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51 2021-03-2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1]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二语文
期初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认为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离开人的社会性,高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节选自毛泽东《实践论》)材料二:
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 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浏览完整试题
(节选自《光明日报》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材料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 40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全党对这个重要观点的认识,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历经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和发展对真理标准问题的科学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40年来,依靠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一次又一次突破,获得巨大成就,创造和积累了无数有益经验。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强调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鉴别权和话语权,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而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真理。 40年前,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两个凡是”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科学态度树立起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国内外正反两处方面的经验,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所作的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节选自《人民日报》中的《坚持和发展对真理标准的科学认识》)
下列对材料一中有关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无论在阶级社会还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人的认识发展来源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期的结果,人们的认识就能被证实。
C.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为真理,只能依靠实践的结果来确定,而不能凭主观决定。
D.理论与实践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实践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因此它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B.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缺乏了其他学者理论的支撑,而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
C.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成功指导了革命实践。
D.中国共产党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______
A.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B.闻者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知之不明,则行之有误。
D.闭门画花不如走马观花,走马观花不如下马栽花。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大卫母亲克莱拉死后,他的继父谋得斯通先生把他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工作,后来他来到贝特西姨婆处]
第二天早上下楼时,我发现我姨婆低头坐在早餐桌前,想得出了神,她的一只胳臂搁在茶盘上,水罐往茶壶里倒的水都漫出来了,整块台布都泡在了水中,直到我进来才把她从沉思中唤醒。我敢断定,她想的一定是关于我的事。
吃早饭时我老朝姨婆看。我看她看不了一会儿,发现她也在看我,我不知所措。我的刀子落在了叉子上,叉子又绊到刀子上。切下的成肉还没送到嘴里,肉的碎片却飞到了空中,高得吓人。连茶都要呛我,不肯走正路下去,走了错路。
“喂!”过了很久,我姨婆才开口说话,“我已给他写了信了。”
“给--?”
“给你的后爸。”我姨婆说。
“你要--把我--交给他吗?”我结结巴巴地问道。
“我还说不上来,”我姨婆说,“我们还得看一看。”
“啊,要是我得回到谋得斯通先生那儿去的话,”我喊了起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会儿我对这件事,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姨婆摇着头说,“我只知道,我还没法说。我们还得看一看。”
我一听这话,心都凉了。我姨婆对我并没有太多理会,自顾自从柜子里拿出一条有围嘴的围裙。她围上围裙,亲自洗起茶杯来。
谋得斯通先生的回信终于来了。我姨婆告诉我说,他第二天要亲自来跟我姨婆谈我的问题。我听了吃惊不小。第二天,我坐在那儿计算着时刻,心里有时希望低落,有时恐惧上升,此起彼落地冲突着,弄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我就这样坐在那儿,等待着那张阴沉的脸来吓唬我。
展开余下试题
“我要走开吗,姨婆?”我战战兢兢地问道。
……
“别走,少爷,”我姨婆说,“当然别走!”
“特洛伍德小姐,接到你的信,我觉得,为了表白我自己,更为了表示对你的尊敬--”谋得斯通先生说。
“谢谢你,”姨婆用锐利的目光看着他说,“你用不着考虑我。”
“这个淘气的孩子,居然丢下朋友和工作,出逃了。他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死后,都给家里引来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这孩子,性格乖戾,桀骜不驯,态度粗暴,脾气倔强、执拗。我姐姐跟我,都曾尽力设法想把他的毛病改过来,可是毫无成效。”
谋得斯通小姐说道:“我再补充一句,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我相信,他是最坏的一个。”
“这话太过分了!”姨婆立即说道。
“可事实上一点也不过分。”谋得斯通小姐说。
谋得斯通先生接着说:“我把这孩子托付给我的一个朋友照顾,叫他学一门体面的职业。可是他不喜欢这种职业,逃跑了,成了一个乡下的流浪汉,衣衫破烂地跑到这儿来,来向你诉冤来了,特洛伍德小姐。”
“你还是先说说那体面的职业吧,”我姨婆说,“要是这孩子是你的亲生儿子,你也会要他去学那门职业吗?要是那可怜的孩子--他妈妈--还活着,你仍会要他去学那体面的职业吗,会吗?”我姨婆问。
“我相信,”谋得斯通先生点了点头说,“只要我跟我姐姐简•谋得斯通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是绝不会有异议的。”
“哼!”我姨婆说,“不幸的娃娃!”
“那可怜的孩子一死,她的年金也没有了吧?”
“她一死也没有了。”谋得斯通先生回答说。
“那份小小的财产--那懂房子、花园--那座没有乌鸦的鸦巢--就没有她儿子的份了吗?”
“我的亡妻很爱她的第二个丈夫,”谋得斯通先生说道,“完全信赖他。”
“你的亡妻,先生,是一个最不通世事、最可怜、最不幸的娃娃。”姨婆对他摇摇头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特洛伍德小姐,”他答道,“我到这儿来是要把大卫带回去,按照我认为最为合适的方法安排他。如果你袒护了他一次,你就得永远袒护下去。我来这儿把他带走,如果他不打算走,我的门从此不再为他开着。”
我姨婆很专注地听这番话。她身体坐得笔直,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两眼锐利地盯着那说话的人。
“这孩子要说什么呢?”姨婆说道,“你愿意走吗,大卫?”
“不!”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亲的份上照顾我,保护我吧!”
“狄克先生,”我姨婆说,“你看我该拿这孩子怎么办?”狄克先生考虑了一下,犹豫了一下,忽然喜上眉梢,回答说:“马上给他量量尺寸,做一套衣服。”
“你可以走了。”姨婆对谋得斯通先生说,“这孩子我倒要留下碰碰运气看了。即使他完全像你说的那样,那我替他做的事,至少也可以跟得上你替他做的。不过你的话,我是一句也不会相信的。”
“你以为我不知道,”姨婆极其尖锐地说,“那个可怜、不幸、一步走错的娃娃,你给她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第一次遇见她时--我敢肯定,你对她一定大送媚笑,大飞媚眼,好像你连对鹅都不敢嘘一声--那一天,是那个软弱的小东西多么倒霉的日子!对那个单纯的娃娃来说,你是个暴君,你把她的心都砸碎了。你利用了她大部分的弱点,伤害她,要了她的命。呸!滚开!滚!”
谋得斯通先生一直站在门旁,脸带微笑地看着我姨婆,可是他那道浓眉却紧紧地锁在一起。
“再见了,先生!”姨婆说,“再见!跟你也再见了,小姐!”
谋得斯通小姐一言不发,审慎地伸出胳臂挽住弟弟的胳臂,以不屑一顾的傲慢态度,走出屋子。
我姨婆脸渐渐舒展开来。我怀着极大的诚意,双臂紧搂着她的脖子去吻她。
(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通过姨婆犀利的追问,揭露了以谋得斯通姐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私、冷漠、金钱至上的丑陋嘴脸。
B.“我姨婆对我并没有太多理会,自顾自从柜子里拿出一条有围嘴的围裙。”姨婆的表现,说明她起初并不想收留“我”。
C.“只要我跟我姐姐简•谋得斯通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是绝不会有异议的。”这说明大卫的母亲性格是软弱的。
D.“马上给他量量尺寸,做一套衣服。”当姨婆问及“我”的去留问题时,狄克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坚定了姨婆收留“我”的决心。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二段,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和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当时焦急不安的心情。
B.本文通过孩子的眼睛和感受来观察、体会周围的人和事,感情细腻,具有真实感。
C.文章通过姨婆和谋得斯通姐弟俩言行的对比,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性的善恶。
D.文章多次运用“锐利地”“尖锐地”词语来描写姨婆,既写出她对“我”和妈妈的同情,也表现了其嫉恶如仇的性格。
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由心生”,选文中姨婆的表情随着心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请结合本文的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讳辩
韩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提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①。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诵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款?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遍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妻,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宜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注】①征:孔子的母亲名征在。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B.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C.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D.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______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隋朝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展开余下试题
B.偏讳,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但是律令又强调,二名不偏讳,即单用一字时不避讳。
C.谥,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由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D.上章,向皇帝上书;而诏则是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另外“敕”“制”“诰”等也可指帝王发布的命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贺怕触犯父亲名讳,不去考取进士,韩愈劝他应考,一时间形成了不利于韩愈的舆论,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禁锢了人们的言行。
B.文章最后一段以幽默的笔调,指出那些“毁之者”只不过是宦官宫妾一类的人,批判他们徒有君子之名却守旧陈腐的行为。
C.文章层层设问,说理精辟,语言辛辣,意味深刻。全文没有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D.用反证法来驳斥对方论点,是一种辩论技巧。“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就是这种方法的运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
②今考之于经,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此处运用了什么推理形式,简述其推理过程。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①澄江净如练:谢胀《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②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南齐著名诗人。李白非常崇拜他的才华,很多诗作都提到过。
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B.“摇”与“滴”,使整个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等景物,情态毕露,异趣横生。
C.颔联从仰视的角度,仅仅十四个字,就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
D.尾联两句,话中有“话”,“澄江净如练”,使李白“长忆”谢脁,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
“古来相接眼中稀”道出了“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人能解的苦闷,试结合本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苦闷的?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借“ ______ , ______ ”两句传达出江月永恒而人事变化的哲理。
《过秦论》中陈涉举起义旗后 ______ , ______ 描写了天下人热烈响应的局面。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5月3日,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央视一套播出,并登陆《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该视频中,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登台演讲,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随后,这段演讲在朋友圈刷屏,也在光明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认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发展是时代之幸;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夸大了“后浪”们的作用,弱化了“前浪”的贡献。为此,光明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后浪更比前浪强”,反方是“后浪不比前浪强”。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称,《百年孤独》构思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他都不知道怎么写第一句话。毫无疑问,构思一部小说的开头特别需要勇气。马尔克斯的勇气,是给了一个时非其时、地非其地的新解。他站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同时拢住了过去与未来,他不必圈二块地,指几个人,要他们干什么干什么,而是一尾鱼一样灵巧地游进了时空宇宙,让叙述获得了新的自由。譬如吴清源的三三星天元名局,第一手拍在“三三”,就能知发新布局的大地震。
这是《百年孤独》开头的伟大之处。如果你只是在被动地、无意识地接收文本内容,也许很难体会到马尔克斯用这句话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只有当你动笔写作,成为时空的创造者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它包含了太多重要的命题。
传说莫言早年拿到《百年孤独》,只读了第一页就嚷了出来:“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那是作家遇见作家时的剧震。小说是建筑成本最低的城市、文明和宇宙,是物美价廉的梦,作家的想象力不受画工、演员、成本的限制。 当你说“要有光”(出自《圣经》“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你根本不必处理明暗,不用打光,不用取景,你说光就是光。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第二段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蒋介石命令堵截拦截红军,结果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他的骑兵并予以歼灭。
B.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的佳话。
C.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D.他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更大了,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
化用就是借用前人作品,与之结合成为作者自己的东西。请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描述时空宇宙,在叙述方式上取得了突破。”从语意上看二者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8.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农民种一块地,首先会得到来自国家的补助。其后,对于非战略作物,在粮食成熟后,① ______ ,对于售不出去的粮食,国家会以农业发展银行出资,以平价将其收购--这也算是对于农民的一种保底政策。② ______ ,是民生大计。如果市场上出现某种农产品的价格离谱高走的时候,国家就会打开自己的储备库,以较低的价格倾销粮食,进而控制粮价。
9. 下面语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防御、自卫、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②我们如果滥用抗生素,有那么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高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④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抗生素对结核杆菌很敏感,结核病控制得非常好。⑤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⑥这尽管引起人体死亡率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二语文
期初试卷答案和解析
上一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张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