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5  2021-05-15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周测(19日)语文试题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测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祭统》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 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在我们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B. 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在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存在“差序”,这个“差序”也称为“伦”。
C. 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亲亲,尊尊,长长”这种社会结构的架格,一般是稳定而不易发生变动的。
D. 作者认为,在我们传统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并不存在“团体”的观念。
2. 下列对“差序格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B. 差序格局下人与人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


浏览完整试题C. 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D. 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某些观念联系紧密,甚至某些传统道德的基本观念是在这种格局上建立起来的。
3. 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B.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的主张,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孔子的话,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D. 耶稣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恕。这种悲悯的情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时代新技术为新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专家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精通各种领域的“AI (人工智能)医生”会变为现实。用手机对准患病的皮肤拍照,上传到图像识别系统后,即可对患者患上的皮肤病进行诊断,这并不是电影里的场景。目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已经研发出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建立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过85%。未来医院还将建立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为群众就诊提供科学引导。随着科技发展,远程医疗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湘雅远程医疗平台“雅影肺管家”与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为多名来自基层的肺结节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经过会诊的大部分肺结节患者留在了当地基层医院进行手术,避免了舟车劳顿之苦。
(摘自新华网《“AI医生出道”一“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
材料二: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教师从批改作业、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辅助教师进行口试测评、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协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成熟,教育行业也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相比于昔日的教学模式,如今的课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等。”在今年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如是说。这个判断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有关人士表示,教育行业将是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AI+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其颠覆性的产生尚需时间。
(摘自工人日报《AI+教育悄然融合》 )
材料三: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7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体的地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的数字经济将进入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将在人与智能机器交互方式上带来重大变革。比如,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过去20年,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会逐步提升。未来20年,智能终端会超越手机的范围包括智能音箱、 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会逐渐普及,人们将会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和智能机器交流。智能机器的服务内容会多样化。比如说智能音箱,基于语音交互技术,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人和孩子能方便使用,消除了教字鸿沟。除了放音乐,它还能播视频、看直播、听故事、 查菜谱。未来, 人工智能会维生新业态。交通、 医疗、 城市安全、教育等,各个行业会快速地实现智能化,切实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比如,不久的将来,普通市民可以通过APP一键呼叫自动驾驶汽车。
(根据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公开演讲整理编辑)
材料四: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已出现多起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并没有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当人们向算法让渡了部分决策权,也会让归责成为难题。事实上,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共识。在不少国家,无人驾驶领域的立法一直在讨论中,看法不一;在中国,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否上路、是否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欧盟最新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也没能对人工智能涉及的隐私风险、数据保护风险做出符合大众期待的回应。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都会有关于旧的治理规则是否适用、是否需要升级,以及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治理规则的讨论。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引发的问题,如何用法律条文探寻最佳应对方案、凝聚对未来的共识,是一项艰巨挑战。
(摘自人民日报《发展人工智能,治理需跟上》)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相较于临床医生诊断,人工智能诊断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另一方面还可进行远程会诊,为群众就医、医生诊断提供更多支持。
B.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开展应用将会促使传统教育形态发生改变,不过二者要实现深度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C.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与智能机器的交互方式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智能终端会更加多元,智能机器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D. 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起事故,说明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待发展,而事故的归责成为难题,说明人工智能的治理尚待完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目前,患者可以借助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手机上进行医疗诊断,可见在不久的将来,AI医生可以代替临床医生进行各项疾病的诊疗。
B. 人工智能渗透进教育行业无疑将对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材料二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形式,也具体指出了存在的各种问题。
C. 中国保持了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对其进行规范是个巨大挑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出台。
6.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整理好了的箱子


展开余下试题夏丏尊
他傍晚从办事的地方回家,见马路上逃难的情形较前几日更厉害了,满载着铺盖箱子的黄包车、汽车、搬场车,衔头接尾地齐向租界方面跑,人行道上一群一群地立着看的人,有的在交头接耳谈着什么,神情慌张得很。
他自己的里弄门口,也有许多人在忙乱地进出,弄里面还停放着好几辆搬场车子。
她已在房内整理好了箱子。
“看来非搬不可了,弄里的人家差不多快要搬空,本来留剩的已没几家,今天上午搬的有十三号、十六号,下午搬的有三号、十九号,方才又有两部车子开进里面来,不知道又是哪几家要搬。你看我们怎样?”
“搬到哪里去呢?听说黄包车要一块钱一部,汽车要隔夜预订,旅馆又家家客满。倒不如依我的话,听其自然吧。我不相信真个会打仗。”
“半点钟前王先生特来关照,说他本来也和你一样,不预备搬的,昨天已搬到法租界去了。他有一个亲戚在南京做官,据说这次真要打仗了。他又说,闸北一带今天晚上十二点钟就要开火,叫我们把箱子先搬出几只,人等炮声响了再说。”
“所以你在整理箱子?我和你没有什么好衣服,这几只箱子值得多少钱呢!”
“你又来了,‘一·二八’那回也是你不肯先搬,后来光身逃出,弄得替换衫裤都没有,件件要重做,到现在还没有添配舒齐,难道又要……”
“如果中国政府真个会和人家打仗,我们什么都该牺牲,区区不值钱的几只箱子算什么!恐怕都是些谣言吧。”
几只整理好了的箱子胡乱地叠在屋角,她悄然对着这几只箱子看。
搬场汽车啵啵地接连开出以后,弄里面赖以打破黄昏的寂寞的只是晚报的叫卖声。
晚报用了枣子样的大字列着“×××不日飞京,共赴国难,精诚团结有望”“五全大会【注】开会”等等的标题。
……
他傍晚从办事的地方回家,带来了几种报纸,里面有许多平安的消息,什么“军政部长何应钦声明对日亲善,外交绝不变更”,什么“窦乐安路日兵撤退”,什么“日本总领事声明绝无战事”,什么“市政府禁止搬场”。她见了这些大字标题,一星期来的愁眉为之一松。
“我的话不错吧,终究是谣言。哪里会打什么仗!”
“我们幸而不搬,隔壁张家这次搬场,听说花了两三百块钱呢。还有宝山路李家,听说一家在旅馆里困地板,连吃连住要十多块钱一天的开销,家里昨天晚上还着了贼偷。李太太今天到这里,说起来要下泪。都是造谣言的害人。”
“总之,中国人难做是真的。——这几只箱子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有牺牲的机会呢!”
几只整理好了的箱子胡乱地叠在屋角,他悄然地对着这几只箱子看。
打破弄内黄昏的寂寞的仍旧还只有晚报的叫卖声。晚报上用枣子样的大字列着的标题是“日兵云集榆关”。
(1935年)
【注】大会提出此时“到了和平绝望的时期与牺牲的最后关头”。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整理好了的箱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它“见证了”时局的动荡和人物内心的纷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 这篇文章,作者自己并不出场,完全站在客观的地位。他所讲的仅仅限在一家,一家的一夫一妇。
C. 前后两半篇各记着一个傍晚时候的情形,形式相同,都从“他”回家叙起,然后写夫妇间的谈话。
D. 通过对周遭情况的附带描写,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当时的纷扰的空气,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8. 两处划线句子所写内容相似,同样是“看”,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9—14小题。(20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注】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注】而不知发【注】,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注】数罟:细密的网。饿莩: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河内凶 凶:庄稼收成不好
B. 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明白、懂得
C. 谨庠序之教 谨:认真地从事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而不仁,如礼何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陋之有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C.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2. 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孟子“王道”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孟子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B. 孟子主张,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C. 孟子主张,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
D. 文章最后一段,孟子从正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共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出场的情形,以“ , ”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第II卷(表达题)


展开余下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每小题3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 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尽管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 的农讲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双向互动,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明亮。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耳熟能详 如日中天 始终如一 不绝如缕
B.妇孺皆知 如日中天 一以贯之 不绝如缕
C.妇孺皆知 方兴未艾 始终如一 源远流长
D.耳熟能详 方兴未艾 一以贯之 源远流长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
B.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也有助于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
C.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
D.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液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海伦终于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认清新时代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使命。
C.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D.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答案
1 2 3 4 5 7 9 10 11 12 13 16 17 18
A B C A C D B A B C D D B A
1 A A项,“就像水的波纹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错误,应该是“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2. B B项,“人与人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这是团体格局下的状态,不是差序格局下的状态。故选B。
3. C 解析A项,“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展现了老子对个体间无需交往的设想,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是以“己”作为中心,推及到别人,形成一种社会关系。B项,“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主张“兼爱则治,交恶则乱”,与文中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内容不符。C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意思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若想管理好一个团队或者国家,应当有着良好的德行,成为下属们的表率,才能将他们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与文中以“己”为中心的内容相符。
D项,耶稣的悲悯情怀与文中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内容不符。
.4. A “人工智能诊断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说法有误。依据材料一可知,人工智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为群众就诊提供了科学引导,但文章并未将临床诊断准确率和人工智能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故选A。
5. C A项,推断不合理。材料一中内容表明,在人工智能助力下,“AI医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为群众就诊提供科学引导,但不能说明“AI医生”可以代替临床医生进行各项疾病的诊疗。B项,“也具体指出了存在的各种问题”无中生有。原文依据“与此同时,AI+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其颠覆性的产生尚需时间”可知,材料中并没有具体指出存在的问题。D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出台”说法有误。材料四中,《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就是证明。
6.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给传统教育带来了许多积极改变;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缺乏规范和制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会引发法律、安全等方面的新问题。处理好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完善治理,让技术创新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7.D项,“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分析错误。根据文意,“他”对于众人关于战争即将到来的言论及众人的紧张、慌乱,表现出宜乎常人的冷静和勇敢,正如文中所述,他说“搬到哪里去呢?听说黄包车要一块钱一部,汽车要隔夜预订,旅馆又家家客满。倒不如依我的话,听其自然吧”“我不相信真个会打仗。“如果中国政府真个会和人家打仗,我们什么都该牺牲,区区不值钱的几只箱子算什么!恐怕都是些谣言吧”,“他悄然地对着这几只箱子看”。由此可见,并不是故事中所有人的神经都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能力。
解析“她”的看含有无限的爱惜和焦急的意思;“他”的看却含有无限的愤激和惆怅。
两次“看”,一次是“他”的妻子看,当“她”听说战争即将到来,便随了众人收拾行李,然而“他”却有些无动于衷,“她”担心当战争真的到来但因为“他”的劝阻最终会导致箱子受损失,所以“看”的动作中有着无限的爱惜和焦急。另一次是“他”看,当战争还没有到来,又听说民众如何受苦受难时,“他”看着墙角里已经收拾好的准备逃难的箱子时,内心里有着对日本侵华的无限愤激及民众只顾自主逃命却不懂得奉献和牺牲的惆怅。
9.B项,王好战,请以战喻,意思是“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喻:这里是动词,作比喻,打比方。故选B。
10.A项,都是介词,比;B项,第一个是介词,按照;第二个是介词,把;C项,第一个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是连词,表假设;D项,第一个是代词,代指“称王”这件事;第二个是助词,提到提前宾语的作用。故选A。
11.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弃甲曳兵”是修饰“走”的状语,“而”字是表修饰的连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项;“百步”是“笑”的宾语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滁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