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81 2021-03-10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精品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
1. (3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有陆地都_____________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风,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 常常 可 肯定
B.似乎 一直 可 应该
C.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
D.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2. 给画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石英石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 )到地面。
(2)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要想避免受到外来民族的欺侮( ),自己必须强大。
(3)空气和水中的酸类会_______________(fǔ shí)岩石中的一些物质,所以真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4)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6月________________(jùn gōng)。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4)《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
4. 文学常识填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作者阿西莫夫是________国著名科普作家和________小说家。
5. 指出下面两个名使用的说明方法: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________
②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________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浏览完整试题
……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画线句中“‘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一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3)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4)文段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Ⅹ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说说画线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中“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都提到了恐龙,但说明的问题不同,说说各说明了什么。
(3)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⑩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⑪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展开余下试题
(1)“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 )
A.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进行得非常缓慢。
(2)下列对文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处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B.“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的原因是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被巨大的撞击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D.作者通过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了“撞击说”。
(3)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来介绍斯石英的形成,目的是什么?
9. 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
1.
【答案】
B
二、 填空题
2.
【答案】
(1)xié dài
(2)qī wǔ
(3)腐蚀
(4)竣工
3.
【答案】
(1)√
(2)√
(3)×
(4)√
4.
【答案】
新疆域,美,科学幻想
5.
【答案】
作比较,分类别
三、 现代文阅读
6.
【答案】
(1)不能删去,“几乎”是差不多、接近的意思,突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范围之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骨骼化石,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4)生物学(恐龙)和地质学(板块理论)。明白的道理正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
【答案】
(1)不能删去。“也许”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表示推测的词语。
(2)《恐龙无处不有》是为了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是为了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
(3)①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②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③看问题不能简单化和孤立化;④要学会举一反三。
8.
【答案】
B
C
(3)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介绍和思考,目的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表达了自己支持“撞击说”的立场。
四、 综合读写
9.
【答案】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上一篇:
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同步练习
下一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基础知识练习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部编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