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93  2021-06-1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3]
202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考模拟卷语文试题
2021届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juān) 拘泥(ní) 拈轻怕重(niān) 戛然而止(jiá)
B. 追溯(sù) 莅临(1í) 相得益彰(zhāng) 妇孺皆知(rú)
C. 酝酿(niàng) 脸颊(jiá) 抑扬顿挫(cuò) 咄咄逼人(duō)
D. 推搡(sǎng) 粗犷(guǎng) 战战兢兢(jīng) 前仆后继(pú)
【答案】C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 畸型 睥睨 锋芒毕露 正经危坐
B. 愧怍 感慨 渲染 形销骨立 惟妙惟肖
C. 诓骗 劝诫 狼籍 弹精竭虑 走头无路
D. 坍塌 震憾 压榨 力挽狂澜 如坐针毡
【答案】B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一些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网络游戏,有关部门应该依法予以取缔。
B. 由于美国政府的抗疫不力和防控措施不到位,新冠疫情得以迅速蔓延到全美各地。
C. 暮春三月好时节,大江南北杂花生树,五彩缤纷,绿水青山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D. 作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她在剪纸技艺上总是一丝不苟,吹毛求疵,真是精益求精。
【答案】D
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后,鲁迅先生在弃医从文之后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赋予了孺子牛精神更加深刻的内涵。
②《左传》记载,齐景公与儿子玩耍,嘴里叼着绳子当牛,让儿子骑在背上牵着走,这便是“孺子牛”的来历。
③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各行业的建设者们弘扬“孺子牛”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
④人们把无私奉献、为民服务比喻为孺子牛,“孺子牛”精神自古为人们所传颂。
⑤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⑥“孺子牛”精神是不竭的力量之源。
A. ④②①③⑤⑥ B. ⑥①④②③⑤ C. ⑥④②①⑤③ D. ④⑥②①③⑤
【答案】C
5. 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语病,请指出有语病句子 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各级各类学校要严肃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②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政府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④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⑤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等。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让政府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⑦教育政府部门要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甚至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⑧精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
序号: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序号: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2). 把“严肃”改为“严格”; (3). ④ (4). 在“运动”后面加上“技能”; (5). ⑥ (6). 删掉“让”字; (7). ⑦ (8). 把“甚至”改成“或”;或将“免费”与“优惠”互换位置。
名著阅读。(6分)
6. 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 贯穿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懂得国家荣辱和艺术尊严,能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
B. 家书从读书做人、投资理财、生活细节、艺术修养与演奏姿态等做了面“忠实的镜子”。
C. 傅雷非常关心儿子傅聪的恋爱和交友相处问题,信中多次作出语重心长的悉心教导。
D. 傅雷荐读古籍,认为《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高峰,《人间词话》能开发性灵。
【答案】B
7. 阅读《儒林外史》,从下列人物中选择其一对人物形象作简评,字数50字内。
备选人物:王冕、杜少卿、范进、严监生
【答案】示例:王冕:是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磊落洒脱,蔑视权贵誓不做官的下层知识分子。是作者肯定的正面人物。
杜少卿:是不甘礼法拘束,不与庸俗生活妥协,淡泊名利,思想上带有离经叛道思想色彩的知识分子。是作者肯定的正面人物。
范进:是卑微虚伪,热衷科举渴求功名利禄,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对比手法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是作者讽刺和批判的人物。
严监生:是悭吝狡猾,精神堕落不堪,被金钱和权势所颠倒的普通士人。是作者讽刺和批判的人物。
8. 综合性学习。
漫步古诗苑,能让我们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能培养我们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还能培养我们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九龙中学初二年级拟开展“古诗范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一学习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要求采用对偶句式,字数12字以上。
(2)学校学生部拟邀请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先生来校,为初二年级师生做一场中国古诗词的专题讲座,请你结合链接材料拟写一份邀请函(不考虑年龄因素)的正文。要求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20字。
【链接材料】
叶嘉莹先生是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上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人生最宝贵的价值。“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给予叶先生的颁奖词是: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答案】(1)示例:徜徉(漫步)中华诗苑,涵泳(含咀)文化英华
(2)示例:从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了解到您的传奇事迹,对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先生倍感敬慕。我们初二全体师生诚邀您能莅临我校,引领我们发掘诗歌秘密,提升精神品格,拥有风雅人生。能有幸亲自聆听教诲,我们倍感幸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 古诗文默写填空。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是故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
(4)对联“四面河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下联取意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5)视野决定格局,做大事者要能高瞻远瞩,居高临下才有远见卓识。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就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答案】 (1). (1)弓如霹雳弦惊 (2).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 (3)学然后知不足 (4).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 后天下之乐而乐 (6). (5)不畏浮云遮望眼, (7).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 阅读诗歌,简述诗人表达的情感。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注】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14岁随父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后返乡被捕,就义于南京。此诗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家乡松江时所作。
【答案】表达了诗人面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壮志未酬的悲愤慨叹,眷恋故土、怀念亲人的深情,以及盟誓誓死不屈志在恢复的决心。
(二)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乜。宴酣之乐,非丝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指在别墅里居住游玩)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


展开余下试题1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 词语。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
②杂然而前陈者( )
③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④贤者亦有此乐乎( )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13. 下列对两个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说作者的快乐不在宴饮,而在于徜徉山水的心旷神怡。
B. 甲文禽鸟、游人和太守各有所乐,各得其乐,这正是物我和谐美好生活的写照。
C. 乙文中孟子对齐宣王的快乐观不置可否,是想让齐宣王愉快接受他主张的快乐观。
D. 写法上甲文以叙事、描写为主,乙文以议论说理为主,但在主旨上很有相近之处。
14. 甲、乙两个文段都谈到了“乐”,欧阳修、齐宣王和孟子所说的“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案】11. (1). (1)背,背负 (2). (2)陈列,摆开 (3). (3)离去,离开 (4). (4)贤能,贤明
12. (1)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2)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13. C
14. ①齐宣王说的是在别墅豪宅居住游玩的个人之乐,欧阳修说的是与宾客、百姓一起游玩山水宴饮之乐,孟子说的是要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的与民同乐。②欧、孟二人之乐类似,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与民同乐;二人与齐宣王的个人独得之乐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陪着母亲坐火车
张玉兰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地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15.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陪乘火车→①______→中年男子偷吃→②______→掏钱资助→③______→母亲欣慰
16.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17. 结合全文内容,简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18. 这篇小说的结尾很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其妙处。
19.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总还是陆总的母亲?请结合人物、情节和主题简述理由。
【答案】15. (1). ①偶遇中年男子(车上遇到中年男子、与中年男子交谈); (2). ②中年男子诉说(遭遇); (3). ③结清工钱(结清插欠款)。
16. 运用语言描写,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一路好得很”的善意谎言,表现他害怕母亲担心和对父母的孝心,也为下文陆总的转变和资助作了铺垫。
17. ①有孝心:依顺母亲,陪乘火车:②有同情心(爱心):想帮男子卖盒饭,输钱资助;③有良知:能幡然醒悟,知错就改,找回诚信,结清拖欠工钱,并派发红包。
18. ①与文章开头“想坐次火车”“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照应,有首尾呼应之妙;②篇末揭示小说主旨,点明母亲坐车是为了让儿子找回诚信良知,让人恍然大悟,给人启迪,有画龙点睛之妙:③塑造了一个用心良苦,教育巧妙,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使人印象深刻,突出了文章主题,有凸显形象之妙。
19. 主人公是陆总的母亲。①从人物看,母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②从情节看,母亲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关键人物,是她的教子用心良苦才改变了儿子;③从主题上看,小说通过母亲的“良苦用心”告知了儿子“孝”的内涵:依顺和看望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诚信有良知也是对父母的尽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宋朝苏献有一首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展开余下试题②大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是:柳阂、柳辟两兄弟很崇拜舅舅苏轼的书法,常向苏轼索求墨宝。于是,苏轼写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主要意思是,用坏的笔即使堆砌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每个人的书法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骨,不要认为自己的东西就一定不好而去盲目地学别人……后来,“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成为书法界的艺术妙道。
③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固然需要不断读书学习,从而充实才华、吐故纳新、提高水平,其他各业人员呢?当然也需要不断读书学习。汉代刘向《说苑》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④如何读书,怎样学习,又大有讲究。
⑤有些人虽然也在读书,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缺少毅力。没有恒心,时断时续。这样读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幼时,其母见其读书没有恒心,就以“断机杼”相警告,促使孟子努力学习,才成儒家圣人。
⑥有些人虽然十分喜爱读书,也从不间断,可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如南朝宋齐人陆澄,从小好学,博览群书,行眠坐食,手不释卷,然读书不求甚解,被时人讥为“书厨(橱)”。《南齐书》说他“读《易》三年不解文……”
⑦有些人的读书则是“读死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尽信书”。《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⑧有些人的读书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读书而读书,尽搞形式主义,大做表面文章。目的不明,其结果必定是“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虛”。
⑨上述种种“读书之道”,绝不足取。那么可取的读书之道是怎样的呢?
⑩当然,“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苦读典范,值得缺少毅力的读书人学习;明朝顾炎武那种“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的读书求解精神,值得不求甚解者效仿;清朝彭兆荪所作“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的诗句,值得“读死书”“尽信书”者借鉴;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中“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的读书明理目的,值得为读书而读书者采纳。
⑪然而,笔者觉得最科学、最全面的“读书之道”要推子思的“五之”说。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名假,古代学者尊之为“述圣”,作《中庸》三十三章,其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读书做学问之论。“五之”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五之”中,“笃行之”既是“博学之”的落脚点,又是“博学之”的实践基础;“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是“博学之”的方法;“博学之”既受“笃行之”的影响,又制约“笃行之”。可见,“五之”是相辅相成的学、行关系。这种“学”与“行”的辨证关系,对读书人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选自《联谊报》《读书万卷始通神》)
【文本二】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为了熟读、掌握还使用过抄书的方法。话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有一天他的朋友朱载上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原来是苏轼在抄《汉书》。朱载上很不解,毕竟苏轼天赋异禀,哪儿用得上抄书。苏轼解释,自己已经抄过三遍《汉书》了。第一遍每段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汉书》共100卷、75万字,称得上皇皇巨著。朱载上随即挑选了几个字试试,苏轼果真可以背出相关段落。经过一遍遍地抄写,对苏轼来说,《汉书》已经深入骨髓,了如指掌了。
(摘自陈鹄《苏轼抄书》)
【文本三】
你必须记住三件事:第一,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第二,提高阅读能力是终生的任务;第三,只有坚持多读才能提高,不然阅读能力会自动降低。阅读对大脑的作用就像锻炼身体一样。有效阅读的三个因素:一、集中精力;二、尽量多记;三、把所读的内容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摘自公众号《育儿非常道》)
【文本四】
2021年中考古诗文篇目又扩容到53篇了,李想同学的古诗文背诵掌握得不够牢固,他在网页上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收到网友跟帖。
发表新帖:谁来帮帮我?我快要被古诗文折磨疯了,谁来帮帮我呀!
跟帖1:是啊是啊,烦烦烦,我每天都在抓狂背书的事儿,背了这篇忘了那篇啊。
跟帖2:我也是啊,只听见自己在大声背诵,可是我的脑壳已经死活进不去这些了……
跟帖3:朱熹老夫子说读书有三到,眼睛睁到,嘴巴读到,还有脑壳记到,手要写到。
20. 下列对“文本一”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用诗歌引出本文论题,充满了文学色彩,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从全文的论述角度和逻辑思路来看,第⑤⑥⑦⑧自然段的前后位置不宜调换。
C. 第⑩段通过列举事例,从正面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作者觉得可取的几种“读书之道”。
D. 末段引用子思的“五之”说论证了“学”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学”与“行”相结合的重要性。
21. 结合文本一至三的内容,简要说说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22 文本一第⑥自然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 文本四中哪位网友的跟帖能切实帮助到李想同学,请结合前面的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20. D 21. ①要学、行结合,广博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清晰分辨,切实实行;②读写结合,适度抄写加强记忆;③要有恒心毅力,把阅读当成终身习惯:④集中精力尽量多记,把阅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⑤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22. 举例论证,列举了南朝宋齐陆澄只读书,而不去理解书中所讲内容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的错误之处。
23. 跟帖三。理由:①要在理解基础上背诵,古诗文理解后更好记:②要持之以恒地背诵,坚持每天背诵一部分,化大为小积少成多;③要像苏轼一样动笔来写,背诵与默写相结合;④要心到、眼到、手到,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去诵写。
四、作文(55分)
面两题,选做一题。
24. 生活如歌、如诗、如画,其中充满酸甜苦辣,交织着悲欢离合,但无论如何,生活总会馈赠我们一份丰厚的精神回报。请以“生活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范文
生活的馈赠
曾经的我把分数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贵重,只要分数一出来,我就会死盯着那被减掉的分数不停地叹气,它像一粒被恶魔施魔过法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让我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由于每次考试间隔时间较短,所以导致我经常是刚复原就又进入到那种状态,长此以往,周而复始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1年重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