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89  2021-08-21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2021-2022学年部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单元培优测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疫”这个字人人敬而远之,但就它的字形结构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役使”这种行为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类智慧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古代,牛早已成为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畜力。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这种农具以及用农具耕田都与役使牛有关。《诗经》有一句:“睆(huàn)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睆”的意思是明亮。“服箱”是驾车、拉车,因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车,这两句诗说的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牵牛星,它虽然名叫“牵牛”,却并不是被用来驾车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牛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用于负重、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苏东坡在一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词中写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既写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是一幅立春时节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春牛”,是传统民俗中人们用泥土、芦苇或纸于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劝农和催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比较有趣的是,“耕牛”从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与之相对的“犁牛”,在许多古代的工具书中却被解释为“杂色牛”。因为《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句中“骍”原本指赤色马,随之也指赤色牛等,后来还表示赤红色。我国古代有崇尚“正色”的传统,“赤”与“青、黄、白、黑”同属五种正色,所以,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说有杂色皮毛的公牛,生下来的小牛犊却毛色赤红,人们可能因为小牛犊出身卑微而不让它当主角,可是圣明的山神水神也会像人一样舍弃它吗?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由这句话后来还引出了“犁牛骍角、犁生骍角”等成语,大意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卑微的父辈,却生下了鹤立鸡群的儿女。
实际上,耕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农业是立国之本,勤劳坚韧的耕牛,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农耕的得力助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耕牛也正在让位于人称“铁牛”的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气象与辉煌。
从另一个角度看,“犁牛骍角”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写照。中华祖先筚路蓝缕,从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到草创农耕文明,学会种植、发明农具、蓄养牲畜和兴修水利,一步又一步、一代接一代地建立并发展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更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浏览完整试题抚今追昔,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耕牛”精神,让中华民族如山如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张一清《“耕牛”精神代代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字让人敬而远之,是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中,有让人避之不及的“疒”。
B.在宋代,立春之日有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催耕、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
C.“耕牛”与“犁牛”不同,“耕牛”是耕田的牛,“犁牛”的品相更加高贵。
D.耕牛的毛色与样貌同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一样,都非常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农耕时代讲到农业现代化时代,抚今追昔,展现了我国“耕牛”精神的代代传承。
B.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兼顾论述逻辑与文化底蕴。
C.文章第二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得出牛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工具的结论。
D.文章第四段引用孔子关于小牛犊出身卑微的话,表明了作者“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耕牛是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的助推者,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辉煌的见证者。
B.现代化农业中将不再有耕牛的一席之地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正逐步取代耕牛。
C.中华祖先建立并发展中华农业文化的过程正是坚忍不拔的“耕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D.今天中华民族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再需要勤劳坚韧的“耕牛”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裏,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种,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B.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C.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使命。
D.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写实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襄,分外妖娆”,体现他对革命斗争的激情。
B.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
C.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力面的高超指挥才能。
6.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幸福花
张朝林
“别歇了,动作快点,今天花市逢场,咱们赶个早集!”
花棚里满是花卉盆景,志云和丈夫唐斌已经把花搬到了三轮车上,一层一层的盆花在车上摞成一座花山。唐斌刚摸出一支烟在幸福树边蹲下,急性子的志云就催起来了。
“好嘞,这就摇三轮车去。”唐斌摁灭烟头,给媳妇扮了个鬼脸。
唐斌是安康鲤鱼山村的上门女婿,有的是一身力气。当家的是精明能干的媳妇志云,这朵“村花”从园林技校毕业后,相中了老实巴交的唐斌。
“爹,我们去赶集,花棚就先交给您了!”
志云在花卉交易市场租了一个店铺,做花卉生意。这计划早在她和唐斌结婚时就想好了,但走到今天,却经了不少波折。
一开始,志云爹横竖不同意:“花花草草的,能赚几个钱?”志云是个孝女子,不争执,依了爹的安排,领着唐斌出去打工。南北漂泊好几年,没挣下几个钱,迷茫之际家里又出了事:下雨天娘在路上滑倒,脑溢血走了。志云和唐斌伤透了心,悔青了肠,发誓一定要回乡创业,不能让老父亲再有个啥闪失。
回乡的志云还惦记着花卉生意,爹依旧不同意。志云就说,要和唐斌出去几个月,考察一桩买卖。几个月后,志云领着一个闺蜜回来了。闺蜜一见志云爹,就在桌上拍下三万块钱:“老爹,这是给志云的劳务费,您收着。她帮我建了个花卉店,还帮我设计了我家后花园。”志云爹惊呆了,三个月就挣下这么多钱?
志云和闺蜜拉着父亲参观花园。椭圆形的花池,池中是一个假山,假山上有亭有阁,一匹飞瀑从山顶泻下,池里金鱼游动,花池边盆景错落。左边一窝修竹,右边一株腊梅,后边是桃树、杏树、桂花树,一派生机。
他们又去了花卉市场,这转转,那看看。一盆造型奇特的荆疙瘩盆景,标价一千元,一位中年男子一声不吭地付了钱,把盆景搬上车。志云爹惊得直摇头:“一盆荆疙瘩,就能卖一千元?那我家后山几十亩山林里满是荆疙瘩,要卖多少钱?”一边看花卉店的盆景,一边扳起自己指头算。
闺蜜见时机成熟了,笑着揭开谜底:“老爹,对不住,我骗了您,这花卉店就是志云和唐斌背着您开的,给您的三万块钱,是他们挣的第一桶金,我是给他们打工的。”说完,伸了伸舌头笑盈盈看着志云。
志云爹愣住了,张大的嘴半天合不拢:“云啊,爹老糊涂啊,脑筋撵不上好时代啦。爹想通了,开!爹支持你们!”
志云的花卉店就这样开起来了。她懂培植,懂嫁接,“移花接木”最拿手,一株上嫁接几种花,深受养花人的喜爱。“移花接木”既是个技术活,又是个苦活,一般选在烈日当头的正午嫁接,这样花木的成活率高,却也把白皙的志云晒成黑姑娘。她说,不吃苦哪能创好业?
她花棚两边的阶梯式花架,摆满木本、草本、肉质的花卉,缤纷多彩的绣球最打眼;墨兰、春兰、剑兰,让人远远就嗅到了幽幽兰香;宝石花、仙人球,肉嘟嘟的,胀满了花盆。她看汉江奇石展得了启发,和唐斌也去江边捡奇石,摆在店里免费供买花人挑选,引来顾客盈门。心地善良的她满肚子的养花知识和经验,卖花的、买花的、种花的,谁来向她讨教,她都一股脑倒出来,一点都不保留。照她的方法养花,养一盆活一盆,她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好生意给他们带来好收益。夫妻俩还清了创业的贷款,还在城区买了商品房,女儿、儿子也考上了大学。他们把老父亲接到城里来享清福。
两口子周一到周五在花卉店里经营,周末还要赶花市。这不,今早晨这一车花,就是想赶个早集,找个好摊位哩。
两公里长的花市满是卖花、买花、赏花的人,讨价声、还价声热闹一片。一众摊位里,志云的花车周围买花、赏花的人最多。一位男士看中一盆蔓子茉莉花,性格爽快的志云说两百元你端走,男士还在犹豫,一位女士走过来,径直数了两百元买去了,男士后悔得直摇头。志云说,你莫悔,家里还有一盆蔓子茉莉花,还是两百元。你要,明天来早点,我留给你。男士连忙说行,递过一百元作为定金,志云摆摆手:“不用定钱。咱讲的是信誉,说给你留着,别人就是给我两千元,我也不卖他。”男士给她道了谢,搓着手走了。
“咱们秦巴山漫山遍野都是红杜鹃,你的这盆红杜鹃三百元,是不是太贵了?”
“不瞒您说,咱秦巴山的映山红是多如牛毛,可我这些不是从山上挖的,那么做不讲究。这红杜鹃都是自家培植的。您看这盆盘龙卧虎红杜鹃,没几年功夫是盘不下来的。做生意图个和气,和气才能生财,您若喜欢,开个价?”
“两百元。”
“算交个花友,两百元您端回一生幸福。”
太阳两竹竿高了,花市开始散去,志云他们的花也所剩无几。唱着歌的洒水车过来了,给她的花车淋了水滴,阳光下的花儿挂满幸福的珍珠,晶莹晶莹的,也开在她的心里。
(节选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志云与闺蜜领着父亲参观花园和花卉市场的情节安排匠心独运,既承接上文闺蜜对花店、花园的介绍,又引发下文父亲态度的转变。
B.小说以志云夫妇开花店为主线展开叙事,行文中补充介绍了唐斌其人及赶花市等相关情况,既理清了脉络,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
C.小说刻画人物除对话描写外,运用细节描写,如“志云爹惊得直摇头”“志云爹愣住了,张大的嘴半天合不拢”,画面真切宛如特写镜头。
D.小说结尾的画线语句,巧用拟人和比喻手法,营造了轻松和谐、明媚宜人的氛围,凸显了主人公志云内心的幸福感受,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志云的形象。(6分)
9.小说以“幸福花”为题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注)!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C.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最高等级,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参加礼部考者均称为“举进士”。
D.舍人始于汉代,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拟草诏旨),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杜牧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杜”。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③迥,河声入海④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诗人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③关,一作“山”。④海,一作“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题目中的“秋日”点明了时间,“赴阙”写出了事件,“题潼关驿楼”交代了题诗的地点。
B.颔联两句写景,景色雄浑苍茫,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C.颈联写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场景描写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之真实感。
D.尾联传达出诗人即将抵达长安的兴奋,以及科考后要放松心情,过一段闲适逍遥生活的梦想。
15.这首诗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代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被千古传诵,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
(2)苏轼《水调歌头》中寄托对彼此的衷心祝福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高到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_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俯拾皆是 波澜壮阔 荡气回肠 贯通古今
B.鳞次栉比 波澜壮阔 感人肺腑 通今博古
C.鳞次栉比 波诡云谲 荡气回肠 通今博古
D.俯拾皆是 波诡云谲 感人肺腑 贯通古今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
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B.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C.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1-2022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