完整试题D.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大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答案】C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 王信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 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 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9.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 久之,目似瞑 (《狼》)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 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1. 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答案】8. D 9. C 10. (1)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2)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 11.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 第Ⅱ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现代文阅读 玩泥 宋灵慧 ①对我来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 ②小时候,家住在村西北角高台子上,台子下是小树林,林子下边是大水坑,这就是玩泥的地方。 ③玩泥,有文玩和武玩。 ④武玩男孩子们唱主角,我们是观众。 ⑤数了伏的午后,知了们嗓门子贼亮,“知了——知了——”,把大人们叫乏了呼呼睡去,皮小子尥①着蹶子跑到坑边,凉鞋背心扒了,扔到树下,跳到坑里,水鸭子似的扎几个猛子,凫几趟水,玩泥大戏开演了。 ⑥坑北沿儿坡缓、黄泥,晒饱了太阳。小子们一字排开哗哗哗,对着坑沿撩水,泥润了,台子搭好了,猫腰挖起坑泥,头脸身上划拉,两只手小泥板似的,把自己糊得严严实实,嘴巴一张,白牙露出来,黄泥流进去。“噗噗”着嘴边的泥,跑上坑沿儿。坐下,奓②开胳膊,“开车啦!”哧溜——,滑到水里,扎个猛子,再挖泥,再抹。单个开车烦了,就开火车。一串泥鳅子排好,领头的喊“火车开了”,噼里扑噜,你推我挤栽到水里。时间长了,坑北沿儿让这群屁股划成了长长的泥簸箕。 ⑦既然是武玩,“险情”就常发生,泥里的玻璃瓦片煤砟儿,把腿肚子、腚蛋子剌个口子。血从泥里冒出来,划拉划拉,口子浅,继续玩;口子深,跟小孩子嘴似的翻哧着,捋把青青菜来,搓巴搓巴,糊上,再不好,就到奶奶大娘家,要点消炎粉撒上,坚决不能叫爹娘知道。玩儿一夏天泥的孩子,黝黑油亮,铁打的一样结实。 ⑧文玩儿,是我们女孩子和小男孩的事儿。 ⑨小树林东面是聋子奶奶家,门对着坑,穿堂风一刮,门洞忒③凉快。聋子奶奶房后是一条大沟,红胶泥出名。胶泥有脾气,䊀,夹锨,没力气挖不来。就算挖来,也是生的,一个瓣儿一个瓣儿的,得蘸着水,在硬地方摔,熟了才能玩儿。聋子奶奶门洞旮沓④有个瓮碴子,扣着旧盆,到夏天,里面就是奶奶给摔熟的胶泥,一条条的。我们坐在地上,守着块儿废青砖,啪唧,啪唧,边摔边捏,聋子奶奶坐在门洞口,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看。 ⑩打啪儿,也叫拌破锅。揪块泥,捏成锅的样子,托起,高举,反扣到地上,“噗”,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俩人一对儿,给对方补,破洞越大,赢的泥越多。太小的孩子,摔不破,输没了泥就哭,聋子奶奶就从破瓮里拿一块哄他。 ⑪刻模子也有输赢,但不是输泥。模子是砖的,跟小镜子差不多,从集上买,好几分钱一块儿。翘尾巴的狗,叼鱼的猫,大眼睛蜻蜓,花盆里的花……揪一块儿泥,抟圆,拍扁,扣在模子上摁,捏,刮,慢慢揭开,图案刻在泥上,模子就成了。摆在墙根下晾干,就拿去“赢”东西。“拾柴火换模儿……”串街小贩似的喊几声,伙伴们就跑到树林捡柴火。模子按好坏论价,这个换干棒儿,那个换软柴。 ⑫聋子奶奶看我们玩泥,蒲扇摇着摇着就打盹儿,盹儿打够了做针线,针线做够了就跟我们捏泥人。聋子奶奶啥都会捏,孙悟空,手搭凉棚的,吃桃子的,举着金箍棒的,还有猪八戒、唐僧,《地雷战》里偷地雷的……聋子奶奶捏着泥人还讲故事,说世上的人都是泥变的,从前有个奶奶,捏了好多泥人,一吹气,泥人变成人了,怎么有瘸腿瞎眼的呢?不能怪捏娃娃的那个奶奶。贴一锅饼子火候还不匀实呢,有没饹馇儿的,还有糊了的,还不都一样吃啊。 ⑬我教了三十多年书,自以为读书很多,可这几年总觉得,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如今,水坑没了,村里的孩子不玩泥了吧?他们还是从里到外,铁打的一样结实么? (有删改) 【注】①【尥(1iào)】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②【奓(zhà)】张开,③【忒(tuī)】太。④【旮旯(gǎ lá)】指角落。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一项是( ) A. 文章以“玩泥”为叙事线索,把“武玩”和“文玩”两种玩泥方式紧密串连起来。 B. 第⑥段运用“噗噗”“哧溜”等拟声词描写“玩泥”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 第⑦段写武玩“险情”常发生,孩子们坚决不让爹娘知道,是怕爹娘打骂阻止。 D. 第⑨段“穿堂风一刮,门洞忒凉快”点明孩子们在门洞“武玩”“文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