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7  2021-05-15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
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密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21.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在西医看来,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的“本”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本质的认识,是知识论,是科学。是什么科学观呢?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五百年来,它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医不是这样提问题的。它首先提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药”,什么是“毒”,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第二,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医师的责任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是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第三,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我们的误区就在这个地方。一百年来,我们中医就努力地去走这最后的一条路。
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广义地说,是“抗生”的,而我们在理论上又要求“卫生”和“养生”,这是矛盾的。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人要活,细菌病毒也要让它活,这就是生态,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气度要有这么大。只有有了这么大的气度,才能把周围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生”的因素。所以中医学的传统起码要回到《汉书•艺文志》,即“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你非要扭转它,就变成两码事了。我的老师一九五九年临终前就说过:“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展开来说,就是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必先求中医学自我的卓然自立。
(摘编自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还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然后改变往日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记忆。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炮制的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和诀窍,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正面作用,也为他们今后掌握更多的中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病理念,其中“本”是指服务于生命的发展和进化的方法。
B. 一百年来中医总是设法医治已病之病,而不是医治欲病之病,这种想法偏离了中医的传统,也将严重束缚中医的发展。
C. 中医药的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养生保健、预防等多项内容,也融入多种科学的思想,体现中医的意向性思维。
D. 青少年走进“模拟中药房”,近距离接触中草药,这不仅有利于传授中医药的一些知识,也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与中医认知方式不同,西医强调从本质层面认识疾病,在物质世界范围内认识各种现象,具有科学性特征,因而能取得重大成就。
B. 现代医学的追求是对生命现象的阻断,本质上是“抗生”,而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注重的是“养生”“保健”。
C. 中医的价值追求不是人活病毒死的对立生态,而是“天人合德”的理念,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的价值观念。
D. 目前我国百姓对中医药的了解还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归因于中医药的专业知识比较晦涩,以及中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3. 下列经典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兴在趣方逸,欢余情未终。
B.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
C.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逐步展开论述的。(4分)
5. 就中医的出路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的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子的生命力
沈 洋
①去泸西,城子必去。
②一个小坝子,一围群山环绕。坝子不大,却有水缘。一条大河淌过,弯成弓形,正好与城子来一个紧紧的拥抱。城子古村落,就贴在这样的山坡上,享尽了背靠山峦、河流怀抱的极佳风水,
③城子的民居,全是土掌房。从山脚沿山坡趁势而上,前一户人家的楼顶,即是后一户人家的场院,从山脚第一户人家进去,穿过四合院,七弯八拐,就可以像孙悟空神出鬼没般上到另一户人家。如此神奇的格局,真可谓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总是让人想起《地道战》里那些横七竖八的地洞。你还别说,这城子村的民居建筑,还正是有着攻防战事的考虑。可见,城子的历史绝不像现在看上去那般云淡风轻。
④《广西府志》记载,城子古村属彝族先民白勺部聚居地,随着历史的演进,大批汉族居民迁入。明朝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此建造土司衙门,改城子古城旧名“白勺”为“永安府”。一时间,这块风水宝地得以脱胎换骨,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土掌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大片,规模宏大,形成府城,一跃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盛繁至极。
⑤走在城子古村,一条条古街巷通向村庄的深处和高处,或横或竖,或直或弯,无不透露出这个古村落的神秘。地上是清一色的石板,经过村民和游人经年累月的踩踏,都磨出了时光的影子。
⑥抬头看那房顶,总是给人神奇的感觉。碗口粗的当地栗树作梁,疏密有致地搭在土墙上,铺上横梁、劈柴、木棍和松针,再铺上当地和好的黏泥蜂窝土,摊平后人工用棒槌反复捶实,土掌房的顶,就这样筑成了。奇就奇在这种看似粗糙的建筑,实则极为牢固和实用。城子村的土掌房,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除承袭了当地土掌房传统的四方墙体土木夯顶、层层相连户户相通的特点外,像“李将军第”这种汉式门头、坡顶、门头下方斗拱等建筑构件齐全的民居,大量吸收了滇中地区汉族人传统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深得汉式建筑之精髓,体现出城子先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兼收包容的开放胸襟。
⑦我们去的当天,正值深冬,但阳光明媚,一户人家正请了村里的壮年男女帮助盖房。五六个男女在房顶上忙得满头大汗,有的挑土,有的洒水,有的洒松针,有的用棒槌夯土。旁边的一户人家正在搭木架,一根根巨型圆木或方木纵横交错,一看就是大兴土木的架势。后来一问,才知是当地政府正在统一恢复一批古院落。
⑧走到上台人家,一对中年夫妇正在拧玉米,男的把玉米棒子背上楼,倒在晒台上,女的则把一根根玉米棒子扔进正在转动的机器里,只听喀嚓喀嚓声此起彼伏,却不见拧下来的玉米粒。我好生奇怪,上前询问。原来,每家每户的楼顶上都留有一个小孔,刚打下来的玉米粒,直接通过小孔哗啦啦淌进了楼板下房子里的粮仓里。这就是当地群众储藏玉米棒子的简易粮仓,既通风透气,还能享受适量阳光,保证玉米棒子不至于霉烂。在今天看来,这些生存技艺似乎不起眼,但我想,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昂贵土司,也不一定会想到他的后人竞然会有如此发明创造吧! 是啊,历史,从来都是普通劳苦大众创造的。这话,到了今天,依然是那样有生命力。
⑨无疑,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成了驴友们的最爱。每一天,总是有无数的驴友慕名而来。或自驾车前往,或飞机转火车转汽车转面的;或三五成群,或只身一人;或全家出游,或情侣漫步。或看夕阳西下,或看旭日东升,或看紫气升腾,或看轻岚弥漫。在城子古村落,不用刻意去看什么,尽可以随便走走,跟着穿过村庄的一头老牛随便走,看几条悠闲的狗在村中漫游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每一个人在城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心境,或失意,或失恋,到了城子,都会被城子的宁静消解。即使正春风得意,狂做不羁,到了城子,也会对“得意”下另一种不同的定义。


展开余下试题⑩快离开城子时,我们来到了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小学时的学堂。说学堂,其实就是一个小院落,正面一间简易的土掌房,上下两层,一楼上课,二楼住人,里面还供了张冲像。因为刚写完抗日题材电视剧《锻刀》不久,曾认真查阅过滇军的抗战史,对张冲十分崇敬,我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上楼看了其早年休息读书的简易之所。这位曾经在台儿庄战役和禹王山战役中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竞然就是从城子古村这间简易的土掌房里走出去的。正是他,用城子村彝家汉子铁打的肉身,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精神长城。这种血脉,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城子村流淌、曼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城子民居建筑格局神奇、独特,这既体现了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历史上攻防战事的需要。
B. 文章引用古人关于城子的记载,概述其发展历史,展现其风貌,表现了城子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C. 文章写到壮年男女盖房的场景,表明地方政府重视对古村落的保护,这是城子葆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D. 作者游览城子,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历史间穿梭,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第②段写城子地理位置极佳,背靠山峦,河流怀抱,意在为下文写城子历史上的繁盛与如今成为旅游胜地张本。
B. 文章第⑨段巧用排比,整齐和谐,整散结合,富有节奏,借众多游人慕名而来一事展现了城子的魅力。
C. 文章结尾写抗日英雄张冲,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表明城子的文化浸润了世世代代的城子人,影响深远。
D. 本文语言特色鲜明,质朴而不失雅致,以意役辞,无雕琢涂饰之感,体现出作者自然高雅的审美追求。
8. 作者为什么说“去泸西,城子必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9.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6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甲】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以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悲郁愤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猬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乙】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岂曰天年乎?
(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B. 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C. 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D. 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侯,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仅次于公爵;后又泛指达官贵人。绛侯,指汉代周勃。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文中代指王猛。
B. 廊庙,廊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阳,也指殿下屋;庙即太庙。文中指代朝廷。
C. 三皇,上古皇帝,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常与五帝合称,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苏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指出贾谊的仕途遭遇,为他虽然是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才华而倍感痛惜,语意深沉。
B. 苏文第二、三段围绕“待”与“忍”,列举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爱身之至等事例,反思贾谊行为,得出结论。
C. 苏文第四段写绛侯、灌婴功高势大,而贾谊仅一少年,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D. 苏文对贾谊之志未能施展详尽评论,同时提醒君主,像贾谊这样的臣子,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4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4分)
14. 对于贾谊不被重用的原因,苏轼和欧阳修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 题。
半山春晚即事①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②每小息,杖屦③ 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用语奇妙,“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花虽凋谢,诗人却于清阴中倍感慰藉,透露出一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B. 颔联紧承春风慷慨赐予的“清阴”,抒写小路的蜿蜒曲折,树木的葱茏茂密,屋宇的隐约可见,动静结合,更显生机与活力。


展开余下试题C. 颈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刻画出园中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
D. 这首诗对仗工稳,通过描写半山园的晚春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情。
16.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这一评价赏析尾联用词的精妙。(6分)
17、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 , ”两句来阐明自己晒笑子路的原因,足见孔子对“礼”的高度重视。
(2)《子路、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 ,而是先用温和的一句话“ , ”打消学生的顾虑 ,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 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匀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 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在戏曲表演过程中, 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索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 的审美效应。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淹没 揣测 五光十色 荡气回肠 B.湮没 揣测 五颜六色 荡气回肠
C.淹没 揣摩 五光十色 勾魂摄魄 D.湮没 揣摩 五颜六色 勾魂摄魄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
B. 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
C. 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D. 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B.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C.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D. 中国戏剧家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① 。最早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此之前,伊尹、周公、孔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可以说前人② ,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但是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③ 。自此之后,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
22.下图是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照片,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这里举行。结合图片内容,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能够揭示“红船”的精神内涵,不少于100字。(5分)

23.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6. A 中西医虽然都强调“治病必求于本”,但二者对于“本”的理解是不 同的。A项中,“服务于生命的发展和进化的方法”是中医的“本”,而不是西医的 “本”,所对应的原文是“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
2. D D项中,因果分析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想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 度,使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就要从对青少年的中医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着 手,可见,选项的逻辑关系不符合原文。
3.A A项语句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最适合支撑材料二的观点。B项的“历 史价值”、C项的“敬畏与行动”和D项的“登高眼界”均与材料二关系不大。
4.先从中医药的特点、意义与现实困境说起,引发对中医药出路的探讨(1分),然后从中小学这个切入点引出“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话题(1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条落实中医药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2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材料一着重从认知层面分析,认为在西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中医学要卓然自立,坚持“天人合德”的传统;材料二着重从措施层面分析,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二是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 7.C
8.①城子的地理位置极佳,风景秀丽;②城子的民居格局神奇,神秘古朴;③城子的居民富有生活智慧,古村落富有吸引力;④城子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9.(1)选择材料方面:文章围绕中心,选材丰富、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有城子的现状与历史,也联想到《地道战》、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等,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散而神聚。
E. 组织材料方面:①线索清晰:文章以时间和地点的交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②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高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