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83  2021-05-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3]
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省三校《辽宁省专考》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
2021 三省三校《辽宁省专考》第四次模拟
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电影是“内容为王”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内容的关键是讲好中国故事。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是牵引整个电影行业发展的“牛鼻子”、拉动市场票房增长的“火车头”,是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电影从业人员的“硬道理”和“基本功”。用电影特有的声画结合、时空结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艺术技术手段,满怀激情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故事,豪情澎湃地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时代主旋律,中国电影将迎来春色满园。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电影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材料二
科幻电影的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这其中,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幻电影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科学技术追赶进步,也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更为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又添了一抹亮色。
科幻电影的发展还需要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2012 年,我国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中国人古已有之。下一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要将中国人的情感放大到广阔的太空背景下,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巧妙地糅合进科幻作品的创作中。唯有如此,中国的科幻电影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期待科幻电影有更多中国味道》)
材料三
近几年,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脱颖而出,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也日渐生成,创作与产业互相砥砺,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
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资源中的宝藏,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就是国外创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提取与创造。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使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一项既重要又长期的课题,中国动画人责无旁贷。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高质量作品,从不同角度持续“破题”,让原创动画电影呈现回暖态势,也让中国动画成为文化行业关注的热点。
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将层出不穷,技术进步和产业完善将为创作带来足够“底气”。这是一条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道路,值得期待。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面对国内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坚持创新性和正能量并重。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给我们留下丰厚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尤其考验创作者的创造能力、审美格局和思想境界。创作者一方面应放开尝试,从技术突破到文化表达,巧妙找到创新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对历史文化持严谨态度,发掘那些具有正能量、体现积极价值观的素材内容,以富有营养的作品给观众以精神启迪和价值引导。


浏览完整试题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目前,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在角色设定、造型设计等方面仍然可以看到国外动画的影子。想要创造出真正具有成熟中国韵味的动画,还需要创作者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提升创造性转化的艺术水准。观众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必然对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包括作品的叙事结构、美术风格、形象塑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等,都需要在遵循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实现跨代际、跨文化传播。动画电影观众群体广泛,不分老少,无论中外。针对这种跨代际、跨文化特点,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影片更需找到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契合点,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激活传统故事的当代意义,让传统以生动活泼、可感可亲的动画形象走近当代观众。
作为国产动画的一种特有形式,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具有很高辨识度,能够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能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与术提升双管齐下,创作与产业双向激励,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动画电影将会进行更多探索,诞生更多佳作,以推动中国动画产业走向成熟。
(摘编自《人民日报》《动画电影彰显中国韵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的声画结合、时空结合、光影造型、形象塑造的艺术能更好地呈现故事,是电影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B.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为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是影响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高度的主要因素。
C.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得益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及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期望值的提升。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画电影因此脱颖而出。
2.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华美学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使用,让原创动画电影呈现回暖态势。
B.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产业链日渐生成,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将层出不穷,值得期待。
C.创作者的创造能力、审美格局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他们能否放开尝试,从技术突破到文化表达,巧妙找到创新突破口。
D.观众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对创作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在遵循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制作技术的进步。
3.下列说法是中国电影发展最关键环节的一项是(3分)
A.讲好中国故事。
B.多出精品力作。
C.发展综合国力。
D.壮大电影市场。
4.以上材料对中国电影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6分)
(三)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生应有堆花时
何永康
①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佐酒的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
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谷烧”倒入杯时,有酒花叠起,醇香满店,遂脱口赞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举兵抗元兵败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经白鹭洲时,百姓沿途把“谷烧”酒相送——送他过惶恐滩、过零丁洋。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庐陵百姓闻讯,纷纷以“谷烧”洒地遥祭英魂……后来,人们就借文天祥当年赞语,把“谷烧”改名为“堆花”,作为对英雄的纪念。
②想到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开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样子。瓶开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弥散,似乎并无多少独特。但在倒的过程中,奇妙就出现了——丰富的气泡不断泛起,煞是好看。原来这酒是米酒,发酵期长,一遇空气自然产生“酒花”,层层叠叠堆于杯中,很有层次感和诱惑力。
③堆花的“堆”,一是作量词用,如一堆土,一堆草。一是作动词用,堆砌,堆放。小时候参加农业劳动,因体弱常与妇女一起干些轻活。最喜欢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不说,还轻松干净。到要收工时,会计就会提一杆秤,拖声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堆花”,其实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过秤记工分。这是我儿时听到的最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④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堆花二字,就常常让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语境中想到它。读诗读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想到堆花;看天看到头顶的朵朵白云,会想到堆花;在江边看到絮状的芦花,会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淇凌,会想到堆花……
⑤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花,而是“堆”。细细揣摩,原来作为量词的堆,总是给人多的感觉。求多,多多益善,是人的欲望本性,堆的前提一定是多,给人惊喜、给人满足、给人愉悦,对从小生活在物质短缺年头中的我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打鱼的亲戚送来一堆活蹦乱跳的小鱼,惊喜;乡下的同学送来一堆桃子、李子,高兴;母亲的学生送来一大堆红薯,那就很满足了。成堆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堆砌的快乐。须知,如果我到集市去买,鱼是一条,李子是几个,红薯是几根。一堆,会给人一种富足感。
⑥如果说量词的堆,对人来说往往是被动地接受,那么,作为动词的堆,却是主动作为地去改变物态。比如堆花,绝无“一堆花”的意思,而是让花堆积、集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名句:“堆花压柳桥”。花是雪花,积压在柳桥上,意境是冷清了点,但想到雪化后,桥两岸柳树会抽枝发叶,会飘起春天的飞絮,所以雪虽是冬天的堆花,但也与春天相关。
⑦宋代有个诗人叫方千里,名气远不及白居易,但也留下了一阕非常有名的《庆春宫》:“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篱落堆花,帘栊飞絮,更堪远近莺声……”篱落堆花,堆的是春天的落英,往往会把春天的愁绪堆在人的心头。林黛玉是春愁最多的人,见不得花谢花飞,受不了红销香断,更不堪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是就去葬花。葬花,先要把落花堆拢,收入花篮,再提到一个适合的地方,挖个坑埋了。因此,堆花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
⑧中国是工艺大国,很多传统工艺品都有“堆花”的技艺环节,即在物品上凸起花朵或纹理,成为别致的艺术。比如陶器瓷器,就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堆出相关的造型,增加鲜活感与立体感;比如面馍糕点,会在食物上堆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之更美观灵动,刺激感官增加食欲。如此看来,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有锦上添花的情致,也有烈火烹油的热烈,乃雅俗共赏之事。


展开余下试题⑨中国的昆曲是雅到极致的,男女主角清辞丽曲的唱腔和细腻含蓄的表演,体现出温煦、婉约的剧种特征。但为剧情需要,也有群体的载歌载舞。鼓乐齐鸣,排场热闹,就有了人间烟火的凡俗。譬如《牡丹亭》著名桥段“游园惊梦”中,当杜丽娘和柳梦梅“惊梦”之后转到台下时,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他们手持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绢灯,边舞边唱“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这样的堆花,既再现了良辰美景,也烘托了亦真亦幻的梦境。
⑩又比如,年轻时候喜欢插花,追求花枝的舒朗与错落有致。画花鸟画时,也最爱画一枝梅或几瓣菊,喻示不慕繁华、耐得孤寂的清欢之境。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喜欢到人多的地方“打堆”,由倾心独枝到喜爱花丛,偶尔也就画起大红大绿的牡丹来,在一重一重繁复的绿叶上,把红花一朵压一朵地堆上去,图个热闹图个红火,这就是不能免俗。但俗与雅往往会互为转移,大雅反俗或大俗成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⑪想到此突然有所参悟:人生应有堆花时。是的,人们不能老是把眼光落在奇花异卉或闲花野草上,也不能只做走马观花者或素手采花人,也要干点堆花的事——把最普通的花朵收集起来,缀合成花团锦簇的景致,装点大众化的生活。这与把每个平凡的日子缀合起一段人生一样必要。时不时地堆一下, 或许会堆出一种境界的高度来。
(取材于何永康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会计“堆花”的吆喝声,为作者儿时不繁重的农业劳动更添一份乐趣。
B.作者写黛玉葬花的情节,意在说明堆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丰富了“堆花”的内涵。
C.第⑨段“便有生且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写出了表演滑稽可笑的特点。
D.第回段作者写年轻时爱画梅、菊到年长后也画牡丹,触发了他对雅俗关系的思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写文天祥的故事,为“堆花”一词赋予了情感意蕴,与下文形成照应。
B.第⑧段使用排比手法,强调“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
C.本文围绕“堆花”,“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文章句式灵动,语言雅致,娓娓叙说中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真切而细致的体验。
8.分析第⑤段中不同量词的使用效果及作用。(4分)
9.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天鉴,字近微,直隶万全人。顺治三年进士,授山东恩县知县。县接直隶界,自明季为盗藪,尝一岁七被寇。天鉴上官,谕父老日:“往岁寇至,县辄不守,由人无固志。自今勿复逃,视知县所向。”俄而寇大至,天鉴坐城上,从容指挥,寇疑有伏,逡巡去。於是葺楼橹,治城隍,严候望,时巡微,守具大备。按行乡鄙举团练立砦十有九枹鼓相闻久之得步卒万八千骑士三百巡按御史疏闻令天鉴自治兵。廉得境内贼渠数辈,夜突至其乡呼之出,贼错愕不能遁,皆诛之。寇据曹县,巡抚檄天鉴与诸道兵会剿,率所部为前锋,冒矢石深入,诸军踵之,复其城。尝以轻骑逐贼,日暮被围,短兵相接,手格杀数贼,溃围出,不失一骑。在恩四年,屡与寇战,俘馘无算,降者安抚之。寇远遁,招徕屯种,流亡复归,垦荒千八百顷。建书院,弦诵不辍。政声为山东最,上考,内迁礼部主事。十一年,始行耤田亲耕礼,天鉴参酌古今,悉合礼宜。累迁郎中。主山东乡试。十二年,出为陕西河西道参议。与属吏约,毋猎民枉法。天鉴固长治兵,按籍讨军实,诫将弁毋以军糈肥私橐。性刚介负气,数忤上官。岁馀,谢病归。绝迹公府,门下士或有餽遺,不受,曰:“饬簠簋,惜名节,足以报举主矣!”康熙初,大臣荐,不出。寻卒。
(节选自《清史稿·王天鉴传》
①簠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按行乡鄙/举团练立砦/十有九枹鼓相闻/久之得步卒万八千/骑士三百/巡按御史疏闻令/天鉴自治兵
B.按行乡鄙/举团练立砦/十有九枹鼓相闻/久之/得步卒万八千/骑士三百/巡按御史疏闻/令天鉴自治兵
C.按行乡鄙/举团练/立砦十有九/枹鼓相闻/久之得步卒万八千/骑士三百/巡按御史疏闻/令天鉴自治兵
D.按行乡鄙/举团练立砦/十有九枹鼓相闻/久之得步卒/万八千骑/士三百/巡按御史疏闻令/天鉴自治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隍,古代指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也可指城墙和护城河,文中指后者。
B.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后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C.内迁,指自外官调任京职,相反由京官调动地方做官,则可称为“出”。
D.乡试,是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春闱”,录取后的举人可进京会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天鉴富有谋略,文武兼备。在恩县任知县时智退强盗,作战勇猛,有力平息了强盗侵扰;在礼部任职时,制定皇帝亲自耕种的礼仪,程序都符合礼法。
B.王天鉴主动担责,勇于杀寇。在光复曹县的时候,他主动率部担任前锋,冒着箭和镭石深入,让其他各路军队紧随其后。
C.王天鉴治理有方,重视教育。在恩县四年时间,他召集百姓垦荒,流亡的百姓得以回到故乡,还修建书院,取得了很好的从政声誉。
D.王天鉴为官清廉,爱惜名声。他与下属约定,不得鱼肉百姓贪赃枉法;辞归后有学生送他东西,都不接受。他认为爱惜自己的名声就足以报答举荐他的人了。
13.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廉得境内贼渠数辈,夜突至其乡呼之出,贼错愕不能遁,皆诛之。(4分)
(2)天鉴固长治兵,按籍讨军实,诫将弁毋以军糈肥私橐。(4 分)
14.恩县为何常被强盗侵扰?强盗大举进犯时,王天鉴从容指挥,结果如何?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杭州春望
小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①,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伍子胥。②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B.“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也暗含对统治者追求奢侈浮华生活的批判。
C.末联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 裙腰”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茜,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
D.本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 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16.《唐诗笺注》说:“涛声夜入,何等悲壮!柳色春藏,何等妩媚!有此妩媚,不可无此悲壮:有此悲壮,不可无此妩媚。若一味悲壮,或味妩媚,吾不欲观之矣。”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句子是“ , ”。
(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诗人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
(3)《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而且赋予了山峰以人的形态,描写形象生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如今,故宫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无论是春天花开、冬天雪落,还是新上了专题展或文创品,都有很多人专程去“打卡”。历史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故宫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窗口。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是中国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形制融入了明清两朝建筑师的匠心独运,同时又延续了从西周开始的“择中而立”“九经九纬”。一条中轴线在众多殿宇中贯通而过,与北京城的中轴完美重合;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延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宫城周围环绕长3400米的宫墙,四个角楼奇巧玲珑,非常美观。学者单士元在《故宫史话》一书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称故宫是“民族建筑艺术集大成,( )。它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其规模之宏伟、工程之艰巨、创造性之丰富、工艺之精巧为世界所罕见
B.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
C.其工程之艰巨、创造性之丰富、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为世界所罕见。
D.其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工程之艰巨、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
19.下面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 22 小题。
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① 。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试分数固然能够体现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课业学习成果,但赢在分数的起跑线上,并不等于赢得人生的未来。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场短跑竞赛, ② 。关注一生的成长目标,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从容。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来自教学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话引发关注:学生如果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 ③ ,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段话被广泛讨论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更健康的成才观、评价观的期待,对于更丰富、更高质量教育的期待。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2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11月10日,由我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据了解,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同时,还将开展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工作。
本次考察计划航程3万余海里,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给此次南极考察科研人员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姓名用: xx代替);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B 项无中生有,“是影响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高度的主要因素”于文无据,材料二中原文是“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未知世界想象的高度”。
2.D 概括不全,由材料三第五段“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可知。
3.B“讲好中国故事”是“内容”的关键,不是电影发展的关键;“发展综合国力”“壮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条件,并非“关键”;材料一中 “多出精品力作” 是“牛鼻子”“火车头”等看出“多出精品力作”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
4.①材料一要求中国电影要讲好中国故事,以创作生产为中心,多出精品力作。
②材料二要求发展中国的科幻电影,让中国科幻电影有更多中国味道。
③材料三要求打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
④三则材料都表明了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电影。
(每条 1 分)
5.①材料三整体是总分总结构。
②首先指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强调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指明创作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是一条自信彰显中国韵味的道路。
③接着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需要着重注意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④最后强调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意义,即能够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能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每点 2 分,答出 3 点满分)
6.C
【解析】
“表演滑稽可笑“分析错误,“粉墨登场”本义指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结合“当杜丽娘和柳梦梅‘惊梦’之后转到台下时,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可知,这里的“粉墨登场”是指本义,即化好装上台演戏。
7.B 第⑧段没有使用排比手法,只是列举事例。
8.①运用排比的艺术手法,写“一堆鱼”、“一堆桃李”、“一堆红薯”,集中表达物质的丰富。
②将“一条”“几个”“几根” 与“一堆”做对比,鲜明地体现了“堆”所带来的富足感,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与满足。(每点 2 分)
9. ①从生活中看,“堆花”是给我带来美感、乐趣的层层“酒花”和参加劳动时的吆喝声。
②从诗词和黛玉葬花来看,“堆花”寄寓了希望、春愁与怜惜等情感。
③就工艺或昆曲、绘画而言,“堆花”或增雅,或添俗。蕴含雅俗互为转移的辩证意味。
④就人生而言,“堆花”是融人平凡的世俗生活,在品味和体悟中获得人生境界的新高度。(或“堆花”是珍惜平凡生活,营造美好的生活境界。)(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0.C
11.D 乡试也称“秋闱” 。
12.B 是巡抚派王天鉴担任前锋,而非王天鉴赏“主动”。
13.(1)(王天鉴)访查得知恩县境内有几个强盗首领,夜里突然来到他们躲着的乡里喊他们出来,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