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63  2021-02-19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3]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随堂检测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随堂检测
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对各句中加粗的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连接并列词组
C.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
D.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
2.下列各项中的加粗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无以,则王乎 为长者折枝
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盖亦反其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申之以孝悌之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3.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隐藏 ②权,然后知轻重 权:称重
B.①诚有百姓者 诚:的确 ②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哪里
C.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形:表现 ②今也制民之产 制:规定
D.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 ②殆有甚焉 殆:恐怕,可能
4.下列加粗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罔民而可为也/无以,则王乎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以一服八
D.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渔人甚异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①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B.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C.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D.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②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鲍子,即鲍叔,“子”是古代对对方的尊称。
C.海滨,指与海邻接的陆地。齐国为临海国家,齐桓公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战国七雄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浏览完整试题D.四维,指礼、义、廉、耻,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牙做买卖,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却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说什么。
B.鲍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C.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现了知已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交代了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鲍叔牙对管仲建立功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④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⑤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简要概括。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
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
8.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开头和叙述的主题,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以及:从而推广到。
2.答案:C
解析:A项,同“已”,停止/同“肢”,肢体。B项,同“型”,典范、榜样/同“盍”,何不。C项,同“途”,道路/不是通假字。D项,同“斑”/同“诉”,诉说。
3.答案:A
解析:“隐”,痛惜,哀怜。
4.答案:B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B项,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形容词作动词,敬爱。C项,形容词作名词,视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服从。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5.答案:①D
②C
③D
④(1)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于统一,是靠管仲的智谋。(关键点:“既”“霸”“匡”)
(2)百姓想要的,就顺民意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民意废除它。(关键点:“俗”“否”“去”)
⑥①注重民生,以民为本,尊重百姓意愿。②善于因势利导,有全局意识。
解析:①“贵轻重”“慎权衡”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桓公”“管仲”“诸侯”均作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C项。
②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
③“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理解错误。本文重点写的是管仲的贤能,写与鲍叔牙的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
④【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管仲家贫,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说什么。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鲍叔于是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于统一,是靠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多给自己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因为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处境更艰难,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势有顺利和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君主驱逐,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却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还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此自杀,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看作是羞耻,却会因为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后,自己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常成为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伸的贤能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说:“粮仓充实了,百姓就懂得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遵守法度,上下左右才会紧密团结。不提倡礼义亷耻,国家就会灭亡。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要使它顺应百姓的心意。”所以政令简易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的,就顺民意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民意废除它。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与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約,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要懂得给予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为政的法宝。”
⑤根据文中的“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可得出第①点答案;根据文中的“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可得出第②点答案。
6.答案:(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4)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5)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7.答案:不能腐蚀你纯净的心灵;纵使黄金万两;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不能压低你高昂的头颅;纵使泰山压顶;你仍然坚守一脉正义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横线前句子的特点,即模仿“……不能……你……,纵使……,你仍然……”的形式来进行仿写。
8.答案:示例:(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的重组句子。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原意,是该类型题目考查的特点。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