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58  2021-04-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准考证号准确的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平是指大家平等存在。传统中国有关公平的文献记录散见于不同的文本中,例如《礼记·大同》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家语·论礼》中:“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吕氏春秋·贵公》中:“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大道”是自然界的共相,代表一般与普遍,是如日、月、星、辰等诸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基础。在儒学中“大道”不是信条而是客观现实与事实;“大道”不是人为主观“密谋”的封闭信条,而是人人可见的开放事实。“大道”的本性与本体是“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则是“天下为公”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也就是“平”。因此,在儒学思想中“公平”这个名词有内在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属性,而不是单纯的、简单性的独立概念。“公平”是对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大道及其本性最简约、最简单的描述、概括与总结。“大道”一致性地对待万物的结果是万物间呈现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重性,也就是“选贤与能”、或适者繁荣与适者生存。
公平的本体论重要许诺之一是平等。在自然中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对多的关系和一对一的关系。在描述一对多关系时用公平表述,而当描述一对一关系时,用平等表述,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公平主要用于表述在上与下的关系中,上要对所有的下都保持一致性,而平等重点关注的是在平行性的关系中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例如人人生而平等的语句中所隐含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平行性的平等关系;在我要公平话语中,通常所指向的是要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我,也就是要一致性地对待他人和我。
公平的本体论之另一重要许诺是公正。“天下为公”的公平之目的是实现“选贤与能”。贤与能中所隐含的是差别、是不平等,因此差别和不平等是公的结果,也就是公正。“我要公正”中所要求的是在公平的前提下证明和证实我自己的独特性,证明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同。公正所指向、所描述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也就是差异性或比较优势,或曰个体自由、个人主义。
仁爱是公平的本体论之另一重要许诺。以公平为前提和基础的“选贤与能”中所隐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之一是差等的爱,也就是“选”和“与”中对个体间差异的证实、证明。以“天下为公”为前提、以“选贤与能”为基础的儒学差等的仁爱精神与原则不是歧视、不是偏见,而是公平、公正与平等的现实化与情感化。
公平的本体论许诺的核心精神是一致性,即孔子所言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一致性。公平不仅是儒学道德伦理的基础与大前提,而且也是其首要的与无所不在的初始原则。例如儒学中庸的前提与基础是天命,而天命就是大道、是公平。因此,在儒学中公平不仅应是宏观政策的基础,更应是一生“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的初始原则。


浏览完整试题 (杨国利《简论儒家生命伦理学“四原则”》,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
A.儒学视“大道”为客观现实与事实,为人人可见的开放事实,决定自然物的存在。
B.公平、平等所描述的关系虽然有一对多和一对一之分,但是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C.第一段中连续引用了三部儒家经典中的论述,论证了“大道”的本性与本体是“公”。
D.承认差别和不平等,追求个体价值、个体自由、个人主义不违背“天下为公”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引经据典,使自己的论述言之有据,不但增强了说服力,还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
B.文章阐述公平的内容之一“平等”时,先采用道理论证,然后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两处引用《礼记》,一处是论述中国早有公平的记录,一处是论述公平的重要性。
D.文章以“公平”为核心话题,先做概念界定,然后从不同角度逐层递进,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学思想中的“公平”有内在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属性,即有“公”所以才有“平”。
B.如果“我要公正”的要求得以实现,就意味着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不平等。
C.摒弃歧视与偏见,尊重个体间的差异,这正是儒学差等的仁爱精神的可贵的一面。
D.公平的核心精神即为孔子思想中包含的一致性,由此可知我国公平传统的古老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可再生新能源,平均每40分钟的太阳能,可以让全球用上整整一年,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发电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它有太阳能光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两种。中国最早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是南京玻纤院春辉公司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合作的,位于南京江宁区,于2005年建成并发电成功,之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一直相当显著。长久以来美国、日本、印度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领头羊,但根据统计,去年全球约有45%的新建太阳能装置都在中国落成,中国庞大的太阳能市场形成了太阳能发电的强大驱动力之一。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估计,全球新能源领域的810万个就业岗位,有350万个是在中国创造的。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利润达到74.1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7.20%,202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利润将达到262.6亿元。
中国能源公司对太阳能的发展马不停蹄。熊猫绿色能源集团计划沿“一带一路”建立100座发电厂,从高处俯瞰,发电厂外观是只熊猫,使用深色水晶硅及浅色薄膜式太阳能电池组成。兴建熊猫造型发电厂的目的是唤起年轻族群对于清洁能源的认同,目前第一座50兆瓦的熊猫发电厂已经在山西大同建成,山西大同这座传统的中国“煤都”正向“新能源之都”转型。
(摘自2018年3月30日“搜狐网”《太阳能发电,中国全球第一》)
材料二:
目前中国是最大太阳能发电场的所在地,而相应技术似乎将改变全球的能源发展规划。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位于中国的腾格里沙漠,发电量超过1500兆瓦。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6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中国制造的。因此,确保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高需求对中国有着明确的经济利益。不难理解,中国北部和西北部阳光普照的广袤平原变成了巨大太阳能发电场的所在地。那里有很多空间来建造它们,但中国不仅如此简单想问题,在高原地区,一个非同寻常的项目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地网加热,地网的设计目的是融化永久冻土,这样树木就能在土地上生长,将有步骤地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但如果巨型太阳能电场继续建设下去,在未来几十年里,人们需要解决目前经常被忽视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板的浪费。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只能使用30年左右,之后就必须被拆散。因为它们含有像硫酸这样的有害化学物质,也很难进行回收。预计从2040年左右起,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废料将会出现激增,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处理这些废料。也许,问题不像核废料那么严重,但在确保大规模太阳能真正成为一项“绿色”技术时,这是又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
(摘自2019年7月8日《网易科技报》,孙博《中国太阳能发电崛起,或改变世界能源发展》)
材料三: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路书军26日在2020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说,201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光热发电装机中的占比过半,在全球光热发电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继续提升,太阳能热发电已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产业。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于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已经在国家层面进行了示范验证,下一步要继续探索降低成本的路径。
(摘自孙睿《太阳能热发电已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优势产业》)
4.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新能源,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属于太阳能发电。
B.太阳能发电技术一直是美国、日本、印度领先,如今我国已经全面领先。
C.目前中国太阳能发电崛起,相应技术将有可能改变全球的能源发展规划。
D.目前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含有像硫酸一样的有害化学物质,难以进行回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京玻纤院春辉公司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这表明中国借鉴了他国的先进技术。
B.熊猫发电厂在山西大同建成,中国“煤都”朝“新能源之都”转型,这表明在中国,传统能源正在逐步被清洁能源所取代。
C.随着太阳能电场的增加,太阳能电池板废料将会出现激增,这将考验着我国处理这些废料的能力,也决定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未来。
D.2019年,太阳能热发电已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产业,这不仅增加我国的经济收入,还带给相关国家绿色能源。


展开余下试题6.我国在推广太阳能发电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活着的仪式
王溱
听说相亲对象是位诗人时,我脑子里快速涌现出很多关于诗人的负面形象:贫困潦倒,愤世嫉俗……
不过我还是答应见见——这人长得太帅了,你看那照片,匀称的倒三角体形,脸部线条像用炭笔勾勒出来的,这简直就是中国版贝克汉姆嘛。
约定的那一天很快到来,诗人从照片里走了出来。他给我看他拍摄过的照片,或雄山峻岭,或一江春水,或落叶飘忽,都是他去过的地方;他给我描述他与美景的对话,那些对话使他诗情满溢;然后他把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开始吟诗了。
我窃喜,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穷光蛋嘛!你听,那些词从他嘴里迸出来,在我耳边一圈,两圈,我轻飘飘地就把自己塞入那些诗和画的意境中了。
我开始憧憬跟着他游山玩水拍照作诗的生活。然而每次我在微信里跟他提出见面,他都会以各种借口岔开话题,或者干脆打开语音功能吟起诗来。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都活在他的诗中了。
熬过几十个不能自拔的夜晚后,我决定去找他。我没有他确切的地址,只能天天到他所在的那个区去轧马路,一边走一边在脑中想象着:偶遇那一刻,他会吟出怎样一首令人惊喜的诗?
我忘了,马路可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一辆大货车在距离我不到半米的地方刹停,扬起满脸灰。
货车司机噌噌下了车,张口就道:“不要命呀!”
我抬头一看,乱糟糟的胡须,发黄的T恤上沾着各种污渍,裤子被灰尘泼出奇怪的图案,大皮鞋已辨不清颜色,以致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认出来,是诗人!
他也认出我来了,有些发慌,用最快的速度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拉拉衣角,脸向斜四十五度一仰,又摆出了诗人的姿态。
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愤愤地问:“你到底是货车司机还是诗人?”
他一字一顿,说了一句诗一样的话:“开车,我活着的方式;诗,我活着的仪式。”
“活着还有仪式?”我惊讶地问。
“当然有!”他指了指副驾驶位说,“上车,我带你去看看。”
车子开得很慢,他一路沉默,始终保持着那个半仰着头的姿态,腰绷得笔挺,双手优雅地左右扭动着方向盘。若不是那身装扮,他还真像个优雅的指挥家。后面的车喇叭震天,有人伸出头来骂:“你丫散步哪?!”
他置若罔闻,缓缓开了口说:“生活,不易。”
他叹了口气说:“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
“然后我的生活就只剩下骂了。”
“那又怎样?”我问。
“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他说。
我开始觉得他脑子不太正常了,我扒拉着车门把手,颤抖地说:“停,停车”
他没有停,继续说着:“为了安抚生活,我决定给它举行个仪式。”
“什么仪式?”我问。
“写诗呀!仪式的地点是很讲究的,你看,必须是最纯净的场所,不被浮躁的人类所污染的。”
我想起了他相机里的照片,问:“所以你就到处去旅游?”
“干嘛要去旅游?”他奇怪地看着我说,“我开着车,每天都在旅游。”
“快看快看,夕阳!”他兴奋地指着前方说。
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开始吟诗:“落日!红了脸,躲起来,它要躲起来……”
不躲才怪!我趁机跳下了车,头也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
“神经病!”这是我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几个月后,我如愿跟一个算是事业有成的相亲对象结了婚。婚后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我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这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大娃捣蛋,二娃哭闹,锅里的菜烧焦了,我蓬头垢面,呵斥着大娃,哄着二娃。当我手忙脚乱地解开二娃的尿裤,被一泡温润的童子尿喷得满脸都是的时候,忽然,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19期,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我”骂他“神经病”,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
B. 文章多次写到“诗人”“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这个细节,突出了一个卑微困窘的货车司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自尊与倔强。
C. 小说中的“我”在与“诗人”相亲前、相亲时、相亲后、马路相遇,直到“我”做了母亲后,心理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D. 小说以“我”视角,采用抑扬结合的艺术手,使“诗人的形象”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掀起波澜,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8. 请从不同角度赏析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6分)
9. “诗”是本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B. 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C. 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D. 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字,又称“表字”,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古人称呼他人时一般称字,如杜子美(杜甫),还可称官名如王右军(王羲之),称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等,也可兼称,《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展开余下试题B. 婚,指婚姻关系。古代的婚姻,讲究六礼,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道手续。亲家之间,女方之父叫“婚”,男方之父叫“姻”;《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此处“婚姻”就是指刘项两家结成儿女亲家。
C. 太祖,庙号。一般开国皇帝称为“高祖”或“太祖”,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祖有“祖宗”之义,《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此处“既祖”就是指荆轲临行前祭祀祖先。
D.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若名的赋有王粲的《登楼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粲出身名门。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大将军何进想让他父亲王谦做自己的女婿,王谦没有答应。
B. 王粲少有才名。他很受当时位尊权重、才学出色的蔡邕的赏识,听说王粲来访,蔡邕急忙去迎接,把鞋子都穿倒了,还表示会把家里的书籍都送给王粲。
C. 王粲怀才不遇。他起先没有接受司徒与朝廷的征召;投靠刘表,又因其貌不扬而不受重视;后归附曹操,认为袁绍喜爱贤才却不任用、刘表拥有贤才却任用不当。
D. 王粲博闻强记。他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路边刚读过的碑文,可以复原先前的棋局;他还擅长计算,能提笔成文,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13.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2)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黄头郎①
李贺
黄头郎,捞拢②去不归。南浦③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④,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⑤,石云湿黄葛。
沙上靡芜花,秋风已先发。好持扫罗荐⑥,香出鸳鸯热。
【注】①黄头郎:押运管理船运的下级官吏。②捞拢:摇船荡桨。③南浦:南面的水边。古人送别之地的习称。④湘娥:湘妃。即舜帝二妃娥皇与女英。佩:系在腰间的玉饰。⑤青门:曲调名。一说是长安城东南的城门。⑥罗荐:用丝罗做的垫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开头两句中,“捞拢”一词暗含了造成夫妻分离、家人不能团聚的原因,“去不归”表面上是叙述,其中却包含着妻子的幽怨之情。
B. “南浦”两句,写送别丈夫的水边,一支荷花,影影绰绰,那红色显得那样的哀愁,独自低垂着头。这里是写荷花,但更是写人。
C. 暮云升起,沾湿葛藤,秋风中,沙上靡芜花开,少妇想到要把罗荐打扫好,在鸳鸯炉上点燃香料,让丈夫 一到家就感受温暖芳香。
D. 全诗由“思念”和“盼归”两部分组成,前后呼应,语言悲壮慷慨,境界哀怨婉转,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中的思妇怀人这一主题。
15.诗中“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析这两句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荀子·劝学》中两句“ , ”以“行路”为喻表达了类似的道理。
(2)苏轼《赤壁赋》“ , ”两句化用《楚辞》“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抒发了作者思“美人”而不得的怅惘之情。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此番情景可引用王湾《次北固山下》“ , ”两句来形容。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 ),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 。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 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 。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 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B. 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C. 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 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 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 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臆想、娱乐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 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求全责备 横加指责
B. 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求全责备 颐指气使
C. 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吹毛求疵 颐指气使
D. 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吹毛求疵 横加指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学者研究,传统的丝绸之路全长近七千公里,① :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到达地中海及沿岸国家,以罗马为终点。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之中,② ,当然还有瓷器、茶叶及其他物品。游牧民族或部落的商旅沿着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活动,各国士兵、政要、外交家等沿着丝绸之路进行政治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后来的丝绸之路 ③ ,它还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长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