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怀念窑洞和窑洞里的生活。而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的,是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窗花源于剪纸,而剪纸据说是一种民间艺术,但朴实的村姑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的荣耀与自豪。 ②令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全部在冬天灿烂。这当然与农闲有关,但农闲不是根本的原因。冬是无花的季节。冬季的花如雪莲、腊梅等,在渭北的土塬上根本看不到;唯一的自然之花,就是时时飘舞的雪花。那时环境还未遭受污染,雪下得特别频繁,动不动就是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夏天少雨,而冬天多雪。窗花渲染着冬雪,可以驱走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 ③窑洞的窗子一般都制成木格状,上面粘一层白纸。狂风一吹,纸就瑟瑟颤栗,发出蚊蝇鸣叫的声音。久而久之,纸就扯开一个口子,口子越扯越大,进而纸就变得褴褛不堪。因此,对于大多村民来说,往窗格上贴纸只是冬天的事,其余的季节,窗格都空空洞洞的。冬天一到,寒流席卷而来,这时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从供销社花五分钱,买回一张洁白的大纸,然后和了面浆,再然后就是粘窗纸。而少女和少妇们是最忙碌的,她们摊开五颜六色的纸片,手中持小剪刀,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土炕上,开始剪窗花。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谁窗花剪得好,村人都会跑来观赏,并会得到无休止的赞扬;而谁的窗花剪得差,人们会看不起她,她心不灵手不巧,严重点儿,她嫁人都有些困难。许多媒人说媒,怀里就揣着姑娘剪的窗花,到了男方家里,就把窗花拿出来。 ④每个冬季来临的时候,村子里都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剪窗花比赛。没有组织者,没有助威的锣鼓,但并不影响比赛的认真和严肃。于是在村子里走一圈,就会看到所有窗子都五彩缤纷,生机盎然。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 ⑤窗花的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就两种:一是植物,一是动物。人自然归属于动物之列。在无花的日子里,花朵却在窗格上恣肆。如古人描绘它,会用“花闹窗棂”几个字。的确,束束花朵不但神韵俱备,而且形态上都挺夸张。牡丹有点胖,菊花有点瘦,玫瑰妻妾成群,郁金香携儿带女……意味深长,窗花更多的与吃有关,映现着农民们对食物的渴望。麦穗特别肥大,玉米棒籽粒圆满,苹果鲜红耀眼,桃子鲜嫩欲滴。也许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⑥但现实生活中他们难以得到,于是只有把梦想纺织在窗纸上。的确,我曾亲眼目睹过有幼儿想吃窗纸上的苹果而不能时哇哇啼哭的景象;我也看到过邻家大爷饿得卧床不起凝望窗花时木呆的眼神。窗花,显示着村姑的手艺,也在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 22.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⑤段的主要内容。(3分) 23.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24.第④段中写道:“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结合上下文,对句中加点词“灵魂”的具体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窗花可以驱赶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 B.窗花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 C.窗花也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 D.窗花体现了人们对环境遭到污染的不满情绪。 25.从文中看,不属于“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的原因是( ) A. 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的荣耀与自豪。 B. 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 C. 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 D. 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 26.作者在第一段说,朴实的村姑对窗花“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家的荣耀与自豪”,但后来在第3段又说“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27.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风民俗。(3分) 名称 民风民俗 清明节 ① ② 包粽子,挂艾叶 中秋节 ③ 28.结合“窗花”的艺术魅力,不属于作者在第5段中着力描绘冬季剪窗花的情景和夸张描绘窗花的形态的作用与好处的一项是( ) A. 突出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梦想 B. 从艺术的角度,丰富了“窗花”所蕴含的神圣和灵魂 C. 说明了窗花的生命力所在,突出了令人难忘的原因 D. 为下文村里人重视剪窗花作了很好的铺垫 29.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 指山上和田野到处都是。 ② 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③ 指充满生气和活力。 30.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三、作文:(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句话,读之令人警醒¬——“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生存的压力与竞争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敌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正如相机不知道敌人是手机,方便面不知道敌人是“饿了吗”。 而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再次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与深思。该片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可以说“科幻”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展开余下试题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领悟?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汉语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知识与运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C D B B A D C D B C D A C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6. C 17. B 18. A 19. D 20. C 21.B 22.(3分)介绍窗花的内容植物和动物。 23.(3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窗花的夸张形态和神韵具备的特点 24.D 25. A 26.不矛盾。“从未有过荣耀和自豪”是说明村姑把剪窗花作为了农闲生活的一部分,很普通。“把窗花看得很神圣”是说明村姑认为剪窗花可以展示自我心灵手巧的价值,事关日后的幸福。(必须指出“不矛盾”,3分) 27.(3分)①扫墓、踏青、荡秋千等;②端午节;③吃月饼 28.D 29.①漫山遍野 ②悄无声息 ③ 生机盎然 30.窗花 【解析】1. A项正确,其他项错误读音分别应该是,B项,赡shàn;C项,躯壳qiào,还huán;D项,纶guān。2. A真知卓见(灼) 不径而走(胫) B合盘托出(和) C必竟(毕)编篡(纂) 3.C 熟悉-陌生 4、(①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建议供大家讨论。提倡: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根据语境,应选“提倡”。②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由语境,应选“情结”。⑧极限,最高的限度;极致,最高境界,最大程度。前者侧重机能与功能,后者侧重精神境界,由语境可知,应选“极限”。)5. A. 并列短语 B.动宾短语 主动交换—主谓短语 C. 偏正短语 D. 主谓短语6.解析:A.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B.指隔着靴子挠痒痒。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和要点,不中肯,不贴切。或比喻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C.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也作棋布星罗、星罗云布。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D. cuò huǒ jī xīn,出自《汉书•贾谊传》,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7.解析: 前语境的落脚点为“像大炮轰发”,与①“人声嘈杂”不吻合,排除C项。与②“长叹”和“呜咽”也不吻合,排除A项。与③“以至完全寂静”完全不吻合。④“再后来……”和前语境的“有时……”不吻合,排除B项。只有⑤“像森林呼啸”和“像大炮轰发”吻合,选D项。8. 分析:第一个空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 C两项。第二个空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个空之间是递进关系,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9.A项主客体颠倒,应为“许多俄罗斯人对‘倒爷’这个词语并不陌生”;C项“超过……左右”矛盾;D项成分残缺,在“金钱”后加“的现状”。 10.D 11.提示: 顿号改为逗号,这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12. A.《月下独酌其一》唐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春题湖上》 唐 白居易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D.《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3.D 14.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境①中前后的“哀愁”“使他们沉浸在这琴声中”正对应句子“琴声”“往事”。故选A。15. 解析:A深刻的移至看法前,现实的移至态度前;B一连串移至事情之前;D联合移至五月底后 17. B 父:(fǔ,第3声,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邻居家的老人。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8. A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确定中心论点的能力。通读全文,理解内容,根据文章的论题来确定中心论点。纵观全文,都是在论述“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的中心论点。BCD选项都是本文的分论点。 19. D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④段论述“废弃物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低碳社会中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有可行性”说明还没有实践,D项“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属于主观臆断,表述错误。 20. C试题分析:②画线句子为比喻修辞,排除BD两项。②段结尾明确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不是像A选项所说“低碳能源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统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因而排除A项。 三、写作 (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