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60 2021-03-1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岳池一中高2019级入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台上关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音”上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集中在24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
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服饰刮到了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统文化信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观看知识类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识的工具。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接地气,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传播。
在传播活动中, 从众是指个体 (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短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的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珮瑜合作,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读量超过26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
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富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水平不高导致视频质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深入的传播方式。
摘编自郝玉佩《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B. 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
C. 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
D. 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捧的原因。
B.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的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C.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播者指出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B.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
C.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注入了新活力。
D.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优质与传播方式的深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
(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
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家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
材料三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芟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4.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策。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D.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B.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
C.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余下试题
D.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6.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送一朵荷花
余显斌
将军离开家的时候,年龄不大,只有十四岁。
将军说:“娘,我走了。然后,将军就走出去,走向山的拐弯处。两里多的路,将军 走时说,一顿饭的时间就回来了。可是,将军这一走啊,就再也没有回来。
将军因为有点事去舅舅家,从舅舅家回来时,走到半路上,就遇见了一群兵。这是一群 国军士兵,拉壮丁的。
他被一绳子绑了,拉着就走。他急了,挣扎着大喊:“让我回去,我要回去。可是, 这些兵仿佛没有听见,连拉带扯,将他扯入军营。
他穿上军装,拿起了枪。
他哭了,泪水哗哗的,不想打仗。他告诉军官,他娘在等着,他要回去,回到家里照顾 老娘。可是,谁敢放他啊?他于是随着部队,一路打一路败一路撤退,最后过了海峡,去了 那座孤岛。
他想娘,想自己的家。
他想,娘还在家里等着呢,一定以为自己在舅舅家玩忘记了,一定会去舅舅家找的,没 有找见,一定会哭天叫地的。他想到这些,心中如刀划过一样,带着一种薄薄凉凉的疼痛。
时间,在思念中慢慢消失,他也慢慢做到了将军。
可是,他的心一直牵系着一个地方——金湖。梦里,将军会经常回到金湖,仍是小孩子 的时候,拉着娘的手,走在金湖的夕阳下,走在一片荷叶和荷花间,嘎嘎地笑着,醒了,却 是一个梦。外面,月亮白亮亮的照着山,照着窗子,他的泪水流了出来。
有时,他会坐在书房里,悄悄打开保险箱,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仔细地抚摸着,那一 刻,他的脸上一派肃静,一派庄重。
妻子见了,满眼疑惑。
儿子见了,也满眼疑惑。
可是,大家都不问是什么。
慢慢的,将军老了,头发雪白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瘫痪了,再也难以独自去 书房了。有时,他会让儿子用轮椅将自己推入书房,推到保险箱前。然后,他会慢慢地掏出 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一个盒子,抱在怀里,就那么紧紧地抱着,一动不动,一 坐就是半天,不言不语。随后,又将盒子慢慢锁进保险箱,小心地收起钥匙。
很多人猜测,盒子里一定是无价之宝。
也有的说,可能是祖传的东西。
一直到有一天,将军不行了,睡在床上,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指着那个保险箱。儿子明 白了,点点头,拿了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盒子,按将军的示意,慢慢打开,顿时 睁大了眼睛。盒子里并没有什么珠宝,也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只有几粒莲子。
莲子下面,有一张纸条,儿子拿出来,上面记载着几粒莲子的来历。
将军当年去舅舅家,是去拿一种莲子的。
舅舅不知从哪儿弄到了九眼莲,那是一种新品种,开出白白红红的花瓣,如女孩的微笑。 最为奇怪的是,别的莲藕都是八个眼,这种莲藕竟然九个眼。因此,舅舅称之九眼莲。
金湖的莲啊,无边无沿,尤其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到处荷叶片片,荷花朵朵,成为一片 碧绿的世界,一片香气馥郁的世界。
这儿,人人都有养荷的习惯,有了好品种,更是视如珍宝。
这几粒莲子,将军当初没能拿回家,一直带到了孤岛,放在保险箱里。每次,将军思念 家乡的时候,都会拿出盒子看看摸摸,想到里面的莲子,就如同回了一次金湖,见了一次娘。 纸的结尾,将军叮嘱:将莲子带回去,种在金湖里,莲花开了,就等于我回了一次家。 儿子读罢,流出了眼泪。
将军看着儿子,嘴唇轻轻嚅动着,一句话也没留下,停止了呼吸,眼睛却大大地睁着。 儿子俯下身子轻声道:“爹,我一定办到,你放心地闭上眼睛吧。”说着,他轻轻抹上将军 的眼皮。将军眼睛闭上了,两滴泪却缓缓地流出。
而今,五六月时,金湖一如既往,荷叶田田如云,荷花点点如星,其中有一种荷花,开 得格外红,格外润泽。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三段写“有点事”而并不言明,在情节的逐步推进后才揭示内容,前有伏笔后 有照应,衔接自然,使故事更具有可读性。
B.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客观详细地展现了将军戎马佐德的一生,并且多用短句, 既有效调节了叙事节奏,又增强了抒情性。
C.对于将军“悄悄打开保险箱” “抚摸盒子”等行为,众人虽疑惑,但“都不问是什么”, 主要是照顾将军感受,怕引起他的忧愁。
D.作者使用“国军” “拉壮丁”“撤退” “海峡”等词,将故事置身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之中,反映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8.小说是如何塑造“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9.小说结尾处描写金湖荷塘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 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 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B.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C.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D.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贞观”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C.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展开余下试题
D.赠,又叫“追赠”,指我国古代专门对已故官吏或现任官吏的先人追封官职称呼,一般所追封的官职比死者生前的官职要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周早年命途多舛。幼年丧父,家庭贫穷拮据;补任州助教时,多次受到刺史责备;客居汴州时,遭到县令羞辱。
B.马周才华出众。曾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让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所陈奏章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人听之忘却疲倦。
D.马周深得皇帝宠信。马周患病期间皇帝亲自探望,寻找地方为他修建宅第,让御厨为他备饭,让御医前去看护,还亲自为他调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5分)
(2)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15.“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
(2) 《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陶渊明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田园的两个对偶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史诗是一门古老的口头艺术,( )。《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跃在民间,首先应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说唱艺人云游四方,孜孜不倦地吟诵歌唱,成就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史诗。有人称他们为史诗传承的“活载体”,对他们而言,吟唱史诗是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格萨尔》说唱艺人,在藏语中称“仲巴”或“仲肯”,意思是“唱故事的人”。
在千余年的历史中,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随之得到升华。史诗说唱艺人所继承和传播的史诗《格萨尔》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代说唱艺人智慧与才能的集中体现。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凭借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世世代代传承至今
B、凭借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传承至今
C、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
D、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这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C、坚强,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这些美德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D、微软“小冰”的诗集令人震惊——其中的一些诗几乎无人意识到是人工智能的作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B、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C、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D、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20. 疫情期间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对此联进行正确调整,并确定上下联。(5分)
未打乱一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功。
已打乱一联:持妙术、临险境、白衣、悬壶济世、怀仁心、显大爱。
上联:
下联:
21.请结合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应。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写作对象请在所给人物中选取。(6分)
韩愈(字退之) 关羽(字云长) 张衡(字平子)
赵云(字子龙) 周瑜(字公瑾)
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互为表里。名与字含义或相同相近,如: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牢之意,同显意志之坚:① 。或相反相对,如:朱熹,字元晦,“熹”与“晦”一明一暗,含哲理之思:② 。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如:贾岛,字浪仙,由岛联系到浪花的洁白自由: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
请从上述“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对象,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我们的感激与敬意。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2019级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 D (A原文有限定语,“观看知识类短视频”
上一篇: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广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