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3  2021-06-13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知识划重点★
解析论述类文本,注重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1.从形式方面分析
(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掌握论述文具有的结构规律。内容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结构体式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从内容方面分析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论述类文章的结构主要有两类: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纵式结构主要是按主要与次要、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逻辑关系来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又分“总分式”和“并列式”两种方式。“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和“分总”三种方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技巧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4: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
文章的思路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表现.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具体地说,就是要理解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论点,作者是如何自然地引出这一论点的:弄清楚文章用了哪些材料、从哪些方面或角度入手分析、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述这一论点;以及看出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总之,要坚持引论、本论和结论的思路,弄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做选择题时,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
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 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在“比对”过程中,要看选项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一是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二是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三是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浏览完整试题★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发现,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体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该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二是该立法体系庞大,法律制度规模大,法律条文在当时的社会是最多的;三是立法者要突出该法的体系性,强调立法的逻辑和规律。我国民法典就是因为符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才被定名为“法典”。
首先,从立法的重要性来看,民法典的定名是对民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的充分肯定。民法规范社会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的内容涉及社会成员的全部,也涉及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时时刻刻。所以,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另外,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而人民大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于民事行为的规范,属于社会的常规性、普遍性、基础性、全局性活动,而民法就是开展这些活动的法律遵循和依靠。从这个角度看,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称得上是“国家重典”。
其次,民法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十分庞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法律,使用“法典”来定名,说明其立法体量的显著差异。世界上著名的民法典,比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包括瑞士债法),其条文都超过了2200条。我国民法典法律条文包括七编、l260条,近80章,仅汉语字数就超过了l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法典并不是全部民法规范和制度的立法,而仅只是民法一般法或者基本法的立法,在此之外,还有商事立法、知识产权立法和社会权利立法等民法特别法。无论如何,此次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其体量也远远超过其他法律,将其称为“法典”,凸显了它在规范和制度体量上的重要性。
再次,民法典命名的使用,强调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整合为一体之时的体系科学性和逻辑性。对民法规范、制度的编纂和整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找到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如果不依靠这些基本逻辑来编纂,民法典根本无从谈起,因为大量的民法规范和制度都是一盘散沙,或是被形容为“随意堆放的一袋土豆”。民法中的体系性科学,是人类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技能。
同时,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编纂还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民法典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把民事活动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则“提取”出来,作为一般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之中。然后,民法典又把具体民事权利按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分来划分为多个分则,在这些分则之中展现各种权利及其相对具体的要求。这样的编纂方式,极大节约了立法成本,不仅是体现法律关系逻辑和民事权利区分科学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研究、贯彻实施民法的最佳方式。总体而言,本次民法典编纂按照体系化科学的要求,消除了原有民事立法散乱且存在内在混乱的弊端,遏制了立法盲目和冲动,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民法发展史上曾倡导的“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民法典被定名为“典”,可谓实至名归。
(摘编自孙无忠《民法典何以为“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被定名为“典”,是实至名归的。
B.我国民法典之所以被定名为“法典”,是因为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只要依靠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就能成功编纂民法典。
D.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阐述清楚,对读者了解我国民法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B.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民法典命名为“法典”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举法、德、瑞士等国民法典的例子,从立法体量角度证明了我国民法典定名的合理性。
D.文章关于民法典依据体系性科学编纂的论述,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两者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
B.我国民法典立法体系庞大,法律条文多达上千条,汉语字数超过了10万,但也只涉及民法一般法或基本法的立法。
C.我国民法典区分总则和分则的编纂方式极大地节约了立法成本,也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法。
D.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本次民法典的编纂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
【答案】1.D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错误,范围混淆,依据原文第一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范围是“我国”;B.“是因为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错误,以偏概全,依据原文第一段,我国民法典之所以被定名为“法典”,是因为它符合了三个方面的特征;原文第一段为:通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发现,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体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C.“只要依靠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就……”错误,说法绝对,原文第四段“民法中的体系性科学,是人类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技能”,表明民法典的编纂,还得依据民法的体系性科学。故选D。


展开余下试题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错误,文章的结构形式应是“总分”,最后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都是关于第一个原因的分析。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而人民的基本权利原文里并不能看出只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故选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B.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C.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答案】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第二段,“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如文中第三段还提出“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D.“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第四段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比较。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C.“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误。文中第二段“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故选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变则通”思想。
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人们经常提到《易传》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包含着“变则通”思想。要“载物”,要“自强不息”,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改变社会。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是在变革创新中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
“变则通”来源于《易•系辞》下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段话起初只是对《易》的解说,所谓“变则通”是讲《易》的卦象和理念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变”才能解释各种现象、说明各种道理。《易》所包含的“变则通”理念是对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展开余下试题“变则通”思想与上古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夏、商、周的变革曾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点总结为两条:一是“因”,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有继承又有变革,于是社会就前进。孔子还预言,就是今后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轨道,“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问题,关系到对社会前途的瞻望,所以人们无不关注。就历代王朝而言,无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完全摒弃,但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是因循还是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碰撞。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即沿着变革之途发展。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问题时,争辩的双方都会引用孔子的话作为根据。讲恪守祖制者多强调孔子所说的“因”,讲变革发展者则多引孔子所说的“损益”。虽然皆不违孔子之意,但似乎并没有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说的“因”与“损益”,实际上都是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情,两者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个大前提,离开了发展讲“因”和“损益”都没有多大意义。再从《易》的思想看,“变则通”是首先要强调的思路。可以说,“因”和“损益”都是为“变则通”服务的,也就是为“变”而“因”、为“变”而“损益”。
今天,我们应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摘编自晁福林《把握和传承好“变则通”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
B.“变则通”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系辞》,它经过了长期社会实践,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C.孔子对夏商周三代变化特点进行总结而得出的“因”和“损益”的论断,构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理念。
D.中国历代王朝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时,“因循”和“变革”这两种思想曾出现多次碰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变则通”思想的意义谈起,追本溯源,探究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来源。
B.全文多处引用《易》的语句,是为了论证“变则通”思想对历史现实的意义。
C.文章中对孔子提出的“因”和“损益”,既有深入地梳理,又有创造性的阐发。
D.文章在梳理“变则通”思想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华民族因民族精神中的“变则通”思想,才能长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恪守祖制中“因”的成分过重,所以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应沿变革之路发展。
C.有“损益”而无“因”,则容易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而得不偿失。
D.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增添动力。
【答案】1.C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构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理念”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B.“是为了论证‘变则通’思想对历史现实的意义”错误,文中引用《易》,也有论证“变则通”思想的历史来源的作用。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A.“因……才能……” 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所以应是“变则通”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B.因果不成立,原文的表述是“就历代王朝而言,无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完全摒弃,但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可见并非是因为恪守祖制中“因”的成分过重,所以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应沿变革之路发展。C.“有‘损益’而‘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可见“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是变革发展思想,而并非“损益”。故选D。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古代白话长篇小说,《三圆演义》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称道。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罗贯中善于抓住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通过不断的渲染、强调、夸张,并辅之以相互间的对比、衬托,使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例如曹操费尽心机的笼络,一次次渲染出关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节。
不但如此,罗贯中还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比如对曹操,作者在第一回就借人物之口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谓“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有时他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但他有时又具有宽容的气度。当刘备、关羽委屈于他手下时,他都曾以礼相待。这种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诸葛亮可以说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因此,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深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却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实际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恰恰是人物殚精竭虑、出生入死的“谋事”。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秋风五丈原”将这种反抗命运的悲剧渲染到了极点。孔明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无论如何,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应该是《三国演义》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
与作者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反思三国历史相适应,他对三国故事的描写也采取了一种全景式叙事方式。在这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中,芸芸众生只是一种人心向背的象征,重要的是在历史的前台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我们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1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