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数字人文 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 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 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 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 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 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 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 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 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 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