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592  2021-04-22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2]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同步课时练
第15课 古代劝谏文两篇(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第1课时 谏太宗十思疏(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名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垂拱:拜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役聪明之耳目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做类比,得出的结论是“          ,          ”。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          ,          ”。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诫君王“戒骄傲”的句子是“          ,          ”。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驲至黎阳。时李责力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责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B.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浏览完整试题C.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D.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钜鹿县男,属男爵,是古代五爵的最末等。秦以后的爵位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B.顿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C.尚书省,官署名,起于东汉,南北朝始称尚书省。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下辖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D.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年,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得自辟僚属。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唐宋以后为散官。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极具才华。他精通书史术数,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魏征。
B.魏征眼光过人。他给李密部下李责力写信,分析天命所归和李责力面临的处境,成功地劝归了李责力。
C.魏征直言敢言。李世民掌权后,虽然责备魏征先前离间他们的兄弟关系,但对魏征没有怨恨之意。
D.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在审案时坚持原则;虽身居高位,却连住宅的正屋都没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
译文:





(2)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译文:





第2课时 谏太宗十思疏(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越华贵,越经不起碰摔;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    ,后来只因一次误会,竟    ,刀戈相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价值观不一样就很难成为朋友。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他,    。有的人交朋友很实际,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可是一旦达不到目的,就翻脸不认人,所谓的“好朋友”成了“狗屎一堆”。
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不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人生路上伙伴,走得不寂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莫逆之交 针锋相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见利忘义
B.刎颈之交 水火不容 话不投机半句多 唯利是图
C.刎颈之交 针锋相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唯利是图
D.莫逆之交 水火不容 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利忘义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秉性相同,还能互补,关系不大
B.秉性不同,关系不大,不能互补
C.秉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
D.秉性相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人生路上不寂寞。
B.为的是能有几位人生路上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C.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D.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人生路上。
4.在下文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式相同;③处的句子要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做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成果呢?  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③  。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功元年冬,闰十月,甲寅,以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仁杰上疏以为:“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国家尽兼之矣。窃谓宜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之四镇,继高氏绝国,使守安东。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久视元年夏,四月,戊申,太后幸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车驾观葬舍利,太后许之。狄仁杰跪于马前曰:“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乃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后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B.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C.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D.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展开余下试题B.戊申,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文中的“戊申”属于干支纪年。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归葬故乡。
D.宿直,又称“寓直”,唐代有文官宿直制度,即官员轮流在宫里值宿,与今日公务员“值夜班”大抵相当。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很有政治谋略。在任鸾台侍郎时,就提出要因地制宜,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来安定边境。大家都很赞同。
B.狄仁杰性情耿介,有直臣之气。他经常在朝堂上直言谏诤,武则天对他所提的意见大多采纳,有时甚至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C.狄仁杰为国选贤举能。选才认真,所选人才大多成了名臣;用才较真,他坚持举荐张柬之为相,武则天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D.狄仁杰一生清正忠贞,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却被贪婪残暴的儿子拖累了名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
译文:






(2)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译文:






第3课时 答司马谏议书(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谏议(jiàn)      蒙教(ménɡ)
游处(chù) 怨谤(bànɡ)
B.强聒(ɡuō) 卤莽(lǔmǎnɡ)
辟邪说(pì) 胥怨(xū)
C.膏泽(ɡǎo) 自媚(mèi)
会晤(wù) 体恤(xù)
D.壬人(rén) 汹汹然(xiōnɡ)
盘庚(yú) 重念(chó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略上报       略:简略
B.故今具道所以 具:具备
C.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只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致天下怨谤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5.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请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
(1)覃璋,字   。说明: 
 。
(2)吴冠群,字   。说明: 
 。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萧翰林俛书
柳宗元
思谦兄足下:昨祁县王师范过永州,道思谦蹇然有当官之心,乃诚助太平者也。仆闻之喜甚,然微王生之说,仆岂不素知耶?
仆不幸,向者进当臲卼①不安之势,平居闭门,口舌无数,况又有久与游者,乃岌岌而造其门哉。其求进而退者,皆聚为仇怨,造作粉饰,蔓延益肆。非的然昭晰②,自断于内,则孰能了仆于冥冥之间哉?然仆当时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圣朝弘大,贬黜甚薄,不能塞众人之怒,谤语转侈,嚣嚣嗷嗷③,渐成怪民。饰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生,不知其端。悲夫!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是非荣辱,又何足道!云云不已,祗益为罪。
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楚、越间声音特异,夬鸟舌啅噪④,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家生小童,皆自然哓哓,昼夜满耳,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虽病夫亦怛然骇之。自料居此尚复几何,岂可更不知止,言说长短,重为一世非笑哉?读《周易》《困卦》至“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往复益喜,曰:“嗟乎!余虽家置一喙以自称道,诟益甚耳。”用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海内皆欣欣怡愉,而仆与四五子者独沦陷如此,岂非命欤?命乃天也,非云云者所制,余又何恨?独喜思谦之徒,遭时言道。道之行,物得其利。倘因贼平庆赏之际,得以见白,买土一廛为耕甿⑤,朝夕歌谣,使成文章。庶木铎者采取,献之法宫,增圣唐大雅之什,虽不得位,亦不虚为太平之人矣。此在望外,然终欲为兄一言焉。宗元再拜。
【注】①臲卼(niè wù):不安的样子。②昭晰:清楚明白。③嚣嚣:七嘴八舌的样子。嗷嗷:嘈杂声。④夬鸟舌:比喻语言难懂,说话声像鸟叫快而杂。啅噪:聒噪。⑤耕甿:旧称农民。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B.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C.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D.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也用以称君主,如《战国策•苏代谓燕昭王》:“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B.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员以外的郎官,为各司之次官。地位在尚书之下、侍郎之上。
C.《困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该卦主要谈的是君侯遭遇困境。困,指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
D.蛮夷,古代泛指四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在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这封信中虽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但更多是想表明自己希望贤人掌权的政治理想和欲做“太平之人”的志向。
B.作者在信中写一些认为对他贬谪处罚太轻的人,对他诽谤越来越多,并以此来讨好他的仇敌,作为晋升之阶,揭露了当时的官场丑态。
C.作者写自己在永州的贬谪生活时运用了反衬法,“炎毒”“楚越之声”,不正常的视为正常;“北人言”,正常的视为不正常,有力地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行。
D.信中明言“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但像柳宗元这样有才华的人却受尽诽谤,被贬蛮夷之地,对比鲜明,辛讽蕴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
译文:







(2)嗟乎!余虽家置一喙以自称道,诟益甚耳。
译文:







第4课时 答司马谏议书(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    。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就是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    、鲜活有力。集,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    的文化大厦,那么经就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    ),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了门窗,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的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    的殿堂。


展开余下试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B.擎天一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C.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高耸入云 美轮美奂
D.擎天一柱 栩栩如生 高耸入云 古色古香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不仅非常庞大,也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C.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缺乏生机,密不透风,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
D.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4.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 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B.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C.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D.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这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敕,告诫的意思,“敕”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或贬黜臣僚。
D.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于内廷供奉之翰林院以外别建学士院,选任有文学的朝臣充翰林学士。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王安石文思敏捷,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阳修的推崇。
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多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多次拒绝,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躲藏到厕所里。
C.王安石受赞誉,声名远播。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泛的赞誉,很多土人,甚至皇帝都很想结识他。
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最终将他贬黜。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译文:




(2)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译文: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谏太宗十思疏(一)
1.D(“垂拱”即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2.B(B均为表目的的连词,来。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3.D(A古义:植物的根干。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古义:尽情放纵。今义:尽情。C古义:视听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D古今义均指容器中水满而溢出)
4.B(B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C(参考原文: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7.B(“顿首”解释错误。顿首指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选项内容是“稽首”)
8.A(“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理解有误,原文是“密得宝藏书,辄称善”)
9.(1)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太宗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2)忠臣,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恶,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谏太宗十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