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8 2021-05-06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年春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一年第4次阶段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牧文化是从事游牧生产的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一种以自然环境(草原)和生产方式(放养畜群)、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为基本条件的地域性文化,包括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北方游牧文化则是指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和西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北方草原上的族群,唐以前是匈奴族,唐以后是蒙古族。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不建城市,不从事农业生产,社会结构松散;与畜牧一同转移,牧养着多种牲畜,“逐水草迁徙”;善于骑射,崇尚英雄;以肉、乳为食,衣动物皮毛。与中原汉族相比,北方游牧民族规矩少、约束少、思想负担少、行政限制少,所以行动起来及时自如,效率高。
《汉书·匈奴传》又说:“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汉代主要是指匈奴;汉以后,“胡”成为中原汉民族对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统称。“胡人”既自诩“天之骄子”,当然不会制定“小礼”,更不会用“小礼”作茧自缚、自寻烦恼。其实,这正是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共同特点。
可以看出,虽然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都是建立在各自地理形态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文化,但与固守土地、男耕女织、讲求人际关系的农耕文化不同,游牧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畜群、草场、牧人构成了游牧的基本条件。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不断地游动、迁徙,与严峻的生存环境抗争,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豪侠尚武的精神,粗犷豪放、坚韧顽强的民族个性。
以唐诗而论,盛唐诗是唐诗繁荣的顶峰,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水平,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美学特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与美学的典范。文学史家所称的“盛唐气象”让后人追慕不已。盛唐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充满阳刚之气,既与盛唐强大的国力、广阔统一的疆土、开放的文化政策有关,也与盛唐人尚“胡”,即普遍主动接受来自以游牧为主的北方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在历代王朝中,唐朝与外族接触最为频繁,接受外来影响最为显著,是秦汉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此,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北方游牧文化对唐诗的题材、风格、审美取向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北方游牧文化扩大了唐人的视野,培养了唐人的英雄主义情怀,为唐诗提供了大量鲜活的题材,空前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内容。
(摘编自高建新《北方游牧文化浸染下的唐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匈奴族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居住在草原上,以肉、乳为食,不从事农业生产,生活习俗与中原汉族有很大不同。
B.北方游牧民族不会制定“小礼”,更不会用“小礼”自缚,因而受到束缚少,思想负担轻,行动也及时自如,效率极高。
C.“胡”在不同时代所指称的对象不同:汉代主要是指匈奴,如《汉书》中以“天之骄子”自诩的“胡”,汉代以后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
D.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所以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地游动、迁徙,在与严峻的生存环境抗争过程中,形成了强健的体魄,养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牧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创造者是从事游牧生产的人们,其基本条件为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B.文章引用《汉书·匈奴传》,旨在论证北方游牧民族规矩少,不会用“小礼”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C.文章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进行对比,论证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不同,它与地域关系密切,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D.文章围绕游牧文化展开,在介绍了游牧文化的特点后,论述了游牧文化对唐人和唐诗的深刻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盛唐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充满阳刚之气,有着独特鲜明的美学特质,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B.盛唐人崇尚北方游牧文化,普遍主动地接受其影响,这是促进盛唐诗歌繁荣、成就“盛唐气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C.北方游牧文化扩大唐人视野,培养唐人情怀,深刻影响着唐诗的题材、风格、审美取向等,这是近代学者的共识。
D.唐人通过对北方游牧文化的借鉴、吸收和融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唐诗。因此,研究唐诗必须关注北方游牧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已建立肿瘤登记年报制度,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癌症患者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在加大癌症防治用药保障力度方面,我国已将临床急需的12种抗肿瘤新药纳入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针对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抗癌药进入医保只是第一步,对患者来说怎么尽快用上谈判药品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医保局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
2019年,我国将开展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抗癌药价格。国家医保局将以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为核心,做好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命救急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
(摘编自吴佳佳《今年将有更多救命救急药进医保》)
材料二:
今年国家医保局正在全力以赴抓紧改革现行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目录调整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按照医保基本的要求,重点考虑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这些药都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否则不可持续。所以对于经过专家严格审定、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总的来说,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优化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以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的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
谈及医保骗保问题,胡静林回应说,当前医保骗保问题严重,相当普遍。打击骗保是今年医保工作的头等大事。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目前,专项行动查处违规机构6.6万家,违规参保个人2.4万人,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还要持续发力,出重拳,打硬仗。要加大打击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治理;要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抽检、飞检的频率;要加大曝光力度。用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第三方力量。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监管,对医保系统内部参与骗保的不法分子严厉查处,绝不姑息。
(摘编自甘贝贝、王潇雨《让更多救命救急药进医保》)
材料三:
无论罕见病还是慢性病,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的疾病就是大病。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患者如能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就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利用医保机制来承担惠及更多患者的社会责任,发挥医保机制对全社会医学生态的科学导向作用,鼓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使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及其他相关制度合理衔接、联动。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组织专家遴选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完善进口政策,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的临时进口渠道。
对百姓而言,这是个极大利好。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摸索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要强化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办法,实现临床推荐、行业协会与企业申请相结合的遴选办法,尽快拉近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药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
当前,国家急需建立一个“做好药、得好报”的机制。未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应进一步扩大至更多领域,以实现“企业定时报批、医保定时评审、达到要求的定时更新”。随着我国激励创新药研发、便利新药上市等系列措施的稳步推进,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方能加快面世。
(摘编自陈芳、张泉《你关心的救命救急药加急进入医保目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建立肿瘤登记年报制度,我国已经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癌症患者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
B.让患者尽快用上谈判药品是保证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为此国家医保局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
C.医保目录调整能进能出,既可持续,又可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从而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的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
D.只要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强化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办法,就可以拉近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药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实施“三个加大”和“三个用好”,严厉查处参与骗保的不法分子,有利于持续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B.做好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可以更加优化医保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C.作为目前治疗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生物制剂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D.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及其他相关制度合理衔接、联动,将惠及更多患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6.怎样有效推进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及早惠及更多患者?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7.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良庖岁更刀,割也。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臣未之闻也。 D.若属皆且为所虏。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 D.依乎天理,批大郤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良庖岁更刀,割也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足之所履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
建兴中,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①祖纳雅相知重。纳好博弈,每谏止之。纳曰:“聊用忘忧耳。”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何必博弈而后忘忧哉”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道,力不足也。”乃上疏荐隐。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
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②。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年七十余,卒于家。
隐兄瑚,字处仲。少重武节,成都王颖举兵向洛,以为冠军参军,积功,累迁游击将军,与司隶满奋、河南尹周馥等俱屯大司马门,以卫宫掖。时上官已纵暴,瑚与奋等共谋除之,反为所害。
《晋书·列传五十二》
[注]①军谘祭酒涿郡:军谘祭酒是官名,涿郡是地名。②芜舛不伦:杂乱无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交势援 势援:后盾,这里指权贵
B.西都旧事多所谙究 谙究:熟悉、探究
C.旧事荡灭 荡灭:扫除、消灭,这里指失传
D.游宦四方 游宦:远离家乡周游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时上官已纵暴,瑚与奋等共谋除之,反为所害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2.下列对原文说明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建兴年间,王隐渡过长江来到江南,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的祖纳非常赏识看重他,王隐和他的谈话也可以直言不讳。
B.王隐认为晋代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加上时局不够太平,史事资料也多有丢失,但只要有志有才的人才能在著述史书方面有所建树的。
C.王隐认为祖纳成长于繁华的都市,并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官场经历,耳濡目染了诸多胜败兴衰之事,具备了著书立说的许多优越条件。
D.王隐继承父亲遗志,潜心修学,博闻强识,官至著书郎,后来虽遇挫折,但他依旧矢志不移,坚持著述,终成心血之作,成为一代知名的史学家。
13.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5分,共10分)
①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 起
善鼓云和②瑟,常闻帝子灵。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 ①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湘灵,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②云和:古山名。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堪称应试诗之典范。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两句诗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
C.“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D. 尾联写静景,以景结情。曲终人散,不见伊人,只剩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画面极其简净明丽、静谧美好,给人留下了回味悠长的广阔空间。
15.同样是写乐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在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1)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 , 。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 , 。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 。
(4)《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 ,毋吾以也。居则曰:‘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北京这个地方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有时候走在街头,擦肩而过的人往往在说着你所听不懂的话,它们或者柔软轻快,或者厚重朴直,或者明朗爽利。虽然有的方言听不懂,但是不同的腔调仿佛________着不同地域的气质风采。这在众多的方言小品节目中,在各地的地方戏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操着不同方言的人怎么________呢?这需要一种工具书来解释这些方言,这就要说到训诂学的另一门类——方言学。
西汉时期的扬雄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汇书——《方言》。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扬雄综合这些所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形成了《方言》一书。他发现了方言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来往交流较少,各地方言________;到了汉代,交通较之以前方便了,交流多了,原来的方言就变成了现在的同义词。而那些意思相同但发音不同的汉字,就是因为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在《方言》里我们看到,扬雄一方面汇集了各地不同的方言,( )。这不仅展现了汉语的________,也证明汉语的共同语正在形成。同时,《方言》也反映了社会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语言中了解汉代人的生活状况,比如衣服形制、身份地位等。
展开余下试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表达 沟通 截然不同 琳琅满目
B.负载 沟通 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
C.负载 勾通 截然不同 丰富多彩
D.表达 勾通 千差万别 琳琅满目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B.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扬雄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C.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D.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另一方面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B.同时,他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C.另一方面还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D.同时,也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2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分别以“《红楼梦》是……”、“曹雪芹是……”为开头的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
封建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被《红楼梦》深刻批判了。
①《红楼梦》是 ▲
②曹雪芹是 ▲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5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1年春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一年第4次阶段考
语文参考答案
1.C A.“匈奴族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合文意。原文为“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北方草原上的族群,唐以前是匈奴族,唐以后是蒙古族”。B.曲解文意,缺少修饰限定语“相对于中原汉族来说”,可从原文“与中原汉族相比,北方游牧民族规矩少、约束少、思想负担少、行政限制少”推断。D.强加因果。原文说“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不断地游动、迁徙,与严峻的生存环境抗争,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豪侠尚武的精神,粗犷豪放、坚韧顽强的民族个性”。
2.C “它与地域关系密切”有误,从原文“虽然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都是建立在各自地理形态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文化”和“但与固守土地……的农耕文化不同”中可知,农耕文化也与地域关系密切,这不是二者的不同点。可改为“虽然游牧文化与地域关系密切,但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3.C “扩大唐人视野,培养唐人情怀”不是近代学者的共识,而是作者对这一共识的阐释。
4.解析:选D D项,“只要……就……”错误。结合“要强化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办法,实现临床推荐、行业协会与企业申请相结合的遴选办法,尽快拉近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药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等分析可知,“只要……就……”表述绝对化。
5.解析:选C C项,“生物制剂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错误。结合“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患者如能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就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文是假设“患者如能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选项改为“能够”了。
6.参考答案:①不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命救急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②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救命救急的好药的价格。③严厉查处打击欺诈骗保的不法分子,保证好药能够惠及真正的患者。④激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便利新药上市。
7.【答案A】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被动句。
8.【答案C】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C项,古今同义,均为“没有礼貌,不用礼节对待”。D项,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9.【答案A】例句中,“兄”修饰“事”,是名词作状语;A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B项,“王”,使动用法,“让……称王”。C项,“履”,名词作动词,“踩、踏”。D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10.D(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11.A(A都表转折,却;B介词,因为;介词,把C介词,向;表被动D表被动;介词,替)
12.D(文章中并没有说王隐成为一代知名的史学家)
13.①古人逢遇良机,就以建功立业贯彻自己的主张;未遇良机,就以著书立说显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无论好运坏运都是不会困厄的。
②依序可读的,都是他父亲所撰写的;文体杂乱意思不好理解的,就是王隐的大作。
14.B B.“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有误。“冯夷”“楚客”的表现都突出了瑟音巨大的感染力。
15.答案 同:都是直接(正面)描写乐音及其变化。异:白诗两句主要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实写听到的琵琶声的婉转流利和滞塞难通;钱诗两句主要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
解析 这两句都是描写乐音的句子,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思考,而侧面描写乐音的手法主要考虑修辞手法。白诗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主要运用了
上一篇: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四川省仁寿一中北校区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南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