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83 2021-06-13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议论类文本阅读提升训练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其历史原貌。
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共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敢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摘编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也作诗、献诗,都是为了制礼作乐。
B.“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二者产生的时代和乐调不同。
C.“诗言志”“美刺”“比兴”和“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
D.《楚辞》的奠基人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在《离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从形成、内容和艺术等方面,说明《诗经》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
B.第三段以屈原作品为例,说明《楚辞》特点以及《楚辞》是我国诗歌的重要源头。
C.文章在论述我国诗歌的源头时也分析了《诗经》《楚辞》在手法、语言上的不同。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论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情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当时的历史。
B.《诗经》《楚辞》都与民歌有关,《诗经》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楚辞》则以楚国民歌为基础。
C.《诗经•国风》是现实主义诗风,《离骚》是浪漫主义诗风,二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诗歌美学风格。
D.汉代诗歌成就是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可见,《诗经》《楚辞》对汉代诗歌影响甚小。
【答案】
1.A
2.D
3.C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都是为了制礼作乐”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也作诗、献诗”,可见贵族们作诗、献诗,是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说法错误。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第2自然段写了春秋时期诗歌的发展:《诗经》的成书时间、来历、内容、风格;第3自然段写了战国后期诗歌的发展:《楚辞》的奠基人、主要内容和艺术魅力;第4自然段写了汉代诗歌的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由此可见,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在论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情况,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当时的历史”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其历史原貌”,“难以窥其历史原貌”不等于“无法了解当时的历史”,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
B.“《诗经》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可见,“国风”才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而非《诗经》。选项的说法偷换概念。
D.“《诗经》《楚辞》对汉代诗歌影响甚小”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可见《诗经》《楚辞》对汉代诗歌是有影响的,只是缺少创新。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展开余下试题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答案】
4.A
5.B
6.D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可见并非“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故选A。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所有人”错,文本第二段中说的是“大部分人”:“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错。根据原文第四段“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可见,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教育普及率、工业农业现代化程度,还是平均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准等,均有显著提升。但是,乡土社会也存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如城乡差距日益增大,某些乡风民俗守旧落后,等等。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20世纪以来,它们一直或隐或现地存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几代作家对重要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其中,作家的价值立场尤为重要。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乡土文学作家有基本一致的价值立场。从鲁迅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积极谋求大众福祉。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
小说是乡土文学的主要文类,但直到鲁迅的小说出现后,中国小说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与其创作目的密切相关。鲁迅在概括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目的时说,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为其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所作自序中,鲁迅称他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换言之,在鲁迅看来,“为人生”主要是将国人从旧文化、旧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来。这对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而言,可谓振聋发聩,故而产生了很大影响。
坚守现代价值立场和“为人生”的创作目的,使现代乡土作家在处理文学与现实关系时,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乡土文学传统的奠基者,鲁迅提倡“睁了眼看”,反对闭着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其批判锋芒,不仅指向外在世界,更指向当时国人普遍的心理和意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小说,都是如此。细细看来,其真正意图乃在于探究阿Q、七斤们应有的、幸福的、合理的新生活。这也影响了许钦文、台静农等后起的优秀乡土作家。
沈从文的风格虽然与鲁迅不同,较之于鲁迅的犀利与冷静,沈从文似乎要温馨、浪漫得多,但沈从文多次坦陈其湘西小说是在鲁迅小说的启发下创作的。温馨、浪漫只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外衣,这层外衣包裹的是悲痛和忧伤。《边城》中,悲剧的根源在于翠翠家一贫如洗。《长河》中,保安队进入乡村,强征各种钱款,甚至敲诈勒索。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不温馨,也不浪漫。在本质上,他跟鲁迅一样,直面乡土社会的种种蒙昧、落后现象,为乡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
此后的几十年中,虽然中国社会历经种种变化,但乡土文学热却经久不衰。在一个世纪里,乡土文学一直是最热门的题材领域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加入其中。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需继承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真实反映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余荣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有着反映乡土文学作家对整个社会的问题深入思考的传统。
B.鲁迅等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现实关怀,因此他们相信民主与科学,为大众谋福祉。
C.现代乡土作家敢于直面现实的缺憾和不足,揭出病苦成为他们创作的最终目的。
D.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要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为新时代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提出论题,然后从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坚持现实主义精神的角度展开论证。
B.文章使用大量例子进行论证,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使读者对乡土文学的认识更为具体。
C.文章引用鲁迅《响喊》自序中的话,论证了乡土文学以“为人生”为创作目的的影响。
D.文章结尾谈到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使论证更具现实意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生”这一创作目的,和时代需求相契合,成为现代乡土文学的灵魂,为一代代乡土文学作家所坚持。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其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于沸腾的生活。
展开余下试题
C.沈从文和鲁迅一样,其作品都直面乡土社会的蒙昧和落后,不仅批判客观世界,更直指国人的内心和意识。
D.在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语境下,当代乡土文学作家要继承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关注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创作优秀作品。
【答案】
7.D
8.C
9.C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整个社会的问题”错误,根据原文“但是,乡土社会也存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可知,应是“乡土社会中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
B.因果倒置,“因此他们相信民主与科学,为大众谋福祉”错误,原文说的是“从鲁迅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积极谋求大众福祉。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
C.“揭出病苦成为他们创作的最终目的”错误,根据原文“‘为人生’的创作目的”“细细看来,其真正意图乃在于探究阿Q、七斤们应有的、幸福的、合理的新生活”“在本质上,他跟鲁迅一样……为乡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等可推知,他们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生”,即为乡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论证了乡土文学以‘为人生’为创作目的的影响”错误,应是“论证了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与其创作目的密切相关”。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C.“不仅批判客观世界,更直指国人的内心和意识”错误,根据原文“作为乡土文学传统的奠基者,鲁迅……其批判锋芒,不仅指向外在世界,更指向当时国人普遍的心理和意识”“在本质上,他跟鲁迅一样,直面乡土社会的种种蒙昧、落后现象,为乡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可知,“不仅批判客观世界,更直指国人的内心和意识”是鲁迅作品的特点,并非两人作品的共同点。
故选C。
选篇理由:本课的两首现代诗,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西方文学的技巧、形式,两位作者分属不同的流派,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了迥异的风格。同时,两位作者又根植于汉语的土壤,汲取着传统的养分。阅读此文,可以感受古典诗词对现代诗的影响。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之作,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晩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厘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摘编自杨景龙《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10.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海子在他的诗歌中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传递温暖的愿景,与唐代诗人张若虚具有哲理性的思考的《春江花月夜》所表达的内容极为相似。
11.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表示承认。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在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答案】
10.D
11.B
12.A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B、C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原文观点,古今诗歌在意象、诗句方面的关系是紧密的传承关系,可以在现代诗中找到古典诗歌意象或相关诗句的影子。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春江花月夜》虽然有个
上一篇: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议论类文本阅读基础训练
下一篇: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期末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1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