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 ① 。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 ② 。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3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借代、排比、比拟 B.比喻、排比、拟人 C.排比、比喻、夸张 D.借代、夸张、比喻 3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十分肥美,十分舒适,十分宜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答:
3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① 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_,民宿应以创新的姿态________,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展开余下试题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一家民宿,如果只有________的外表,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 3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美轮美奂 急功近利 B.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五光十色 饮鸩止渴 C.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五光十色 急功近利 D.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美轮美奂 饮鸩止渴 3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七 、写作(57 分) 3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教学效果引发质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自律问题。最近,一款神奇的作业灯登场了。它有两个摄像头,一个紧盯着孩子的作业本,另一个可以盯着孩子的面部表情。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孩子敢把“鸟”写成“乌”,家长哪怕在千里之外,仍能大喝一声。孩子若想愣神儿,没门儿;想揉揉眼睛玩玩笔,一句“集中注意力”保准会扔过来。可以理解,这款产品能给一些因为工作和生活远离孩子的家长提供慧眼,实现远程陪伴。不过,它也给家长增添了利器,不仅盯着人,也能盯着所有的小动作,包括指尖、眼神。 对此,某班将以“神奇的作业灯是否该关掉”为辩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请你以“正方:作业神灯应当关闭”或“反方:作业神灯不应当关闭”的“一辩”的身份拟写一篇破立结合的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说理充分,论辩有力;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面一流,引证丰富;不规范涂改三处以上,最高分不超过本题及格线;900 字。 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解析:选 A A 项,岸:高。 2.解析:选 B A 项,“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C 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D 项,“西”名词作动词,向西去。 3.解析:选 C 大块:大自然。 4.解析:选 B 根据语境,B 项中的“以”应该是表凭借的介词,相当于“用”“靠”,其他三项均理解正确。 5.解析:选 B A 项,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 项,春天;C 项,走投无路,陷入困境/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 项,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也泛指著作。 6.解析:选 A A 项,“比”,等到。 7.解析:选 A A 项,为状语后置句。 8.解析:选 A 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A 项是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B 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9.解析:选 C C 项,“归宁”,妻子回娘家省亲。 10 解析:选 D D 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A、B、C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11.解析:选 D D 项,两个“凡”都是“共”。A 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B 项,已而,然后/已经。C 项,介词,在/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地点,到。 12.解析:选 A A 项与题干中句子均为省略句。B 项为判断句。C、D 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13.解析:选 B B 项,“置”,放在一边不管。“过”,过多。 14.解析:选 D 句中的“诞膺灵命”指承受天命。“灵命”是前句的宾语,应与前句连在一起。排除 A、B 两项。“非时行戮”指违背时令进行杀戮。“非时”是“行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原地区的古称,后泛指中华民族。古代对少数民族则称蛮、夷、戎、狄。 15.解析:选 A A 项解说错误,寡人是帝王自己的谦称,不是尊称。 16.解析:选 D “彭出传舍迎之”句意完整;“之”作“迎”的宾语,代指“宇文纯”,故在“之”后应该断开;“纯有疑色”就是崔彭观察到的内容,作“察”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 B、C 两项。“将宣诏”意为将要宣读诏令,句意完整;而“可下马”的主语应是“王”,故应在“王”前断开。据此可排除 A 项。选 D。 17.解析:选 A A 项,《道德经》是老子所作,乃道家经典。 18.解析:选 A 根据文中最后一段“炀帝即位”,应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崔彭为大将军,而非高祖。 19.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关键词:“诈”,假装,欺骗;“止”,停留,住;“传舍”,驿站。关键词各 1 分,句意 1 分) 20 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关键词:“当上”,值班;“绝”,超过;“颇”,稍微。关键词各 1 分,句意 1 分) 21.参考答案:①崔彭担心宇文纯不听从征召,故假装生病停留在驿站,打算用计谋抓住宇文纯;②崔彭害怕宇文纯羁押自己和随从,在齐州聚众发生叛乱。 参考译文: 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