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11 2021-05-04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1]
《阿房宫赋》基础训练
第17课 阿房宫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骊山(lí) 囷囷(qūn) 阿房宫赋(ē)
B.剽掠(piāo) 逦迤(lǐ yǐ) 妃嫔媵嫱(ténɡ)
C.锱铢(zī zhū) 椽笔(chuán) 直栏横槛(jiàn)
D.呕哑(ōu yā) 鼎铛玉石(chēnɡ) 在庾之粟粒(yǔ)
3.下面各句中加线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宫女。
4.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缦(màn)立 逦迤(yǐ) 蜀山兀(wù) 辇(niǎn)车
B.妃嫔(pín) 鼎铛(dàng) 囷囷(jūn) 剽(piāo)
C.鬟(huán) 呕哑(yā) 锱(zī)铢 在庾(yù)
D.椽(chuán)头 不霁(qí) 珠砾(lì) 横槛(jiàn)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矗立(chù) 发酵(jiào) 滞纳金(zhì) 妃嫔媵嫱(bīn)
B.剽掠(piāo) 角逐(jiào) 捅娄子(lóu) 锱铢必较(zī)
C.脖颈儿(gěng) 逦迤(yǐ) 钻牛角(zuān) 鼎铛玉石(chēng)
D.车辇(niǎn) 缦立(màn) 阿房宫(ē) 直栏横槛( kǎn)
6.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 )
A.戍卒叫,函谷举 B.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奈何取之尽锱铢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杳不知其所之也
8.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9.下列加横线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举孝廉不行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0.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
A.六王毕,四海一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1.选出加横线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独夫之心日益娇固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骈赋。
浏览完整试题
D.《阿房宫赋》,骈散结合,借古讽今,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13.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A.①③⑥⑨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⑨ D.①④⑦⑨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接近) 固不在战矣(所以)
B.秦人不暇自哀(空闲)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断定)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如果) 破灭之道也(规律)
D.斯用兵之效也(效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B.①至丹以荆卿为计 ②洎牧以谗诛
C.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D.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忠豪健喜兵 兵:士兵。
B.忠其时为燕使魏 使:出使。
C.谋欲激燕伐赵 激:刺激。指鼓动。
D.必不残赵 残:害。
19.下列句子,句式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相同是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0.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可怜焦土 ②以地事秦 ③韩魏之经营
④日削月割 ⑤而后人哀之 ⑥骊山北构而西折
A.①②/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结。
B.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剽:抢劫,掠夺。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交互,相继。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使……快速。
22.下列加点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李牧连却之③鼎铛玉石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⑤燕赵之收藏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⑩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④/②⑤/③⑧⑨/⑥⑦⑩ B.①⑤/②⑥⑦/③⑧/④⑨⑩
C.①⑥⑦/②⑤⑧/③⑨/④⑩ D.①⑥/②/③⑧/④⑦/⑤/⑨⑩
2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了论证。
C.作者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不在于“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了准备。
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用古人的话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论证的内容,又含有收束之意,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节骨眼儿上,他抱薪救火,撤走了资金,造成工程停工。
B.在战场上,我们迟早要与敌人短兵相接,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C.关于是否加入亚投行,日本一直持谨慎态度,也有消息称日本正在考虑加入。日本政党对于日本是否应该加人亚投行各执已见。
D.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2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齐楚之精英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礼天下之奇才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展开余下试题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以地事秦
C.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苟以天下之大 泊牧以谗诛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使六国各爱其人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断定
B.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
C.洎牧以谗诛 洎:及,等到
D.不能独完 完:完全
3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深刻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B.第1段运用比喻、夸张和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写阿房宫的占地之广、规模之大等,突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C.第2段从两个方面进行铺陈:一是由人的被践踏写到物品的被践踏,二是写秦王朝统治者的豪华奢侈和荒淫骄横。这些描写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的特点。
D.第3段写秦王朝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且最终亡国;第4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如不能引以为戒,必将重蹈覆辙。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________,无奈只得将一腔悲愤交与酒肆。不仅杜牧以饮酒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也同时因纵情声色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他忧国忧民的抱负却淹没在扬州这一片________的花红酒绿之中了。杜牧当时所作的《遣怀》,就抒写了以醇酒美人淡忘仕途多舛的失落心情:“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落魄江湖”,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流连于青楼以忘忧。不知不觉,已是十年了。如今即将离开,回头看看,往日沉湎酒色________,就像一场梦似的。十年,对________的杜牧来说,是多么漫长而珍贵,他不知本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少事,而今却空怀壮心,无处施展,大好时光只能虚掷于青楼酒肆之中,这是怎样的无奈与悲哀!
3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展鸿图 轻歌曼舞 无所事事 胸怀大志
B.力挽狂澜 歌舞升平 放浪形骸 胸怀大志
C.大展鸿图 轻歌曼舞 放浪形骸 胸有城府
D.力挽狂澜 歌舞升平 无所事事 胸有城府
3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杜牧以饮酒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也同时以纵情声色来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
B.杜牧以饮酒不仅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也同时因纵情声色来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
C.杜牧不仅以饮酒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也同时以纵情声色来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
D.不仅杜牧以饮酒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也同时因纵情声色来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
3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我知道,这并非在借题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B.蓬佩奥称60个国家弃用中国5G,华春莹:举例来看看。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下文的这首诗是公认最具中国情调的:“采菊东篱下,……”。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5.上文选自《______》。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牧,字________。
36.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
(1)燕赵之收藏: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7.下列中加点意义和用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 燕赵之收藏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D.①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9.本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从建筑精良、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对阿房宫进行了夸张的描述,旨在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4、5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泰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①之所劫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③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荀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注意语言的锤炼和变化,如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必陷于窘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形象表现出秦人可能出现的恐惧心理。
B.文章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外,还运用了对比、反证等论证方法,有时几种论证方法结合使用,很有逻辑力量。
C.末段只有六句,但用笔相当精练,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
D.作者希望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
展开余下试题
41.课文最后一段,用了比较法,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阅读课文1~3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②:六国互丧③,率④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⑤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⑥,暴霜露,斩荆㯥,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⑦,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⑧矣。至于⑨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路秦,终继五国迁灭⑩,何哉?与赢⑪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略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⑫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⑬牧以谗诀,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弊在赂秦”四字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并总贯全篇,接着以历史事实为据,从“赂者”“不赂者”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B.第二段围绕赂秦问题,运用对比、比喻、引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赂秦非但不能苟存,反而会削弱实力导致颠覆的看法。
C.从第三段看,燕国灭亡的原因在于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而赵国灭亡则是因为良将李牧“以谗诛”。
D.本文用“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形象描述了诸侯贿赂秦国的可怕困境;送上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犯它们就越厉害。
43.第三段最后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①,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③,多于在庾④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⑤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⑥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三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四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45.杜牧对于这样雄伟壮观的阿房宫被烧,有着怎样的感慨?
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六王毕①,四海一②,蜀山兀③,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1)二川溶溶④,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⑤,檐牙高啄⑥;各抱地势⑦,钩心斗角⑧。盘盘焉⑨,囷囷焉⑩,蜂房水涡,矗⑪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高低冥迷⑫,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⑬;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官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⑭,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⑮,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⑯,缦立⑰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⑱,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⑲掠其人,倚叠⑳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3)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山兀,阿房出。”极写修阿房宫工程浩大。一“兀”一“出”,一因一果,亦是一苦一乐。
B.“五步”“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钩心”极写布局精巧。
C.“几世几年”,写时间之久,“剽掠”写搜刮之厉,“收藏”“经营”“精英”写物品之美,“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四个短语,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揭露了“六国之人”荒淫奢侈、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
47.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明论
苏洵
天下有大知①,有小知。人之知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 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焉绕②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③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
上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阿房宫赋》优秀练习
下一篇:
《阿房宫赋》提升训练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阿房宫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