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8 2021-02-25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基础巩固练习
第二单元 4《窦娥冤》
基础巩固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 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中,他曾“南漂”,也曾“北漂”,现在又是“西漂”;他就这样浪荡乾坤,一直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
② 大陆有“三聚氰胺事件”,台湾有“塑化剂风波”,二者堪称举案齐眉,共同显示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③ 向来以严肃著称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毕业联欢会上,竟然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他那滑稽的表演让同学们笑了个前合后偃。
④ 企业之间不光有竞争,更应有合作,既然对方已发出善意的信号,我们就应顺水推舟与之和解,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局面。
⑤ 王海芳把年迈的老父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后来发现村东头的张大爷孤身只影无人相伴,干脆把他也接到身边一起照顾。
⑥林江,台湾爱国先烈翁泽生之子,1978年调到福建省台办工作。如今已年过九旬的林老回忆说,两岸隔绝对峙期间,亲人咫尺天涯,杳无音信,饱尝思乡愁苦。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解析】 ①浪荡乾坤:指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也可指光天化日。不合语境,使用错误。②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使用对象有误。③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不稳,句中应为“前仰后合”。④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⑤孤身只影:形容孤单无亲友。使用正确。⑥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解析】 A项,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重复,只能保留一处。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删除句首的“让”字。C项,语序不当,“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应为“不可能实现乃至发生”。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与哈姆莱特相比,窦娥是一个殉道者。她没有哈姆莱特那样鲜活的个性,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女”“孝妇”形象。中国古典悲剧主人公的这种单调的类型冲淡了丰富的个性,将相当多的人物定格于忠、孝、义等某种伦理观念的框架内。_____________。
A.使得中国悲剧主人公只能在低层次上反对邪恶,并不能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
B.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不能使得中国悲剧主人公在低层次上反对邪恶。
C.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使得中国悲剧主人公只能在低层次上反对邪恶,并不能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
D.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只能使得中国悲剧主人公在低层次上反对邪恶,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
【解析】 A项,意思不正确,要填入的句子应该是“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造成的结果。B项,不合逻辑,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颠倒了,且似乎前一句子变成了后一句子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D项,不合文意,作者要表达的有转折的意思,是指“不能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
浏览完整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万物终归于尘埃,而尘埃最终将沉寂于一抔黄泥。化土为泥,揭泥为瓦。泥在地下,瓦在天上。一座城,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方水土。这一片土地,一部分化身为一片瓦,将历史储存在过往之中;一部分顺水而逝,融为人类的一部分养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片瓦,生前覆盖大地,死后又重归于土。如此轮回,从一片瓦再到另一片瓦。不管是辉煌的皇宫,____①____,都得从地起,即使再高,都高不过一片瓦,高不过那片坚硬的泥,高不过蓝天之下那泛着青灰的色彩。钢筋混凝土建筑才不过几十年光景,而瓦片发明却是古人智慧凝成。自从有了人类,便需要住所;有住所,就催生了住房。瓦片房顶未产生之前,大多是蓬草、石片房顶,但蓬草房顶太轻,不经风不沐雨,____②____,上不了高楼,于是才有了这瓦片房顶。瓦片来自泥土,脱胎于泥土,我们住起来才安心,才踏实。就是“居庙堂之高”的庙堂,仍然脱不了一片小小的瓦片束缚,最奢华的也不过是一片琉璃瓦而已。琉璃瓦仍然是瓦,属泥土家族,只不过地位高贵一点罢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
A. 引用 拟人 B. 引用 比喻
C. 对偶 比喻 D. 拟人 对偶
【解析】 “居庙堂之高”是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句子,这里使用的是引用的修辞手法;琉璃瓦地位的“高贵”,这是拟人的手法。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片生前覆盖大地,死后又重归于土的瓦。”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①修饰成分独立成句,起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写出了人生命的过程,引起读者的思考。__
【解析】 原文中的语句,运用了短句,修饰成分独立成句,起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生前覆盖大地,死后又重归于土。”突出了“瓦”的特点。写出了人生命的过程,引起读者的思考。如果换成题目中的句式,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6.在文中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①还是简陋的民居 ②石片房顶太重__
【解析】 第①处,因上文有“不管是……”,这里应是“还是……”。上文是“辉煌的皇宫”,这里应是“简陋的民居”。第②处,根据上文“草房顶太轻”,这里应填“石片房顶太重”。
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②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对抗“疫戾”之气。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④“清肺排毒汤”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⑤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⑥从而阻断病情,⑦大大减少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
答:__②删去“能力”;④在“改善”前加“用于”(或“可”“能”);⑥在“病情”后加“进展”;⑦将“减少”改为“降低”。__
【解析】 ②处“调节……能力”搭配不当,应当是“调节平衡”,应删去“能力”;④处“改善”之前缺少介词,导致语意不通;⑥处“阻断病情”缺宾语,在“病情”后加“进展”;⑦处“减少……转化率、病亡率”搭配不当,“减少”改为“降低”。
8.在那黑暗的、不公平的社会中,窦娥死去了。她的“悲”穿越时空,她的“冤”感天动地。现在有人为她写了一副挽联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贞节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__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__
【解析】 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联要对仗工整,二是内容要上下联统一。
二、拓展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狱 卒:提关汉卿!
禁 子: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 吏:(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
(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 吏: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 吏: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她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 吏: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 吏: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 吏: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 吏:谈谈吧,对你或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唔,真的?
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展开余下试题
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别这么大火气,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
叶和甫: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摘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9.下列对戏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汉卿为狱吏的母亲治病,感动了狱吏,他本想设法营救关汉卿,但由于关汉卿与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一案关系重大,最终只得作罢。
B.舞台说明中“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由“关切”一词,可以看出叶和甫人性虚伪的一面。
C.叶和甫借王著喊过“为万民除害”,故意和《窦娥冤》联系起来,借此诬陷关汉卿,其卖友求荣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D.“怒”“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他重重的一记耳光”这些舞台说明,表现了关汉卿在与叶和甫对话时的情感变化。
【解析】 A项“由于关汉卿与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一案关系重大”有误,从剧中看,这是叶和甫对关汉卿的诬陷。
10.下列对戏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这句话用笔洗练,“昂然”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关汉卿傲视权贵的形象特点。
B.“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这两句话,语言对仗工整,既凸显关汉卿的文人气质,又流露出他正直、博大的胸襟。
C.作者安排叶和甫这一次要人物,既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又有利于刻画关汉卿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D.冲突是戏剧中方方面面的矛盾,节选部分的冲突主要有关汉卿与狱吏、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的矛盾冲突。
【解析】 D项剧中关汉卿与狱吏的“正面矛盾冲突”错,狱吏感激关汉卿,所以节选部分两人并没有正面矛盾冲突。
11.“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__[示例]①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出《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②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惑,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③关汉卿疾恶如仇,他把劝说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诱惑、迫害和阻挠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性格特征。__
【解析】 首先要理解“铜豌豆”具有一种“硬”的特质,然后根据文本概括能够体现关汉卿“铜豌豆”性格的事件即可。
12.《关汉卿》发表后,郭沫若第一个写信向田汉道贺说:剧本“写得很成功,关汉卿有知,他一定会感激你”。为了塑造关汉卿这一人物形象,田汉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__[示例]①语言描写,通过关汉卿掷地有声的话语,如“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来展现人物的精神。②动作描写,如关汉卿在和叶和甫对话的过程中一个耳光把叶和甫打倒在地,这有力地展现了人物刚正不阿的性格。③神态描写,关汉卿在和叶和甫对话的过程中,由“怒”到“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直至最后忍无可忍。④对比衬托,关汉卿和叶和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正义凛然,一个唯唯诺诺。叶和甫的卑鄙无耻反衬出关汉卿的刚强不屈。(写出两点即可) __
【解析】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还有对比衬托。先依据文本举出例句,然后进行分析即可。
阅读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屈原(节选)
郭沫若
郑詹尹注 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 原 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太卜。
郑詹尹 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 原 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呵。
郑詹尹 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想再混了。
屈 原 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 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 原 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郑詹尹复提着灯笼由原道下场。]
[①大风渐息,雷电亦止,月光复出,斜照殿上。]
屈 原 啊,宇宙你也恬淡起来了。真也奇怪,我现在的心境又起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换。我想,毕竟还是人是最可亲爱的呵。不怕就是你所不高兴的人,在你极端孤寂的时候和他说了几句话,似乎也是镇定精神的良药啦。(复在殿中徘徊)啊,河伯!(徘徊有间之后,在河伯前伫立)请让我还是把你当成朋友,让我再和你谈谈心吧。你知道么?现在我所最担心的是我的婵娟呀!她明明是被人家抓去了的。她是很尊敬我的一个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父亲、她的师长,她把我看待得比她自己的性命还要贵重。(稍停)她最能够安慰我。我也把她当成了我自己的女儿,当成了我自己最珍爱的弟子。唉,我今天实在不应该抛撇了她,跑了出来。她虽然在后园子里面看着那些人胡闹,她虽然把我的衣裳拿了一件出去,但我相信那一定是宋玉要她做的,宋玉那孩子,他是太阴柔了。(将神案上的酒爵拿起将饮,复搁置)唉,这酒的气味,我终竟是不高兴。河伯,你是不是喜欢喝酒的呢?你现在的情形又是怎样?我也明明看见,别人也把你抓去了。你明明是为我而受难,为正义而受难呀。啊,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你的好呵!(复在神殿中徘徊)
[此时卫士甲与婵娟由右首出场。屈原瞥见人影,顿吃一惊。]
屈 原 是谁?
婵 娟 啊,先生在这儿啦,我婵娟啦!(用尽全力,踉跄奔上神殿,跪于屈原前,拥抱其膝,仰头望之,似笑,又似干哭)
屈 原 (呈极凄绝之态)啊,婵娟,你怎么来的?你脸上怎么有伤呀?你怎么这样的装束?
婵 娟 (断续地)先生,我高兴得很。……你请……不要问我。……我……我是什么话都不想说。我只想……就这样……就这样抱着先生的脚,……抱着先生的脚,……就这样……死了去吧。
[屈原不禁潸然,两手抚摩着婵娟的头,昂头望着天,如此有间。]
[婵娟始终仰望屈原,喘息甚烈。]
屈 原 (俯首安慰)婵娟,我没有想到还能够看见你,你一定是逃走出来的,你是超过了死线了。你知道宋玉是怎样吗?
婵 娟 (仍喘息)他……他跟着公子子兰……搬进宫里去了。
屈 原 那也由他去吧。谁能够不怕艰险,谁才可以登上高山。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勇敢的人。……那位钓鱼的人呢?
展开余下试题
婵 娟 听说丢进监里去了。
屈 原 (沉默一忽之后)婵娟,你口渴吧?
[婵娟点头。]
屈 原 (两手移去,将案上酒爵取来)这儿有杯甜酒,你喝了它吧。
[婵娟就爵,一饮而尽,饮之甚甘,自己仍跪于地,紧紧拥抱着屈原的两膝,昂首望之。]
[屈原以两手置爵于神案上之后,仍抚摩其头。俄而,婵娟脸色渐变,全身痉挛。]
屈 原 (屈膝俯身,以两手套其颈,拥之于怀)啊,婵娟,你怎样?你怎样?
婵 娟 (凝目摇头)先生,……那酒……那酒……有毒。……可我……我真高兴……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幸运呵!……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楚国的柱石。……我爱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先生,我经常想照着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生命,代替了你这样可宝贵的存在。先生,我真是多么地幸运呵!……啊,我……我真高兴!……真高兴!……
屈 原 (紧紧拥抱着婵娟)婵娟!你要活下去呵!活下去呵!婵娟!婵娟!……
婵 娟 (更衰弱)……啊,我……真高兴!……(喘息与痉挛愈烈。终竟作最大痉挛一次,死于屈原怀中,殿上灯火全体熄灭,只余月光)
[屈原无言,拥着婵娟尸体,昂首望天,眼中复燃起怒火。]
(1942年1月11日)
【注】 郑詹尹:南后郑袖之父,受南后密令用毒酒毒死屈原。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表现出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忧虑,更表现出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的无奈和痛心。
B.“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一句,与鲁迅先生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异曲同工之妙。
C.“毕竟还是人是最可亲爱的呵”表明屈原在与郑詹尹交谈之后对他的印象发生了转变,同时也反映出其一直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D.“谁能够不怕艰险,谁才可以登上高山”,既是对宋玉的批判,也是对婵娟的教导和赞扬,它体现了屈原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
【解析】 C项,“对他的印象发生了转变”错误,从“不怕就是你所不高兴的人,在你极端孤寂的时候和他说了几句话,似乎也是镇定精神的良药”可见,屈原即使是与“不高兴的人”交谈也能使心境平静,更加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郑詹尹给屈原送去毒酒,并以进为退企图引诱屈原喝下,作者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一个卑鄙、狡诈的反面形象呈现给读者。
B. 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痛快淋漓地抒发人物情感,能引发读者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特色。
C. 作为屈原形象的诗意补充,婵娟在屈原的教导和感化下,自身人格得以不断完善,更能衬托出屈原作为先觉者的崇高价值。
D. 剧本借古讽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它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能激发人们的民族气节和抗争精神,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解析】 B项,“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特色”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特色。
3.选文中两处画线的舞台说明都写到了“月光”,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__[示例]第一处写风和雷电止息,月光斜照,烘托了宁静恬淡的气氛,也反映出了屈原在与人交流之后,心境由孤寂转为平静。第二处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气氛,反衬出婵娟死后屈原悲怒难言的心情。__
【解析】 第一处“大风渐息,雷电亦止,月光复出,斜照殿上”,屈原在和郑詹尹交谈时,内心充满愤怒和痛苦,“大风渐息,雷电亦止”的景象烘托出屈原内心的波澜慢慢平息,“月光复出”,柔和的月光就像屈原此时的心情一样宁静;第二处“殿上灯火全体熄灭,只余月光”,此时婵娟已经死去,屈原内心最后的温暖也已经消失,昏暗的世界就像此时屈原的内心,那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的凄凉,月光如水,寒冷刺骨,屈原愤怒、绝望。
4.剧中是如何塑造婵娟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示例]①侧面交代。通过屈原对河伯的独白侧面表现出婵娟对屈原的尊敬和支持,塑造了一个尊敬师长、有正义感的婵娟形象。②正面描写。婵娟正式出场后,通过对婵娟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她对屈原的景仰、知恩图报和甘愿献身的精神。③对比衬托。将宋玉和婵娟进行鲜明对比,通过宋玉的“阴柔”和对屈原的背叛衬托出婵娟刚强的气节和光明磊落的胸怀。__
【解析】 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通过屈原对河伯说的“她是很尊敬我的一个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父亲、她的师长,她把我看待得比她自己的性命还要贵重”,可以看出婵娟尊敬屈原;“她虽然在后园子里面看着那些人胡闹,她虽然把我的衣裳拿了一件出去,但我相信那一定是宋玉要她做的,宋玉那孩子,他是太阴柔了”,宋玉的阴柔突出了婵娟的刚强;“先生,我高兴得很。……你请……不要问我。……我……我是什么话都不想说。我只想……就这样……就这样抱着先生的脚,……抱着先生的脚,……就这样……死了去吧”“先生,……那酒……那酒……有毒。……可我……我真高兴……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幸运呵!……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楚国的柱石。……我爱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先生,我经常想照着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生命,代替了你这样可宝贵的存在。先生,我真是多么地幸运呵!……啊,我……我真高兴!……真高兴”中,通过婵娟的动作和语言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知恩图报,愿为屈原而献身的姑娘。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灞桥饯别(节选)
马致远
(番使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唱)
【双调新水令】 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
(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唱)
【驻马听】 宰相每商量,大国使还朝多赐赏。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偏您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唱)
【步步娇】 您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的捧玉觞。朕本意待尊前捱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您则与我半句儿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早行,天色晚了也。(驾唱)
【落梅风】 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寡人心先到他李陵台上,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
(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
【殿前欢】 则甚么
上一篇:
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同步检测
下一篇:
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随堂检测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统编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