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40  2021-06-1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卷(一)
期末复习试题(一)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全球抗疫中,各国日益意识到面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需要凝聚世界共识和人类力量。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代人类必须从时代背景出发,获得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时代性的意识,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提升人类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全球重大议题,体现人类共同关切,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重大课题的回应。世界历史时代人类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存在状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根基。超越狭隘的“个体主体”意识,确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人的主体形态发展和生存方式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过程。时至今日,这一大势愈发凸显。
当今世界是一个大变革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世界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当代世界文明需要更高的生存智慧、精神原则和文明理念。在此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地体现着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反映着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脉动,表现着当今世界时代精神的基本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仅是一个把握时代必然性的现实性理念,更体现为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富有未来性的思想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植根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明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内涵日益丰富,内容日趋完善,意义愈发彰显。“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探索,以及新的国际组织、机制等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创新实践,也意味着这一理念日趋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启示人们,人类需要从这场疫情所带来的灾难以及全球抗疫的共同行动中有所自觉、有所反思,进一步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相信,世界各国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迎接光明的未来。
(摘编自庞立生《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材料二 近日,美国一些政客滥打“中国牌”,在抹黑中国的路上狂奔。然而,美国滥打“中国牌”对美国自身的副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①)。美国政客们以为信口开河便可蒙骗世人,然而真相岂容他们篡改?那边厢美国政客刚宣称“掌握了中国制造病毒的证据”,这边厢世卫组织就正式宣布病毒来源于自然界,指出美方的指控“纯属猜测”。CNN撰文指出“超级大国的领导者竟然散布虚假消息”,让人大跌眼镜。从“截胡”他国抗疫物资,到大疫当前刁难协调全球抗疫的世卫组织,都让世人见证了美国缺乏大国担当的恶劣行径。
(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很严重。在这场疫情中,政府官员公开将新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极大地助长了针对亚裔的仇视。近200位美国外交政策学者、前外交官不久前发表联名信说,近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和暴力袭击应为美国敲响警钟,类似“中国病毒”的污名化只会加剧歧视现象,令亚裔群体人身安全受到更大威胁。


浏览完整试题(③)。过去三年,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体系发起攻击,眼下新冠病毒大流行给贸易保护主义添了一把柴。受疫情影响,美国一季度经济下滑4.8%,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降幅。美国现在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高失业率和产能过剩带来物价下行压力,美国很可能面临大萧条时代的债务和通缩危机。中国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上占据重要位置,大疫当前,美国打压中国,就是给世界经济“添堵”,也是给美国自身经济复苏之路“添堵”。
(④)。美国政客“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严重阻碍了国际抗疫合作。疫情无国界,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还有疫情,都会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形成威胁。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紧密合作,对于全球控制疫情尤为重要。政客“搅局”,不仅给中美乃至全球疫情防控合作“添乱”,也给美国国内抗疫“添乱”。
美国一些政客滥打“中国牌”,无非是想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为政治利益不顾老百姓死活,背弃大国责任,美国政客们不负责任的言行正在伤及美国自身。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5月6日电
《美滥打“中国牌”伤及己身》)
材料三 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球时,我国第一时间启动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分5批向1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从援助对象看,既包括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和防疫能力较为薄弱的国家,还包括欧盟、非盟、东盟等国际组织。中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筹资呼吁,向其提供2 000万美元捐款,用于增强有关国家防疫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指定用途。
从地域分布看,我们向30个亚洲国家、22个欧洲国家、53个非洲国家、24个美洲国家、10个南太国家提供紧急援助。
从援助方式看,包括医疗物资援助和医疗技术援助两种形式。援助物资主要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额温枪、医用手套鞋套以及呼吸机等抗疫设备。医疗技术援助主要采取派遣医疗专家组的形式,开展防控经验交流,提供诊疗建议。
在此次我国对外抗疫援助的物资上,中国对外援助标识格外醒目。标识上的英文“为了共同的未来”深刻阐释了我国对外援助的初心和使命。中国派往意大利医疗专家组抵达米兰时打出横幅:“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在有些援助物资上,我们不仅看到“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等中国先贤的名言,也能看到法国大文豪雨果、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意大利歌剧中的佳句。这些话语承载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印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性。
(摘编自《求是》杂志2020年4月16日第8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已进入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世界历史时代,确立起超越“个体主体”意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B.材料一主要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基、现实性、未来性和可行性,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C.材料二侧重于谈美国滥打“中国牌”对其自身的副作用,从反面证明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施全球联合抗疫,是世界各国打赢抗疫阻击战的正确道路。
D.材料三侧重于讲述中国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的行动,从正面证明了世界各国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时代性的意识,体现着人类共同关切,有利于引导世界正确发展。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符合各国利益。
C.美国之所以出现经济下滑严重、失业率高、产能过剩、物价下行压力大的局面,受疫情影响是其根本原因。
D.美国一些政客滥打“中国牌”,是只为政治利益、背弃大国责任的表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计利当计天下利”等中华文明传统文明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涵。
B.中国真诚投入抗疫国际合作,与世界共享先进科技成果,向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派出医疗专家队伍、捐赠医疗物资,积极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当疫情在欧洲暴发后,一些国家抛弃同盟情谊,置盟国求援于不顾,甚至以邻为壑,私自扣押友邦抗疫物资,严重背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当今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在这场没有国界的疫情阻击中,唯有风雨同舟、加强合作,才能有效遏制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
4.请在材料二中括号处填写合适的句子,作为文章的分论点,每个句子不超过20字。(4分)
答:①                                    
②                                    
③                                    
④                                    
5.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抗疫形势十分严峻。请你代表中国学生,结合文本,就如何引导全球抗疫向世卫组织提出三条建议。(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法]雨果
各位先生:
①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全国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②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展开余下试题③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佗,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④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⑤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⑥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⑦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⑧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⑨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⑩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⑪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⑫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有改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中的“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
B.第③段中的“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C.第⑤段中“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
D.第⑦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运用了悼词的一般写法,通过“悼念——评价——讴歌”来表达“悲壮——激越——景仰”的思想感情,对死者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
B.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
C.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8.第④段中“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象,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4分)
答:                                    
                                    
9.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①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②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有删改)
[注] ①踬踣(zhì bó):遭受挫折。②杌陧(wù niè):(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C.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D.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方法中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
C.史迁,即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只能写在文章的前面。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运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4分)
译文:                                    
                                    
(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4分)
译文:                                    
                                    
14.作者为什么用了较大篇幅谈时局和任务?(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的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16.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两句“      ,      ”,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后,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谏逐客书》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把任用客卿提到“     、      ”的高度,这样就很容易打动秦王。
(3)《谏逐客书》善于使用假设论证证明观点。文章在列举了秦国先君借助客卿的力量实现了秦国的强大的事实后,使用假设论证,指出假如没有客卿的结果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人的眼睛有大有小,胆子也有大有小,其实人的心也有大有小。所谓心大,是指一般人想不开的事他想得开,一般人容不下的事他容得下,一般人烦恼的事他不烦恼,一般人担心的事他不担心。所谓心小,就恰恰相反,芝麻大的事情他都想不开,人家觉得是小事,他却看成了不得了的大事,人家对他小小的得罪,他也    。心小的人,人家说了他的不对之处,他    ,伺机报复;心大的人,很快便会撂过手,即便不能    ,也决不以怨报怨。这种心大心小,有性格的因素,有胸怀的因素,也有智慧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自身的修养、锻炼、克制,可以改变自己的心,使其变大。把自己的心放大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大了,路子也就宽了。(    )官渡之战前,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而且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归来再与之算账。结果曹操大获全胜,而袁绍    。袁绍因羞于见到这个谋士,竟将其杀害了。心小,竟小到这个程度,也难怪袁绍的世界很快便小到消失了。普通人,心小一些,只是自己烦恼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当权者心小了,就会危及他人,危及事业。把心放大一些。心大了,世界也就大了,连阳光也会更灿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睚眦必报 耿耿于怀 以德报德 一蹶不振
B.小肚鸡肠 念念不忘 以德报怨 一蹶不振
C.睚眦必报 耿耿于怀 以德报怨 一败涂地
D.小肚鸡肠 念念不忘 以德报德 一败涂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而把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小了,路子也就窄了。
B.而把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路子也就窄了,世界也就小了。
C.而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小了,路子也就窄了。
D.而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路子也就窄了,世界也就小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反而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归来再与之算账。
B.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而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21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