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23  2021-02-2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霜(shuāng)风 湖畔(pàn) 寂寞(mò)
B. 房舍(shè) 埋没(mò) 海涛(tāo)
C. 装饰(shì) 郊(jiāo)原 舵(tuó)手
D. 漫(màn)漫 踩(cǎi)踏 风景(jǐng)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 B. 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
C. 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 D. 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月夜》表现了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断章》一诗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哲理与智慧,表现出诗人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
C.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 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他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断章》一诗因为语言极朴素、平实,所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著名诗人,是一首精粹的格言式的抒情短诗。
C. 无论才智高低、本事大小,都应投身到人民大众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中去。
D. 他的诗之所以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是因为他的诗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所造就的。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 房舍如舟。 D.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7.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B.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C.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D.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指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萧红墓胖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 《断章》一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二、语言表达
9.语文实践活动。
(1)【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文化传承•文化理解]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其含义。
节气:清明
含义: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10.仿照示例,任选事物,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浏览完整试题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选取事物:________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选文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耸立在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 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 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⑪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⑫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战争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⑬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第⑫段为什么要交代烈士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赏析第⑭段的表达效果。
四、诗歌鉴赏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诗写了哪几种意象?通过这几种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的感悟。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道“风景”。“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静态地呈现出两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展开余下试题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有许多“相对”的关系。
14.阅读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完成小题。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中的“寂寞”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中说“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由标题中的“墓畔”一词可知应是“坟头”,为什么诗人说成“头边”?
(3)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蕴含的感情最丰富,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寂寞
卞之琳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C 3. D 4. C 5. C 6. B 7. B 8. C
二、语言表达
9. (1)示例: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有一个大男孩在放纸鸢,两个小孩子围在他旁边,另两个孩子在他右侧站立,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他放纸鸢。
(2)示例一:雨水。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示例二:惊盐,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示例三:谷雨。春雨绵绵,百谷萌生。
10. 示例:煤炭。;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三、现代文阅读
11. (1)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2)第⑪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
(4)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四、诗歌鉴赏
12. (1)这首诗采用白描手法,写了霜风、月光、高树和“我”四种意象。表现了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2)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显示出新一代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13. (1)B
(2)A
14. (1)“寂寞”一词写出了诗人在所生活的敌占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
(2)不说“坟头”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
(3)这里不仅有对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的伤悼;有对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作出更多更杰出作品的惋惜;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15. (1)小孩子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候的寂寞、死时的寂寞。
(2)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我们可以听到表针的走动声,死亡的寂静被加深,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