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05  2021-03-02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
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第2课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潜心贯注(qián)
C.衰微(shuāi) 卓越(zhuó) 慷慨淋漓(kǎi)
D.澎湃(pénɡ) 伴侣(lǚ)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抱歉   无遐及此   潜心贯注
B.深霄   群蚁排衙   声震天地
C.迭起   兀兀穷年   心不在焉
D.小楷   一返既往   目不窥园
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 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反复 比喻 比喻
C.对比 引用 拟人 比喻 D.引用 引用 比喻 排比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写出下列各句中“说”字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3)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6. 词句赏析。
(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7. 文章围绕闻一多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哪几件事?
8. 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变化?前后的“说”和“做”矛盾吗?
请阅读朱自清悼念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完成9-10题。
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9. “他是不甘心的!”这句从侧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 精神。
10. “我们也是不甘心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阅读从“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回答问题,完成11-14题。
11.选文第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12. 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13.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

14.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题。
“鱼雷”闻一多
叶兆言
①郭沫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很新奇的比喻,说他虽然在古代文献里游泳,但不是作为一条鱼,而是作为一枚鱼雷,目的是为了批判古代,是为了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这番话是在闻一多死后才说的,闻先生地下有知,大约会很喜欢。


浏览完整试题②闻一多的著名,是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能否静下心来做学问,从来就是一种缘分,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这份荣幸。闻一多算不上科班出身,留学前,他学的是外语,去美国留学,学的是美术,业余的兴趣则是写新诗,所有这些准备,和后来的一头扎在古文献堆里做死学问,似乎挨不上边。
③一个人最终是否有所作为,开始时学什么并不重要,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考察他的生平,写新诗和投身民主运动,时间都不长。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按照我的想法,闻一多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闻一多从美国回来,先担任中央大学的外文系主任,后来又任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任职时间都不长,其中重要原因,和这两所学校的保守学风分不开。一个写新诗的人在大学里没有什么出路,在老派的教授眼里,仅仅会几句外文和弄劳什子新文学,都是没有学问的表现。
④在闻一多的世界观中,最不容忍的就是独裁。天赋人权,不可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公朴被暗杀以后,很多人告诉闻一多,他已经被列入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而且派人送了恐吓信进来。闻一多如果理智一些,就不会去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承认这就是中国的铁定现实,不愿意在独裁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埋头书斋,是中国最传统的读书人,与世隔离,现在,沉寂的火山突然爆发,他拍案而起,成为最激烈的民主斗士。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定有一种寂寞之感,他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据目击者说,那天本来不准备安排闻一多说话,可是他很激动,跳上台去,言辞激烈地说了一通,演讲辞后来被收进了中学课本。
15. 郭沫若把闻一多比作“一枚鱼雷”说明了什么?
16. 本文主要从哪个方面介绍闻一多先生的?
17.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的同事为什么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18. 过去十多年,闻一多“一直埋头书斋,是中国最传统的读书人”,为什么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拍案而起?(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
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1) 对外宣传,让人知道。
(2) 发表言论。
(3) 参加演说,为民主欢呼。
6. (1) 这句话表现了闻一多决心以李公朴先生为榜样,前仆后继,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英勇气概。
(2) 这是一个比喻,是指闻一多先生努力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7.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等几件事。
8.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则投身于民主革命,前后期的差别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因此前后不矛盾。
9. 爱国
10. 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对闻一多遇害的悲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以及不惩治特务绝不罢休的决心。
11. 起过渡或引下文的作用。
12. 语言: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神态: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13. 这些话语义正词严,声震天地,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和对敌人的蔑视。
14. “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随时准备为民主、为革命献出生命,视死如归。作用:总结全文,表现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15. 说明了闻一多研究古典文献是为了批判古代,将古代炸个稀巴烂。
16. 做学问。
17. 闻一多在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
18. 他没有料到诺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学年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