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5 2021-08-23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
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
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浏览完整试题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答案 B
解析 “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可知,文中只是说杜甫吸取了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长处,并没有提到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答案 D
解析 “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解析 A项,“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说杜甫之前的诗人不能二者兼备;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可知,杜甫在七言律诗上并不是“谨守传统”;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理解错误,由原文第三段“我以为每一位诗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可知,作者对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的态度是不同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当前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说。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2019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与此同时,多年来中国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充裕,不脱销、不断档。这既满足了民众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军需民食。与近年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大幅波动相比,中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二: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
白皮书,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三: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不能用今天的丰收透支明天;科技支撑力不强,需要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型科技创新驱动。破解瓶颈,需要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湖南南县,稻田融合“农工游”——“长”出有机虾、生态米等多种产品。“稻+虾”产生化学反应:一个产业带动3.8万户农民,一亩增收3 500元。在广袤田野,粮食产业不断“披绿”,朝着高效、绿色、生态的道路不断前进。在黑龙江绥化,龙头企业原野食品公司带动,一粒玉米“吃干榨净”,换来“种养加”全产业布局:有机玉米闯入高端市场,玉米秆加工成肉牛饲料,牛粪资源化处理变成有机肥,实现产业增值3 200万元。
在浙江,粮食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电商园区结成联盟,初步形成舟山油脂加工、嘉兴饲料加工、杭州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在宁夏银川,科技部门、加工企业、农资企业、种植大户加入“银川市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产业上下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粮食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材料四:
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主动分享中国的粮食市场资源,推动世界粮食贸易发展。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促进世界粮食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涉粮外资企业加工转化粮食数量、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分别占到全国的14.5%、17%。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成为促进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严格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取消了相关农产品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其他粮食品种的进口关税,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中国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
截至2016,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为173.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51家,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应有关国家紧急粮食援助请求,中国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双边紧急粮食援助,对缓解有关国家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
白皮书,2019年10月14日)
4.下列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
A.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但是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现在,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虽然面临一些新挑战,但如果能把粮食安全责任担在肩上,夯实产业基础,就有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C.当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登上一个新台阶,粮价波动幅度稳定在合理区间,谷物供应也基本自给,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
D.未来,我国将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分享粮食安全的资源和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积极促进世界粮食事业的健康发展。
答案 D
解析 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同时,还要关注选项中的时间限制,D项,考生可能会忽视限制性词语“未来”,导致混淆已然与未然。从材料四的内容可知,“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粮食安全的资源和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都是我国已经在做的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四是官方文件,代表着政府立场,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而材料三的新闻则用确凿的事实说明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状况。
B.二十余年来,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自2010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 000公斤后,到2018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又增长了一成多。
C.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2017年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稻谷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出五成左右,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高出近两成。
D.我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粮食市场更加开放,为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要正确理解选项中“一成多”“五成左右”“近两成”等词语的含义。C项,数据估算错误,从材料二的图2可知,中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6吨左右,世界平均水平则为每公顷5.7吨左右,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应该不到一成。
6.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应怎样加快提档升级?请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实行产业跨界融合,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把农业和现代产业跨界融合起来,可以开创粮食产业发展的新未来。②形成产业生态循环,促使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农业实行全产业布局,从高端到低端实行全覆盖,进行可持续发展。③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把一些农业的带头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联合体,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需找准答题区间,然后归纳总结。本题答案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三,其中第一段前三句话主要说农业发展需要转型,突破瓶颈,促进农业与现代产业的跨界融合。四到七句主要说农业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种养加’全产业布局”“有机玉米闯入高端市场……变成有机肥”等内容对应答案第②点的第二句。根据材料三的第二段可以归纳出答案第③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倒下,老王的头上已经冒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怪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拿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装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唾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画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的那棵白菜有点枯萎,叶子泛黄,犹豫了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了,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打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经理,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超市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能给您,真不是钱的问题……新年好,拜拜!”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给自己,原来是去发“国难财”了,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但又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被拦下了——一个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一手拿把关公大刀,一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一边戴口罩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呢。”
杨经理听闻,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上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车的声音,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经理,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否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辣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的。”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我的车消过毒了,路线我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经理,老乡要问起,咋说呢?总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对,对,鱼,鹅,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十五画,湖北简称‘鄂’,‘鄂’字十一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展开余下试题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货车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鸡叫头遍的时候”开篇,交代了时间之早,“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写杨经理以为老王发“国难财”,不给自己白菜,说明杨经理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只看重利益。
C.小说两次写到老王的笑:“露出满意的笑容”是因为老王觉得自己能够帮助武汉而感到满足,“笑了”是因为杨经理对这车菜的解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D.“能的你”“吐出来的唾沫咋能舔起来”“明个儿准能回”“不中”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口语的运用,让小说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 B
解析 “说明杨经理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只看重利益”错误,从后文情节的发展可以看出杨经理是一个有善心的人。
8.小说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执着善良。老王不顾老伴的意见,坚持在大年三十把菜送到武汉。②细心实诚。在装车过程中发现一棵有点枯萎的白菜后,让老伴留下那棵白菜自己吃。③明理重义。从武汉回来后自我隔离,免费为杨经理把菜送到武汉。
解析 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类的试题时,考生需结合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等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中的“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等语言描写,表现出老王执着善良的个性特征,而老伴的劝阻起侧面衬托的作用。让老伴放下那棵有点枯萎的白菜等,表现出了老王的细心实诚。通过老大爷交代老王“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说明老王的明理;老王得知杨经理捐菜,提出免费帮忙送到武汉 ,体现了老王的重义。
9.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采用独句成段的形式。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内容:可以密集且清晰地组织情节,丰富小说的内容。②情节:便于加快小说的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③人物:便于灵活切换叙事场景,可以在多场景叙事中凸显人物形象。④读者:避免拖泥带水,表达简洁明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若三点都从一个角度作答,得2分)
解析 解答本题时,考生可以从内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场景、阅读心理等角度思考。小说通过短小的段落形式,勾勒了老王拔菜、老王拒绝杨经理、老王为杨经理免费送菜等众多场景,情节紧凑且清晰。在场景切换之中表现出老王和杨经理的爱心善良。同时,小说采用独句成段的形式,可以达到叙事顺畅,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丹溪翁传
[元]戴良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者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翁以母病脾,于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数年之间,声闻顿著。翁不自满足,益以三家之说推广之。谓刘、张之学,其论脏腑气化有六,而于湿热相火三气致病为最多。六月属未,为土大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尝藉肺金为母,以补助其不足。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元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升动发生之本。遂以推陈致新泻火之法疗之,此固高出前代矣。史称其风声气节,足以激贪而厉俗。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而混迹于医。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于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厉之不暇。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B.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C.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D.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答案 C
解析 “起”“立”“称”都是动词,“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句式一致,语意相近,其间应分别断开,排除A、D两项。“然”在此处为转折连词,表示“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答案为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讳,旧时对君主或尊长不直称其名,谓之避讳。又指亡故者之名,人死后书其名,名前称讳,以示尊敬。
B.士,指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也可指读书人。文中指读书人。
C.经,指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学科的专著。文中指医学专著。
D.亥,古代十二地支和十二月份相配以纪月,具体指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
答案 D
解析 “四月申”“七月巳”错误,应该是“四月巳”“七月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丹溪翁勤奋好学,曾跟从乡里的先生学习儒家经典,后因母亲患病,且听从许文懿之言,改学医学。
B.丹溪翁学医不拘泥于古法,外出游学拜师学习,掌握了多种学说,学成归来后治好了一桩疑难杂症。
C.丹溪翁喜欢心理辅导,对于与伦理有关的问题,他都能给人以恳切的教诲和积极的能量。
D.丹溪翁的声望气节获得了史书的肯定,他的精神让人感动,但他的医学成就平平。
答案 D
解析 根据原文“此固高出前代矣”可知,“医学成就平平”推断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数年之间,声闻顿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翁者
上一篇:
《插秧歌》理解性默写
下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基础练习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21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