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3  2021-05-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
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二轮冲刺新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四)
2021届高三二轮冲刺•新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四)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气象学是人类在生产斗争中最迫切、最需要、最基本的一种知识。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睛的规律,无论衣食还是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3000年以前,殷墟甲骨文中,许多卜辞都为要知道阴晴雨雪而留传下来。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到周代前半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编为诗歌,使妇孺都可以传诵。如《诗经》里“相彼雨雪,先集继霰”,就是说冬天下雪以前,必要先飞雪珠。又如“朝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说早晨太阳东升时看见西方有虹,不久就要下雨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渐渐普遍应用,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我们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知识也大大增加。如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分至启闭、定期风云的记录,桃李开花、候鸟来往的观察,都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吕氏春秋》《夏小正》《礼记•月令》是秦汉时代的作品,但仍不失为世界上最早讲物候的几本书。从西汉以来我们气候知识逐渐地累积,逐渐地增多,这广大宏富的经验留传下来,在民间成为天气歌词,如“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这类谣谚。到了文人手中,便引入诗章,像苏东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这类诗句。中国各地方天气谣谚都是从了解自然现象得来,其数目的众多是世界无双的。过去朱炳海先生已搜集各地方天气歌谣,成为专书,但他所搜集的还不过一部分而已。一般地来说,从西汉以来,我们的气象知识在三方面发展着:观测范围的推广和深入;气象仪器的创造和应用;天气中各项现象的理论解释。在这三方面,我们祖先都有了伟大成就,直到明初,即公元15世纪时代,在气象学的认识上,我们许多地方都是超越西洋各国的。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材料二:
在古人的观念中,气象既是“天”的自然表征,也是“人”的观念塑造,这种超自然的人本理解,为原本自然的万千气象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持久的人文属性。在远古时期,面对变化莫测的气候现象,人们深陷“天人相分”的思维逻辑中,本能、盲目、被动地适应着纷繁多变、循环往复的气象世界。此后,古代先民在克服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的能力和“人事”的价值,“天人合一”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天”的自然表征,气象也由此逐渐被人们认识、把握和利用,并持久影响着历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社会层面,“顺天文,授民时”,人们长期利用气象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发展社会经济,从事农业、牧业、交通、祭祀、水利等活动。同时,面对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的气象灾害,历代官民积极抗争,全力应对,利用各种力量抗御气象灾害,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务实高效的气象预报制度和灾荒赈济体系。在政治层面,中国古人相信“天文变,世俗乱”“天垂象,见吉凶”,认为天道与人事、天变与政治有着神秘而微妙的关联,凡君臣事天不诚、赏刑不当、忠良未用、奸邪盈朝、听信谗佞、征敛掊克、靡费天下、刑狱冤滥等,都会上干天和,招致天变。《史记•天官书》谓:“几天变,过度乃占。……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汉代董仲舒将其总结为“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此后,这种“天人感应”“灾异天谴”学说长期成为制约皇权与重塑秩序的政治规范,并与历代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当为参用阴阳五行解释天气现象,如《大戴札记》以阴阳解释气象:“阴阳之气各静其所,则静矣。……阳气盛,则散为雨露;阴气盛,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二气之化也。”郑玄注《洪范篇》以五行解释气象:“雨,木气也,春始施生,故木气为雨。旸,金气也,秋物成而坚,故金气为旸。燠,火气也。寒,水气也。风,土气也。凡气非风不行,犹金木水火非土不处,故土气为风。”这些不断积累的气象知识及文化解释,是古代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对气象规律、天人关系等复杂问题的自觉认知和客观书写,不仅反映了古人认识天文、应对气象的理性取向和不断增强的能力,且对今日之气象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浏览完整试题 自古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依赖天文地理,因而古代气象记录注重实用,人们习惯将气象信息载诸天文书籍及小说笔记、诗文游记、方志野史等,充分展示了古代先民“求真”的气象智慧和“务实”的书写意识。今天,秉承“稽古振今”的历史使命和学术担当,系统整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气象文献,传承气象文化,弘扬气象科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展龙《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及其书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象学关系到人类衣食住行,我们祖先早就在生产斗争中认识掌握了这门最迫切、最需要、最基本的气象学知识。
B.人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二十四节气,开始了分至启闭、定期风云的记录,对物候的观察有了最早的记载。
C.在古人看来,气象既是“天”的自然表征,也是“人”的观念塑造,这是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持久的人文属性的理解。
D.古代先民在逐渐接受“天人合一”等观念之后,只能本能、盲目、被动地适应纷繁多变、循环往复的气象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氏春秋》《夏小正》《礼记•月令》是世界上最早讲物候的书,证明我国的气象学一直领先于各国。
B.《大戴礼记》以阴阳解释气象,郑玄注《洪范篇》以五行解释气象,这些对现在气象事业仍有借鉴意义。
C.古代小说笔记、诗文游记、方志野史中都有气象信息记录,这是先民注重气象信息与实用相结合的一种体现。
D.系统整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气象文献,传承气象文化,弘扬气象科学,具有“稽古振今”的价值和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与气象观察关系不大的一项是(3分)
A.相彼雨雪,先集继霰
B.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C.朝于西,崇朝其雨
D.雨,木气也,春始施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古代气象学取得的成就。(4分)





5、请简要概括古代气象学在人类社会各方面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
女舞者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她的那位丈夫在剧院开办三个月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看起来明显比她年轻。当她因情绪低落、
无名火起、对整个世界充满幽怨而大发脾气的时候,他会对她说:“闲嘴吧,亲爱的。”当她整夜因脊椎疼痛而无助地呻吟时,他会翻过身来,在黑暗中说道:“闭嘴吧,亲爱的。”
谁也不清楚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她而去的。或许是一次认真而决绝的争吵,又或许是他已经受够了这
座棚不遮雨、廊窗尽碎、摇摇将倾的危房吧。总之,他消失了。
对此,她表现得好像毫不在意。有时,她会请乡村里唯一的那位有车族——农场主从城镇里帮她捎些
东西、寄封信,或是代付电费。她会定期收到养老金或伤残抚恤金。她也时不时地自己进城去药店买些药
膏、胶囊和乳液,都是些西方的名牌货。
她时常会从村里请个人打扫卫生,其实也没什么可打扫的,因为女主人的起居就像个幽灵一样,轻柔而安静;而且她食量很小,就算吃了什么,也不会弄得杯盘狼藉。她就住在楼上的一间房里,从不涉足其他房间。她从不给自己生火做饭,只吃水果、胡萝卜、杂粮面包和牛奶麦片。
女舞者没对屋子做过任何改动。秋风从破碎的窗予里吹了个通透,裹挟的枯叶,落在了以前饭厅的地
板上,那里居然还有青蛙在蹦蹦跳跳。于是,她拿钥匙锁死了通往游廊的门,从此止步。
她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舞厅里,在那儿打扫卫生,往天花板上悬挂漂亮的纸灯笼,给墙壁刷上蓝漆。
她要求擦洗舞台木板,然后踩着高跟鞋上去检查木板的强度。她偶尔也会走遍整栋建筑,那时,到处可听见她欢快的节奏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交响乐常常从留声机里流淌而出,像异国风情的香水般飘向公园和乡村。夜晚,她会坐在卧室的桌前写信,开头总是这样一句:“亲爱的爸爸!”她从来都没写完过一封信,她为一封信写了上千个开头。紧闭的箱子里,原本是紫色的墨迹已然暗淡。
例如她会这样写:亲爱的爸爸!我买下了一座剧院!这栋漂亮的老房子是本世纪初的建筑,有几间客
房和一间采光极好的宽敞餐厅,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舞台。爸爸,您能想象得到吗?现在我终于可以去
跳我喜欢的每一个角色了。没错,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舞蹈生涯其实已经结束了,我绝对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我舞蹈家的灵魂依旧年轻呀!我有很多计划,我不后悔跟您吵了架,亲爱的爸爸,我想,我们都老了,该和解了。现在最让我遗憾的是,爸爸您再也不能看到跳舞的我了。也许并没有什么主角可以让我饰演,也许是因为脊椎的问题,我当不上芭蕾舞团的首席女演员,但我已经足够出名了,我跟我的团队在多少舞台上收获了掌声。爸爸您错了,您那时怒气冲天地说我没有天赋,就在我们最后那次见面时。这太不公平了……


展开余下试题 信又被扔进皮箱里了。
搬到这儿两三个月后的第一次演出,她邀请了小镇的居民。那时候她的那位丈夫还在。丈夫亲自挨家
挨户派送这些邀请函,还配上一盒心形巧克力。所有人都应邀而来,连抱着婴儿的妇女也不例外。舞厅已
经焕然一新,两盏聚光灯大放异彩,一盏被湛蓝色的吸墨纸包裹着,光线如水波和迷雾般散射,而另一盏则从上方投下光束,在舞台上勾勒出一个明亮的椭圆。地板上衬着闪闪发光的蓝色箔纸,花园里的草丛和苔藓也被移到舞台上作湖岸布景。抱着婴儿的那位年轻妈妈惊叹不已。
当所有人都已落座,从舞台后面传来柔美的音乐声。
她无所畏惧地起舞——所有人都为她动作的幅度、舞姿的大胆、跳跃的猛烈而捏一把汗,担心她失去了平衡,摔倒在木地板上。薄纱裙随着她那修长的大腿起落,总是稍有迟滞,比身体的动作晚一秒,仿佛是一团发光的白云随身而动。她那双穿着白色紧身连袜裤的腿上似乎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脚,就像某种以非常规方式行走的存在。而替代了脚掌的肢体尖端,被封在舞鞋的亮点里,轻刷着木质地板,完全不同于人类沉重的脚步,仿佛是一只猫在舞台上欢跃。她用白色小花编织的银色发髻高高地盘在脑后,脸上的舞台妆浓得让人快要认不出本来面目了,这样的妆容与白色薄纱裙和音乐倒是十分相配,然而看向她的脸时,那副面容就像戴着个惨白色的幽灵面具。一切看起来就是这样。
包括她丈夫在内的九个人为她鼓掌叫好。演出结束后,所有人都得到了橙汁、葡萄汁和小蛋糕,心满意足地回家了。真的心满意足吗?谁知道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尽管没有说清楚她的丈夫离去的原因,却让读者看到两个人之间的淡漠和隔阂,表达含蓄,给人以想象空间。
B.女舞者会请乡村里唯一有车的农场主帮她做一些生活琐事.请村里人打扫卫生,丈夫离开并未影响她的生活,她并不在意。
C.女舞者过着孤独、苦涩甚至是有点凄惨的生活,但她独特的舞姿,在不动声色中涌动着一股直抵心灵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D.小说前面描写了女舞者的屋子的破败,和后面焕然一新的舞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突出了女舞者的用心带给人的惊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的两次语言描写,表现了丈夫对女舞者的坏情绪和身体的痛苦没有丝毫关心的反应,厌烦之情跃然纸上,简洁传神。
B.饭厅的地板上竟然有青蛙在蹦蹦跳跳,“她拿钥匙锁死了通往游廊的门,从此止步”,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女舞者逃避世俗的形象。
C.小说比喻新奇,富于想象力。将从留声机里流淌出的交响乐,比作“异国风情的香水”飘向公园和乡村,表现出女舞者此刻欢快的心情。
D.小说以危房为线索,写了并不关心环境和身边的人的女舞者,反而用不同于世人的轻松步伐,演绎对舞蹈的热爱。情节简单,意味深长。

8、小说结尾为什么写道“真的心满意足吗?谁知道呢。”(4分)





9、小说详细刻画了女舞者给父亲写信这一细节,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题。
崔衍,左丞伦之子。继母李氏,不慈于衍。衍时为富平尉,伦使于吐蕃,久方归,李氏衣弊衣以见伦。伦问其故,李氏称自伦使于蕃中,衍不给衣食。伦大怒,召衍责诟,命仆隶拉于地,袒其背,将鞭之。衍涕泣,终不自陈。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由是伦遂不听李氏之谮。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李氏所生子邻,每多取子母钱,使其主以契书征负于衍。衍岁为偿之,故衍官至江州刺史,而妻子衣食无所余。后历苏、虢二州刺史。虢居陕、华二州之间,而税重数倍。衍乃上其事。时裴延龄领度支,方务聚敛,乃绐衍以前后刺史无言者。衍又上陈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颇甚流离。旧额赋租,特望蠲减。臣伏见比来诸郡论百姓间事,患在长吏因循不为申请,不诣实,不患朝廷不矜放。有以不言受谴者,未有言而获罪者。陛下拔臣牧大郡,委臣抚疲民,臣所以不敢顾望,苟求自安,敢罄狂瞽,上干圣览。”帝以衍词理切直,乃特敕度支,令减虢州青苗钱。迁宣歙池观察使,政务简便,人颇怀之。其所择从事,多得名流。时有位者待宾僚率轻傲,衍独加礼敬,幕中之士,后多显达。贞元中,天下好进奉以结主恩,征求聚敛,州郡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首。赞死而衍代其位。衍虽不能骤革其弊,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及穆赞代衍,宣州岁馑,遂以钱四十二万贯代百姓税,故宣州人不至流散。贞元二十一年,诏加工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崔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
B.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
C.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
D.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吐蕃,亦作吐番,是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公元7 -9世纪存在于青藏高原。
B.刺史,是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用为地方官职名称。
C.青苗钱,是唐中叶政府为了筹措官俸,于禾未熟前征收的一种田赋附加税。
D.工部,是六部之一,属尚书省,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赋税等政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衍孝顺父母,甘愿忍受委屈。继母很不喜欢他,故意穿着破旧衣服,歪曲事实,诬陷他不供给衣食,他宁可受父亲的打骂也不替自己辩解。
B.崔衍友爱兄弟,代其偿还债务。异母兄弟常向人借钱,之后让债主向崔衍讨要,崔衍每年代他偿还,自己一家人却只能满足温饱,没有节余。


展开余下试题 C.崔衍体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虢州赋税过多,百姓负担沉重,崔衍不计个人得失,上疏陈述情况,皇帝因此特地下旨,免除当地的青苗钱。
D.崔衍尊重贤才,礼遇宾客幕僚。崔衍礼贤下士,对待幕僚言行举止合于礼仪,从不像他人那样轻慢倨傲。后来他幕府中的士人,大多显赫闻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颇甚流离。(4分)


(2)衍虽不能骤革其弊,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4分)


14、崔衍在宣歙池观察使任上政绩显著,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o(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 - 16题。
春兴七首(其一)
刘基①
柳暖花融草满汀,日酣烟淡麦青青。
枝间好鸟鸣求友,水底寒鱼陟负萍。
异县光阴空荏苒,故乡蛇豕尚膻腥。
感时对景情何极,悼往悲来总涕零。
【注】①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这首诗即作于隐居之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中的“春兴”并非春日的兴致,而是指本有某种感慨,于春日而发。
B.从首联所写的景象和颔联中的“寒鱼”来看,本诗应当作于早春之时。
C.诗人身在异地他乡,又值大好春日,更容易感到光阴流逝,一去不返。
D.时事、景物引发的情感没有终极,往事和未来总是难免让人伤悲落泪。
16、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以青蓝、冰水、木、金等一系列比喻进行论证,得出了“ ,
”的结论。
(2)韩愈在《师说》中用来阐述从师标准的语句是:“ ,
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诉说“ , ”,表明被贬之地并非没有音乐,只是难以入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那天下午从九龙驾车回马料水,正是下班时分。大埔路上,高低长短形形色色的车辆,首尾相衔,时速二十五英里。一只鹰看下来,会以为那是相对爬行的两队单角蜗牛。单角,因为每辆车只有一根收音机天线。不料快到沙田时.莫名其妙地塞起车来,一时单角的蜗牛都变成了独须的病猫,废气暧暧,马达喃喃,像集体在腹诽狭窄的公路。熄火又不能,因为每隔一会儿,整条车队又得蠢蠢蠕动,前面究竟在搞什么鬼,方向盘的舵手谁也不知道。载道的怨声和咒语中,只有我沾沾自喜,欣然独笑。俯瞥仪表板上,从左数过来第七个蓝色钮键,轻轻一按,我的翠绿色小车忽然离地升起,升起,像一片逍遥的绿云牵动多少愕然仰羡的眼光,悠悠扬扬向东北飞逝……
那当然是真的:在拥挤的大埔路上,我常发那样的狂想。我爱开车。我爱操纵一架马力强劲反应灵敏野蛮又柔驯的机器,我爱方向盘在掌中微微颤动四轮在身体下面平稳飞旋的那种感觉,我爱用背肌承受的压力去体会曲折起伏的地形、山势,一句话,我崇拜速度。其实,以运动的速度而言,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十分可怜的。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我……我不认得字。”阿Q-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B.遥望皎洁的明月,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
C.一秒,两秒,十秒,二十秒……火箭飞行正常!紧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D.词人朗声长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19、对偶具有对称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对偶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爱操纵一架这样的机器,它马力强劲,反应灵敏,可快可慢”,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