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 A. 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 B. 电子媒介时代,世界被符号化,人们仅仅借助抽象符号来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C. 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被称为“第二课堂”,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 D. 针对新媒体带来的问题,材料一认为需要妥善处理,而材料三重点从提高大众自身素养方面给出了建议。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的优点是能够建立一种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和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B. 人们可能为自己创造出的新技术所控制,这是“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导致的。 C. 有了发声渠道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因此要提高表达质量,使之成为优秀资源。 D. 信息时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深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是商品营销的手段。 6.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体现具有“媒介素养”的一项是(3分) A.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针对喝白酒、抽香烟能预防病毒的说法,有人查看其发布渠道,发现是朋友圈传播,再向医生求证,知道是假的。 B. 某位青年学生的手机中安装《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知网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乎等智能软件,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 C. 有人曾用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发现这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读书和学习时主动关机。 D. “小猪佩奇”卡通形象备受儿童喜欢,有人进一步改编,如塑造小猪佩奇纹身、怪异发型等,一些家长及时屏蔽这种卡通形象。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 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其辞为方言鄙语 鄙:轻视 B. 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訾謷:攻讦,诋毁 C. 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观:欣赏 D. 因书而归之 归:赠给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而诋他人之不能知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 /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D. 因出以示余 /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3分) A. 一日黄鹂来 / 为数啭百 / 鸟皆喑已 / 而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 / 鸣如故 B. 一日 / 黄鹂来 / 为数啭 / 百鸟皆喑 / 已而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鸣如故 C. 一日黄鹂 / 来为数啭百鸟皆喑 / 已而争 / 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 / 鸣如故 D. 一日 / 黄鹂来 / 为数啭百 / 鸟皆喑已而 / 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鸣如故 10.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3分) ① 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 ② 僻事以为奥 ③ 奇字以为古 ④ 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 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 ⑥ 吾以待之后也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 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 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