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31 2021-05-03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1]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变形记》(节选)课时作业
《变形记》(节选)课时作业
一、语言基础训练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字形的正误,并改正。
这也算得上是他奇特的方式,坐在桌子上居高邻下地跟职员们说话,而由于他的耳朵又背,大家必须走近他才行。眼下希望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我攒(cuán)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吧——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邻—临;攒(zǎn)。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序不当,“重建”与“改造”应互换位置。
3.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是葛雷特的话反而让母亲感到不安。走到一边,一眼看见印花墙纸上那个巨大的棕色斑点,她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意识到她看到的是格里高尔,__①__:“啊,天哪,啊,天哪!”随即便好像完全绝望似的张开双臂,一头栽倒在沙发榻上,不动弹了。“__②__”妹妹举起拳头,怒目闪闪地说。__③__
A.①便扯开轻微沙哑的嗓门喊道 ②你,格里高尔! ③这是自变形以来她直接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B.①便扯开轻微沙哑的嗓门喊道 ②格里高尔,你! ③这是自变形以来她直接对他说的一句话。
C.①便惊慌失措地喊道 ②你,格里高尔! ③这是自变形以来她直接对他说的一句话。
D.①便惊慌失措地喊道 ②格里高尔,你! ③这是自变形以来她直接对他说的一句话。
答案 A
解析 ①处是母亲还未回过神来意识到看到的是儿子,所以不应“惊慌失措”,②处把“你”放前,直接表现出妹妹的愤怒和不尊重,③处“一句话”和“第一句话”不一样,后者强调话语的“第一”,表现妹妹的无情。
4.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
①《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小说。
②荒诞派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③卡夫卡认为《变形记》的创作动机是要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
(1)《变形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夫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部以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为创作动机的西方现代小说。
(2)(卡夫卡是)以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为创作动机的西方现代小说《变形记》的作者。
5.结合后面的情节及《变形记》反映的主题,写一段简要评论,表明你的观点。
后面的情节:看到格里高尔异变成甲虫后,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最后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抛弃了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又饿又病,在绝望中死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答案 示例:格里高尔异变前后关心家庭、怀念亲人,但是他的亲人无动于衷,把异变后的他视为累赘,最终无情地抛弃了他。小说以这样的悲剧结尾,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异化”后的亲人之间的无情和冷酷。在人遭遇灾难后,亲情漠然,更让人绝望,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6.请你选取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景、事、物来写一个作文片段,注意运用象征手法来表情达意。3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堵伤痕累累的残墙固守着自己的天地,默默不语。
春日里,幼小的紫藤芽从残墙脚下悄悄探出脑袋,揉了揉蒙眬的睡眼,争先恐后地沿着残墙攀登,终于爬上了残墙的顶端。它们欢笑着到处开放,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远远望去,满眼浅紫,像一个紫色的瀑布从上流下。这时,紫藤成了这静寂的角落里最美的风景。
偶尔一个路人经过,惊讶地看着这墙紫藤,啧啧地赞叹:“天呀,竟有这样美丽的花!”说完,却又摇了摇头:“只可惜,这堵墙太破了!”骄傲的紫藤听了路人的话,高挂在云霄的心灵突然坠入了幽暗的峡谷。紫藤俯视身下的邻居,果真又老又丑,与自己那美丽的身姿相差甚远。紫藤急了,为自己美丽的身姿遭到玷污而呜呜哭泣,这处娇艳的风景已黯然失色。
伤心的紫藤松开了原本紧抓住残墙的手,背过身来,要挣脱恶魔似的残墙,憧憬着那远处的美好……
夜里,下起了一场暴雨,铺天盖地,毫不留情。清晨,万物从担心恐惧中醒来,却见那墙紫藤已不复存在。它们躺在泥水中,片片花瓣已凋落。繁华已逝,荣耀不再,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紫藤伤心地诉说着命运的不公。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发生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啊。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桌子上铺放着各种分别包装好的布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桌子上方挂着他不久前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的画,它被嵌在一个漂亮的、镀了金的镜框里。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巾的女性,她直挺挺地坐着,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筒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口,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要是我能多睡一会儿,把所有这些倒霉的事儿都丢在脑后,那该多好啊。”他想。但他已经无法做到了,因为他习惯于朝右睡眠,而按他现在这种状况,他已经无法侧卧了。不管他如何使劲向右侧身,他总是翻回到仰卧姿势。他尝试着努力了上百次,闭上眼睛,以免看见那些乱蹬的腿脚,直到他开始感到右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沉沉的疼痛,这才罢休。
“天啊,”他想,“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感到肚子上面有点儿痒痒。他慢慢地蹭着后背,让身体往床头挪动,以便使头部能更好地抬起来。他发现发痒的地方满是白色小斑点,说不好那是什么。他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发痒的地方,但马上把腿抽了回来,因为一碰到那个地方,他就浑身发冷。他又滑回到原先的姿势。
“这么早就起床,”他想,“把人弄得傻不愣登。人哪能少得了睡眠。别的推销员活得就像后宫里的娘娘。举例说吧,当我跑着赶回旅店,以便在搞到的订单上签字时,这些先生们还在坐着吃早餐呢。要是我在我的老板这里也这么试一把的话,我准保立刻就被解雇。不过,说不定这对我倒是大好事,谁知道呢。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上掉下来才怪!这也算得上是他的奇特方式,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跟职员们说话。而由于他的耳朵又背,大家必须走近他才行。眼下希望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吧——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不过,现在我得起床了,要赶五点的火车呢。”
7.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写出墙上挂的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这是他确定他变成甲虫不是做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写出他内心不知所措的惶恐。
8.从选段看出格里高尔收到了那些方面的压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常年奔波,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缺少朋友,不受尊重,精神压力大,债务压力,职业累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还有失业威胁。
9.从选段可以看出格里高尔有着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勤奋工作,责任感强,他为还清债务而忍辱负重,又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清欠债就辞职,争取一身轻松的自由生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个感受特别明显:按时间线陈列的展览,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又像一本________的历史书。
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第一家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开业,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获批准……150件标有“新中国第一”的照片和实物,生动________了新中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令人震撼。
70年前我国还有另一类“第一”:贫困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文盲人数世界第一。70年前,中国能生产什么?能生产斧头、镰刀、铁犁,再加上一些枪炮。( )。但也正是这样________的境地,反而更激发出中国人民用________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的热情。每制造一个“新中国第一”,就砌成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就是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一部创业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具象化 展现 一穷二白 勤劳
展开余下试题
B. 形象化 展览 筚路蓝缕 勤奋
C.具象化 展览 一穷二白 勤奋
D.形象化 展现 筚路蓝缕 勤劳
答案 A
解析 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要抓住不同的部分。如第1空,“具象化”和“形象化”都指把抽象变为具体。但前者侧重“具象”,即具体的事物;后者侧重“形象”,即要具体、生动。此处侧重用“展览”(具体的事物)再现历史(抽象的事物),应用“具象化”。第4空,“勤劳”和“勤奋”都有“辛勤”的意思。但前者侧重“劳”,即劳作;后者侧重“奋”,即振作、奋斗。此处侧重辛勤劳作,应用“勤劳”。有时可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迅速判断答案,如第2空,能和“历程”搭配的只有“展现”。成语的意义往往比较抽象,所以考生一定要牢记常用成语的意思。如第3空,“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此处是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穷困的境地,应用“一穷二白”。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地上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走的轮船,我们自己造不出任何一样
B.地上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走的轮船,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造的
C.我们造不出以下任何一样:地上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走的轮船
D.以下任何一样我们都造不出:地上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走的轮船
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连贯和所填句的表达效果。上文“中国能生产什么”一问,先回答能生产的物品,紧接着应该列举不能生产的物品,且先列出物品,有强调作用,能与前文所列举的能生产的物品形成对比,表达效果会更好。排除C、D两项。“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造的”与前文“能生产什么”构成语意上的对比,都侧重呈现客观事实,因此B项更符合文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创造一个“新中国第一”,就砌成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的历史就是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一部创业史。
B.每建造一个“新中国第一”,就砌成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C.每创造一个“新中国第一”,就砌成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D.每制造一个“新中国第一”,就砌成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从搭配、语序等角度思考。原句有三处错误:①“制造”与“新中国第一”搭配不当。“制造”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这里应改成表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创造”;②“新中国就是……创业史”主宾搭配不当,应在“新中国”后面加上“的历史”;③定语“一部”位置不当,应放在“就是”的后面。综上所述应选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__①__。例如,黄金分割比例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基石,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其体现为光影、焦点透视、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从达•芬奇的许多机械发明手稿中__②__。无论是科学教育领域所提倡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理念,还是艺术领域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诸多尝试,都是__③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赋予艺术品比例上美的和谐
②能看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影子
③在同源中寻找更多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
解析 ①处上文说“根据数的规律”,下文说“黄金分割比例”,据此可推断出,应填“赋予艺术品比例上美的和谐”之类的内容。②处上文提到文艺复兴,又说艺术家将黄金分割“体现为光影、焦点透视、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然后以达•芬奇的机械发明手稿作为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据此可推断出此处应填“能看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影子”一类的内容。③处所在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而且是从“科学教育领域”和“艺术领域”两方面进行总结,故应填“在同源中寻找更多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一类的内容。
5.下面是某杂志社一则用稿通知书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经本刊编辑部拜读,您的论文稿件《〈卖炭翁〉中对举手法的运用》一文拟于近期出版,出刊后将为您惠赠样刊,特此传达并致以谢意!希望您继续关注本刊并提出一得之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拜读”改为“审阅”;②“出版”改为“刊发”;③“惠赠”改为“寄送”;④“传达”改为“通知”;⑤“一得之见”改为“宝贵意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拜读”,意思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敬。结合“经本刊编辑部”分析,此处不需要用敬辞,可以改为“审阅”。“刊发”的更多是论文、期刊等文献;“出版”的更多是书籍。结合“论文稿件《〈卖炭翁〉中对举手法的运用》”分析,把“出版”改为“刊发”。“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辞。结合“为您”“样刊”分析,改为“寄送”。“传达”,多数情况下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下辈,对象多为政策、文件等,可以改为“通知”。“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语境是希望作者对刊物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改为“宝贵意见”。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8题。
骑 桶 者①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展开余下试题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样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记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注】 ①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6.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我”因为贫穷没有煤烧而去向煤店老板求助,竟然是骑着空桶去的。
B.本文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骑桶者的形象。
C.最后,煤店老板娘凶狠、冷漠地拒绝了“我”借煤的请求,但如果老板出来的话,他就会借给“我”。
D.“我”在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之前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却遭遇了现实残酷的打击。
答案 A
解析 B项,文中没有使用肖像描写。C项,老板出来也不一定会借给“我”。D项,“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错误。从小说中第一段“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看,“我”其实是没有信心的。
7.文章第一段通过哪些内容表现了骑桶者的贫困和绝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物资匮乏,煤用光了;②环境寒冷,窗外冰冷,满屋冰凉;③面临被冻死的困境。
8.这篇小说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十分精彩,请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手法:①骑桶者良好的愿望与悲惨的结局对比;②骑桶者生活贫苦与煤店老板生活富足对比。作用:对比手法的运用突显了小人物命运的悲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上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变形记》同步检测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变形记》同步作业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