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24  2021-05-0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4]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不仅是为了规范、约束,更是为了推动我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塑造着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中国民法典在编篡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深刻的社会变迁,并在多个方面予以回应。也正因此,中国民法典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部标志性民法典,将在世界民法典编篡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无纸化”“电子化”模式普及,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民法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比如,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签订电子合同时,什么时候可以被认定为订立了一个合同?网络上哪些行为被视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要约,哪些被视为承诺?以在线方式交付标的物,在什么时间节点被认为完成交付?这些问题在民法典中都能我到法律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法典为线上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律规则,将有效降低线上交易的制度性成本,助力电子商务等业态的发展。
互联网也催生了平台经济的兴起,许多互联网平台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枢纽作用。面对平台这种新型市场主体,民法典给予了足够关注。在2009年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中,只有一个条文涉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而在民法典中,则发展出相对完备的平台责任条款群,包括广为人知的“通知删除规则”,也被更加详细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取代。民法典中的平台责任条款搭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围绕平台产生的各类权益侵害,都可在这一制度框架下获得救济,平台经济也必将借此驶上更加规范、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时代,人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在线化”,使得人格权、财产权等呈现出新的特征、新的变化。比如,每一位网民都可能拥有的网名,成为人的社会性人格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民法典因此将网名纳入保护范围。对于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财产现象,民法典富有创见地将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设定为一个立法层面上的概念。可以期待,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民法典相关规定为基础,有望发展出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财产法体系。
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加大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也是民法典的一个重点和亮点。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个全球性问题,很多国家通过制定单独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来回应这一需求,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立法安排。即便如此,我国民法典仍然从民法的角度,对作为个体私人法益性质的个人信息法益给予了充分关注。可以说,伴随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我国在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将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民法典所展现的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密切相关。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不仅是为了规范、约束,更是为了推动我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随着民法典的施行,一个稳定、可预期的法律制度环境将日趋完善,中国的数字化、信息化脚步将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薛军《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民法典(新论)》]
材料二: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
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以“民”命名,说明民法典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此次民法典草案亮点很多,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法典对私权充分保障,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人格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均受到民法典的保护。为避免列举权利不完整,并为未来社会发展不断创设的新的人格权益提供保护,人格权编还确认了对人格权益保护的兜底条款。针对他人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侵扰个人私生活安宁的行为,专门在隐私权部分规定了此种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并明确将个人私生活安宁规定在隐私权之中,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禁止非法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禁止非法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这些规则既有力回应了个人隐私遭受侵扰的现实问题,又为保障社会生活安定有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人格权编专门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正面确权的基础上,对合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作出了规定。此外,针对网络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侵权现象,民法典积极应对,构建了预防与救济一体的制度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民法典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因此,中国民法典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部标志性民法典。
B.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会有网名,民法典将网名纳入保护范围后,每一位网民都可以任意选取自己的网名。
C.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财产法体系可能会在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出现。
D.民法典对私权做了充分的保障,所以我们在网上随意搜索别人的名字其实是一种网络侵权行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法典颁布实施以后,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者签订电子合同更加安全可靠。
B.有了民法典,个人信息的保护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露。
C.在宾馆客房安装摄像头拍摄房客活动是非法拍摄,这一现象将受到民法典的约束。
D.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是民法典的一个亮点,民法典的命名也体现了这一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没有侵犯公民隐私权行为的一项是(3分)( )
A.王女士把自己在宾馆住宿的照片晒在微信朋友圈。
B.李某经常站在自家阳台偷看对面房间的动静。
C.张某经常收到一些广告邮件。
D.一男子涉嫌偷盗电线,被市民戴白帽示众。
4.民法典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说明。(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太 阳 鸟
苏景文
“我看见红色的鸟了……像火苗一样。”刘文俊后脑勺离开了担架,努力抬了起来,要往前探望,但是力气用完了,后脑勺又放回担架上。
“不可能。”跟在担架侧旁的女同学文敏说,“不可能,现在天气这么冷,哪里可能有什么鸟啊,都躲窝里了。文俊,你是发烧都烧糊涂了啊。”她顺手拉了拉盖在刘文俊身上的被子,好让盖实点。
“真的,我不骗人。”刘文俊坚持说,“我听到了鸟的鸣叫……好听极了。”
文敏摸摸刘文俊的额头,说:“不是很烧了啊,已经退了很多,不至于说胡话呀。文俊,那你说说,鸟是什么样子的?”
“这么小。”刘文俊从被子里伸出手,抬手示意鸟的大小,可是已经没有了力气,手抬到一半,放弃了,继续用微弱的声音说:“……色彩很艳丽,像一团火苗在燃烧……它们站在花丛中,红色的花丛中……婉转啼鸣。不是一只啊,有好多!……哦,我想起来了……那是太阳鸟。”
天空传来刺耳的嗡嗡声。
“同学们!同学们!隐蔽隐蔽!”国文老师张志炫回头大声喊,“日寇飞机!”
同学们慌慌张张地往路边的林子里钻。
抬前手的同学张志良赶忙往林子里走,走得急,路边又是坡地,不平,脚步有些跌跌撞撞。班长谢润发忙喊:“志良,小心,志良,小心,稳住稳住!”
话还没说完,张志良“啪”一声往前扑,跌倒了,担架也往前摔,一部分压在了他身上。还好,谢润发强壮,死命稳住,担架才没有侧翻。担架跌落的重力几乎把谢润发的手腕扯到脱臼。
旁边的同学赶紧过来,帮忙抬起压在张志良身上的担架,扶正刘文俊,和谢润发一起把担架抬进林子,另一些同学扶起张志良,踉踉跄跄地走进林子。
放好担架,谢润发过来问:“志良,伤了没有。”志良伸手掌给班长看,手掌上有多条血痕,又卷起裤腿,膝盖上也有磕伤的痕迹。
张志良笑着说:“还好,没伤到筋骨,班长,只是可能要换一个人来抬了。”
班长谢润发刚要说什么,国文老师张志炫弯着腰,快速走过来,说:“润发,校长找各班骨干开会。你跟我来。”
在一棵巨大、伞形的大树下,校长正在说:“日寇的飞机天天都在上空徘徊,有消息说其他学校的学生已经被炸了,伤忘情况尚不清楚。看来咱们学校不能走大道了,必须走小路。但走小路,增添了行军的困难,希望大家做好准备。大家要有信心,能克服一切困难!
谢润发抬头,眼光从树叶缝隙里穿过,望着天空。已经有了一些云,没有了飞机。校长说:日寇飞机已经走了,大家马上行动。
谢润发和国文教员张志炫回到班里,动员大家继续赶路。
张志炫说:“同学们,大家加把劲,希望就在前面,都站起来,跟着大部队,不要掉队了。”大家答应着,起身,开始跟上大部队,向林子深处出发。


展开余下试题“班长,是不是要改道了?”刘文俊问道,他的头尽量往后仰,希望眼睛看到班长的脸,但他只看到班长的方下巴,和下巴上吊坠着的亮晶晶的汗珠。
“是。”谢润发说。一颗汗珠坠落,砸在刘文俊的额头上炸裂开了,溅起了一朵小小的透明的花。
林子深处应该更多鸟了。刘文俊喃喃地说:“可以看见好多太阳鸟……它们立在好多红花的枝头上,婉转啼鸣,美妙极了。班长,你喜欢太阳鸟吗?”
班长说:“我喜欢。”
小路越来越难走了。校长命令全体休息,生火做饭,为了防寒,通知同学们多生几堆火,注意保暖,轮流警戒。天飘起来小雨,还好树林茂密,为同学们遮挡了不少雨水,即使淋湿一点,也很快就被烤干了。
天亮之前,雨停了。
天亮后,大家继续出发,休息了一晚,体力恢复了不少。教员们鼓舞大家:“翻过这个山坳,很快就到了新学校。”大家精神大振,脚步加快了许多。
“哦——快看!快看!”大家欢呼后,脚步停下来,静了下来。
“太阳鸟!太阳鸟!”文敏惊呼,声音里全是喜悦。
刘文俊从担架上支起了身体,极目往前张望:前面一片平整的山窝,万道晨曦照耀着一片红梅花海,好多太阳鸟在花间唱歌跳跃,像无数火苗在燃烧。
刘文俊双眼放光,情绪激动地说:“班长,班长,太阳鸟,太阳鸟,好多太阳鸟!”
班长低沉的声音说:“是,太阳鸟,好多太阳鸟。”
刘文俊感觉身体内有了力气在激荡……
文本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成为《太阳鸟》的叙事语境,不难看出镜头特写和片段性呈现是本文的叙事机制。全篇细节铺陈和镜头的拉近拉远将师生长途跋涉的局部尽显读者眼底。
小说中,太阳鸟的象征意味浓郁。“太阳鸟喜欢在雨后天晴的红色花丛中歌唱跳跃。看起来像火苗在跳跃。”这句话在小说中两次出现,事实上,全文中太阳鸟无处不在,小说从头便是“我看见太阳鸟了……像火苗一样”到“我”躺在担架上“看见”太阳鸟。太阳鸟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让师生不离不弃、相互照顾、相互体恤,甚至舍生忘死。这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小说有些细节在不经意间闪现出诗情,也是小说打动人的地方。
[注]苏景文,获第三届深圳红棉文学奖佳作奖(小说组),入选中国作家网2019年精品文选集《灯盏》,获第五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奖(长篇小说),《太阳鸟》于2020年10月发表于中国作家网。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抓住刘文俊的动作和说话的状态刻画了他受伤后虚弱的样子,从侧面表现了日寇的残忍,战争的残酷。
B.文敏、张志良、谢润发等是文本刻面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中适露出战争时期青年的热血、担当和情深义重。
C.国文教员张志炫和校长带领学生在战火纷飞中撤离,他们对学生负责,教导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是学生的精神导师。
D.文本结尾,刘文俊之所以“感觉身体内有了力气在激荡”主要因为“太阳鸟”的出现证明了他前面看到“太阳鸟”并非幻觉。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般写了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情节,通过片段性的镜头展现故事的发展,这也是本小说的特色之一。
B.文本一创作于和平时代,通过对群像的描绘,展现了战争时期学校艰难的生存状态,给人启示,让人警醒。
C.文本一中的“太阳鸟”和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都有象征的意义,都承载着作者想要赞美的精神品质。
D.文本二介绍了《太阳鸟》的创作背景、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简介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鸟》这篇小说。
8.本篇小说“太阳鸟”形象突出,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它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9.文本二中提到“小说有些细节在不经意间闪现出诗情”,请分析小说中哪些细节闪现了诗情以及这些诗情描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何敬容,字国礼。梁天监中,为建安内史,清公有美绩,吏人称之。累迁吏部尚书,铨序明审,号为称职。出为吴郡太守,为政勤恤人隐,辩讼如神,视事四年,政为天下第一。吏人诣阙请树碑,诏许之。敬容身长八尺,白晰美须眉,性矜庄,衣冠鲜丽。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敬容重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敬容久处台阁,详悉晋魏以来旧事,且聪明识达,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职隆任重,专预机密。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中大同元年三月,武帝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敬容请预听,敕许之。起为金紫光禄大夫,未拜,又加侍中。二年,侯景袭建业,敬容自府移家台内。初,景涡阳退败,未得审实,传者乃云其将暴显反,景身与众并没。朝廷以为忧。敬容寻见东宫简文,简文谓曰:“淮北始更有信,侯景定得身免。”敬容曰:“得景遂死,深是朝廷之福。”简文失色,问其故,对曰:“景翻覆叛臣,终当乱国。”是年,简文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氏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遂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何氏自晋司空充、宋司空尚之奉佛教,并建立塔寺,至敬容又含宅东为伽蓝。
及敬容免职出宅,止有常用器物及囊衣而已,竟无余财货,时亦以此称之。
(节选自《南史·何敬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B.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C.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D.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调动以及户籍、赋税等事务。
B.阙,文中指朝廷。原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
C.武帝,谧号。以“武帝”为谧号常指这个皇帝生前成就主要是依靠武功而取得的。
D.《老》《庄》,也称为《老子》《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两部代表作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敬容治政有方,赢得百姓称赞。他任吴郡太守时,能怜惜民众痛苦,审理案件如神,任职四年,政绩为天下第一,吏人都请求为他树碑。
B.何敬容勤于政事,熟悉典章制度。他勤于政事,一大早就开始处理政务,天色晚了也不停止,久处台阁,详细地知道晋魏以来的典章制度。
C.何敬容深受信任,得到皇帝器重。皇帝让他独自参与机密之事;武帝要他听讲《金字三慧经》,授其金紫光禄大夫,还未授予又加侍中之职。
D.何敬容勤俭节约,家中没有余财。何敬容因免职搬出原宅时,他只有常用器物及所穿的衣服,没有多余的财物,他因此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4分)
(2)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4分)


展开余下试题14.太子召见何敬容,两人在谈及侯景之事时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①
张 说
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
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②。
密亲仕燕冀③,连年迩寇雠④。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⑤。
【注】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②牡、龙:皆指马。③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④雠:即“仇”。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
B.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蹰”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
C.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
D.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
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们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3)《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______”,即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了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于我来讲是陌生的。( ),就是四川北路。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留下了这条路,而其中鲁迅先生最难抹去。
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有一处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
B.在记忆中仿佛是熟知的,有一处地方
C.有一处地方,在记忆中
D.但在记忆中熟知一处地方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 ① 。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 ② 。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 ③ ,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岁月,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祖国,让青春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2020年,战疫、抗洪、脱贫,问天、探月、潜海……哪一项没有青年一代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让我们赞叹90后、00后青年们的精神。是啊,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正是一代代的青春之歌,才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阅读材料后,相信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新青年的你,肯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吧。那么,你会以怎样的“青春之歌”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学校拟“以青春之名,唱响春天故事”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向参与2020年“战疫、抗洪、脱贫,问天、探月、潜海……”任一活动中的青年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因果关系不当,材料一第二段“也正因此”中的“此”是指“中国民法典在编篡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深刻的社会变迁,并在多个方面予以回应”,并非指“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B项,“每个人都会有网名”“每一位网民都可以任意选取自己的网名”分析错误,原文是“每一位网民都可能拥有的网名”,并非每个人一定都会有,选取自己的网名也应合法合规。D项,根据材料二“针对网络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侵权现象,民法典积极应对,构建了预防与救济一体的制度体系”,“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侵权行为,但“人肉搜索”不等于“在网上随意搜索别人的名字”。
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露”无中生有。
3.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B项为非法窥视他人的住宅。C项属于垃圾邮件侵扰个人私生活安宁的行为。D项为侵犯嫌疑人的人格权。
4.①集我国民事法律之大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法典”“民”命名;②坚持法治原则,纳入法典的规则都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③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④充分保障私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本题先要筛选材料内容,找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再进行评分参考: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先总述,指出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的重要意义;②然后从几个角度分析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及亮点等;③最后再次总结强调,并展望民法典施行的美好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邢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