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今后,我们应更加重视和加强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强支撑。 (摘编自史金波《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丰富内涵》) 材料三: 文物古老悠久,考古学却充满活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对考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怎样才能使年轻学子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符合时代要求的考古人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正直诚实做人,恪守学术规范。考古专业学子能否提高自身品德和修养,关系到其能否立足于社会,为中国考古事业奉献个人价值。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所作所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这种风骨又与务实严谨的学术品格息息相关。历史容不得半点马虎,学术也不允许有丝毫敷衍。恪守学术规范,不仅是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更是个人品格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为营建风清气正的学术风气多做努力。 坚持质疑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重视勤奋学习、强调标准答案,而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常常被忽视。在考古领域,要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改变一些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消极的评价机制,大力营造自由探索、锐意创新的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 夯实考古学专业基础,加强跨学科研究能力。重大考古发现无一不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培养具备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甚至科技知识的通识人才是必然趋势。例如,根据碳十四测年,按照动植物考古要求进行科学取样,结合人体骨骼学判断死者性别、年龄乃至骨骼变异或创伤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取各种信息。这说明,今天的高校正在不断推动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培养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考古人才拓宽平台,为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探索路径。 (摘编自杨楠《把握时代要求,培养考古人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B. 考古学的大发展,在让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C. 无论是单一王朝统治时期,还是多王朝并立时期,各王朝都自认为是中国或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多方面学习、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D. 至今,周边国家借鉴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实行科举,效法中华法系制定法典,接受中国的传统礼仪等,证明中国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和相关制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所作所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与务实严谨的学术品格息息相关。 B. 历史容不得半点马虎,学术也不允许有丝毫敷衍。恪守学术规范,不仅是个人品格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营建风清气正的学术风气。 C. 只有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消极的评价机制,营造自由探索、锐意创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才可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D. 培养具备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甚至科技知识的通识人才是大势所趋,这是基于重大考古发现都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需要。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考古学发现成果的一项是( )(3分) A.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五项新成果,成为近年来考古工作历史性成就的最新例证。 B. 近代在新疆发现了很多于阗语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对于阗历史、语言文化以及于阗与敦煌交往和民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C.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搜集、整理流失海外文物的力度。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发现的大量考古资料从海外追回,逐步揭开了西夏神秘的面纱。 D. 在田野考古一线工作的考古专业学生能借助物理探测技术展开遗址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考古资料。 4. 杨楠总结考古事业经验,创作了《把握时代要求,培养考古人才》一文,结构严谨,请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4分) 5. 2021年春晚,去年回归的第一百件文物——石窟佛首震撼亮相。中国具有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请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呈现的重要意义。(6分)
展开余下试题B.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C.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D. 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但比《春秋》记事时间延长了许多。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 C. 车右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如《鸿门宴》中樊哙就是沛公的骖乘。一般是戎事称车右,其余称骖乘。 D. 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法来纪年、月、日、时。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60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所以用干支纪月即五年一个周期。文中“壬戌”属干支纪日,“九月”则属序数纪月。 12. 根据所学及文本内容,下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韩原之战——公元前645年,因为晋惠公屡次背信弃义,于是秦穆公兴兵讨伐晋国,晋国率军抵御,双方在韩原展开激战,史称韩原之战。 B. 穆公立马——三百名忠义勇士为了报答当年秦穆公杀马不责和食马得酒的恩情,于是在秦穆公受困之时,帮助秦穆公反败为胜。 C. 泛舟之役——秦国调集船只,满载粮食,从都城雍城出发,经过水路再转陆运,直达晋国都城绛城。运粮船只横跨两国都城,几百里路途首尾连接,络绎不绝。 D. 夷吾桎梏——夷吾被囚禁在秦国。秦穆公下令全体国民斋戒独宿,他要用失信的夷吾祭天,后来因周天子求情,穆姬以死相逼,才使夷吾躲过一劫。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