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95  2021-04-22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5]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B.震之以威怒
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管
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
D.虽董之以严刑 董:懂得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足”“知止”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本分,勤于政事,不要劳民伤财
B.作为一名君主,奖赏和刑罚都不能从个人的喜好和怨怒出发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
D.治理天下要任人唯贤,放手让百官自己去处理职责内的事务,不必干涉。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B.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C.九德: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即“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而恭,乱(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
D.百司:指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如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文中所用的句子“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其意思与本文同义。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反面设喻引出议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正面论述,这样就加重了强调的意味。
B.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怨不在大,可畏惟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发人深省。
C.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内容是正己安人。“十思”就是十条劝诫。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D.本文从头至尾,多用骈文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和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飞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诚信(节选)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业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①,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②,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载,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之盛德,复将有所间然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佞邪,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③将何望哉?”
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①鼓:城邑名。②啬夫:秦汉时的乡官,这里指掌管鼓城的官员。③永锡祚胤:锡,赐福;祚,读zuò,赐福、保佑;胤,读yìn,子孙后代。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
8.下列用“I”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B.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C. 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D.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是用皇帝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
B.爵,是古代的青铜酒具,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酒,并以不同的配套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C.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
D.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他认为君臣之间惟有诚信,才能君尽其礼,臣尽其忠。
B.小人有功也应赏,但赏小人则会助长奸佞之风,这是穆伯不采纳馈间伦的建议的原因。
C.管仲认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远避小人是称霸的前提,其中远避小人尤其重要。
D.穆伯认为,一个大国之君对待臣下只有讲求德信义礼,才能让“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君子更能尽忠。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


(2)则小人绝其佞邪,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


三、情景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总结这“十思”,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使智者、勇者、仁者、信者都能为君所用,各尽其责。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幅中原画家所创作的与西藏历史相关的画作,这种题材的作品出自中原画家之手,尤其是出自中原正统流派的具有宫廷风格的画家笔下,简直是凤毛麟角。要知道,直到元代设置宣政院,西藏这一地区才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展开余下试题历史上,李唐帝国与吐蕃曾处于矛盾斗争的外交关系中。双方争夺的区域包括青海、陕西、河西走廊等,频繁的战争使得双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宗朝至玄宗朝前期,唐对吐蕃保持了比较强大的军事压力,在战争中也多有胜绩。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盛唐一蹶不振,吐蕃一度占据了对唐战争的优势。安史之乱后期,吐蕃曾攻入唐都长安。然而,吐蕃文明明显发展水平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有极强的对吐蕃的吸引。
《步辇图》所反映的历史,正是两政权之间的和平交往,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是“文成公主入藏”。
唐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禄东赞来到长安求亲。和亲当然是个好事儿,可总不能周边政权一来求亲,大唐就下嫁个公主过去,大唐公主唾手可得,实在有失大唐威严。然而,来求亲的周边政权又那么多,这可让“天可汗”犯了难。为了以示公平,唐太宗和臣僚们决定,来求亲的列国使臣必须参加统一考试,优胜方才能与大唐和亲。
这一次考试中,吐蕃大相禄东赞胜出。( )。后来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唐先进的文明和技术,对吐蕃更好地融入东亚文明圈有巨大的帮助。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吐蕃文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有极强的对吐蕃的吸引力。
B.吐蕃文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对吐蕃有极强的吸引力。
C.吐蕃文明明显发展水平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对吐蕃有极强的吸引。
D.吐蕃文明明显发展水平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有极强的对吐蕃的吸引力。
1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天可汗”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陆游的诗中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样的爱国诗句。
B.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简称“豫”。
C.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齐名,被称为“颜柳”。
D.“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让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开启了唐蕃文明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B.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唐蕃文明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被开启
C.文成公主被唐太宗嫁到吐蕃,唐蕃文明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被开启
D.为了促进与吐蕃的文明交往,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
16.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改成一个长单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他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


17.请你以唐太宗的口吻,给魏征写一段话,表达读了《谏太宗十思疏》之后的感受。要求:①内容合理;②用语得体;③不需要写称呼、落款等。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谏太宗十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