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38  2021-04-2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社科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审美文化的热点大都与审美文化的市场有关,早几年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市场化仍深感疑虑、心怀抵触,如今这种负面态度已日益被宽容、接纳甚至欢迎的正面心态所取代,人们已经逐步承认了市场在审美文化运作机制中存在的合法性,习惯了审美文化的市场策划和商业操作的程序,对审美文化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在运作上形成许多创意。
小说与电影联动现在小说创作很少像以往那样旁若无人、独来独往,而是采取与电影、电视联手国市场的做法,或者是将热门小说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或者是将热播影视剧改写成小说,或者是在同时推出的小说和影视的两相照映中提升双方的人气,其结果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印数、票房和收视率的飙升。还有一个做法现在也越来越盛行,就是小说与电影结盟以“贺岁片”的形式占据市场。独树一帜的“冯氏贺岁片”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越到后来便越是借重文学之力而取得胜场。2003年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手机》票房达到5300万元,2004年根据赵本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下无贼》将这个数字提高到8000万元,2007年根据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的电影《集结号》更创下了2.6亿票房的佳绩!而上述小说也随之不胫而走,一时为之洛阳纸贵。
商业戏剧应运而生国内戏剧市场一直不太景气,这一低迷状态因商业戏剧的问世而得以扭转,“商业戏剧”因在戏剧内容和演出体制上以制造“卖点”见长而得名,戏剧内容的“卖点”包括戏剧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演出体制的“卖点”则是指邀请当红明星担纲出演,特别是后一点,可谓屡试不爽、无往而不胜。例如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半生缘》,2005年在北京公演时请明星刘若英担任女主角,从而将原本不属常规戏剧观众群的刘若英的“粉丝”们吸引进了剧场,他们所表现出的过度热情使这出本来不具商业潜质的话剧着实“火”了一把,在当年北京的戏剧演出市场中拔得头筹。另外,《琥珀》《最后一个情圣》《暗恋桃花源》等话剧,在素称口味挑剔的北京观众那里几乎是每演必火,也是巧妙运用明星效应的商业操作所致。
经典作品时尚化,如今重拍“红色经典”成风,一大批曾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表现革命斗争题材的经典老片扎堆儿被翻拍成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红岩》……翻拍“红色经典”不能说没有道理,它是对于以往塑造人物形象和设计故事情节的“概念化”“公式化”弊端的一种逆反,采取的对策是走“人性化”“世俗化”的路线,将这些几十年来已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扎根的偶像真实的、日常的、人性的一面展现出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体制转型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总体上呈现出与市场经济相互接近、靠拢、渗透、交融的趋势。另一方面,审美文化的市场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矛盾和缺失。像如何在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尊重文化规律、审美规律的问题,如何保持审美文化的品味、格调、趣味的问题,审美文化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道义感的问题等,解决得并不很好。由此可见,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尚有待时日。
(摘编自姚文放《“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人们对审美文化市场化的态度逐渐走向正面,因而近来审美文化的热点大都与审美文化的市场有关。
B.小说与影视联动,以“贺岁片”的形式占据市场的做法,也可以促成印数、票房和收视率的飙升。
C.商业戏剧制造“卖点”无往而不胜的做法,包括戏剧的实验性和探索性。
D.中国审美文化总体呈现与市场经济相互靠近、融合趋势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即审美文化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被高度重视,在运作上形成许多创意。
B.文章第二段列举电影《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的票房数字,是为了证明小说可以借影视走红。
C.文章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中间部分从三个层面并列地论证了审美文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D.文章对中国审美文化市场化既做了肯定性的论述,也客观地指出了其带来的问题,体现了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大部分小说创作与电影、电视联手闯市场,呈现出几种不同做法,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B.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半生缘》2005年在北京戏剧演出市场中夺冠,明星吸粉是主要原因。
C.展示出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偶像真实的、日常的、人性的一面,基本要走“人性化”“世俗化”的路线。
D.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不能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中国审美文化的品味就无法提高。
沼泽地
叶征球
入冬后,夜幕落得急。一不留神,天嗖嗖地就黑了,像碰翻了一瓶墨汁。这幢土屋离村子很远,孤零零杵在山岗西侧,如一个弃儿。
他敲门进来的时候,老人正拢着炉子烤火。
老人瘦弱,佝偻着,身上的棉袄就显得宽大了许多。一只黑魆魆的铝壶坐在火炉上,滋滋滋吐着热气。
“大叔,您-您好。”他怯声唤了一句。
老人微微一凛,缓慢地欠身,一双枯枝般的瘦手,抖抖索索地探寻着。
“您眼睛?”他问老人,右手捏了捏裤子后兜,硬硬的还在。
“唉,青光眼,瞎两年了。”老人幽叹了一声,“请问客人你是?”
“我贩,贩山货路过这里,天就黑了。”他轻轻地吁一口气,“想歇个脚。”
老人颔首,笑开一脸菊瓣,应道:“哦,快来烤火,粗茶淡饭也有的,你莫嫌弃。”
他默默地环视了一圈,房间干净爽朗,除了一些简陋的生活器具之外,没有什么亮眼的物件。几本旧书和一台老拙的木匣式收音机,趴在缺角的桌子上,擦拭得锃亮,在浑浊的灯光下,显得几分古意苍苍。正在播放评书《隋唐演义》,单田芳独特的磁性声音,让房间里热闹一些。年月久了,收音机有些颓,夹着“沙沙沙”的杂音,仿佛病人的喉头里憋着不顺畅的咳。
老人慢慢摸索着,从碗柜里端出两碟剩菜来:土豆丝、腌菜炖小鱼干,菜虽然有点蔫,但尚有余温。
他看着,咽了一下口水。随即帮忙撤下水壶,一边架锅热饭,一边问:“大叔还喜欢看书啊?”
“唉,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就每天摸摸书。”老人苦笑一下,眼睛里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翳,眸子定定地,一动不动,“当一辈子民办老师,习惯了闻书的味道。”
饭菜简单地热过,老人让他开吃。他看着墙壁上贴的那些奖状,印在上面的红旗都褪色了,自言自语:“以前,我也得过很多奖状!”接着,陷入了回忆中,脸上浮起一些欣喜。
“大叔,这里往西,路好走吧?”
“往西?”老人若有所思地说,“往西是一片沼泽地,几十里荒无人烟。”屋外风刮得恓惶,窗边的苦楝树摇曳着,仿佛鬼影幢幢。
“沼泽?”他停下了筷子,“我想吃完饭就动身呢。”
“乌茫茫的全部是泥淖,上个月又陷了两个人进去,还是晌午呢,眨眼就灭顶了,根本没得救。走夜路,就更别提了。”老人说着,脸上全是惊悚。歇了一会儿,接着说:“哦,我弄点酒给你,暖暖身子。”老人步履蹇滞地进房间,捯饬了好大一阵,颤巍巍端着一个旧搪瓷缸出来。顿时,一股醇酽的酒味弥漫开来。
“自家粮食蒸的酒,不值钱,莫嫌弃啊。”老人和蔼地说。
他很久没有闻这种浓郁扑鼻的酒香了,一瞬间,他心里一阵荒乱,仿佛回到了家,回到了父亲身边。他暗暗地叹一口气,眼眶就湿了。
酒足饭饱之后,两个人围着炉子拉家常。老人说冬夜太长,自己睡眠浅,有时压根就睡不着,得靠安眠药;儿子在城里上班,隔三差五的才能回来一趟。他说,他家在山沟里,村长就是土皇帝,作威作福,一手遮天;他说一位朋友犯了事,总想悔过自新……
“想回头就是好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老人不住地点头称赞,“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肯定有平路,有山坡,还有沼泽。”
夜渐渐深了,土屋的灯在无边的黑暗中,昏黄如豆。
他感到一阵阵疲乏袭来,眼皮沉重得挑不动,便依着老人安排,进侧屋倒床睡下。待他鼾声响起,老人悄悄锁了侧屋门。老人从棉袄里掏出手机,蹑到门外,颤抖地拨通了儿子的电话:“我中午听见收音机里的协查通告了,你们要抓的人在咱家里。我看见他左耳那个胎记了,没错。”
电话那头,儿子大骇:“太好了!爸,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我假装青光眼,他不会伤害一个盲人的。”老人顿了一下,说:“酒里有安眠药,他睡着了。你们赶快来!”
“好的,马上就过来了。”儿子声音急切如催,“爸,您千万注意安全,防止他有凶器。”
“他裤兜里一把匕首,我已经收起来了。他也是苦孩子,尽量算他一个投案自首吧,帮帮他,别让他在沼泽里陷得太深。”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6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
B.作者擅长调用动作、语言、心理、情态、细节等多种手段描写人物,笔法细腻,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
C.文中的逃犯曾是个好孩子,曾经得过奖状;犯事后也有悔过自新的想法,因此后面写他投案自首水到渠成。
D.故事设计巧妙,曲折生动,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是故事的结尾,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
5、请简要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6分)
6、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展开余下试题(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7、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8、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
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3分)
②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3分)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干戈
王中①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③ , 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1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10分)
13、(1)《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高度概括诗人晚年的悲凉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劝学》中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劝学》中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就能达到“圣心备焉”的境界。
三、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28)
(一)基础知识(10分)
14.下列各句中,划线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5.下列各句中,划线字词活用情况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展开余下试题A.谨庠序之教 B.然而不王者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6.下列各项中,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申之以孝悌之义。(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A. (1)/(2)(5)(6)/(3)(4) B.(1)(6)/(2)/(3)(4)(5)
C. (1)(6)/(2)(3)(4)/(5) D.(1)/(2)(5)/(3)(4)(6)
17.下列句子重要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危乎高哉 危:高 B.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同“捡”,拾起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1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区域的政区。
B.“庠”和“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C. 妃,古代帝王的妻,在妃嫔媵嫱中排第二位,地位较低,亦指太子、王、候的妻。
D.《咏怀古迹》其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每一个时代也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对承载城市记忆的古建筑、古街区,应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保留好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让城市的记忆永久延续下去,方能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___________。然而这些年,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保护与开发”对立起来,二者被弄成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古城旧有风貌和个性特色消失殆尽,代之以___________的高楼大厦和不伦不类的仿制的假古迹,城市变得愈来愈同质化。野蛮拆迁到处横行,历史和文化遗迹惨遭破坏。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应以破坏历史老建筑为代价,只有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中形成保护老建筑和发展城市建设平衡并付诸于行动,才会将老建筑的保护落到实处。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也是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   )。这项事业要世世代代接续下去,不可能__________。当前正处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十字路口,因而当代人___________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品位            千篇一律            一蹴而就            必须
B.品味            如出一辙            一蹴而就            必需
C.品位            如出一辙            一挥而就            必须
D.品味            千篇一律            一挥而就            必需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护建筑遗产是责任,不是负担,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史的沉积
B.建筑遗产是历史的沉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所以保护它是责任,而不是负担
C.保护建筑遗产不是负担,而是责任,因为它是历史的沉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D.建筑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史的沉积,不能将保护它的责任看成负担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中形成保护老建筑和发展城市建设平衡并付诸于行动,才会将老建筑的保护落到实处
B.我们只有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中形成保护老建筑和发展城市建设平衡并付诸行动,才会将老建筑的保护落到实处
C.我们只有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中形成保护老建筑和发展城市建设平衡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才会将老建筑的保护落到实处
D.我们只有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中形成保护老建筑和发展城市建设平衡的观念并付诸行动,才会将老建筑的保护落到实处
22、下面是一则学校食堂的公告,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近日,食堂吃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对食堂声誉和学校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经学校研究决定,即日起加强管制,一经发现,将严惩不贷。今特发此公告,希望同学们吃多少打多少,避免浪费。
2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自费出国留学并非人人适合。无可否认,只有接触国外的语言环境、制度与文化等,才能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就能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受益。但是,近年来各单位招聘人员更看重实际能力,导致留学生回国后无法在竞争中胜出
①不是只有接触国外的语言环境、制度与文化等,才能开阔视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4、写作题(共60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完成了伟大的创造,挑起全球的饱食之担;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用他心头的“一团火”温暖别人,照亮别人;钟扬教授的足迹延伸到植物学家的“无人区”,投身于科普、教育工作……试问,哪一个伟大的成就不是源于内心的热爱?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悟,以“因为热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B 2、B 3、D
4、C
5、①冷静智慧。当老人看到进来的是一位正被通缉的逃犯时,为避免不测,先谎称自己是青光眼,然后热情地留下逃犯吃饭,打消了逃犯的戒备,并顺利地让逃犯喝了下了安眠药的酒。②善良有爱心。报警时,向儿子求情说,“他也是苦孩子,尽量算他一个投案自首吧,帮帮他,别让他在沼泽里陷得太深”。这反映了老人内心慈悲,想以此挽救年轻的逃犯。③生活简朴,精神充实。老人生活简陋,但他爱看书、爱听评书,说明他精神生活并不匮乏。
6、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看到题目,读者就会想是怎样的沼泽地,沼泽地里发生了什么,从而继续读下去。②概括主要情节。年轻逃犯,想继续向西逃窜,老人告诉他向西是沼泽地;后面老人又以“沼泽地”比喻人生误入的歧途,来教育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宁夏青铜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