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15  2021-08-28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老子》四章基础训练
第05课 《老子》四章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曰余食赘行
B.起于累土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
B.千里之行 复众人之所过
C.当其无 不失其所者久
D.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4.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自伐者无功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D.强行者有志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人者智 知:了解
B.慎终如始 慎:谨慎对待
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实:实际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或不免于洴澼絖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B.木兰当户织
C.当是时也 D.安步以当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  形:形状。
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C.慎终如始 慎:慎重。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9.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连词,只有
B.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代词,它
C.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者:助词,……的(人)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而:连词,表修饰
10.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整天读着政府档案馆中保存的文献。看多了,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 ,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 人生的厚壁。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经 ,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九州幅裂,山河将崩,“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A.改头换面 看穿 了如指掌 B.脱胎换骨 看穿 如数家珍
C.改头换面 洞穿 如数家珍 D.脱胎换骨 洞穿 了如指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 ,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 ,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浏览完整试题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①荣获 ②交融 ③自怨自艾 ④脱颖而出
B.①荣获 ②交互 ③孤芳自赏 ④锋芒毕露
C.①荣膺 ②交融 ③孤芳自赏 ④脱颖而出
D.①荣膺 ②交互 ③自怨自艾 ④锋芒毕露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为之于未有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C.死而不亡者寿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D.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则所用之异也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也,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赏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何其爱民之深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赏之过乎仁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古者赏不以爵禄 皆以美于徐公
1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 D.起于累土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见者不明 明:明察 B.物或恶之 恶:凶恶
C.其未兆易谋 谋:解决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
③吴王使之将 ④不贵难得之货
⑤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⑥其坚不能自举也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矜者不长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C.凿户牖以为室
客得之,以说吴王
D.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展开余下试题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2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
②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③自是者不彰 彰:明显
④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⑤复众人之所过 复:恢复
⑥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⑦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拙:不善于
⑧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实:充实,填塞
A.①⑥ B.②⑦ C.③⑤ D.④⑧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B.不贵难得之货
C.吴王使之将 D.其坚不能自举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_________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而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可能承担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得以很好地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_________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_________,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_________,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荣升 交融 顾影自怜 脱颖而出 B.荣升 交叉 孤芳自赏 锋芒毕露
C.荣膺 交叉 顾影自怜 锋芒毕露 D.荣膺 交融 孤芳自赏 脱颖而出
2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2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 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贵难得之货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其未兆易谋 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治之于未乱 民之从事
B.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故有道者不处 知足者富
D.死而不亡者寿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3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特地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指出事物是由“有”“无”两者结合而成,从而可以“利”和“用”。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3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栽种
B.能不龟手一也 一:一样
C.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当:当作
D.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3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其未兆易谋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我世世为洴澼絖
33.下列对《老子》四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3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安易持
B.故有之以为利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C.死而不亡者寿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D.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埏埴以为器:黏土 ②自伐者无功:讨伐
B.①跨者不行:跃、越过 ②自矜者不长:夸耀
C.①曰余食赘行:同“形”,形体 ②自胜者强:强壮
D.①凿户牖以为室:门窗 ②自知者明:知识
3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民之从事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跨者不行
37.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跨者不行
D.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3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埏埴以为器 埏埴:揉和黏土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买
39.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4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判断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二、情景默写
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3)《老子》不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先用“合抱之木”来阐述,接着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说理,最后指出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的道理。
4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自身修养。
(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想的愁若,但末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4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南山的美景与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揭露并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行径。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细委婉,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三、句子默写
4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不能喻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名著阅读
4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漏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荀子•宥坐》)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都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立身处世的准则。试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儒家和道家对人处于逆境时的态度有何不同。
4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老子的思想。
(2)结合材料,具体解释一下老子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老子》第三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师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
5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句话体现的是________(学派)的________的思想。
51.老子认为,造成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
52.联系材料,请解释老子“无为”思想的含义并作简单评价。
5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 (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概述:
思想: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五石之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纟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则所用之异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老子》四章”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