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7 2021-05-15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
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揭阳华侨高级中学高一级第一次阶段考试
(2020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命题人: 审核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金庸先生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被称为“查大侠”,但是他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他的选择既非机灵圆滑的韦小宝,也不是老实憨厚的郭靖,或者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像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金庸的文字都是纯粹的汉语,实际上这纯粹的汉语是从明末清初的笔记文学传统出来的,又吸收了汉语现代文学的词汇和语法,“哪个章节独立起来都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达到了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清通’的境界,没有一点杂质,很通透的”。这对当时的香港来说,突然看到那么规范的文字,“非常新鲜”,又“特别吸引人”。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理范围,大大开拓了香港人的阅读空间和想象边界。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涉及江湖,也涉及江山。这些“万里江山”的宏大空间,不再像香港过去的小说家那样仅限于私仇家怨,囿于一偏僻山村或一都市庭院,而是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疆域和风光随人物的足迹如画卷般慢慢展开。这些小说,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它所风靡的香港社会,以及从香港辐射出去的东南亚和世界华人群体中,勾勒出一个磅礴的、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摘编自蒲宁《金庸:一代大侠的谢幕》)
材料二:
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正是从国家的层面告诉我们,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跨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方面。文学作品顺利地走出国门,有利于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分析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改进策略,有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好地发展。
金庸小说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创作了典型的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它以武侠元素为主要特征,融入了家国情怀、侠肝义胆等多种“正能量”的元素。在书中金庸先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力,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同时也是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
金庸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作品问世之初就引起了香港读者极大的兴趣。20世纪七十年代末,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进入内地,并迅速流行。金庸的文学作品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跨文化的海外传播,最初是在东南亚地区迅速传播,此后在日韩地区也广为流传,这些现象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同处于亚洲,国家之间有某种文化上的相似性,所以文学甚至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相对容易。
在西方文化中,金庸小说的传播显得落后很多,金庸众多小说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本以完整的英译本的形式出版,而且翻译的质量也不尽相同。
尽管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通过分析,依然可以看到传播有很大的可行性。
浏览完整试题
现在是一个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想看的书籍,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这在无形中为文学的传播拓宽了道路,对于那些对金庸的文学作品存在兴趣的海外读者来说,也提供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金庸的武侠小说自成一派江湖,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永不褪色的一条支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吸引着读者去品读与鉴赏。我们应该密切关注金庸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积极地改进我们现有的传播方式,帮助金庸文学乃至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实现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摘编自李亚男《金庸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建议》)
材料三:
自古以来,武侠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侠客英雄。自《史记》之后,“侠”的形象就存在于人心,唐宋元明清的武侠小说中重视的是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其中宋朝阶段游侠形式的小说变少,白话公案、侠义小说则成了中下层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式样。在近代,辛亥革命后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而当代武侠小说以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为代表。90年代以后,随着玄幻武侠的出现,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小说,但其小说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那么贴近生活了。
儒家“仁爱”思想体现出了孔子的“仁者,爱人”。仁爱思想不仅贯穿整部《论语》,而且还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家认为‘仁’是‘爱人之本’,认为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行,而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金庸武侠小说在其作品里详细地表达了其背后深藏的儒家思想。
(摘编自马莲《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文化微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金庸成功塑造了韦小宝、郭靖、张无忌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单就他个人而言,对这些形象并不喜欢。
B.金庸创作的巨大成功,除了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之外,还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
C.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因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快就会占据国际文化市场。
D.侠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90年代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幻小说,这类小说更有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先生对别人称他为“查大侠”感觉有些“过誉”,他倒是更看重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性格特征。
B.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在东南亚国家迅速传播,在日韩广为流传,与亚洲国家在地域文化上有相似性有关。
C.读者读金庸的小说,既能感受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又能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D.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帮助金庸武侠作品以及更多的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得到持续而大量的译介,其翻译的频次之高、密度之大、覆盖面之广、世界影响力之强,都是中国当代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B.跨文化的传播不是一件易事,但“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播,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C.长期以来,中国古典诗词面临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我们可以通过Facebook、Blog等多渠道对中国其他体裁古典诗词语篇模式进行广泛传播。
D.相较于梁羽生,金庸接受西方文艺的影响较重,他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画面感较强,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趣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金庸小说”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放下手机
周瑞芬
周六,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上小学的女儿吵吵着:“爸爸,明天带我堆雪人,好不好?”强东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女儿搂着他的脖子亲了一口说:“爸爸真好!”
妻子周日加班,他吃完妻子准备好的早点就歪在床上看手机。仿佛最称职的语文老师,他给每一位微信朋友点赞,评论,感觉不错的还转发。尤其是这场雪,简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大家各种晒:有晒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有自恋的打着晒雪的幌子晒自己的;也有转播路况的……
这时女儿站在她床边说:“爸爸,我们去堆雪人?”他眼睛都没有离开手机说:“一会儿啊!先去吃早点!”
支走女儿,他继续浏览:一位朋友在晒她家的宠物狗狗,朋友的两只雪白的“博美”穿着盛装亮相,简直萌翻了,大家争相转发,好评如潮……这时女儿又跑来央求:“爸爸,可以去了吗?”他没好气地问:“作业写完了吗?不要总想着玩!”女儿自知理亏,悻悻地离开了。
他继续盯着手机,头条爆出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他赶快去给定居美国的大学同学们、孩子在美国读书的朋友们一一发去关心和问候,大家也很快回复,感谢他并说他们或他们的孩子们都平安。有位定居美国的朋友还说,其实美国真的没有报道,应该不是很严重。他在心里嘲笑了一番这个“洋包子”,真是不识“危险”真面目,只缘身在“他乡”中……
女儿又来了,“爸爸,到底去不去?雪都化了?”
他抬腕看了一眼表,“啊!都中午了?!”再抬头望一眼窗外,果然,在冬日中午的暖阳下,到处是明晃晃的水渍,雪已经消失殆尽,他只好哄女儿:“下次再下雪,爸爸一定陪你堆雪人!”女儿懂事的点点头,眼睛里含着泪。
晚上临睡前,妻子说:“答应了孩子不兑现,孩子很伤心,总算睡着了,刚才还抽抽搭搭的!”强东披衣下床,蹑手蹑脚步入女儿的卧室,望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长长的睫毛,孩子小小的,强东心里是满满的愧疚……他给女儿掖了掖被子,正准备离开,只听女儿说:“爸爸,快安鼻子!”强东很吃惊,孩子接着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爸爸,真好看!真好看!”强东发现女儿在说梦话,梦里还是堆雪人的事。他的心蓦然被针刺了一般!
自己仿佛不知不觉被手机绑架了似的,每天大把大把时间消耗在手机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了。
展开余下试题
他套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赋诗一首《放下手机,休养生息》,发在微信朋友圈。大意是说他从明天开始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做一个幸福的人,放下手机,休养生息!他准备陪孩子堆雪人,打雪仗,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还信誓旦旦说,以后不和每一个亲友微信联系,无论他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他说这是他想要的幸福!总之,他决定“痛改前非”,有点放下手机、立地成佛的凛然。
强东上班出门前,把手机调成静音,塞到公文包的最里层。微信上不是流传一句话: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这简直就在诠释现在的自己!想到这里,不免暗暗得意!“怎么还是微信?!”强东心里数落着自己,好在他已经下定决心,放下手机了!
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真多,等了15分钟居然没有车来,他忽然醒悟,因为刚刚下过雪,车不像平时那么准点。强东马上萌生 “滴滴打车”的念头。但一想到需要动用手机,他就强迫自己把这个念头从心底掐死!
手都快挥断了,他才勉强和其他人拼上了辆出租车。在路上,他看到建设银行门口有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大额存单,利息4.125%,数额有限,先到先得!他和妻子等了许久的大额存款啊!这个可以用手机买!他把手伸进了公文包,碰到手机的一瞬,想起自己昨晚的誓言,手好像被蛇咬了似的,抽了回来。
快到了,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说:你们是拼车,先付一下钱吧。都按起步价给,扫我的二维码。强东拿出一张10元现金说:“我不会扫码,付现金。”其他人急忙说:“很简单的,我们教你!”强东摇摇头,坚持付现金。司机师傅很不耐烦:“都什么年代了,哪儿还有付现金的?你自己准备零钱,8块,我没有零钱找你的!”强东也有点生气说:“你不准备零钱还有理了,算了,不用找了!”摔门下了车。
强东到单位第一件事情就是赶领导的讲话稿。他忽然想起,这个稿已经写了提纲在手机备忘录里,于是他在电脑上点开微信链接,习惯性去连接手机,但想起自己昨晚等于在朋友圈许了诺,狠心命令自己:“重写吧!”
“你怎么搞的?微信工作群都通知三遍了,这个月的月报表,10点之前必须上报,你没有看到吗?”主任怒气冲冲地闯到强东的办公室!他只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填报表。
这时候,单位的电话铃声忽然大作。不知道多久了,这个固定电话就成了摆设,很少用,几乎忘记居然这么大动静,强东被吓了一跳。电话是妻子打来的,妻子连珠炮似地对他讲:“你的手机怎么了?怎么不接电话?女儿发烧,在医院……”
(《第四届金麻雀作家班作品选》)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由强东写到朋友,写到他们各种“晒”,可以看出“晒”成了一种风气。
B.强东看到女儿可爱的样子时,忽生歉疚之情,说明这个“手机控”未失爱心。
C.强东用不用手机,他妻子都会抱怨,可见他与妻子间的分歧不纯是手机问题。
D.“女儿”的事情贯穿始终,用她“发烧”暗示了手机依赖也是病,需要救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面女儿说的那句“爸爸真好!”,随着情节的展开,其语意变得更加丰富。
B.开头写“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既衬托了人物的心理,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C.小说前面写强东“玩手机”落埋怨,与后面“不用手机”落抱怨构成明显反差。
D.妻子、主任是次要人物,写他们是为推进情节发展、塑造强东这一形象服务。
8、小说结尾停留在主人公听到的电话内容,没有再写他的行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9、小说中反映的手机问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进行探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生鲁昌平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也成为中国姓氏之一。
B.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唐虞,是古代唐尧与虞舜的并称。相传唐虞执政时天下太平,古人以为太平盛世,于是很多史籍常用唐虞代指太平盛世。
D.六艺,古代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又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书。文中指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
B.孔子有着很强的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
C.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乐》《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展开余下试题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4分)
(2)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4分)
14、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的三次回答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嘲子由①
苏轼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②。
【注】①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②《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轮扁解释嘲笑的原因是,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
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与批判。
C.书籍只承载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机”,无法表达“圣人意”的全部内容。
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
16、苏轼借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治学观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三次演奏之后,白居易用“ ? ”两句写出琵琶女的演奏引起自己共鸣,使自己极度感伤的情状。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以“ ______ , ______ ”两句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自己的情景。
(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 ______ , 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 ① ,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 ② 。
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 ③ ,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
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达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 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铃声,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山野的短笛?是村庄旁的小溪,还是小巷的叫卖声?是妈妈的唠叨,还是朋友的絮语?……这声音背后,总有这样那样的故事,或者是这种那种的场景……
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套作,不抄袭。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⑤不少于800字。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单就他个人而言,对这些形象并不喜欢”分析错误,文中“他的选择既非机灵圆滑的韦小宝,也不是老实憨厚的郭靖,或者优柔寡断的张无忌”的分析是作者的认识,不是金庸的认识,张冠李戴,曲解文意。
B.正确。
C.“互联网的盛行……因而,金庸的武侠小说……会……”错误,因果倒置,材料二说的是“现在是一个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想看的书籍,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这在无形中为文学的传播拓宽了道路,对于那些对金庸的文学作品存在兴趣的海外读者来说,也提供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且“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快就会占据国际文化市场”和原文“尽管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通过分析,依然可以看到传播有很大的可行性”不符。
D.“这类小说更有价值”错误,材料三只是说“90年代以后,随着玄幻武侠的出现,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小说”,文中未提及“这类小说更有价值”。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地域文化”理解错误,材料二说的是“金庸的文学作品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跨文化的海外传播,最初是在东南亚地区迅速传播,此后在日韩地区也广为流传,这些现象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同处于亚洲,国家之间有某种文化上的相似性……”,选项“地域文化”扩大了原文“某种文化”的外
上一篇: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揭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