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9  2021-04-1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级高二3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只有从具体的事件中,人们才会准确打捞对某一年的公共记忆。而这些事件,在互联网时代,往往表现为一年之中的热搜词。我们在热搜词里读懂中国。近日,基于网民搜索大数据而生成的热词榜单正式出炉。这份榜单与我们在2020年的感受若合符契。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全面小康、中国火星探测、直播带货、国内游……年度大事件纷纷上榜,为我们这一年“总结陈词”,也刻画着2020年的真实面貌。
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份榜单中的中国,那就是“韧性”。2020年的中国不容易,但恰是凭着这种“韧性”,中国在困境中进发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于危机中育出新机。
在众志成城的抗疫中,国人显露出英勇无比的韧性。我们万众一心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成功阻击本土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零星散发疫情被精准控制,中国成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成功阻击疫情,彰显着中华民族性格中长久以来的韧性传统,这是中国先于其他国家走出本土疫情的重要原因。
韧性,是植根于国人血液中最重要的民族性格之一。中国文明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断流,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有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次次危难。在2020年的疫情中,我们同样经受住了考验。
民族性格的韧性,还投射到国民经济的韧性上。在热词盘点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复苏能力。疫情肆虐之时,中国经济也受到波及,经济发展遭遇相当程度的挑战。但正如“复工复产”成为2020年度热词,中国经济的韧性决定了其不会轻易言败。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生产组织高,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经济迅速恢复的基础条件。
除了积淀雄厚,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困境之中,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畅通内循环。在疫情中我们看到,直播经济、外卖经济、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创新经济冲上风口,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新增量。如此种种,都描摹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底色。
这份关于2020年的热词榜单,总结了中国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困难,也见证着中国如何在强大的韧性中逆风而行。未来,中国前行之路可能仍将不甚平坦,也会遭遇压力,但有这种韧性在,中国就会不断前行。
当我们度过非同寻常的2020年,回首发现,国与民的力量,都彰显出一种韧性品格。爬坡过坎,迎难而上,我们将穿越荆棘之地,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摘编自韩丹《在热搜词中见证“韧性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能够先于其他国家走出本土疫情,这与中华民族性格中的韧性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B.中国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流,这使得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有着不屈不挠的韧性品格。
C.在疫情肆虐之时,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复苏能力,主要因为中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
D.2020年我们过得非同寻常,但只要我们具有韧性,中国未来的前行之路就会一帆风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文章第一、二两段由2020年度热词榜单正式出炉一事引出论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B.文章列举我们万众一心打赢了武汉保卫战的例子,论证了中华民族性格中的韧性传统。
C.文章论述国民经济的韧性时从基础条件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
D.文章脉络清晰,围绕观点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证,三个角度之间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热搜词是在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并从一年内的具体事件中产生的,它是人们对这一年的公共记忆。
B.2020年,中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中国在韧性中逆风而行,新冠肺炎、复工复产、全面小康等热词就是见证。
C.如果没有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受到影响。
D.中国人最重要的民族性格是“韧性”,“韧性中国”概括出了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计划,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并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嫦娥工程”按计划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探测器,都属于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又分为“绕”“落”“回”三步。
其中“绕”为第一期。首先实现卫星绕月飞行探测。这--阶段主要任务在于研制和发射能够探测月球的卫星,为后续工作铺路。绕月时可利用很多仪器对月球拍照、观测。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便圆满完成了第一期“绕月”使命。
“落”为第二期。目标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这也是我国航天器首次降落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
“回”为第三期。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嫦娥五号”任务就是无人自动采样返回。
以“嫦娥工程”为代表的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实现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7月26日)
材料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1 月24日,“嫦娥五号”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25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28日“嫦娥五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29日“嫦娥五号”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圓形环月轨道。30日“嫦娥五号”合体顺利分离。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2日4时,“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2日22时,“嫦娥五号”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6日5时,“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6日“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8日6时59分,“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离轨,7时30分左右降落在预定落点。“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12月11日)
材料三: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做出贡献,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嫦娥五号”任务的完成对于中国开启月球与深空探测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有着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7日)
(相关链接)
我国探月计划“绕”“落”“回”三步对应设计的3颗卫星一、三、五号,分别具有备份卫星二、四、六号,用来预防因突发事件而可能导致的计划拖延。2013 年“嫦娥三号”成功完成了“落”的任务,它的备份卫星“嫦娥四号”便无需重复相同任务,而需要承担其他任务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是“嫦娥工程”的第一颗绕月卫星,2007年它圆满地完成了第一期的“绕月”使命。
B.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器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的首次降落。
C.在先后完成发射、人轨落月、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环节后,嫦娥五号才带样返回地球。
D.“嫦娥五号”的任务是在月球进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这是中国航天工程迄今为止最复杂、技术跨度最大的一次任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绕”“落”“回”三步。
B.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月球,标志着中国“无人月球探测”第三步的收官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C.“嫦娥五号”探月,既是一场地月往返的漫长马拉松,也是一场从地面发射、月球着陆到采样封装、载人返回的接力赛。
D.“嫦娥五号”“回”的完成,意味着未来“嫦娥”将不再是只带着仪器,而是直接带着人与月亮再次相逢。
6.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嫦娥五号”任务完成有哪些方面的意义。(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956年的债务
铁 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父亲很肯定地回忆说,就是万宝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事李玉泽借过钱。父亲说,好像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家里钱没凑够,我就找当时住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展开余下试题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撑起身子,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皱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托在手掌上说,五块钱按定期存款五十三年算利息,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我记得是百分之五,加起来是58块左右。这一阵我天天计算这五块钱的利息,大概不会错。
万宝山将轻而薄的信封叠了个对折塞进衣兜,他无心核对信封里那连本带息的钱数,都五十三年了,多一分少一厘的真那么重要吗?这时,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那像是一种乞望,好比儿童对大人撒娇时要大人抱抱。或者那也是一种对托付之事的再次确认: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父亲顽强地张着胳膊,白发蓬乱,眼球浑黄,面目黧黑,四肢枯瘦,宛若一只凄风中的大鸟,干脆更像是大鸟的标本,万宝山想。他微微弯下身子,小心地抱了一下父亲。
几天后,父亲去世了。万宝山很想尽快完成父亲的嘱托。倒不是因为那五块钱的债务,而是父亲在病床上那奋力张开胳膊的姿势。正是那病鸟般的姿势提醒着他,他不愿意父亲死前的那个瞬间总在脑子里盘旋。
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万宝山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他的小家经济收支大致平衡,偶尔略有盈余,可万宝山出门也要算成本。秋天学校在国庆节后分批组织教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万宝山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出门之前,万宝山才认真想到了债主李玉泽。其实他并不记得李玉泽,有关李玉泽一家,万宝山都是从大哥那里听说。在大哥印象里,李玉泽家总是比他们家吃得好。后来李玉泽调到北京去了,那一年,万宝山还不到三岁。
父亲的借钱典故随着李玉泽一家的离开渐渐告一段落,他的另一种习性凸显出来,他吝啬。或者换句好听的话,他极端地节约。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在家里他身体力行,带头喝隔夜的已经馊了的菜汤,吃过期的药片,不许点15瓦以上的灯泡。他还锯煤——把一整块蜂窝煤拦腰锯成两块,说这样分两次添煤烧得更透。家中的米、面、油更要上锁。万宝山印象里,他和哥哥姐姐们从来没有放开肚子吃过饭。
三十几年过去了,万家的孩子都已长大,就仿佛他们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他无事可做,干脆就独自承担了买菜的任务。说他买菜不如说那是捡菜,每天下午市场快要收摊他才前往,他坦然捡拾着菜贩们遗弃的菜帮、菜叶,院子里的老邻居们为此嘲笑他,他们说,老万什么时候捡到一块肉就好了,也改善生活做一顿红烧肉给我们看看。父亲说改善生活还用得着捡肉啊,我今天就改善。邻居们问他怎么改善,父亲自豪地说,他准备做一份红烧芹菜。众人笑起来,父亲却不觉得这是玩笑。吝啬在他,已不是生活所迫,那就像是他人生的一个信仰,或者生命的一个动力,简直须臾不可离开。吝啬在他,也没有什么不光彩,能够做到尽最大可能地不花钱,那才叫光彩。这的确,的确和借钱不还不同,这是一个人给自己找乐儿,碍着谁啦。
2009年秋日的这个早上,万宝山坐在去往北京的城际列车上,衣兜里装着父亲嘱咐他要还的钱。他不吃一口零食,不喝一口需要花钱的水。车厢里的售货车来来回回在他眼前过了几趟,同车厢的老师们把售货车上那些食品袋扒拉来扒拉去的,他则看得淡然。他只是忽然想到,自己这习性是不是父亲的影响呢?
火车进站,北京到了。万宝山借用副校长的手机,按照父亲厂里老同事提供的号码给李玉泽打了电话。他挂掉电话,在鸟巢乘地铁10号线,顺利找到了李玉泽的住址,一个名叫绿水庄园的地方。
原来这是一片别墅。保安引万宝山进了大门,热心地指给他去往A8座的路径。他看见了桥下的池水,水中的睡莲,环绕水池的大片草坪,喷泉,木椅,一些树种珍贵的树们。他看见了一幢屋顶覆盖着铁灰色龟背形油粘瓦的红房子,一大片修剪整齐的毛茸茸的草坪由房脚处伸展开来,形成一个足有上千平方米的庭院。一个五岁左右、留着分头的小男孩跺着脚正冲他的母亲大叫:我不喝法国的“依云”,我不喝法国的“依云”,我要刚才那种26块钱一瓶的“无量藏泉”,26块钱一瓶的矿泉水……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夕阳西下,几个仰着脸放风筝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只红嘴的黑鹰展着双翅飞得最高,威风凛凛地俯视着大地。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凄风中的大鸟样的乞望。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去。
(选自《上海文学》,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塑造的父亲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同一类人,但葛朗台吝啬得让人憎恶,而父亲的吝啬却让人心酸,因为这种吝啬中折射出时代对人的挤压。
B.父亲临终交代还账,绝非后来的良心发现。似乎微不足道的五块钱,蕴含了巨大的道德容量,表现出吝啬过穷日子的老一辈中国人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捍卫。
C.小说不写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但是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撷取平凡的生活场景,将焦点紧紧锁定在人物的身上,精细入微地描绘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D.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父亲的吝啬和万宝山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的吝啬,但作者的立意并不在于写吝啬,而是通过一笔债务,对比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
8.试分析小说开头详细刻画父亲临终前同万宝山相抱这一细节的作用。(6分)
9.小说中的父亲身上,既有吝啬这一特点,也有临终还债这一闪光点,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汛鞫之获全活者众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同日罢。中书无宰相署敕,普以为言,上曰:“卿但进敕,朕为卿署之可乎?”普曰:“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权三司使赵玭廉得之以闻。太祖大怒,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七月卒,年七十一。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
B.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获全活者/众准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
C.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准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
D.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是古代奏章文体中的重要形式,遗表专指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B.受禅原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四书”。
D.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辞官退休,与“致仕”“致事”表意相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普坚持原则,做事谨慎。宰相被免,他认为签署敕令是中书省的职责,皇帝也不能替代;太祖多次穿便装去功臣家中,赵普担心皇帝到访,退朝也穿着官服。
B.赵普熟悉形势,眼光长远。太祖和弟弟太宗曾与赵普相约商议攻取太原的事,赵普从太原的地理形势入手分析,和太祖的想法不谋而合。
C.赵普虚心好学,成效显著。他早年学习为官之道,但学识不深,太祖常劝说他读书,他晚年专注于《论语》,每次回家都关门苦读,等到处理政务时便得心应手。
D.赵普不畏龙颜,据理力争。太祖因个人喜好执意不给应当升官的大臣升职,赵普坚持为其请求,并以国家设立刑罚奖赏的初衷阐述道理,最终得到认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15.“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6分)
16.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秋水》中“夏虫不可语冰”所表达的意思相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生命力和重要影响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大相径庭。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_________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_________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论语》中的很多论述,无不_________地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由于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都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循的_________推向社会、推向大众。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用、大行君子之道。
17.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抽丝剥茧 直言不讳 彰明较著 不二法门
B.披沙拣金 直言不讳 昭然若揭 不二法门
C.抽丝剥茧 直截了当 彰明较著 金科玉律
D.披沙拣金 直截了当 昭然若揭 金科玉律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
B.这种比起讲究“用”,更看重“学”,比起讲究“行”,更看重“知”的理念。
C.这种不仅讲究“学”,也看重“用”,不仅讲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
D.这种比起讲究“学”,也看重“用”,比起讲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仅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B.故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不都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C.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D.故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学史上,_______。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林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