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9 2021-06-09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比较文学产生于19世纪,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特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1790~1870).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19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
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
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世界上主要有法、美两派,不同国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注重研究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后者注重研究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找出异同及缘由,以找出共同的规律。以梵•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列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
二战以后,美国的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所谓“平行的研究”,即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所以,莎士比亚可以和汤显祖比较。比较文学研究甚至可以跨越学科,比如文学与音乐,与哲学,与宗教与心理学,甚至与数学、都可以进行比较。中国古诗中的美丽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据说无非是在用文字图解几何学中的诸如“垂直”“相切”的概念,而“骚人遥驻木兰舟”和“万户捣衣声”等都可能富有暗示性,所以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近二十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又开始朝比较文化研究的方向转变,比如所谓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等。
在中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曾广泛比较研究过各国文学的发展,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茅盾的《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钱钟书的《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论》等,在某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奉献。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成绩斐然。中国学派强调跨文化研究,大约可以概括或总结出这样一些方法论: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摘编自陈悼、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
材料二:
浏览完整试题
无论在中外文学还是各国文学之间,也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或是文艺思潮、流派和运动之间,都还存在着众多的并无影响事实联系却又十分相似的情况。
在白居易与济慈、明代《乐府吴调》与欧洲古代戏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之间的异同,并非彼此有过“影响联系”,而是作家们在各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与加工塑造的结果。要说受到“影响”,倒是在东西方各自文化体系与文学传统中可追溯到各自的源头。如严监生之前的元杂剧《看钱奴》中的贾仁,就同严监生临死前的吝啬劲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贾仁要儿子舔尽沾了油渍的手指方肯咽气。更早的可追溯到北魏笑林》中的“俭吝老人”,甚至战国时《商君书》中的东郭敞,都是以爱物胜过爱人的吝啬与贪欲而影响后世。同样,莫里哀塑造的阿巴贡,可上溯到古罗马剧作家普拉图斯的喜剧《一罐金子》中的守财奴,和更早的古希腊作家西俄夫拉斯培斯的论文《性格论》,里面也勾勒出了吝啬人的性格类型。崇尚古典主义又热衷于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创作题材的新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受其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连他本人也直言不讳。因此,在研究这二者相似的问题上,就要撇开影响研究而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等方面去探索其“文心相通”的规律。
(摘编自蔡钟翔《中国古代文艺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
B.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在其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奠定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
C.19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的中心在法国,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因此美国和法国文学是比较的热点。
D.比较文学研究可以跨越学科,比如文学与音乐比较,哲学与宗教与心理学,甚至与数学等都可以进行比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比较文学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主张把为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
B.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的新发展,成绩斐然。
C:直到二次大战后,有人提出了“平行的研究”,人们才把国别之间没有联系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如中外戏剧的比较。
D.对《悭齐人》中的阿巴贡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之间异同的比较,符合“平行的研究”的特征,两部作品之间没有发生过关系。
3.下列均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论题,不属于“平行的研究”的一项是(3分)( )
A.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中两位女性形象的心理解读--苔蕾丝•德斯盖鲁与繁漪之比较。
B.中外文学园地里的两株奇葩——艾芜与梅里美小说创作比较。
C.从文学名著到时尚影视——《名著的影视改编》和《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比较。
D.中外爱情悲剧异同比较——以藏族《茶和盐的故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比较文学”下一个简要的定义。(4分)
5.材料二在论证上比较有特点,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
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出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捣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吃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十五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展开余下试题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鸣鸣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哥,家里的事你就多辛苦了。小勇向大勇敬了个军礼说,让爹娘放心,我一定会戴着军功章,平平安安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多次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生活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生活逻辑。
B.“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这一场面,为大勇找小勇增加了波澜。
C.“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韩姓男子的主动搭话,使故事出现了转机。
D.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情感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一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不信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标题“黎明前夜”暗示意义明显,意味着翻身做主拥有土地的农民思想觉悟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B.开头对大勇的语言描写,点明了其寻找弟弟回家的真实目的,与后文做法对照,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C.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和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
D.大勇受到身边人物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决然鼓励弟弟留在部队。
8.文中画横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9.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深刻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保无疆之休 休养生息 度义而后动 适宜
直走咸阳 通达 剽掠其人 抢劫、掠夺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确定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养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为善 顾念、忧虑 始速祸焉 招致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胁迫、挟持 举先王之政 列举
振之以威怒 同“震”,威吓 洎牧以谗诛 及,等到
D.辟邪说,难壬人 为难 当神器之重 主持,掌握
廊腰缦回 萦绕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曹髦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意、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咸宁初,有司奏,冲与安平王孚等十二人皆存铭太常,配食于庙。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B.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C.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D.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集。
B.三司,古代官职名,不同时代职权不同。文中的“三司”,指的是司寇、太尉、司空。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也简作“乞骸”。
D.秘器指棺木,“赐秘器”指郑冲去世时,武帝为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冲出身寒微,真率自守。他出身寒微,不追求同乡人的赞誉,在州郡未受礼遇。魏文帝做太子时寻访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他才走上仕途。
B.郑冲耽于经史,博究儒术。高贵乡公曹髦讲《尚书》时,他曾手执经书亲自讲授;后来朝中制定礼仪律令,都先咨询他的意见。
C.郑冲聪明真诚,受到皇帝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善于用人,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郑冲等人的勋劳,表达赏识之意。
D.郑冲虽患疾病,仍受皇帝重用。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对郑冲坚信不疑,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1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4分)
(2)重念蒙君实视遇后,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之,冀君实或见恕也。(3分)
15.郑冲晚年屡次上书请求致仕,朝廷都没有批准,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展开余下试题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作者用“各如萍”的比喻,以“泪满缨”入题,写出诗人多年流离不寻常,故旧相见泪潸潸的悲凉心境。
B.颔联叙写诗人被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再没赏花的逸兴了;又因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
C.颈联采用对比,诗人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意在揭示陋巷和豪家所见春景的不同。
D.全诗以“泪”始,以“笑”结:“泪”是回顾,“笑”是前瞻,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前后照应,关锁严密。
17.诗人与东吴生相遇可谓百感交集,请简要说说诗中蕴含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作者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2)秦观的《鹊桥仙》中“ ”句写出了经过长途跋涉、两人终得一见的情景。而“ ”句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和怅惘,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3)杜牧指出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 了。
①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②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前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 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埃,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的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 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魂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③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 。园外田亩和沼泽里,④又时时送过来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神迷心醉 油腻 黯淡 气味
B.神魂颠倒 油腻 暗淡 滋味
C.神迷心醉 滑腻 黯淡 滋味
D.神魂颠倒 滑腻 暗淡 气味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 )
A.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B.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
C.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
D.又时时送过来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霏霏的毛雨默然地洒在我脸上,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
B.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是那默然地洒在我脸上的霏霏的毛雨。
C.霏霏的毛雨默然地洒在我脸上,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D.默然地洒在脸上的霏霏的毛雨,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22.某中学将举行高三学生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以下是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函。其中有三处词语运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3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母校将于2021年5月4日早8时在大礼堂举行高三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特诚邀您到场观礼。十八岁,意味着长大,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责任。十八岁是人生一个重要阶段,是孩子走向成熟的重要起点。在这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孩子需要您的参与和陪伴,需要您的见证和鼓励。请您务必准时参加。我们恭候您的惠顾,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XX中学
2021年4月30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流量”不是原罪,① ,就是能量;“国嘴”更不是刻板形象,“国嘴”用好了意味着权威,意味着可信。当主流媒体与带货大V“共谋”一件造福湖北的事情,“小朱配琦”这场直播就很有意思了:一款热干面被总结成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_吃藕不容易变心,因为“奇变藕不变,符号看象限”!朱广权和李佳琦的同框是融媒体最好的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这次都是“带货”、② ,用互相欣赏的眼光和互相学习的心态,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共同把一件事做好。③ ,只是引导大家买了一包热干面、一盒小龙虾而已。
四、名著阅读(3分)
24.《呐喊》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中国社会,塑造了革命者、知识分子、农民、帮闲等形形色色的人物,请任选一类人物,对其形象特点及实质进行评论。
要求:符合作品情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100个字左右。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内容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作者将自己的家庭变故、坎河求学等经历娓娓道来,平静的文字下,蕴藏着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
出生于小山坳,黄国平的物质生活是匮乏的。面对坎坷的命运,黄国平并未自怨自艾,而选择攥紧“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走出关山的渴望让他数度扛过现实重压,终于守得花开、梦想成真。
黄国平的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如皋市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
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1.(3分)A(B项“奠定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无中生有;C项“因此”强加因果:“美国和法国文学是比较的热点”无中生有,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哲学与宗教与心理学,甚至与数学等都可以进行比较”偷换概念)。
2.(3分)C(C项“人们才把国别之间没有联系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曲解文意。“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是“平行的研究”观点。)
3.(3分)C(根据材料一中“平行的研究”“即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可知,C项不属于这类研究,选项中的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4.(4分)比较文学是产生于19世纪,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属概念1分,特点各1分)
5.(6分)①材料二在论证思路
上一篇:
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如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