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5  2021-06-09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文化基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文化呈现出巨大差异。中华文化崇尚“以民为本”、追求“天下为公”,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诞生在商业经济之上,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则是一种诞生在农业经济之上,以王权为核心,以民本、统一、德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三权分立的多党制竞争在西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而在中国则行不通,这已为近代中国的政治实践所证明。我们党一贯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所蕴含的道德精髓,注重挖据和阐发“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并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民本”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重要智慧源泉。
“均富”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孔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纵览世界历史发展,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往往是因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的矛盾日趋凸显,这几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共性。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均富”思想和价值目标的传承,“不患寡而患不均”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自然成为坚持共同富裕基本原则的文化土壤。
和谐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和而不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都有和合、和谐、协调的含义。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国家治理共识,同党对我国国情、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密切联系,也同历史延续中的中国古人对社会建设的美好要求有关。
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上,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把和睦相处、和平发展放在首位。同崇尚竞争和“丛林法则”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追求的是“协和万邦”。马克斯•韦伯就认为,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是“和平主义性格”的,它与西方新教的扩张性性格截然不同。中国人民在和平文化的影响下,对内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夏兴有《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B. 西方政治文化是一种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和商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
C. “均富” 理念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
D.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异同。
B. 文章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均富”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的观点。
C. 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论证了中国与西方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上不同的价值取向。
D. 文章先引出话题和观点,然后分别从“民本”“均富”“和谐”“和谐万邦”的角度展开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既受特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还取决于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B.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总是缘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深化,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许也将为国人所接受。
D.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所以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
【答案】1. B 2. A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办,中国环境报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协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近日走进四川,“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欣然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看待文学与环保的关系?
王蒙:我曾经说过,作家天然是环保工作者的同盟军,作家天生应该与环境保护工作者携起手来。
这并不是说,作家都懂多少环境保护的理论和知识,而是说作家更富有对于自然、对于祖国河山,对于一切生命的感受和热爱。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里会很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态、对自然的关心与热爱,有很多写自然环境、写可爱动物的作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作家往往也能更早一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警惕环境破坏的危险。有很多嘲笑、抨击破坏自然、残害生命的作品,比如契诃夫的《草原》《万尼亚舅舅》,文字里充满了对生态破坏的忧虑。
中国环境报:您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建议?
王蒙:生态环境部从上世纪入十年代开始,一直很重视运用文学的力量,加大对环境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一直在坚持做着,我也有幸参与过环境文学杂志《绿叶》的创办,以及有关活动,所以我很愿意和环境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
《绿叶》杂志团结和动员了一大批关心生态环境保护、普及推广全民环境意识为己任的作家,刊登了一大批书写祖国壮丽山河,描绘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美妙和谐关系的文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阵地,可以继续做下去。
另外,你们中国环境报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征文活动以及采风活动也非常棒。祖国大地,壮丽山河,有太多太多地方、太多太多人值得记录,走也走不完。
中国环境报:和之前相比,您如何看待当前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王蒙: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前所未有,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了。但是,我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并不稳固,面临的污染治理形势还很严峻,这就需要不断开创新局面,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来。
当前,针对环境问题,我们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许多污染大的企业和工厂得到治理,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对设备升级改造。前些年,雾霾现象非常严重,但这两年比过去好多了,所以只要真正重视环保,很多问题是能解决的。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各种阻力,许多令人痛心的现象仍然在发生,比如乱砍滥伐、捕食珍稀野生动物、污染水源等。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竟然做出了污染环境的大恶,甚至瞒天过海、隐瞒真相,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
这当然是文学最为关心的事情,也是作家、知识分子以及全体公民有切肤之痛的事情。作家对这类现象或行为予以关注、有所声讨、进行谴责,是文学的天职,也是写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中国环境报:请问您平时会关注哪些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王蒙:我虽然实际接触的不是很多,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和留意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现象。比如,我看到北京很多工地的砂石土堆,在施工过程中都加罩了网布,我感觉很不容易。因为要增加很多成本,付出很多劳动力。但是,如果不立即行动,不关心环境,我们将来吃的亏就更大,损失也更大。
我还注意到商品的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有时真是气得不行。其实,商品的好坏与否,与外在的包装开无关系。小时候,买的月饼并没有多少包装,但吃起来非常美味。我们应该力行俭朴,不应该把资源浪费在这些外在上。
中国环境报:好的自然环境对您的写作,有没有作用和灵感启发?
王蒙:当然。一个写作人,写作的时候需要精神非常的集中,需要有足够纯洁的空气氧气。一个写作者,不太可能在雾霾天气中或吃着被污染的食物,还能保持很好的创作状态,让大脑维持活跃的强度和活力,这是很难做到的。
每年,我很重要的一段写作时间,就是夏天到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进行创作。我大概在那儿50天左右,但是在那儿50天的时间,比在北京三四个月的时间还出活。所以,我常常在那儿把一个作品大体构建出轮廓,或者在那儿最终完成一个作品。
所以我想,好的环境对一个写作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
(摘编自王蒙《好的环境对写作者是一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更富有对于自然、对于一切生命的感受和热爱,因此作家天然是环保工作者的同盟军。
B. 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有很多文学作品,很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态、对自然的关心与热爱,如契诃夫的《草原》等。


展开余下试题C. 《绿叶)杂志团结和动员了一大批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的作家,为普及和推广全民环保意识做了很多工作。
D. 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深入,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并不稳固,环保问题依然严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环境报)举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征文活动以及采风活动,为其他媒体宣传环保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B.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知名作家王蒙认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关注、声讨、谴责,是写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C. 商品 品质与包装没有很大关系,其实,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会造成很多浪费,过多的包装物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D. 清新环保的自然环境,能给写作者提供足够纯洁的氧气,让大脑维持活跃的强度和活力,使作家保持很好的创作状态。
6. 请你结合材料,对作家队伍和相关报刊就环保宣传提一些建议。
【答案】4. B 5. C
6. ①作家应该对社会环保存在 问题给以更多的关注,以文学的形式宣传环保,尽作家的天职与责任。②相关报刊应更多、更大规模的组织作家就环保问题开展采风与主题创作活动,吸引更多的作家加入到环保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③针对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的现实,相关报刊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平台,多举行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更多的人接受环保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是高级社时期就成立了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们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又选了两个教师——陈秉正和王新春,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但闲不住。他在教练组里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首先要教架式。他先做榜样,让徒弟们在一边跟着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规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往往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式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和他们休息一阵子,也招呼相隔八九段梯田下边的沟岸上的副组长王新春。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一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有一次休息时候,陈秉正叫王新春上去吸烟。陈秉正是用火镰子打火的,王新春说:“烧一堆柴火吸着多痛快!”陈秉正老人说了个“有柴”,不慌不忙放下火镰子,连看也不看,用两只手在身边左右的土里抓了一阵,不知道是些什么树皮皮、禾根根抓了两大把;王新春老人擦着洋火点着,陈老人就又抓了两把盖在上面。一个新参加学习的中学生看了说:“这个办法倒不错!”说着自己就也去抓。陈老人说:“慢慢慢!你可不要抓!”可是这一拦拦得慢了点,那个学生的中指已经被什么东西刺破了,马上缩回手去。王新春说:“你这孩子!你是什么手,他是什么手?他的手跟铁耙一样,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那个学生,一边揉着自己的中指,一边看着陈老人的手,只见那两只手确实和一般人的手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不过他对这一双手,并不是欣赏而是有点鄙视,好像说“那怎么能算“手’哩”。
学生的神情,两个老人都看出来了。陈秉正老人没有理他,只是自豪地笑了一下就拿起自己的旱烟袋来去吸烟,王新春老人点着烟之后却教训起这个青年人来。他说:“小伙子!你不要看不起那两只手!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教练场恐怕还是荒坡哩!这山是地主王子裕的,山顶上这十几段地,听老人们说从光绪三年就荒了,一直荒到宣统三年。当年间我们两家都没有寸垄田地,他给王子裕家当长工,我给王子裕家放牛。后来他来这里开荒,我长大了从放牛孩子升成长工,跟着老领工在大河滩学着种园地。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他们父子俩一镢头一镢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那个学生虽然对他自己那种鄙视的表示有点后悔,可是他除了不愿当面认错,反而还自我解嘲地说:“怨不得我们学习得慢,原来就没有那样的手!”陈秉正老人一本正经地教训他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一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卸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满红媳妇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在沟里闸谷坊,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闸完了,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陈秉正老人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戴上。
他住在招待所,第四天吃过了午饭,住下来的人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便走出房间。因为院里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太不顺当。其中一截木料是截去两头,中间留下来的一段盘节,又粗又短又弯又扁,很不好转动。老人很费了点气力才掀起来,转了一个过就又跌死了。老人邀四个青年一同去转动木料,且趁空子解了腰带脱下他的新棉袄来放在床上,就跟着走出来了。短短一截木头,四个人就护满了,老人插不上手,只好让他们转,而自己去搬动另一截。老人弯下腰去两手托住,两腿摆成骑马架式,两肩一耸,利利落落抬起来。
紧接着,大家用铁锨拢着院里的残砖、破瓦等类的零乱东西,陈老人跟在后边扫地。不过个把钟头就把六个院子都清理完了,老人对这成绩欣赏了一阵,觉着这样一清理,走步路也痛快得多了。
陈老人重新穿起新棉袄,束住了腰,伸手去戴手套,才发现把手套丢了。老人跑到甬道旁边的垃圾堆里来找,可几十筐垃圾,怎么会找到呢?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招待员找到的手套还给满红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对陈秉正的赞美,讴歌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批判了部分青年学生歧视劳动的不良现象。
B. 小说以“套不住的手”为题,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达到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
C. 小说后半部分集中讲述了有关手套的故事,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丰富了陈秉正的形象特征,同时还深化文章主题。
D. 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口语色彩浓厚。如王新春这样形容陈秉正的手“他的手跟铁耙一样,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
8. 陈秉正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陈秉正的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如他教青年们锄地,不住口地提醒这个,招呼那个,不时重新做示范;②吃苦耐劳,干活麻利。他和大队长父子一镢头一镢头开垦了教练场。“老人弯下腰去两手托住,两腿摆成骑马架式,两肩一耸,利利落落抬起来”,这段动作描写表明他干活麻利;③关心集体,思想觉悟高。他住招待所,看到院子里的木料碍着路,就组织大家大扫除,把招待所六个院子全部清理干净。


展开余下试题9. ①王新春怕和陈秉正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侧面烘托出陈秉正的手有力。②通过学生视角的正面描写,表现了陈秉正的手因为劳动而变形。③陈秉正与学生抓柴火对比,突出陈秉正的手茧子厚。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摘自《史记•列传第二十四》)
[注]①釐(xī):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B.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C.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D.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
B. 服色,每个王朝都有自己崇尚的颜色,“易服饰”被认为是关系到国运的大事。
C.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又特指君主,又可指诸侯,后又泛指达官贵人。
D. 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类似的说法还有“迁”。
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生富有才华,得到提拔。他十八岁时,就以能赋诗写文章闻名郡里,二十多岁成为最年轻的博士,得到孝文帝的喜爱,一年之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B. 贾生受到嫉妒,被贬长沙。孝文帝想要把贾生提拔到公卿的位置上,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等人嫉妒他,在孝文帝面前诋毁他,于是孝文帝把他贬谪到长沙。
C. 贾生心情郁闷,凭吊屈原。贾生前往长沙,自认不适应长沙的气候,寿命不会长久,又想到是被贬而来,心情抑郁,在渡湘江时,作了一首诗,来凭吊屈原。
D. 贾生多次上书,未被采纳。贾生谏阻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他多次上书,诸侯封地有的连接好几个郡,可以逐渐削减他们的封地,文帝均未采纳。
13. 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2)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出的,大家于是就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
(2)各项律令的修改审定,以及列侯都回到封国居住,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①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C. “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 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15.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1)描写白鹇洁白无瑕,寓意诗人崇尚高洁的品性。(2)描写白鹇偏爱玉潭仙境,寓意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3)描写白鹇在月下花间留连,寓意诗人向往从容、诗意的生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直接点明荀子对“学”和“思”的认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神话,写出蜀地与外界联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4).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地崩山摧壮士死 (6).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常困惑,难道写作真的只是为了超越生活,而不是进入生活?当我在生命的谷底接纳写作的治愈时,却______地相信,( )。
文学是对各种事物想法的诗意延伸,更是尖锐的诘问,它像是锋利的匕首,令我们______的话语面具彻底瓦解。当然,这不意味着文学是一种隐蔽的精神暴力,恰恰相反,它是一项极尽温柔的手艺。比如小说,其本质是作者孤独的故事。他自顾自地讲述着,尽管他讲到了阳光与海岸,但是他的脸、他的身体处在一片_______的黑暗之中。叙述已经成了他________的能量之源。一开始,他在讲述自己,后来,他或许是在代替别人讲述,再后来,也许他的讲述只是为了语言的呈现。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壮族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